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結構方程模式(SEM)近年來已成為社會科學資料分析的利器,乃是量化研究的必備知能;而Amos又是SEM圖形化的應用軟體,一向以簡單易學著稱。SEM學術日新月異且應用多元,可以用來進行理論模式的考驗、項目分析、信效度考驗、測量或結構不變性分析、成長模式分析、交叉延宕相關分析與差異試題功能分析。本書針對上述這些議題,推陳出新。期盼本書能嘉惠SEM研究及測驗編製者,在SEM知能上與時俱進。
全書共分十章,前四章介紹Amos的基本操作與統計分析、模式隱含共變數矩陣的追蹤與推導、SEM理論模式的介紹(含MLE極小化過程之體驗,打開SEM的黑箱)與SEM適配度指標的介紹與應用。後半部第五、六章介紹驗證性因素分析與二層次因素分析,第七章介紹差異試題功能與其應用。第八章介紹跨群組與跨時間之測量及結構不變性分析,第九章介紹交叉延宕相關分析。第十章介紹SEM多元共線性的症狀與其解決方法。隨書附贈MLE極小化增益集、二層次因素分析增益集與交叉延宕相關分析增益集,以利SEM實務教學或研究上的應用。
本書的特色章節為題目偏誤(item bias)的偵測、因果關係的探究與SEM多元共線性的分析。題目偏誤(item bias)的偵測,是研究試題公平、公正性問題的核心工作;本書第七章特別介紹了兩種試題差異功能(DIF)分析方法:多群組(MACS)與多重指標多重原因(MIMIC)分析法。相對於MACS取向之DIF分析,一次僅能探究一個類別變項,MIMIC取向之DIF分析,因較容易加入調節變項,適合於探索DIF的多元來源。利用這些DIF分析策略,書中透過實例解說一致性、非一致性與混合型試題差異功能,並新推DIF交互作用分析。至於因果關係的探究,是人類一直在追求的課題。過去,常用觀察法、實驗法、相關法進行探索,各有利弊。本書第九章推介了交叉延宕SEM分析(含兩波段與三波段交叉延宕迴歸分析),其優點除了構念的恆等性分析、變項間關聯性、測量誤差的探究之外,尚可進一步判定到底變項間是具有虛假相關(spurious correlation)、交互因果關係(reciprocal causation)或具有單向的因果關係(causal direction)。另外,本書也特闢一章,探究數種SEM多元共線性的的症候與其具體的解決方法,以避免結構參數估計值或其標準誤出現異常現象。
本書的內容深入淺出,除了新知之外,係筆者多年授業與解惑的結晶,它不僅理論與實務相互呼應,並融入許多研究生常碰到的問題與疑惑,期盼對於SEM使用者或測驗編製者有所幫助與啟發。筆者雖秉持知識傳承的使命感,不問代價戮力以赴。倘仍有內容疏漏或偏誤之處,尚請國內外同好不吝指正。
?
李茂能
2018年冬於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