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太平洋的大歷史:偉大航海家這樣改變了自己和東西方的文明與國家命運

太平洋的大歷史:偉大航海家這樣改變了自己和東西方的文明與國家命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481151
約翰.鄧摩爾
楊晴
大是文化
2017年8月31日
113.00  元
HK$ 96.05  






ISBN:9789869481151
  • 叢書系列:Real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Real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其他

















      ◎太平洋為什麼叫太平洋?沒人見過「南方大陸」,為什麼大家甘願冒死也要找到烏托邦?

      ◎想來亞洲,走陸路即可,歐洲人何苦要搏命繞遠路航海?

      ◎中國人穿越太平洋,歷史只剩片紙隻字,為什麼歐洲人這麼做卻決定歷史走向?

      ◎麥哲倫的偉大之處是?庫克船長什麼島都沒發現,為什麼他最偉大?



      人類都上太空了,但此時,我們卻最該了解這些航海之王創下什麼歷史。

      因為,在思想最苦悶的年代、貿易與財富停滯的年代、君王貴族把持政治的年代,

      平民們憑著對烏托邦的想像,開創了輝煌的事業,成為英雄、把自己寫入大歷史。



      本書作者約翰.鄧摩爾是太平洋航海史權威,他曾找回並翻譯了佚失兩百多年的《拉彼魯茲航海錄》──證明釣魚臺自古不屬於中國。



      他在高齡90多歲寫下本書,書中從徐福騙秦始皇、慧深弘法開始,航海家追尋所羅門王寶藏、加勒比海盜怎麼變成太平洋上的航海王,評述歐洲強權的地理大發現,如何強行改寫了亞洲各國歷史、也改變了歐洲人的命運。



      ◎海的盡頭有人嗎?太平洋連名字都還沒起,航海家勇闖汪洋的動機是:

      ●秦始皇派徐福找長生不老藥,發現傳說中的蓬萊島,顯示徐福曾經到過哪裡?導致他第二次出航之後再也不回來。



      ●南北朝劉宋時期僧侶慧深出航宣揚佛教,詳述自己去過「扶桑國」(不是日本)和「紋身男之地」(美洲,證據是……)。



      ●土耳其阻斷歐亞貿易,西、葡找海路取代威尼斯

      哥倫布、麥哲倫為了尋找通往印度的貿易航線,抵達美洲、發現太平洋。

      哥倫布的誤解和麥哲倫的形容詞,讓英雄們前仆後繼投入冒險旅程。為什麼?



      ●西班牙資助航海家發現太平洋,為什麼憑此就敢宣稱太平洋是「西班牙內海」,是船快砲凶、還是航海技術?了解西班牙航海家奎羅斯創下的、至今無人能破的最偉大紀錄,你就明白人家憑什麼霸占太平洋。



      ◎太平洋不可能空蕩蕩,偉大航道上「必有」南方大陸

      ●人類對於「對稱」的著迷,導致世人篤信(現在看來)很荒謬的事:

      與巴黎倫敦遙遙相對的地球另一端,有個對蹠點,一切東西都和巴黎倫敦

      相反……這麼扯的動機,讓勇者冒死出海驗證人類的猜測。



      ●荷蘭人繼起爭霸,勒梅爾、塔斯曼接任航海王

      麥哲倫海峽遭獨占,荷蘭商人勒梅爾被迫卻找出通往太平洋的更安全航線;塔斯曼找不到南方大陸,但證明澳洲是一個島、發現紐西蘭。

      你知道這些意外旅程對世界貿易的貢獻嗎?



      ◎太平洋原本阻絕東西方,如今卻主導東西方國運

      ●英女皇替海賊王撐腰,讓兩位海賊王德瑞克、丹皮爾封爵拜將,因為

      德瑞克奉命劫掠敵艦、狂掃西班牙殖民地,幫國家清償外債,於是獲封爵士;

      丹皮爾五度遠征,官拜皇家海軍上校,劫掠無數,還救回魯賓遜「本人」。



      ●最偉大航海家與傳說終結者──只有庫克有資格說:「太平洋沒這些島嶼。」

      英國船長庫克3次遠征改造了太平洋地圖,不僅畫出澳洲輪廓,還掃除許多舊迷思:證明南方大陸不存在、破解傳說島嶼的存在之謎。為什麼大家都信他?



