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定價99.00元
8
折優惠:
HK$79.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貨幣銀行學(13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112127
李榮謙
元照出版
2019年9月01日
250.00 元
HK$ 22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5112127
規格:平裝 / 748頁 / 19 x 26 x 3.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13版
出版地:台灣
分
類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財經類
>
財務金融
>
貨幣銀行學
同
類
書
推
薦
貨幣銀行學原理(7版)
貨幣銀行學(三版)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GE)(13版)
貨幣銀行學(7版)
貨幣銀行學(四版)
內
容
簡
介
本書出版迄今已歷經多次大篇幅的改版,這次十三版的改版幅度最大,除將第七篇國際金融全數刪除、部分內容改放入前面相關章節外,旨在引入全球金融危機及金融科技公司(FinTechs)、大型科技公司(BigTechs)所帶來的新議題,包括非傳統性貨幣政策衍生的若干問題、現代貨幣理論(MMT)引發的爭議,以及中央銀行業所面臨的新挑戰,例如備受矚目的央行獨立性、央行數位通貨(CBDC),以及央行總體審慎政策(macro-prudential policy)與金融循環(financial cycle)等議題。
不惟如此,伴隨金融科技的發展,傳統銀行業已面臨影子銀行業(shadow banking)的威脅,新型態銀行業(包括純網銀)的發展亦值得關注,這些重要議題均已納入最新版本中。與之前版本相較,這個版本變動較大的章節依序為:
第一章新增「第四節 貨幣的重要性」,說明貨幣是性質特殊的金融性資產,攸關總體經濟活動與金融穩定,而全球金融危機前許多央行忽視它的重要性,值得引以為鑑。
第二章新增「第四節 虛擬貨幣」,除有系統地介紹虛擬貨幣的特性外,並以比特幣(bitcoin)為例,說明它存在的問題與挑戰;此外,對於臉書所擬發行的密碼通貨Libra,本節亦有深入淺出的介紹。
第三章增修「第三節 金融安全網的安排」,將原在第十章介紹的存款保險制度移至本節,俾與金融監理制度一併討論,強調促進金融穩定的重要。
第四章新增「第三節 ETF市場工具」,介紹這個市場的特性、成長狀況,以及可能帶來的影響。
第五章新增「第六節 中性利率的意義與政策涵義」,旨在說明中性利率的概念、衡量問題,並討論中性利率走低的政策涵義。
第六章將補充SDR計價籃、國際間認同資本管制、美國財政部匯率報告指控他國操縱匯率的最新資訊;另外,有關國際收支概念的介紹,也將以第六版國際收支手冊為基礎。
第三篇的變動幅度最大,主要章節安排如下:
第七章 銀行業與影子銀行業:「第五節 影子銀行業」係新增,介紹影子銀行的活動,並比較傳統銀行與影子銀行的異同;
第八章 金融科技與未來的銀行業:本章係新增,主要在介紹金融科技的意涵、對傳統銀行業的影響,以及銀行業的未來型態;
第九章 中央銀行業:「第五節 中央銀行業與金融科技」係新增,旨在說明金融科技帶給央行的機會與挑戰,例如發行CBDC的相關議題;
第十章 金融管制改革:專章討論金融管制改革的相關問題,例如介紹全球金融危機後主要國家的金融管制方案、Basel Ⅲ;另對於FinTechs與BigTechs的管制議題,亦多所著墨。
第四篇首先是將原「第十一章 存款貨幣的創造」併入「第十二章 貨幣供給的決定過程」;另新增「第十五章 總體審慎政策工具」,除介紹金融循環、金融不穩定假說(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的概念外,並討論以利率來處理房價高漲問題的爭議,以及總體審慎政策工具的效果。
第五、第六篇內容變動不大,主要是因為之前版本已大幅增修;不過,仍擬在第六篇相關章節增加通縮議題的討論,同時亦擬新增在經濟金融環境急遽變遷下,當代貨幣政策所面臨的新挑戰。
目
錄
第一篇 導論
第01章 貨幣的本質與功能
第02章 貨幣的演進
第03章 金融體系簡介
第二篇 金融市場工具與利率、匯率
第04章 金融市場工具
第05章 利率的行為暨利率期限結構理論
第06章 外匯市場的基本概念
第三篇 金融中介、金融科技與金融管制
第07章 銀行業與影子銀行業
第08章 金融科技與未來的銀行業
第09章 中央銀行業
第10章 金融管制改革
第四篇 貨幣供需與貨幣政策(及總體審慎政策)
第11章 貨幣供給的決定過程
第12章 貨幣需求理論
第13章 貨幣政策目標與操作策略
第14章 貨幣政策工具
第15章 總體審慎政策工具
第五篇 貨幣的總體理論
第16章 IS/LM模型
第17章 總合供需模型
第18章 新興模型
第六篇 通膨與失業問題
第19章 通膨(及通縮)的意義、類型與影響
第20章 通膨率與失業率間的關係─菲律普曲線
第21章 通膨的對策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貨幣銀行學(14版)
2.
國際金融新辭典(3版)
3.
貨幣銀行學(十二版)
4.
當代國際金融學概論
5.
新時代貨幣銀行學概要(二版)
6.
貨幣金融學概論(第3版)
7.
國際金融小辭典 Dictionary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8.
貨幣銀行學(十版增訂) Money, Banking & Economic Activity
9.
新時代的貨幣銀行學概要
10.
國際金融小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