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這不是你的錯
有位教授曾對我說:「張萍,我很怕看到妳耶!妳的案子都很∼恐∼怖∼∼!」如今,看起來文靜婉約的昭如,竟然主動請纓想記錄這些案子,實在令人費解。據我所知,光是五年前為了南部某特教學校集體性侵事件的報導文學《沉默》這本書,實事求是的昭如一路跟著我上山下海,一一去家訪,陪孩子聊天,和家長對談,再落成文字,所花的時間和心力無法計數。想揭開校園裡的黑幕,這沉重已經讓人身心極度失調。沒想到書出版後,昭如竟然還要被朋友罵:「妳竟然跟『人本』在一起……」。昭如這時才知道,原來人本「很黑」!一路以來,為了對抗體制暴力、為了教育正常化,我們著著實實的得罪了不少人!我也沒想到,昭如不怕創傷、不怕非議、不怕被黑掉,竟然再跳一次火坑,只是這次的場景已經從特教學校,轉換成一般學校了。
對我而言,這些個案都不是我要處理的「案子」而已。這些都是一個一個生命,一個一個需要被陪伴,被理解、被支持的人。在追求是非正義的過程中,他們的痛,再三被翻攪。有時外界看到的,也許就是性平調查、拉布條抗議或是國家賠償官司,光是這些,似乎也就夠大家跳腳說恐怖了。但對在其中的人來說,這些歷程都在考驗我們如何看待人性,又如何在正義遲來時,持續有著信念。而在昭如的訪談裡,這些內在歷程,不僅被呈現,而且有了溫度。更重要的,每一個案子裡的人,都有了人的面貌,讓讀者可以體會人性的各種掙扎,我覺得這很重要。光是用正義感,並不足以讓我們靠近受害者,還是需要回到對人的看待,才足以理解。
幾乎每一個我們照顧過的「個案」,都曾經被質問「為什麼不拒絕」「為什麼不求助」「為什麼那麼傻」「你是不是做了什麼,老師才誤會」?而質問他們的人,幾乎就是他們想要依賴的對象:父母、校方、檢警……等。殊不知,他們早就用這些質問鞭打過自己千百遍了!事實上,我常想,應該還有更多孩子,就因為這樣質疑自己,所以,根本不敢發聲求助,只能在某個角落裡,成為孤絕的島嶼,而沈默著。我一直認為,性侵害的本質是權力的展現,尤其在師生這種權勢關係中。我們的校園一向強調服從,是那種不論法律道理,只論權勢階級的服從,而且還美化這種權勢關係為「尊師重道」,但基本上是以尊師取代重道。這種文化的影響,讀者可以在每一個書中的故事看到。
悲劇發生時,人們很容易檢討受害者:有沒有保護自己啦,是不是穿著要改啦,或有沒有品行問題讓人有機可趁啦……等等。這種對於性侵害的迷思,常壓得孩子喘不過氣。還記得有位曾任律師的監察委員在訪談後對受害學生們說:「如果是我遇到這種情況,很可能也逃不過老師的魔爪。你們很了不起,願意說出來,否則很可能直到現在還會有人受害!」監委這番話對受害學生鼓舞很大。其實該要被檢討的,是剛剛所提到的服從文化、權勢關係,還有那些應該要協助孩子卻沒有盡責的權責單位。我們的校園體制,不但不揪舉加害者,甚至還保護加害教師,協助他們搓掉犯行,進而導致更多人受害。我們應該將眼光轉向檢討體制、文化,而不是受害者!
多年來處理校園性侵的申訴案,我們確實發現有很多漏洞,讓不盡責的體制,得以脫逃。所以我們推動修法,明定性侵屬實的教師必須被解聘;建立不適任教師資料庫,讓這些老師不能轉去其他學校;修法列出校方責任……等等。於是從2011年起,每年有近50名老師因此被解聘,到2017年累計人數達300人。
以上,讀者在書中都看到相關文字,然而如果要藉著寫推薦序,而抒發我的感想的話,我真得很想要說: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設法維護每一個人的身體自主權。如果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是一再地、習慣性地被踰越各種身體自主權的界線,包括從小任意被摸頭、捏臉、摸生殖器,上學後又有各種體罰、髮禁、鞋禁、襪禁……等等,他要如何建立人我界線的概念?這些,都是我們慣性忽略,卻又十分重要的事。被完整尊重,孩子就能知道自己是獨立自主的個體,而不會輕易屈服於權勢之下。
我很感謝當初跟人本申訴的學生、家長及老師們,由於他們的信任,讓我們得以去改變體制。我更感謝昭如勇於「沉淪」在各個性侵事件裡,試圖還原事件現場,讓社會直視校園裡的黑幕,並得以反思、改變。最後,我想說的是,出版這本書最重要的是告訴所有受害者:「這不是你的錯!」、「你並不孤單!」更希望所有的人遇到類似的事件,千萬不要隱忍、姑息,請站出來舉發,終止惡行。
?
張萍(人本基金會南部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