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窺心事!99個看穿人心的情境線索

窺心事!99個看穿人心的情境線索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303505
鄭宇烈
蔡佳吟
財經傳訊
2017年5月19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9861303505
  • 叢書系列:SENSE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2.8 x 18.8 cm / 普通級
    SENSE


  • 心理勵志 > 人際關係 > 讀心/識人

















    放在口袋的人心偵測器,讓你在交談之前就了解對方





    推薦文

    序文



    第一章 東西的心理學

    1. 八卦消息?

    2. 學習場所

    3. 桌子整理的狀況

    4. 公司桌面與家裡桌面的差異

    5. 看書或看電影的愛好

    6. 咖啡廳的座位

    7. 聚會時的座位?

    8. 手寫句子時的曲度

    9. 享受休閒生活

    10. 旅行

    11. 購物

    12. 聽音樂

    13. 中古商品與新商品的偏好度

    14. 對物品是否執著

    15. 手的習慣動作

    16. 大笑時的行為

    17. 喜歡的杯子

    18. 拿馬克杯的方式

    19. 吃高級自助餐時的夾菜路線

    20. 裝在盤子裡的食物

    21. 喝飲料?

    22. 是否會干涉他人的飲食習慣

    23. 吃排骨湯

    24. 比薩餡料

    25. 喜歡的食物

    26. 人潮眾多的地方

    27. 餐廳的選擇

    28. 點菜

    29. 吃「冰淇淋」時所表現出的行為?

    30. 吃「薯條」時所表現出的行為

    31. 吃「炸豬排」時所表現出的行為

    32. 喜歡喝的咖啡類型

    33. 咖啡和工作效率

    34. 吃東西的速度

    35. 吃各式各樣的食物

    36. 喜歡的酒

    37. 倒啤酒

    38. 酒醉後的習慣

    39. 制服

    40. 個人的時尚風格

    41. 喜歡的衣服顏色

    42. 喜歡的飾品

    43. 太陽眼鏡

    44. 錢包內

    45. 手錶

    46. 穿內衣

    47. 有鞋帶的鞋子

    48. 喜歡穿的鞋子種類

    49. 化妝時的彩妝重點

    50. 時尚的要點

    51. 髮型

    52. 脫衣服的方式

    53. 淋浴的習慣

    54. 洗澡時會從身體的哪一個部位開始清洗呢??

    55. 寵物

    56. 愛犬的種類?

    57. 喜歡的運動

    58. 包裝

    59. 工作與休息

    60. 名片

    61. 在展示窗前

    62. 在捷運裡面

    63. 搭電梯時

    64. 裝飾屬於自己的空間(浴室)

    65. 屋內結構

    66. 機位的選擇



    第二章 機械心理學

    67. 使用手機的方式

    68. 裝扮自己的手機

    69. 可以從擺放手機的方式看出個性

    70. 手機聊天軟體

    71. 看影片的方式

    72. 管理電腦容量

    73. 點擊電腦螢幕的方式

    74. 決定電子信箱的ID

    75. 智慧型手機的液晶螢幕保護貼

    76. 智慧型手機與傳統的手機

    77. iPhone與 Android系統的智慧型手機

    78. 運用社群網路的方法

    79. 更換社群網路大頭照

    80. 上傳照片到社群網路?

    81. 上傳文字到社群網路 ?

    82. 登錄社群網路?

    83. 社群網路的照片過濾

    84. 社群網路的照片氣氛

    85. 拍照時

    86. 自拍

    87. 選擇音樂播放器

    88. 電視頻道的轉換

    89. 換車

    90. 洗車

    91. 停車

    92. 駕駛汽車

    93. 踩剎車

    94. 塞車的時候



    第三章 人際關係心理學

    95. ?什麼人們會口是心非呢?

    96. 勤快的人怎麼變懶惰了??

    97. 外向的個性比較好?

    98. 我?什麼會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呢?

    99. 世界上存在沒有心理情結的人嗎?





    推薦文



    可以使得人際關係變好的心理觀察法

    郭正銀(專欄作家)




      每個人都會想要讀懂他人心理最真實的聲音,這也許是為了讓自己得到更多力量,又或許是為了想要從對方身上能夠以較輕鬆地方式得到些東西。但最大的理由,莫過為了更增進彼此的關係。如果我們都能將心扉打開,雙方互相坦承、互相理解的話,是最理想不過的事了。但是現實生活中,卻不如我們想的如此單純。能夠對他人完全敞開心扉,並非是件容易的事。即使是再怎麼親密的關係,也無法輕易地將對方的心扉完全地打開。此外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沒有任何具體且完整的情報,以便於我們判別對方個性時,就貿然地去猜測對方的想法,又或是對方不符合我們的期待的話,我們經常容易在對方面前顯現出失望與憤怒的情緒,這有可能會使得原本可以再更進一步的關係就此中斷。



