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

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49110
道格拉斯•諾思
劉瑞華
聯經出版公司
2017年3月20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570849110
  • 叢書系列:現代名著譯叢
  • 規格:平裝 / 256頁 / 25k正
    現代名著譯叢


  •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經濟學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當代經濟史學術巨擘

    經濟學家諾思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之關鍵著作

    當今「新制度學派」的重要依據

    結合經濟、政治與社會理論,深入探討政治和經濟制度





    導讀

    序言



    第一篇 制度

    第一章 制度與制度變遷緒論

    第二章 合作──理論問題

    第三章 制度理論的行為假設

    第四章 交易成本的交換理論

    第五章 非正式限制

    第六章 正式限制

    第七章 執行

    第八章 制度以及交易和轉換成本



    第二篇 制度變遷

    第九章 組織、學習與制度變遷

    第十章 穩定性與制度變遷

    第十一章 制度變遷的路徑



    第三篇 經濟成就

    第十二章 制度、經濟理論與經濟成就

    第十三章 經濟史中的穩定與變動

    第十四章 將制度分析納入經濟史:展望與疑惑



    參考書目

    索引

    ?





    導讀



    劉瑞華



      諾思在1981年出版備受推崇的 《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也離開他任教三十年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來到聖路易的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當時已年過六十歲的諾思,並非換個環境安享大牌學者的盛名,而是展開一段新的學習與探究,十年之內寫成這本《制度、制度變遷與經 濟成就》。再隔三年,諾思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理由為「應用經濟理論與數量方法更新經濟史研究,得以解釋經濟與制度的變遷」,這本書顯然是關鍵的貢獻 之一。



      《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並非一本歷史研究的著作,與《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兼顧理論與歷史的內容有顯著差異。不過,兩本 書在寫作目的上卻有很清晰的關聯,議題上也是延續的。諾思在《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中,雖然有意朝向建構一套經濟史理論努力,但是他也坦言該書的內容仍舊 不足,還欠缺許多應有的理論,他把著力點放在為新古典經濟理論加入制度分析,探討影響誘因的財產權理論、執行財產權的國家政府,以及攸關集體行動的意識型 態。諾思更在該書裡交代理論之後提醒讀者,他並沒有提出一個滿意的制度供給函數。《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就是針對這個目標,探討制度的產生與改變, 提供更具體的理論要件。



      為什麼諾思念茲在茲地強調制度?因為他相信這是影響每一個經濟長期成敗的最關鍵變數。1980年代之後,大量 有關交易成本與財產權的文獻出現,逐漸形成所謂的「新制度經濟學」(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諾思在這場學術運動中是結合制度與歷史的主力,他不僅藉由在任教大學中邀請跨領域的學者進行研討,也為劍橋大學出版社主編「制度與 決策的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 of Institutions and Decisions)系列叢書,這一系列研究著作成為新制度經濟學重要出版物,《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就是其中之一。



      雖然本書 的重點在建立理論架構,但是諾思還是一如他的各項著作,開宗明義就提出清楚的議題,那就是為什麼經過了很長的時間,富裕國家與貧窮國家的差距依然很顯著? 為什麼貧窮國家不能仿效富裕國家的作法,迎頭趕上?這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一個歷史問題,而且還是當前全球化經濟的現實問題。諾思在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回 顧學術貢獻時,以〈經歷時間的經濟表現〉為題,他的見解就是依據這本書的內容。國家如何得以富裕?亞當.斯密(Adam Smith) 身處工業革命起步的英國,所寫的《國富論》就是針對這個問題。他清楚指出,生產力增加是國家財富的來源。在亞當.斯密之後的李嘉圖(David Richard)與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就開始擔心停滯與衰退,也就是貧窮的問題。古典經濟學家認為生產的增加無法擺脫「報酬遞減」(diminishing returns),因而認為成長有其極限,而且不同的生產因素命運不同,因此財富與所得分配隨著經濟成長會有差異。這種理論到了馬克思(Karl Marx)手上,發展出另一套根據「剝削」的分配理論,用以解釋社會不均的原因。



      關於成長與衰退的問題,諾思在《西方世界的興起》與 《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中提出他引領學術進展的見解。當大家已經認識「制度」是國家富裕或貧窮的關鍵時,諾思又開始探索新的難題。制度是人為建立的,而非 自然資源或生產關係的「自然」限制。為何貧窮國家不能改變制度,向富裕國家看齊?而且,更難的問題是,即使經過制度改變,移植其他國家的成功制度,卻得到 不同的結果?這就是諾思在本書中處理的議題。



      資源條件相近,長時間之後經濟表現仍然差異很大,制度差異是最可能的原因。如果制度相同 或者近似,卻仍然有顯著不同的經濟表現,那會是什麼原因呢?這個問題關係到制度研究的方法論問題。主流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相信實證分析,用以檢驗理論的假 說。新經濟史革命的重要貢獻,是讓經濟史的研究能夠結合經濟理論與數量方法。然而,如果實證研究利用某些制度衡量指標作為解釋變數,進行解釋經濟表現的數 據,上述的問題就會產生問題,可能讓結論否定制度影響經濟表現。