      ●庫克之後最偉大的航海王:消失的拉彼魯茲

      拉彼魯茲探勘北亞海岸,途經臺灣、澳門、日本,探索韓國東北的韃靼海岸,

      堪稱「海上的馬可.波羅」,卻在航至南太平洋後下落不明,為什麼他還把太平洋完整輪廓勾勒出來?



      ◎刪去幽靈島嶼和大陸之後,歐洲列強主筆亞洲歷史

      ●太平洋冒險不只造就新英雄,也開創了人類新文明:

      魯賓遜漂流記改編自真人真事、所羅門王寶藏證明是假人假事、

      《格列佛遊記》連經緯度都標明了,顯示小人國在澳洲,巨人國在日本……

      《蒼蠅王》的背景是太平洋小島,作者後來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白鯨記》、《金銀島》、《南太平洋》、《茶花女》、《蝴蝶夫人》……影響力無庸贅言。



      ●如今的太平洋地圖,因航海家的探索而完備,他們原先尋找的是想像中的南方大陸、虛構的島嶼,卻意外有了真實的地理大發現。從此,西方的貿易船與軍艦,破浪而來橫掃亞洲。



    名人推薦



      知名臉書部落客 一言九鼎的文史筆記

      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蔣竹山

      歷史評論家 公孫策

      臺灣海洋大學教授 應俊豪





    推薦序一 地理塑造歷史,歷史改變地理 一言九鼎的文史筆記

    推薦序二 《太平洋的大歷史》教我的海洋史二三事 蔣竹山

    前言 太平洋不屬於單一國家,各國航海王接力寫大歷史



    第一部:海的盡頭有人嗎?航海家勇闖太平洋的動機

    第一章 南北朝慧深拔頭籌,為弘法可能到過美洲

    第二章 土耳其阻斷歐亞貿易,西、葡找海路取代威尼斯

    第三章 西班牙的內海,奎羅斯至今無人能破的紀錄



    第二部:太平洋不可能空蕩蕩,偉大航道上應有南方大陸

    第四章 地球是圓還是扁?遠方必有個對蹠世界

    第五章 西班牙尋找南方大陸,小島建立耶路撒冷

    第六章 荷蘭人繼起爭霸,勒梅爾、塔斯曼接任航海王

    第七章 英女皇替海賊王撐腰,德瑞克、丹皮爾封侯拜將

    第八章 太平洋冒險激起的文學想像



    第三部:原本阻絕東西方,如今聯貫各國國運

    第九章 英國沃利斯發現的島,法國人找遍天涯海角

    第十章 最偉大的航海家與傳說終結者:庫克

    第十一章 庫克之後最偉大航海王:消失的拉彼魯茲



    第四部:刪去幽靈島嶼和大陸之後,歐洲列強主筆亞洲歷史

    第十二章 畫出南極洲的長相,抹掉不存在的島嶼

    第十三章 太平洋為何空蕩蕩?姆大陸在何方?

    第十四章 太平洋如此這般改變文明與文化

    ?





    推薦序一



    地理塑造歷史,歷史改變地理

    知名臉書部落客�一言九鼎的文史筆記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



      《太平洋的大歷史》寫過去五百年「地理大發現」以來,從大西洋逐步探險到太平洋的歷史故事、各地的風土民情,以及人們因探索而對未知的神?土地,所產生的幻想和文學創作。



      魏晉南北朝時代的《水經注》,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地理著作,我很喜歡作者酈道元的一句話:「山水有靈,亦當驚知己於千古矣!」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說:「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我們訴說了山水的故事,把先民和大海逐漸結合的艱辛歷程說出來,是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的境界。



