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神聖的遺忘:失去希望、尋回希望的藝術史

神聖的遺忘:失去希望、尋回希望的藝術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7275240
陳韻琳
宇宙光
2018年5月01日
183.00  元
HK$ 155.55  






ISBN:9789577275240
  • 叢書系列:藝文/評論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6 x 23 x 2 cm / 普通級
    藝文/評論


  • 藝術設計 > 藝術總論 > 藝術史











      二十一世紀的氛圍,是充滿末世焦慮的,我們還能不能相信什麼?期待什麼?希望什麼?



      本書回歸到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倒塌前的整整兩百年前的一七八九年,那一年發生了法國大革命。法國大革命發生之前,是典型的M型社會,一端是貴族,另一端是平民,而逐步開始要在歷史舞台變成要角的中產階級,正慢慢地侵蝕貴族階層的影響力,他們將成為法國大革命的主力推手,終結文化史上的洛可可時代,開啟浪漫時代。



      從法國大革命到柏林圍牆倒塌這兩百年間,資本主義、相應於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理想主義、虛無主義、英雄期待與幻滅,商業化現代化,以及在傳統制式的教會信仰破產後,努力尋找通往神聖的道路,這一切,都在這兩百年間出現、發展,走到如今看似已到了盡頭,這兩百年是一條通往現代的過去,是跟當今息息相關的歷史。



      本書從繪畫史的角度來看這兩百年的歷史,最終回到我們所面對的時代,看這發展過程中逐步失落的、努力尋找的,雖然無法在此得出一個答案,但相信那些逐步遺忘失落的元素,很可能正是一條通往未來的新路,讓我們在二十一世紀還能夠相信、期待與希望。


     





    推薦序一 馮君藍牧師

    推薦序二 戴佳茹博士

    作者序



    第一章 理想與幻滅

    01洛可可時代的時尚與奢華

    02從藝術家大衛看浪漫時代的理想主義

    03期待英雄拿破崙──從理想主義到犬儒主義、虛無主義

    04等待書寫的懺悔錄──浪漫時代的激情與心靈幽暗

    05在西班牙沒落歷史與個體生命迴廊中的哥雅

    06風景畫的寓意(1) ──從文化獨立到宗教象徵(荷、比)

    07風景畫的寓意(2)──危險的泛靈邊界(德國)

    08風景畫的寓意(3)──工業時代的田園詩(英法)

    09風景畫的寓意(4)──大自然的暴力(英國)

    10─切都是為了底層百姓──寫實主義



    第二章 瞬間與永恆

    11都會中的人──印象派的省思(1)

    12快樂的藝術──印象派的省思(2)

    13現代化都會與社會底層──印象派的省思(3)

    14尋找永恆的渴望──印象派的省思(4)

    15梵谷的藝術心靈與基督信仰



    第三章 神蝕與絕望

    16塞尚的蘋果與唯心主觀

    17高更筆下的基督與受難者

    18孟克筆下的十字架&存在的疏離焦慮

    19克林姆的十字架&世紀末華麗性愛

    20二十世紀藝術形式的創新與危機

    21抽象藝術的理想與追尋

    22戰爭懼慄下的十字架

    23達利的十字架

    24 藝術家筆下的教堂



    總結





    推薦序一



    神聖的遺忘:一個懷抱基督信仰的視角




      聖經創世記的第一個句子:「起初,神創造天地。」按著啟示,終極實在的上帝作為創造主的本質和形象,是首先被強調的。創世記緊跟著說到當神一早造人的時候,乃是照著祂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本於神作為那愛的本體毫無保留的愛與恩賜,人所承載的諸多神性形象當然也包括了創造(作)者的形象,此乃人類之所以從事一切創造性活動能力的根源。



      但隨後在創世記第三章——亞當夏娃的故事,聖經警示,一旦人因著自身超越性的天賦而高傲自滿,離棄真理的本體,以自我(不論是個人或社群)作為一切是非善惡的判準,作為思想行動最高的依據;人所承載的神性必因上帝的缺席而墮落為魔性,人類天賦的創造力就背離了生命之主的法則而內蘊破壞和死亡的因子,甚至牽連伊甸樂園因人的墮落而受到詛咒成為失樂園。按聖經那一以貫之的啟示,神——人——大自然,那應然親密和諧的關係與一體性,與其在歷史的實然中所呈現出來的緊張、疏離甚至是對立,不單反映在上帝選民的歷史中、也反映在整體世界的每一面向、反映在西方的美術史當中。



      坊間介紹或論述西方美術史的著作很多,但因著原先的基督教世界正朝向徹底的世俗化發展,以至於今天基督教在西方的主流文化中受到排斥、敵視、不斷地被邊緣化,甚至成為不成文的禁忌。使得討論西方美術家或美術史的專論,總是有意無意地為了迎合當代的政治正確,而淡化基督信仰在西方社會、在藝術史上對創作者的內在生命及其作品的影響。或僅僅著眼在基督教會作為政治權力結構之一環,對該社會、對藝術家的影響;僅僅著眼在藝術家創作的形式和風格的討論。



      如此單向偏頗、以人為本的立論,總叫我感覺有如隔靴搔癢,搔不到癢處。於是,當我收到韻琳這部名之為《神聖的遺忘》的書稿,十分驚喜,因為這部爬梳西方近三百年來美術發展的著作,正彌補了一般西方美術史著作中被閹割了的那一部分。《神聖的遺忘》不是周延詳盡的近代西方美術簡史,卻本於一個宗教改革之後的基督徒的立場,引導我們透過西方美術在這兩百多年間的發展演變,去省視法國大革命、工業革命以至柏林圍牆倒塌的這些年間,世界人心曾經有過的信仰、嚮往、掙扎與失落。而這兩百年來的歷史與我們今日世界的狀貌,是緊密銜接、息息相關的。



      基督信仰是一個歷史的宗教,我們相信上帝是歷史的主,按著聖經的啟示,神是在一個變化、掙扎的世界限制之內向我們顯現的。每一個在各自生命和歷史處境中被呼召出來的基督徒,有責任在其所屬的時代中,去回應基督所吩咐的使命,而不是隱匿躲避在狹義的教會舒適圈裡,更不能在世俗流行的文化中隨波逐流。



      韻琳是一位靈思敏捷的寫手,舉凡小說、散文、文學評論,音樂、藝術、電影評論無不涉獵。



      因著她在藝術人文的長期耕耘,所養成深刻細膩的文化洞察力,也因為韻琳忠誠委身於聖道和基督門徒的身分,她對神、對人、對整體世界的愛與同情,以及她寬厚、涵融、溫柔、堅韌的性格;不論韻琳寫什麼、說什麼,總能精準地揭露事物的本相、事件的核心,直擊人心。《神聖的遺忘》是一部非常有分量的作品,謹在此向韻琳獻上我的尊敬與愛慕。


    僕人 馮君藍

    中華基督教禮賢會傳道人

    攝影藝術工作者




    其 他 著 作
    1. 電影中的心靈美學:關於文學、藝術、音樂與戲劇的電影故事書
    2. 從天堂到人間
    3. 破碎、療癒與希望:22個國際名導演的得獎電影
    4. 35釐米的縮影人生與信仰
    5. 走出框框的人生
    6. 過招
    7. 虛擬
    8. 假想敵
    9. 海內外青年女作家選集(1)(P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