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出版緣起
財團法人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執行委員 張澤平律師
本書原著是美國公民教育中心(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www.civiced.org)所出版的《民主的基礎—權威、隱私、責任、正義》(Foundations of Democracy: Authority、Privacy、Responsibility、Justice)教材中,適用於美國10至12年級學生的部分。原著的前身則是美國加州律師公會在1968 年,委託設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公民教育特別委員會,所發展的「自由社會中之法律」(Law in a Free Society)教材。教材的發展集合律師及法律、政治、教育、心理等專業人士共同開發而成,內容特別強調讀者的思考及相互討論。原著架構歷經將近五十年的淬鍊,目前已廣為世界各國參考作為公民教育、法治教育的教材。出版者有感於本書的編著結合各相關專業領域研發而成,內容涉及民主法治社會的相關法律概念,所舉的相關實例生動有趣,引導的過程足以帶動讀者思考,進行法治教育卻可以不必使用法律條文,堪稱是處於民主改革浪潮中的台灣社會所不可或缺的公民、法治、人權、品德教育參考教材,因此積極將其引進台灣。
引進本書其實也期望能改變國內關於法治教育的觀念。不少人認為法治教育即是守法教育,抑或認為法治教育應以宣導生活法律常識為主。然而,如果能引領學生思考與法律相關的重要概念或價值,則遵守法律規範,當是理所當然的結果。懂得保護自己權益的人,當然也應當尊重別人的權益,更不必耗費大多數的課堂時數逐條詳述瑣碎的法律規定。由此當可理解,法治教育應對施教的素材適當地設計揀選,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無論法治教育的施教素材為何,也應當都是以培養未來的公民為目標。過度強調個人自保的法律技巧,並無助於未來公民的養成,當非法治教育的重要內涵。現代法律隱含著許多公民社會所強調的價值,例如:人權、正義、民主、公民意識、理性互動等等,都有待於我們透過日常生活的事例加以闡釋,以落實到我們的生活環境中。未來能否培養出懂得批判性思考的優質公民,已成為我國能否在國際舞台上繼續保有競爭力,以及整個社會能否向上提升的重要挑戰。
自2003 年起,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即與中華扶輪教育基會、台北律師公會共組「法治教育向下紮根特別委員會」,將美國公民教育中心在美國出版的《民主的基礎─權威、隱私、責任、正義》系列出版品(包含「兒童版」、「少年版」、「公民版」之教材及其教師手冊)授權在台灣地區翻譯推廣,執行多年來,已在多所國中小校園內實施教學,並榮獲教育部國立編譯館94年度、95年度獎勵人權出版品之得獎肯定。本基金會再翻譯出版此一進階書籍,期盼能進一步喚起國人重視人權及民主法治的教育問題,也期待各界的支持與指教。(本書另有教師手冊,請洽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