      地理塑造歷史,歷史改變地理。兩本非常暢銷的西方著作《槍炮、病菌與鋼鐵》以及《西方憑什麼》,非常清楚的指出地理資源對歷史的影響。為什麼西方人的文化領先世界?這是因為地中海東側的近東地區地理資源豐富,使人類社會在一萬年前首先進入農業文明,領先世界上其他地區至少兩千年,在起跑點上已勝一籌。



      為什麼地理大發現時代,是歐洲的白人去發現別人,而不是別人去占領歐洲?《西方憑什麼》說得清楚,因為臺北飛加州要13個小時,而倫敦飛紐約只需6個小時;大西洋面積小,而太平洋面積大,這使得西班牙人、荷蘭人、和英國人到達美洲的機會,比中國人或日本人大得多,而1492年美洲的發現改變了世界,奠定西方的領先地位。



      當然,地理不是決定歷史的唯一因素。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於鄂圖曼帝國後,東羅馬帝國許多的學者紛紛逃亡到義大利,他們帶去的許多希臘古典著作,是啟發歐洲文藝復興的直接因素。當歐洲人到印度及中國的通商道路,被鄂圖曼帝國切斷後,給了他們探索海上航線的動力,這便是為什麼哥倫布把美洲原住民,命名為印第安人(Indians)的原因,因為他的目的地是中國及印度(India)。



      在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前不久,明朝鄭和曾7次下西洋,當時中國的艦隊和航海技術,遠遠領先歐洲人,為什麼沒有再接再厲、創造出太平洋的大歷史呢?這是因為中國的地理環境因素,塑造出從秦始皇以來的大一統帝國,而天朝上國(編按:周邊國家對古代中國的尊稱)自給自足、豐衣足食,不需要去尋找遠方的蠻邦、與之通商。從明朝中葉以後,中國逐漸內縮、故步自封,與世界漸行漸遠。



      《太平洋的大歷史》是一本很有知識性的書,詳細介紹過去五百年來,地理大發現的歷史,以及許多有趣的故事,令人激賞。我在這篇序裡,向大家介紹了地理和歷史的關係,期盼讀者在欣賞這本海洋的大歷史後,也能細細緬懷臺灣原住南島民族,曾經征服了太平洋的歷史。



      立足世界、放眼未來,往後的地理大發現,未必又都是白人的故事,如駱賓王所寫的奇文《討武曌檄》令人拍案的結尾:「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推薦序二



    《太平洋的大歷史》教我的海洋史二三事

    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蔣竹山




      近年來受到全球史研究風潮的影響,海洋史研究的方法與趨勢有了許多轉變,有學者稱這種研究為「新海洋史」。



      首先,這種研究強調由陸地轉向以海洋為中心。其次,新海洋史的特色是,將海洋看作流動的網絡來研究,範圍包括作為通道的水域,以及沿岸港口城市與島嶼。不僅關注長程貿易、人群移動、離散社群及思想文化,也探究人們在這種網絡形成的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第三則是把近代以來的海洋史,視為西方融入既有海洋網絡,並與當地人持續互動的歷史進程。



      有關這方面的代表著作,如大衛。阿布拉菲亞(David Abulafia)的《偉大的海:地中海人類史》(The Great Sea: A Human History of the Mediterranean)、林肯。佩恩(Lincoln Paine)的《海洋與文明》(The Sea and Civilization: A Maritime History of the World)、約翰。麥克(John Mack)的《海洋:一部文化史》(The Sea: A Cultural History),以及羽田正編著的《從海洋看歷史》。



      雖然這些海洋史著作內容豐富,但畢竟是寫給學者看的,較不適合一般讀者閱讀。若要推薦一本有上述特色的海洋史著作,過去我會說是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Felipe Fernandez-Armesto)的《大探險家:發現新世界的壯闊之旅》,現在我有了新的選擇,那就是約翰。鄧摩爾的《太平洋的大歷史》。



