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九成的人會選擇「往後拖延」!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類都患有拖延症
Leave nothing for tomorrow which can be done today.
(今日事,今日畢)
這是美國第十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的名言。還有一句同義句是
Why put off until tomorrow what you can do today.
(別把今日能做的事拖到明天)
另有一句英文諺語是「該做的事要立刻做」。換成我們熟悉的說法,就類似「擇日不如撞日」。早前,補習班講師林修先生紅極一時的廣告詞「什麼時候做?當然是現在啊!」亦成了該年的流行語。
這些格言和諺語穿越時空流傳至今,還成功掀起流行,正是多數人「無法馬上行動」的證據。
•雖然心裡知道工作比較重要,但有酒聚還是會赴約
•總是到截止期限前才趕著交作業或報告
•平常不讀書,到考試前晚才臨時抱佛腳
•每次都等收到催繳通知才想起要繳公共費用
•年底想著要買隔年的月曆,回過神來已經四月了
•每次都等到駕照快過期才手忙腳亂準備更新
•說好明天要打電話給學生時代的朋友,結果已經過了快一年
•陽台上堆滿打算一次一起丟的垃圾
•計步器買來後從沒裝過電池……
大家應該還有其他能加進來的拖延經驗吧?
總是拖拖拉拉不做正事,完全沒有要行動的打算……。
無論身處哪個時代、哪個國家,我們人類都深受用「罪孽」形容也不為過的「拖延症」所苦。
任教於卡爾加里大學商學院的心理學家皮爾斯•史迪爾(Piers Steel)教授,分析了過去四十年間從世界各地收集到的問卷調查後,發現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會「放縱自己,耽擱當下該做的工作或作業」。
另有報告指出,世界上每五人就有一人(約百分之二十)認為「慢性化拖延傾向是自己的性格特徵」。
百分之九十五是個很具衝擊性的數字吧!每五人就有一人的比例也很嚇人。照這麼看來,此時此刻在世界上的某個角落,就有某人正在拖延某件事。拖延症儼然成了一種「生活習慣病」。
沒錯,拖拖拉拉是所有人類共通的不良慣性行為。
拖延症必定要付出代價!
一年會蒸發二十天和一百零六萬日圓
從廚房裡的洗碗小事到工作上的重要決斷,人們無法做完「該做的事情」和「必須做的事情」的原因,大多能歸咎於「喜歡拖拖拉拉」的壞習慣。
即便單項拖延行為不會造成明顯的影響,在日積月累之下,終將產生巨大的損失。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平常做事情拖拖拉拉,究竟浪費了多少時間和金錢呢?
美國的網路服務提供商AOL(美國線上)與salaryman.com共同調查了一萬多名勞動者的勞動習慣後,發現一般勞動者在一天八小時的勞動時間中,有約兩小時的時間都在打混(不包含午休時間和休息時間),等於浪費了四分之一的勞動時間。這項調查結果對全世界的上班族和經營者來說都是一大衝擊。
一天浪費兩小時,五天浪費十小時,一個月(算二十個工作天)浪費四十小時,一年浪費四百八十小時……,簡單計算後會發現,一年當中有整整二十天都被浪費掉了。
多麼可惜啊!
不僅如此,以一天浪費兩小時來說,用美國的平均所得計算,等於一年至少浪費了約九千七百二十四美元(以一美元=一百零九日圓計算,約等於一百零六萬日圓)。從企業的角度來看,雖然這些時間得不到任何利益,但每年仍須付給每位員工九千七百二十四美元,這也是勞動者會對企業造成的損失。
以美國勞動人口約一億三千萬人來計算,企業每年共損失一兆兩千六百四十一億美元,換算成日元後,將得到一百三十七兆七千八百九十八億這個天文數字。
雖然這是美國的調查,在日本不會產生如此驚人的數字,但「拖延會造成浪費」的本質其實沒有太大的差別。
這些時間能做什麼呢?這些錢又能做什麼呢?
