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微鹽年代•微糖年代(中西兩翻雙書封設計)

微鹽年代•微糖年代(中西兩翻雙書封設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79556
宇文正
遠流
2017年2月23日
110.00  元
HK$ 93.5  






ISBN:9789573279556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6k菊
    綠蠹魚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小說











      每一個感情故事裡,都可找到一份專屬你和他的味覺記憶!

      微鹽,說的是一種遺憾;心底深處藏著的那個人、那段往事、那份悵惘,

      唯有以食物來療癒。十二個短篇小說,十二道滴下真誠眼淚的料理……

      微糖,說的是一種甜蜜;那個最燦爛而笑、最貼近幸福、即使平凡也喜悅的時刻,

      適合以甜點來佐配。十二個短篇小說,十二道口心皆甜的點心……

    ?

      藉食物寫人生的悲歡,這就是我的微鹽年代�微糖年代。

      

      多年後,偶遇大學還在曖昧期就無疾而終的初戀對象,適合燉一鍋「鮮菇豆腐壽喜燒」;失婚的她,成為從矽谷外派來台的他的兩年秘密情人,夢醒之際,給他做一道「天使蝦白酒義大利細扁麵」吧;公園裡的溜冰男孩,朝她一路筆直滑行而來,愛情就是這樣到來嗎?彷如「法式焦糖布丁」的甜郁迴旋……

      

      一則又一則的故事,化身成食物的隱喻,勾勒出人生之中的緣起和緣滅,在聚散離合之後,始終不曾被時光沖淡,而依依駐足在我們的感官乃至於記憶底層的真滋味。

      

      宇文正繼《庖廚食光》之後,又一部飲食文學驚喜之作!



      絕對珍藏:

      ◎24篇笑中帶淚的原創短篇小說 + 12道中西式料理 + 12道甜點料理

      ◎知名插畫家米榭兒手繪插圖

      ◎雙封面、雙排版獨特裝幀;今天的心情,你想讀微鹽?還是微糖?

     

    名人推薦

     

      郝譽翔、張曼娟、舒國治、楊佳嫻、蔡珠兒重量級真情推薦

      

      在某一天、某一道食物氣味的召喚之下,猛然地回想起,那生命之中曾經擁有與失落的,醃釀在時光之中的情感切片,而如今,卻只剩下了淡淡的惆悵、甜美的哀傷。文字難以言傳,然而卻早已不知不覺被註記在食物之中,味覺的密碼。──郝譽翔

      

      廚藝的真諦,或者不在於神巧的小秘訣或者拿捏熟練火候,而在於以無數完成烹飪所需的小動作積累起來的整體,召喚了情感想像;宇文正這部小說集,結合文學與食譜、撫貼心與胃的,就是由這種情感的勞動來驅動的。──楊佳嫻





    自序

      

    藉食物寫人生的悲歡


      

      《庖廚食光》才出版不久,小孩上了大學,我的七百八十個便當功德圓滿,朋友們見面就問:「現在不做飯了吧?」「做啊,老公已經習慣晚上回來吃了。」於是我被追問,那下一本飲食書是不是為老公而寫?(才公平啊!)

      

      「寫甜蜜的情侶餐?」

      

      「我這人怕肉麻!」

      

      「寫中年養生餐?」

      

      我說,我寫的是散文,並不是食譜,我也不是專業的營養師,有些分際,不應僭越。

      

      而遠流的朋友們也很期待我趕緊展開下一本的書寫。我口頭允諾了,好的好的,再寫一本,卻整整一年,沒寫任何關於飲食的文字,我不想重複自己。

      

      每天仍老實做菜。不只做菜,解開「便當」的束縛之後,我可以嘗試的東西變多了,湯湯水水沒問題,綠色葉菜沒問題,帶殼的蝦沒問題……,做菜變得海闊天空;更好玩的是,甜點。我可以玩烘焙,可以做涼品,可以熬甜湯。沒有便當的框架,也沒有書寫的壓力,我真正地確認了,原來自己還真是喜歡烹飪哪。

      

      有一天去中部演講回來,精疲力竭──對我而言,一口氣說兩個多鐘頭的話是極限,我很佩服那些以演講為業的老師們。我累了,只想做個簡單的鍋物,從冰箱裡翻出豆腐、各式菇類,隨手做了鮮菇豆腐壽喜燒,還來不及吃,思緒在蒸氣裡騰雲駕霧,跑到電腦前立刻寫下一篇微小說〈那年,他有回信給她嗎?〉。這是篇虛構的小說,夾藏真實的懷舊心情。我忽然找到了,知道自己要寫什麼了。

      

