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教學實務研究與教研論文寫作

教學實務研究與教研論文寫作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197456
劉世雄
五南
2018年6月25日
143.00  元
HK$ 135.85  






ISBN:9789571197456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教育類 > 教育 > 教育專題











      在教學實務研究中,教師需要釐清自己的教學理念,並提出合宜的教學活動設計,透過教學實踐,觀察與評估學生學習表現,藉以調整教學活動,並建構教學理念的價值性。



      重要的是,我們在評估學生表現時,應先排除對學生先入為主的觀念,一個學生上課討論時不發言,可能不是不努力,而是身在不友善、心理不安全的討論環境。再者,我們要儘量增加觀察到的片段,也可加入以前曾經觀察過的內容和學生生活經驗,在資料間相互檢證,合宜地指出學生學習表現的原因。之後,提出相對應的教學策略時,也需要從教育學相關知識去對照,避免以生活常識為基礎去調整教學作為。



      教研論文寫作可以協助教師思考,讓教師知覺正在思索的問題。教師若寫不出來,那表示大腦內的想法還有點模糊,如果教師堅持去寫作,就會發現教學事件的脈絡細節與因果關係。教學實務研究與教研論文寫作是當代教師自我提升教學專業的重要方法。

    ?


     





    第一章 教師專業成長的自我知覺

    第二章 教學實務研究的內涵

    第三章 教學理論與實務的整合

    第四章 教研論文寫作的本質

    第五章 建立教學理念與目標設計

    第六章 開展教學活動與理論解析

    第七章 實踐教學活動與資料蒐集

    第八章 統整教學實務與成效分析

    第九章 省思教學理念與價值建構

    第十章 大學的課程與教學

    第十一章 大學教授的教學實務研究

    第十二章 教研論文寫作要領與投稿技巧

    附錄一?? 變,讓我們被看見—學思達教學模式在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附錄二?? 物聯探實達教學實務研究

    附錄三?? 求知路上的「我」、「你」、「他」—差異化分組學習策略在高工課程的實施

    附錄四?? 微翻轉課室概念於社會領域之教學鷹架初探

    附錄五?? 建構實習生網路協同學習的課程與教學方案之研究



    ?









      當《教學實務研究與教研論文寫作》第一版出版時,正值教育部釋放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申請的時間,許多大學教授有意願申請此計畫,卻對教學實踐研究的概念有些模糊。幾所大學邀請我過去講解,也有些教授買了我的書再私下與我討論,由於第一版的主要讀者群設定在中小學教師,上述的情形讓我開始思考是否在改版時增加大學教授的教學實務研究之理念與撰寫計畫的歷程說明。最後在幾位大學朋友的鼓勵下,開始把自己在教學實務研究的理念,以大學教授為對象,新增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兩個主要章節、第三章第四節以及一篇我自己書寫的教學實務研究論文(附錄五),提供大學教授參考。



      大學教授的教學實務研究可以從Boyer(1990)發表《Scholarship Reconsidered: The priorities of the professoriate》一書談起,Boyer認為大學教授應該進行學術工作,不過,學術工作不等同於研究工作。學術工作內容包含知識的產出、知識的詮釋、知識的應用以及知識的傳遞,亦即大學教授應該將研究產出的知識進行組織,並詮釋知識在情境中的真實意義,再建立知識與實務應用的連結,發展知識主題與內容,最後依據主題知識採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將知識傳遞給學生,以延續人類的知識與智慧。知識的產出、詮釋以及應用即是課堂內容的來源,而知識的傳遞即是教學活動的作用。



      美國近一、二十年逐漸推動「教與學的學術研究」(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大學教授被鼓勵針對自己任教的學科領域或教學過程進行探究,參照前人累積的知識庫,有系統地探究自己的課程與教學,將對教學結果分享於教師社群或發表於相關期刊,將所發展的知識與其探究結果顯現出來,進而引領社會發展。



      然而,大學教授進行教學實務研究的困難在於不清楚課程設計與教學設計的概念,雖然具有資料蒐集與分析能力,卻在擬定課程方案、教學策略以及評估學生表現上有點使不上力。各學校教學中心可以提供資源和支援,例如:組織教授社群、辦理讀書會、教學工作坊與分享發表會。



      其次,大學教授的課堂授課多關注知識內容的傳遞,在乎資訊科技與教學策略的應用,較少關注學生的學習困難。我有好幾位朋友在國內各大學任教,少數朋友曾抱怨學生學習不積極,甚至缺課連連。此問題涉及很多因素,也難有一致性的策略,不過,大學教授可以努力的是透過教學實務研究去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去關心學生,當一位有溫度的大學教授。



      截至今年七月,我的服務年資已達三十年,先前十七年在小學服務,之後十三年在大學服務,無論小學或大學,教師或教授對學生的責任都是一樣的,把學生教好,把學生帶起來。以大學教授而言,研究什麼就教學什麼,既有教學就需要讓學生有所學習,探究自己的課程與教學實務是學術工作的重要歷程,很慶幸地,我剛好就在這個歷程上。本書第二版也隱含著我這工作三十年的教學理念與心得,有此機會呈現於讀者面前,相當喜悅。不過,任何理念的開展一定受限於個人情境,難免會有疏漏,有些論述可能不夠精準,仍期待各界指正。

    ?




    其 他 著 作
    1. 素養導向的教學理論與實務:教材分析、教學與評量設計(2版)
    2. 教學實踐研究的寫作與知能
    3. 素養導向的教學理論與實務:教材分析、教學與評量設計
    4. 素養導向的教學實務:教師共備觀議課的深度對話(2版)
    5. 素養導向的教學實務:教師共備觀議課的深度對話
    6. 素養導向的教師共備觀議課
    7. 教學實務研究與教研論文寫作
    8. 教育實習與教師之路:成為教師的十四堂課
    9. 臺灣學校需要的學習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