      本書的中文書名雖名為「大歷史」,但比較貼切的翻譯應該是:想像的太平洋探險。本書主要探討15世紀至19世紀間,歐洲人如何探索未知的太平洋,尤其是那塊大家口耳相傳及想像中的「南方大陸」。本書所探討的空間並未涵蓋整個太平洋,主要是以南太平洋為核心。



      作者非常擅長說故事,其筆下的太平洋探險史相當細微,書裡出現許多過往不曾聽聞的島嶼探查故事,的確為身處太平洋島嶼的我們,提供相當多的歷史想像。整體而言,全書有以下幾個重點:麥哲倫取名「太平洋」、西班牙人聽聞島嶼寶藏傳說開始探險、南方大陸的想像與探險、奎羅斯遠征的新發現、塔斯曼證明澳洲與南方大陸不相連、庫克船長解開虛構島嶼之謎。



      當然,本書不只談及南太平洋的探險,也談到了找尋北太平洋「西北水道」的過程,但篇幅明顯少許多。關於這部分的探險故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讀一讀《大探險家》。



      由於本書是以人物為主,按照時序鉅細靡遺的敘述這些探險故事,讓大家了解16世紀至18世紀,歐洲人對南太平洋的島嶼與大陸的迷思,是如何產生、又如何逐步被破除,因此對於一些結構性的歷史變化就不太講究。例如,為何相較於17世紀的探險家,18世紀的人更能破除「南方大陸」的迷思,此處有兩個作者沒有細說的祕密,即經度與壞血病;唯有解決這兩個現實上的問題,才能大幅推動他們的航海計畫。



      當這兩個問題獲得解決後,這些開拓者便能航行得更遠,而這也說明了18世紀末,太平洋探索活動加快的動能。唯有明白這點,我們才能理解為何這時期的太平洋,會成為西班牙、葡萄牙、英、法等國恣意競逐的探險場域。



      此外,由於本書是歐洲人的南太平洋探險史,若嚴格用大歷史的角度來看,可能還缺乏了地理、氣候、地殼、環境變遷的描述,甚至人類的移動、殖民與帝國角逐的細節,關於這些較為全面性課題的探討,讀者可能就得找唐納德。弗里曼(Donald B. Freeman)的《太平洋史》(The Pacific)來看了。



    前言



    太平洋不屬於單一國家,各國航海王接力寫大歷史




      航海探險的歷史,充滿了奧祕和混亂。人們總是會受自身想像力所驅使,努力去探索周遭的環境。無數個世紀當中,艱苦的日常生活、對於陰暗未來的恐懼、生存的希望,使人們夢想著更美好的世界、更肥沃的土地、更安定和平的社會,正如「在彩虹那端的某處……」(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這句歌詞所敘,某處必然有一片更安穩的樂土。



      每一代人,都必須在前人已實現或未能實現的基礎之上,構築自己的夢想。無論陸上還是海上的探險家,出發時行囊空空,僅帶著前輩傳承下來的知識,當然也帶著自己的希望。



      然而,這樣的知識有多可靠?愛爾蘭僧侶聖布蘭登(Saint Brendan),真的發現了美洲嗎?他真的乘著一艘愛爾蘭小木船航向北大西洋、設法抵達冰島,看到了北美大陸的海岸嗎?當時他已經六十多歲了,為何還要展開這趟艱辛的旅程?其實,他是為了遵循信仰之下的傳統,去尋找聖徒的「應許之地」。



      他的這趟旅程包含所有早期探險的元素:必須去探索的燃眉之急——無論是利己還是利人——包含對於未開化島民的道德救贖,也為了普遍提升知識、增廣見聞。結果他發現了充滿奧祕和傳說的奇境,而後人也相信這些地方真的存在,但始終無法再次發現。布蘭登發現的是馬尾藻海(Sargasso Sea,北大西洋中部的一個海域,因海面漂浮大量馬尾藻而得名)和少數島嶼——其中一座島其實只是一隻沉睡中的大魚。這整段歷程都保存了下來,而且經過充分渲染,寫成一部重要著作《聖布蘭登之旅》(Navigatio Sancti Brendani)。