      就這樣,我的「微鹽年代」開始了,每篇故事都有些微感傷。我又想,飲食是充滿喜悅的一件事,是人生簡單卻又純粹的快樂,讓我的書寫為這個世界加一點糖吧,我把快樂的故事,寫在「微糖年代」裡。

      

      不過,兩系列各寫幾篇之後,就發覺人生的歡樂與悲傷,是不可能截然劃分的。小說一篇篇寫下來,微鹽裡也有了喜悅,微糖裡也有了哀愁,篇幅愈寫愈長,人生的滋味,盡在其中。

      

      藉食物寫人生的悲歡,這就是我的微鹽年代�微糖年代。



    推薦序

      

    過往情事的味覺密碼 郝譽翔(作家)


      

      極短篇這一文類,最是易寫難工,如何在大約千字上下的有限篇幅之內,提煉出人生的某個切片,對作家而言,可以說是一大考驗。無怪乎寫作極短篇的人少之又少,只怕一個不小心,就流於重筆,拿驚悚來取悅讀者,就像是往一道菜裡倒入了一大堆醬料,早就淹沒了該有的原味。

      

      然而《微鹽年代•微糖年代》卻將極短篇�短篇小說巧妙地翻轉到另外一個境界,把一則又一則的故事,化身成食物的隱喻,透過讓人食指大動的美食,喚醒了文字敘事底下的靈魂,點出了平凡小人物生命之中的不平凡。

      

      這是一本精緻又可口的小書,寫的並不是什麼滿漢全席,或是宴客大菜,那是在飯館和眾人一起囫圇下肚之後,既不曾停留在我們的舌尖,也不會進入大腦之海馬迴。相反的,宇文正在書中細細寫來的,卻是十二道你、我皆可以躲在自家廚房,如法炮製出來的中西料理,以及十二道讓人在酒足飯飽之後,也極想能夠照樣如此嘗上一口的甜點,才真正勾勒出人生之中的緣起和緣滅,在聚散離合之後,始終不曾被時光沖淡,而依依駐足在我們的感官乃至於記憶底層的真滋味。

      

      就像《追憶逝水年華》中,普魯斯特因為一塊貝殼形狀的小小馬德琳餅,而開啟了回憶這本神秘的大書;《微鹽年代•微糖年代》中的每道料理,也無一不是一段過往情事的最佳隱喻。本來早已結痂的心靈傷口,如今卻透過食物而再次激發味蕾,體內恍然湧起了一股說不出的微酸、微辣與微甜。

      

      而這股微酸、微辣與微甜,竟是如此的似曾相識,彷彿你、我在正當青春年華之時,也都曾如此的經歷和心痛過:偶然的邂逅,乍然的分離,未曾說出口的沉默與誤解,被命運之神擺弄以致不經心地就這麼錯身而過……

      

      總是要等到許多年以後,我們才又會在某一天、某一道食物氣味的召喚之下,猛然地回想起,那生命之中曾經擁有與失落的,醃釀在時光之中的情感切片,而如今,卻只剩下了淡淡的惆悵、甜美的哀傷。文字難以言傳,然而卻早已不知不覺被註記在食物之中,味覺的密碼。

      

      那密碼只有自己才能懂得。也因此,《微鹽年代•微糖年代》寫的雖是美食,卻不禁流露出人的終極孤獨,逝水年華、青春歡樂終究不能長存,唯有在食物之中,才療癒了生命必然的欠缺與寂寞。

      

      所以,我讀《微鹽年代•微糖年代》,書中寫的明明是「她」的故事,卻總是不由自主地回想到了自己,有如照鏡子似的心驚,那心境如此的熟悉,卻都被宇文正一語道破。到頭來,人生這條漫漫長路上,還是只剩下了自己,也幸好還有美味的料理,溫暖了我們的身和心。

      

      更可貴的是,在「微鹽年代」之後,宇文正又慷慨地給了我們十二道甜點:「微糖年代」,一切遺憾還諸天地,結局留下來的,仍然是小小的甜蜜。

      

    推薦序

      

    廚藝:情感的勞動 楊佳嫻(作家)


      

      食物打開記憶的密碼,無數文學作品循著食物引發的感官皺褶而通往心靈的地震,思鄉的,失戀的,行旅的,固定和移動的種種生命經驗,都由這個按鈕發動。食物與性,食物與愛,食物與自我,食物與一整個族群的潛在基底,這些命題早在文學舞台上一而再地搬演。

      

      食物的想念往往就是秘密之所在──張愛玲對淹沒在舊世界裡的父親觀感如何?〈談吃與畫餅充飢〉裡,一次她在加拿大逛櫥窗看見了香腸卷,一種塞了肉餡的酥皮小筒,想起「小時候我父親帶我到飛達咖啡館去買小蛋糕,叫我自己挑揀,他自己總是買香腸卷」,她「懷舊起來」,也買了四隻,回家一嘗,「油又大,又太辛辣,哪是我偶爾吃我父親一隻的香腸卷」──是飛達咖啡館的廚師手藝太好,還是記憶美化了食物?