個人小小的「拖延行為」在不斷累積之下,將成為超出浪費規模的巨大經濟損失。
雖然這個例子有點極端,但這裡提到的年間損失早已超過日本的國家預算。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看似微不足道的拖延壞習慣,都將成為動搖國家和世界經濟基礎的「威脅幼苗」。
慣性拖延恐導致失業、經濟不穩,甚至早死
拖延症造成的危害可不只如此。
前面提到的皮爾斯•史迪爾教授曾說過,有慢性拖延習慣的人,有63%在事業(工作)上的成功率不到一半。
舉個簡單明瞭的例子,積極處理眼前工作的人和喜歡找理由拖拖拉拉的人,上司和同事對前者的評價肯定比較高。
若拖到最後有乖乖做事倒也還無所謂,但隨著慢性拖延症越來越嚴重,從「往後拖延」惡化成「永遠不做」或「直接忽視」的風險也會不斷升高。長期下來,不僅在公司裡的評價會一落千丈,還有可能淪為懲處對象,面臨失業的風險。
此外,喜歡拖拖拉拉的人,將來也有可能面臨貧困或經濟不穩的困境。即使動了想存錢的念頭,也會覺得「晚點也還來得及」,遲遲提不起勁。這就像童話故事《螞蟻和蟋蟀》裡的蟋蟀一樣。禁不住眼前的誘惑,不斷延後存錢計畫,把應該要存起來的錢全部花光。做事情習慣拖拖拉拉的人,通常無法迴避需要緊急用錢時的風險。
除了這些危害以外,我們還得知了一個可怕的事實。
拖拖拉拉的做事習慣,會害人早死──
或許大家會覺得「哪有這麼誇張」,但這項說法其實是有醫學根據的。
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隨著拖延習慣慢性化,依然有可能會一點一滴地侵蝕、危害到我們的健康與生命,甚至惡化成無法淡然面對的嚴重事態。
關於「拖延症會導致早死」的相對關係,會在第3章詳細說明。
用超•實踐式科學式方法
把「往後拖延」變成「立刻行動」
「不要再拖拖拉拉了,想辦法克服吧!」像這樣激勵自己後,人們通常會馬上踢到鐵板,做起當下想做的事情。
當住在心裡的「天使」和「魔鬼」同時在耳邊呢喃時,人們往往會敗給魔鬼的誘惑。
到頭來,反而容易變得自暴自棄,連「不再拖拖拉拉」的決心都跟著擱置不理。
很多人無法順利克服這個名為「拖延症」的國民病(甚至可以說是「人類病」了),遲遲擺脫不了前述風險的危害。
書店裡有很多教人「馬上行動就會成功」的書籍,而這些書的前後左右一定會擺著「相同類型」的書籍,這正是多數人無法克服拖延症的證據。
從茫茫書海中找到這本書的你,真是太幸運了。
本書是從科學及心理學角度出發的「超•實踐式」克服指南。講解拖延症的壞處和立刻行動的好處,傳授大家擺脫壞習慣的方法。
想戒掉拖拖拉拉的壞習慣,為老是只想著「能拖就拖」的生活畫下休止符嗎?方法非常簡單。
不需要悲壯的覺悟,也不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畢竟如果還需要覺悟和努力,大家可能在實踐前就會覺得「晚點再說」了。
說實在的,如果光靠努力、堅持和忍耐就能改變自我,人類老早就能掙脫拖延症的束縛了。
透過本書認清拖延症的真面目和成因,迴避可能發生的風險和危害。
相信大家在讀完這本書後,一定會用截然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往後拖延」的行為,培養出懂得踩著輕盈腳步衝刺的達人資質。
在拿起這本書的瞬間,大家就已經踏出擺脫拖延症的第一步了。
第二步是不要拖拖拉拉,趕緊翻開下一頁。
二?一八年十月?? ?讀心師Dai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