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中國堪輿大事年表

中國堪輿大事年表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508472
鐘義明
武陵出版
1995年3月15日
133.00  元
HK$ 119.7  






ISBN:9573508478
  • 規格:平裝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宗教命理 > 命相/命理 > 風水









    自序
    凡例
    卷一 上古至魏晉南北朝
    ?? 伏羲
    ?? 女媧氏
    ?? 神農氏
    ?? 黃帝(前二六九八─前二五九八)
    ?? 顓頊帝(前二五一五─前二四三七)
    ?? 唐堯帝(前二三五七─前二二五八)
    ?? 虞舜帝(前二二五五─前二二○八)
    ?? 夏禹帝(前二二○五─前二一九八)
    ???????? (夏王朝前二二○五─前一七六六)
    ?? 夏桀帝(前一八一九─前一七六六)
    ?? 殷商(前一七六六─前一一二二)
    ?? 周(前一一二二─前二五六)
    ?? 春秋(前七二二─前四八一)
    ?? 戰國(前四八○─前二二一)
    ?? 秦(前二四七─前二○七)
    ?? 前漢•後漢(前二○二─後二二○)
    ?? 三國(魏、蜀、吳)(二二○─二八○)
    ?? 西晉•東晉(二六五─四二○)
    ?? 五胡十六國(三○二─四三九)
    ?? 南北朝(宋、齊、梁、陳;北魏、西魏、
    ????????? 東魏、北齊、北周)(四二○─五八一)
    卷二 隋唐•五代十國
    ?? 隋朝(五八一─六一九)
    ?? 唐朝(六一八─九○七)
    ?? 五代十國(九○七─一一二五)
    卷三 宋•元•明
    ?? 北宋(九六○─一一二七)
    ?? 南宋(一一二七─一二七九)
    ? 遼(契丹)(九一六─一一二五)
    ? 西遼(一一三二─一二一一)
    ? 金(一一一五─一二三四)
    ?? 元(一二七一─一三六八)
    ?? 明(一三六八─一六四四)
    卷四 清朝(一六一六─一九一二)
    卷五 民國以後(一九一二─一九九○)
    參考目索引
    (續補)
    一九九○年
    一九九一年
    一九九二年
    一九九三年
    一九九四年
    一九九五年
    後記





      堪輿之術流傳於中國,既遠且溥。魏晉以降,不僅為帝王之學,在政治舞台扮演重要角色,更行於社會各階層,深植人心。於人類活動過程中,實有不容抹殺之地位。然而因為封建制度的崇經尊儒思想、政治野心家之私心及術數界傳承方式之隱密,使此一學術處於陰晦不彰之角落,良可慨也。

       筆者幼承庭訓、師教,遍讀經史百家,尤嗜術數之書。及長,得傳天文、曆學、地理、星命、卜相等奧義微旨,復極力搜求相關書籍、資料,於研習中,遇有參考價值者,每隨筆劄記。積存既久,藏書亦豐。年來感於自古迄今,堪輿著作大多佚散,青史之筆鮮有系統性記錄。因將二十餘年來手記,加以訂正整理,按年編列,集為一卷,名曰(中國堪輿大年表)。

       (四庫提要)•(敘術數類)云:(術數之興,多在秦漢以後,要其旨,不出乎陰陽五行生剋制化;實皆(易)之支派,傅以雜說耳。)(管氏指蒙)•(通世之術)云:(曹叔曰:通世之言術者有五:曰葬;曰醫;曰卜;曰命;曰相。) 術數、通世之術今稱(五術),而曰山;曰醫;曰命;曰卜;曰相。今之言(五術)者,以丹道養生為(生),將地理之陰宅、陽宅,歸入(相);此種歸類並不理想。筆者嘗試分術數學為如下之體系: 
      天──天文、曆學。(推曆、步象)即天文學與擇日學。
     地──地利、地脈(陰宅學、陽宅學)。合稱地理, 俗稱風水。 
      山──道術(祈禳、符籙)、靈異(超能力)、武術
      (氣功、拳法、兵器、陣法)。
     易
      醫──中醫(針灸、方劑)、草藥、祝由科、 導引術(按摩、推拿、氣功)。 
      命──七政四餘、祿命法、子平命學、紫微斗數、鐵板數、河洛理數、皇極數、範圍數、前定數、兩頭鉗、演禽法。  
     卜──六壬、五行易、演禽、梅花易數、拆字。  
     相──手相、面相、摸骨,合稱(風鑑)。近代有體相學(行為心理學)。 

      事實上,中國之(五術)雖分類項目繁多,卻個個相關,大部分出自道教,而融合佛學、理學思想在內。亦非純粹中華本土文化,東漢以降,即吸收印度、波斯、羅馬等古文化。演變至現代之(五術),係歷數千年之久,經無數聖哲之智慧,匯集而成。由於水火兵燹、天災人為諸因素,(五術)典籍絕大多數已蕩然無存,倖存者,亦多屬斷簡殘篇。

       筆者不敏,矢志整理古今(五術)資料,使成為有組織、有系統之學術,蓋歎(五術)落於江湖謀食之手,見棄於士林,久矣甚矣。今日研習(五術)之知識分子,有逐漸增多之趨勢,欣睹(五術)即將開創新局面,筆者身受大學教育,忝為知識份子之一,僅以本書作為芻言,期望拋磚引玉,使(五術)界出現較多學術性之著作。術數體系範疇廣袤,非朝夕能就,亦非小卷能成。筆者先完成者有本書與(中國堪輿名人小傳記),以後再撰寫其他項目。





    其 他 著 作
    1. 玄空地理秘中秘
    2. 地理明師授徒訣竅
    3. 玄空大卦秘訣破譯
    4. 地理巒頭實務:上冊
    5. 現代破譯滴天髓
    6. 現代命理實用集
    7. 增訂臺灣地理圖記
    8. 中國堪輿名人小傳記
    9. 紫微隨筆(利集)
    10. 紫微隨筆(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