      

      然而,除了已經上了餐桌的纍纍成品,製作這些食物的過程,更往往是親密關係內佔居關鍵位置的勞動。汪曾祺〈干絲〉裡,回憶「我父親常帶了一包五香花生米,搓去外皮,攜青蒜一把,囑堂倌切寸段,稍燙一燙,與干絲同拌,別有滋味」,文字簡潔,細節到位,恐怕是不假思索就能提取的家庭味道。林文月〈台灣肉粽〉提起,「我嘗試自己制作,可能是想藉以找回年少時代的溫馨記憶也說不定。而在我自己也有了兒女之後,每值年節,則又在他們興奮的表情中,彷彿也看到往日的自己」,連結了過去、現在與未來。

      

      廚藝的真諦,或者不在於神巧的小秘訣或者拿捏熟練火候,而在於以無數完成烹飪所需的小動作積累起來的整體,召喚了情感想像;宇文正這部小說集,結合文學與食譜、撫貼心與胃的,就是由這種情感的勞動來驅動的。

      

      《微鹽年代.微糖年代》由鹹食與甜食組成,一點點鹽有時候能激發甜味,而太多的糖往往使人膩到腦髓裡,「微」字指向「不過度」,這或許才能成全美味。因為不過度,日後想起來在苦澀之外還有甜味;因為不過度,往後的生活能夠繼續,舌頭和心都沒有因為麻痺而廢去;因為不過度──所以安全?微鹽與微糖,是養生之道,撩起癮頭而不焚身,是留下餘韻,挪出空白得以迴旋。不夠浪漫,不是痴心絕對,因此也更靠近普通生活。

      

      這種心情,在〈行過沙灘的蝴蝶〉裡很清楚:夫妻攜手散步沙灘上,兩人的目光都落向遠方,「他不知道妻想起了什麼,就像妻也不知道他心中的那道裂痕」,小說裡只寫了丈夫想起的浪漫往事,對象不是眼前的妻,「妻傳遞密碼似的,輕輕按了一下他的手心」,彷彿在說,對,我們都想起了各自過往的什麼,「不必說出來。然後,向前走吧」。小說搭配的甜點,故事裡並未出現,比較像是服膺情境而出現的「副產品」:酸(百香果)、甜(火龍果)、鹹(梅子粉)、稠(優格)、脆(玉米片)相互調和的「夏日乳酪杯」,簡直是人生滋味的具象化。

      

      而在本書中最常見的,則是讓食物扮演情事的鉤鍊。如〈我想要回答你,還來得及嗎?〉就敘述了一個拯救過去成為現在的故事,居中聯繫的則是一次烹飪的記憶:男方要出國留學了,向女方提出共同生活的願景,女方一時下不了決心,只是回家向媽媽學了一道做工繁細的「花菇鑲蝦球」,跑到男方住處搬演整套複雜流程,為了做這道菜給他吃;而男方則是完全不能理解,以為應該有比下一趟麻煩的廚更好的方式來賦別,以私訂終身、身體關係來「落實」。女性在細工烹調裡寄託的是感情勞動的浪漫召喚,男性則私自「肖想」著另一種「身體勞動」,這種誤差,彼此都沾過現實的泥灰後,居然重新生出轉圜餘地。

      

      嗯,不過,《微鹽年代.微糖年代》裡,我最喜歡〈自作自受的幸福〉裡的陳小毛了,摳門得可愛,划算是他不易的人生信條。張愛玲小說裡那些精算著的男女們讀起來實在荒涼,陳小毛卻洋溢大玩具般的暖意。不,也許說到底,真正吸引我的是因為搭配了桂圓紫米芋頭糕呀(芋頭控的魔性被引燃了)!

      

      

      




    其 他 著 作
    1. 海水漲滿我的雙眼【作者限量親簽版】
    2. 海水漲滿我的雙眼
    3. 我們的歌:五年級點唱機
    4. 靈光一閃 創意如泉湧
    5. 我是最纖巧的容器承載今天的雲
    6. 我是最纖巧的容器承載今天的雲【限量作者親筆簽名】
    7. 文字手藝人:一位副刊主編的知見苦樂
    8. 我們這一代:七年級作家
    9. 負劍的少年
    10. 庖廚食光
    11. 那些人住在我心中
    12. 三國演義
    13. 丁香一樣的顏色
    14. 99年散文選
    15. 寄情山水:6位文學家的水土保持駐村故事
    16. 愛的發條:第一次帶媽媽上街-第一次系列
    17. 在月光下飛翔
    18. 台北下雪了
    19. 貓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