專文導讀
一頭會寫臉書的獅子
──黃哲斌(網路成癮者,《父親這回事》作者)
上星期,我停用了臉書帳號。原本,我每天在臉書上看新聞、接收與工作有關的訊息、與朋友聊天、傳好笑的貓狗影片給家人,偶爾記錄我家兩位大哥的瑣事,或張貼黃大寶便當的照片。
忽然,我就從那個藍藍的頁面上消失了,有些朋友寫信關心我,有人發簡訊,也有人直接打電話,他們都想知道為什麼。其實,我自己也不很清楚,只想暫時離開那些人聲鼎沸的網頁。直到我再次讀完《一隻向後開槍的獅子:拉夫卡迪歐》,我就懂了。
不只臉書,網路上的我們,某種意義上都是一隻向後開槍的獅子。尤其像我這樣的中年人,從一個沒有網路的時代,跨進一個聊天、談戀愛、吵架、絕交、買了東西再 二手賣出,經常都用網路的時代,兩者轉換之巨大跳躍,有點像星球之間的移民(假掰一點稱之為「數位移民」),或者,像一頭從草原移居城市的獅子。
臉書更是如此,我們在那個頁面上,透過文字、照片、轉貼的文章或笑話,塑造一個擬像的我,一個甜美多汁、歡快活潑,或憂國憂民、睿智深邃的我。我們嬌嗔,討 拍,發廢文,來點負能量,只要為你活一天。「讚」像是書裡的棉花糖,永遠看不完的塗鴉牆就是上上下下二十八次的電梯,我們用尾巴開槍,獲得掌聲、歡呼,日 日浸淫在網路文化裡,變成一頭穿燕尾服、打高爾夫的社交動物。
直到有天,我們累積得到23,241,562個讚,卻開始感到厭煩,那一刻,再也不知該向獵人開槍,或向獅子開槍。
這就是,《一隻向後開槍的獅子:拉夫卡迪歐》告訴我的事。順帶一提,停用了一星期,我又恢復臉書帳號,回到馬戲團繼續表演雜耍。
當然,這本書遠遠不只是臉書的寓言,相反地,我們都知道,謝爾叔叔寫出此書後四十一年,臉書才從哈佛大學的臭男生宿舍裡蹦出來。
然而,這正是謝爾叔叔的魅力,他用一個虛擬的故事,隱喻各種早已發生或還沒發生的事。那隻名為拉夫卡迪歐的獅子,既可能是人類文明的失落,也可能是紙醉金迷的虛榮,可能是教育體制的荒誕,也可能是像我這樣一名「父親」的中年危機。
以我為例,從人子、某人的丈夫,變成一個父親,社會身分的轉換,不保證自我認同順利過渡。有時,我們板起面孔假裝是全知全能的老爸,但在內心深處,我們只是「飾演」社會詮釋的父親形象,事實上,皮囊底下仍然藏著那個八歲的調皮小孩,一頭充滿好奇心與冒險衝動的貓科幼獸。
關於《一隻向後開槍的獅子:拉夫卡迪歐》,以上都是我自己的詮釋。當然,你可以有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詮釋;若非如此,謝爾叔叔就不是謝爾叔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