      探索太平洋的奮鬥史:神話與探險家日誌



      對於旅行的描述與傳述、或多或少被誇大的成就,以及對於這些成就的分析,對航海史的發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這些報導或軼聞,包括現已消失的祕境或島嶼、人類成功創造出理想社會的烏托邦——或以邪惡樣貌存在的反烏托邦。



      當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啟程,率先發現了他誤以為屬於亞洲的大陸後,歐洲人、非洲人和亞洲人周遭的神祕世界便忽然擴大了。西班牙人巴爾波亞(Balboa)越過巴拿馬海峽,發現了後來被稱為太平洋的遼闊海洋;這片海洋充滿了希望與危險,世界的歷史也因此永遠改變,若不好好探索它一番,無人願意善罷甘休。



      無數水手們啟航,精神與身體都飽受磨難,航程中有不少人死於壞血病或其他疾病,但他們仍舊懷抱著「遠方存在著未知世界」的信念,一直撐到最後。這樣的遠航,可為他們帶來名利、解救自己和別人的靈魂,或為祖國帶來財富,然而大多數時候,他們的探索毫無所獲,只有無盡的海洋。海洋是神祕又刻薄的敵人,不時爆發一連串猛烈、憤怒與破壞性的風暴。



      探索結果失敗,理由往往是說不清的。探險家找不到想找的陸地或島嶼,可能是因為早先的報告不夠精確,或發生某種災難,如地震或其他災害,使這些地方淹沒在浪濤之下。這種情況不只在太平洋發生,世界上其他地方亦然。例如,據說布列塔尼的伊蘇古城已沉沒在浪濤之下,根據古老的傳說,每七年一次,在聖誕節前夕的夜晚,可在退潮時瞥見這座古城;也有人說,在寧靜的夜晚,一樣是退潮時分,可在寂靜中微微聽到古城內大教堂的鐘聲。這些傳說已根植於當地的神話,布列塔尼人有此一說:「當伊蘇古城再次上升時,巴黎將開始下沉。」



      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神話一再被提起與分析,而無數旅行家和探險家的探索,也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所居住的世界。由於廣闊的太平洋離歐洲太遠,因此它的故事稍晚才登場。



      在亞洲和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以及許多太平洋島嶼上,流傳著許多神話,人們對此進行分析並將之拼湊起來,解讀成人類在當地奮鬥的紀錄,而這一切努力,都是為了探索這個世界,以及存在於太平洋的多種文明。



      此外,探險家的記事、報告和日誌不斷再版、加註、受到討論。探險家的性格、文化的衝突,以及歐洲人的闖入對當地文化造成的改變;接著發生殖民,隨後當地人決心捍衛自己的文化;而在後殖民時期,基督教傳教士和其他人等,又為當地帶來了變化。上述這些全都被記錄了下來,衍生出大量文獻,隨著新研究領域的發展而持續增長。



      航海生活異常艱辛,探尋之地可能根本不存在



      本書概述了促使探險家航向這片偉大海洋的信念和希望。在現代,我們可以使用無線電傳輸、聲納設備、各種電子儀器、即時通訊等高科技,連結到世界上的各個角落,因此要體會兩、三百年前啟航探險是什麼樣的感覺,並不容易。



      當時,船很小,擠滿了人、動物,還有許多儲藏室。船艙都保留給高階船員,若有科學家隨行,也會保留給他們,但艙內十分狹窄,跟餐櫃差不多大。水手們一人下工,另一人上工,每個人就這樣隨著上、下工,輪流睡在多半由繩子結成、以鉤子掛起的吊床上。甲板下總是潮濕,散發著食物腐臭味和尿臊味,氣氛如此壓迫,因此大家往往偏好到甲板上的某個角落睡覺,躺在一團繩索或舊帆布上。病人在甲板下,患有壞血病或壞疽,倒在破布或髒草堆上,直至屍體腐爛發臭。