      經過1980年代新制度經濟學理論的推展,再加上當時社會主義轉型的 現實趨勢,制度分析逐漸成為學術與政策注意的焦點,也帶起實證研究的潮流。當時開始出現大批屬於制度性質的衡量指標,提供量化資料的來源,於是產生許多利 用制度的量化指標來解釋經濟表現的實證文獻。嚴格而言,這樣的作法並未適當考慮制度的複雜性質,方法論及實證結果都有爭議。在1990年,經濟學界關於制 度的實證研究方興未艾,諾思並不反對這樣的努力,卻已經意識到這樣的研究會誤入歧途,這本書的主題就在於指出制度變遷的路徑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序言



      歷史很重要。歷史重要的原因,並不只在於學習歷史能夠以古喻今,而是因為社會中制度的連續性,將現在與未來緊密地和過去連接在一起。人類今天與明天的選擇,在過去就已立下雛形。而過去究竟是什麼,唯有用制度演進的故事才能獲得有智慧的理解。因此,將制度的研究和經濟理論與經濟史結合,乃是提升理論與歷史的一個重要步驟。



      本書的目的,是要為制度與制度變遷理論勾勒出一個輪廓。雖然本書是建立在我過去所做制度研究的基礎上,也是我二十年來主要的關注焦點,但是本研究比以往更深入探討政治和經濟制度的本質及如何變化。明確釐清制度的意義、制度與組織的分別,以及制度和組織如何影響交易成本與生產成本,乃是分析的主要關鍵。



      本書特別強調的是人類合作的問題──尤其是有關合作行為如何促成建立經濟體系獲致交換利益。這個問題也正是亞當.斯密(Adam Smith)所撰寫《國富論》(Wealth of Nations)的核心。制度的演進會創造有利的環境,有助於用合作方式解決複雜的交換,而促成經濟成長。然而,並非所有的人類合作都對社會有利。實際上,本研究除了解釋成功的情況,也同樣探討制度演進導致的經濟停滯與衰落。



      我的基本目標,是要建立一個研究問題的方法──以作為發展出一個制度變遷理論所必需的第一步。因此,本書的大部分篇幅用於建立一個分析架構。文中所引述的歷史乃屬說明性質,其作用是展現分析方法的優點,而並不是終究必需的假說檢證。雖然本書的內容主要是寫給經濟學者及經濟史學者,但我相信其中論點應當也會引起其他社會科學學者的興趣。因此,我儘量減少文中經濟學的專有名詞,並且盡力使分析能讓非經濟學者了解。



      有太多人影響本書寫作過程中觀念的形成,以致不知該從何謝起。本書初稿寫於當我獲得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補助在行為科學研究中心(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in the Behavior and Science)研究之時。林積(Gardner Lindzey)、史考特(Bob Scott)及幕僚們提供了非常好的研究環境。我特別要感謝貝斯特(Carol Baxter),她耐心地引導我了解不少電腦的神祕,並且徹底改變(改進)了我的寫作方式。當年在該中心的學者如基漢(Robert Keohane)、克瑞斯納(Steven Krasner)、馬希納(Mark Machina)及索克洛弗(Ken Sokoloff),都有助我進行此研究。



      我特別要感謝溫格斯特(Barry Weingast)和奈(John Nye)兩人。他們和我討論了許多此處呈現的論點,並且多次研讀指正本書的初稿。



      在撰寫的過程中,我曾閱讀埃格森(Thrainn Eggertsson)對於新制度經濟學的精彩闡述所成的著作Economic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他的研究澄清我對許多問題的觀念,而且幫助我確立研究的方向。



      我在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的同事,如班漢(Lee Benham)、丹造(Art Denzau)、卓百克(John Drobak)、米勒(Gary Miller)及斯科菲爾德(Norman Schofield)都曾審閱本書的初稿並提出寶貴的建議。其他閱讀過本書初稿,也提出過珍貴批評的人,尚有奧特(James Alt)、貝茲(Robert Bates)、艾利克森(Robert Ellickson)、英格曼(Stanley Engerman)、霍夫曼(Philip Hoffman)及列維(Margaret Levi),然而,我要感激的並不止於這些審閱過初稿的人。過去數年之中,我曾經將本書中的部分論點在各地發表,並且得到許多寶貴的建議,都有益於我的研究程序。



      劉瑞華(Ruey-Hua Liu)及特洛斯肯(Werner Troesken)和漢森(Brad Hansen)都是很好的研究助理。安內特(Annette Milfor)則為本書的草稿花費許多心力。



      最後,更要感謝凱斯(Elisabeth Case)將我寫的字句綴飾成流暢的文章。除此之外,她也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與我共同經歷無數的沮喪與靈感。

    ?




    其 他 著 作
    1. 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
    2. 西方世界的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