      當記者的這13年間,透過採訪各個領域階層的人,而從中領會出如何待人處世、如何讀懂對方的心理、如何維持人際關係等,將「如何讀懂對方內心」、「如何判斷出對方是屬於那些類型」一些經驗撰寫成書籍。儘管如此,與人相處時依舊會按耐不住緊張的心情。



      鄭宇烈院長的這本書,用簡單有趣的方式引導讀者,教讀者如何從透過觀察人的過程當中,來創造出比以前更美好的關係。原本作者在寫這本書時的動機是希望可以藉由這本書,來幫助讀者能夠清楚快速地了解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但對於已經寫過許多關於如何經營人際關係書籍的我來說,比起只是用在自我探討,更可以利用在觀察與自己生活關係密切的人們。用這本書去觀察他們的生活,進而增進對他們的了解與拉近彼此的距離。



      讀者可以透過人們互動時的行為,或任何不起眼的小動作,跟著作者一起敏銳觀察就可以找出判讀對方內心的重要線索。請各位讀者一定要記住的一件事。光是去觀察一個人行為的本身,就是在為對方付出努力。在這個社會裡,每個人都不一定能夠確實了解自我內心深處的想法,何況是想要讀懂對方真實的心聲,更是件難事。讀者可以從認真地去觀察一個人當中,發現自我的內心、發現他人的內心,進而獲得更美好的人生。這本書是本簡單明瞭的心理指南書,真心期望這本書能夠受到各位讀者的喜愛。讓想要了解自我、想要創造更美好關係的我們,一起加油吧!



    序文?



    好奇面具底下真實的你!




      在生活當中,我們總是不停的忙碌著。忙碌,可能是真的有太多事做不完而忙碌;也可能是自己無法閒下來,因而自己選擇過著忙碌的生活。現在在公車或捷運上,都很難找到在車上不做任何事,只靜靜地坐著的乘客。在以前的大眾交通工具上,大多數的人不是睡覺,就是看著自己手邊的書,但也有些呆坐著放空的人們。但最近則是每個人都低著頭,專注地看著自己手上的智慧型手機,這樣的行為,會使人不自覺地無時無刻都在動腦。



      為了有美好的生活,應該要懂得自我了解。但是人們比起了解自己,反倒更喜歡探究他人,又或是聚集在一起討論公眾人物的是非,以消除自我的壓力。為了可以反觀自我內心的想法跟情緒,有時給予自己些時間與空間,放下手邊所有的事情,讓自己放空是相當必要的。每次在幫患者作心理諮詢時都會發現,事實上人們已經都充分擁有著能夠探索自我內心的線索。但人們總是不知道這個事實,也可能是單純地對自己漠不關心罷了。無論是誰,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在做心理諮商時,我的角色僅止於幫助患者們能夠看清這個事實而已,要先了解自己,才能找到與父母、朋友、同事或是上司引起衝突的最根本原因。如此一來,才可以不用浪費不必要的精力,且創造出美好、自然的人際關係。自我了解的線索之一,就是我們日常中愛好使用的物品。人們在選擇物品時,都有會投入感情與想法。無論是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會想要透過物品來展現自我個性,這是人類追求自我本體的本能。物品不單只是可以反映出個人的性格,也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心理狀態。透過自己選擇的東西,來自我了解。並進而化解人際關係中的矛盾,因此自我內心的審視是必要的。其實因為我不是占卜師,也沒有占卜的環境與背景。因此光是要利用一個線索,是很難準確定義一個人的個性。在有限的範圍內,要將所有人的性格都一分為二也是件不可能的事。就這個角度來看,在看這本書時,只有「是」與「不是」一分為二的答案,讀者可能會認為,這豈不是要我把自己硬塞進某個性格的框架之中嗎?但即使是用這種方法,偶爾能夠回頭自我審視的話,就心理學面來說,就是件相當有意義的事了。因為在將自己裝進某個性格的框架時,會先想一想「我是這樣的人嗎?」

    ? ??

      有些人會經常搞不清楚真實的自我為何。到底是展現給他人看到一面,還是隱藏在內心的一面。這種人在做心理測驗時,測試結果會顯示出自己想要展現給他人看到一面,因而他可能會覺得測驗結果不準確。正解是,無論是想要呈現給他人看到自我,或是隱藏在內心的自我,兩個都是真實的自己,所以我們應該要去認識這兩種自我。本書是透過現代人最常接觸的物品,作為探究內心的線索,希望讀者可以藉由這本書,來自我認識與自我探討。




    其 他 著 作
    1. 你無法破壞我的心情:精神科醫師教你維持恰到好處的關係
    2. 媽媽的高敏感情緒自救書:26則減輕教養憂慮的處方,找回育兒與自我的平衡
    3. 媽媽與她們的產地:25組媽媽類型的行為和心理解析,讀懂自己,就能為育兒及人際問題解套
    4. 自以為是的小島休日:都市男與下鄉狗的濟州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