      在密封罐和冷藏技術皆未完善的情況下,要將食物保存數天非常困難。活體動物,如牛和豬,都養在甲板上的臨時畜欄,需要的時候便一一宰來吃。麵粉和乾燥蔬菜都貯存在倉庫,蟑螂、蟲、鼠因此入侵、大量繁衍,開始在船上為患,直到它們也成了人類的盤中飧,煮成大雜燴——最後每頓飯的主餐都這樣吃。



      當發現海港時就可補給生鮮,尤其是新鮮飲用水。壞血病是因缺乏維生素C導致的可怕疾病,不過長久以來,人們都認為這種病是吸入甲板下的惡臭(跟囚犯在地牢中呼吸的空氣一樣糟),以及普遍缺乏「地氣」(land air)所引起的。因此,無論靠港停留的時間多短,船員都會好好把握機會上岸呼吸新鮮空氣,而空氣中往往都有異國植物的氣味和花香,這也使得人們對於遠方「異國情調」之地的想像,越來越具體。



      高階船員會藉由測量太陽和月亮的讀數,來確認停靠港的位置。從駛離港口的那一刻起,隨著出發點漸漸從海平面上消失,不確定性就主導著航程。為了找出正確的航道,他們每天都要測讀數好幾次,比較不同人所測得的結果,並記載於航海日誌中。他們在起起伏伏的甲板上工作,這項任務艱鉅又刺激,尤其是空中烏雲密布或暴風雨突發時。此外,海流的強度和力量難以估計,常會使他們偏離航道,因此航海員的計算往往有誤,而每天所做的計算又必須基於前一天測得的結果,誤差便會逐漸累計、增大。所以航海員會樂於在陸地上進行觀測,有時甚至會搭建臨時的天文臺,然後拿出圖表來估計,試著驗證航道,弄清楚他們的登陸點是地圖上已有標示的島嶼,還是首次發現的未知土地。不幸的是,大多數時候,因為先前的錯誤或圖表不精確,他們估計的結果都不太正確。因此,他們當下所記錄、後來呈報的測量結果,大都摻雜了前人所留下的錯誤。



      之後,地理學家和地圖繪製家,會詳閱這些船員留下的測量紀錄、航海日誌,試著把他們的報告和那些鮮為人知的區域連結起來。與此同時,水手們會在故鄉的港口、酒館或市集,向任何願意聽他們吹噓的人,說起他們是如何克服困難,在遙遠的他方有了偉大的發現。他們對於充滿異國情調的島嶼、發現的喜悅、這些地方富含的財富等種種描述,都隨著時間的流轉越加誇大,而聽眾的眼界也隨之大開。



      其中的一些報告,地理學家可能聽說過,但已受夠事實遭到扭曲,因此將其斥為無稽之談。這些內容慢慢流傳下來,有些作家會從中取材,創作出奇幻的故事,或據此寫出讓讀者信以為真的偽紀實作品。這些作家就是現代記者和現代小說家的鼻祖,但他們創造出來的世界難辨真假,誘使人們在廣闊的海洋中尋找不存在的地方。直到許多年過後,人們才終於繪製出真實可靠的地圖;這是一段緩慢的過程,其間賠上了無數生命、摧毀了許多希望。



      本書描繪人們為了尋找不存在或錯置的世界,在太平洋上所展開的探索旅程。書中廣泛檢視了早期探險家所依據的古老神話和傳統,另外也探究促成他們展開航程的信仰動機,尤其是西班牙人,驅動他們的是征服、基督教化遠方住民的希望。隨著太平洋世界在歐洲漸漸廣為人知與談論,那些信念、報告與故事,驅使許多意志堅定的探險家,如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除了舞臺上的探險英雄之外,幕後還有許多科學家、地圖繪製家與作家,他們非常敬業,提供豐富的資訊,滿足家鄉讀者與日俱增的好奇心。




    其 他 著 作
    1. 大英圖書館海圖全覽+歷史是誰改寫的?地理知道+太平洋的大歷史(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