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2010 年寫了《綠蠵龜—跟著海龜教授尋找綠蠵龜》的第一版後至今已七年了,在這七年中,科技進步得很快,許多的新知識、新觀念及新技術不斷問世,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也提供海龜生物學上最新的看法。因此,第一版的資料有必要加以修正及補充,方能提供給大家最完整的資訊。在第二版中,我在第一章的海龜分類內容加入了族群的資料,以充實族群生態學的觀念;第二章主要是加入性別比的觀念,以解答為何龜卵受精時,是沒有性別的;第三章主要加入潛水生理及相關的研究,讓大家對海龜的洄游有三度空間的觀念;第四章中,主要是加強光污染及海洋廢棄物的衝擊,以及全球氣候變遷對海龜的影響;第五章是一個新的章節,內容主要討論海龜擱淺及救傷的時機、原則及方法;第六章主要是加入正確的宗教放生觀念。
??? 在這七年中,人們已由對海龜的了解甚少,深入到能體會海龜和海洋環境之間的關係。隨著媒體的大量報導,海龜發揮了其領航物種的功能。海龜擱淺救傷計畫的推展,更讓人們了解到海龜的健康與否,和人類污染海洋環境的嚴重性,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因此海龜也發揮了保護傘的功能,在保護海洋其他非保育類生物的先決條件下,海龜才能健康的活在這片大海中。一些新的科技發展,讓我們能更了解海龜在自然界中的行為細節,以及這個活化石如何活過無數次的冰河期,卻躲不過人類短短數百年的捕殺。這些資料都對海龜的復育有非常重要的助益。當研究的資料越趨完備時,我們就會發現,唯有在完整的生態系觀念下,才能將這些事件串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也就是在對海龜的生物學及周圍的海洋環境有充分了解後,我們就會了解為何地球的生態是如此脆弱,需要我們小心的去維護。
??? 本書是以科普的手法寫作,希望藉由大家都能看懂的文筆,將海龜生物及行為學的知識傳遞給社會大眾。在環保意識高漲的今天,大家都對周遭的海洋環境有一定的期望,對海龜所面臨的問題,也有許多的疑問。希望能藉由本書,提供一些正確的思考方向,並解答一些關於這個活化石適應環境變化的方法,和如何做才能達到對海龜及人類友善的海洋環境。 ?
?
程一駿? 謹識於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生命科學院 院長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