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一撇到西洋

一撇到西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453597
明鳳英
釀出版
2019年11月07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4453597
  • 叢書系列:釀文學
  • 規格:平裝 / 234頁 / 14.8 x 21 x 1.17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釀文學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洋,十字對十字,日頭對月亮。

      《三三集刊》作家明鳳英記下臺灣學人如海鷗來去,穿梭各地的時光足跡。



      ------

      熾熱的南臺灣,人們在高溫黏膩中,甩著夾腳拖,跨在轟轟的摩托車上,與喧囂聲汽油味兒悠然共存。

      寒冬的上海,人們鼻上停著冰冷,耳垂頂著寒冬,強悍地過著他們的每一個日子。

      美麗的香江、沙漠裡的天使城……

      海鷗來去。那些未完的故事,被掐頭去尾,夾進了日子的折縫。也使得每一個下次和歸來,充滿了期盼。



      ------

      明鳳英,早年曾參加朱天文、朱天心創刊的《三三集刊》。一九八○年赴美深造,師承文學大家李歐梵。在美國漢學界執教二十餘年, 獲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終身教授,現任教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三十八年來去太平洋的日子,在臺灣、美國、中國各城市留下足跡,也讓她的行囊裝滿了故事。



      作者父親是中國江西客家人,母親為雲林臺西鄉回族後裔。前作《一點一橫長》紀錄作者六○年代在南臺灣的成長經歷,因父母族裔背景各異,此書為半世紀前臺灣省籍交融的平民社會留下剪影。



      《一撇到西洋》是作者自傳性散文第二集,記述作者八○年代留學美國,和近二十年來回兩岸三地,作為學界人的所聞所見。海鷗遊蹤,心繫臺灣,為全球化時代臺灣人行腳四方,留下一筆。



    本書特色



      ☆《三三集刊》作家明鳳英,旅居美國,於美國漢學界執教二十餘載,寫下三十八年歲月拾憶。

      ☆販夫走卒、學界名家、男女老幼、各色人種,不同的表情,未完的故事,看見臺灣學人在美國、中國、臺灣各城市留下的時光足跡。

    ?


     





    自序



    │輯一│地球上的故鄉


    舊厝

    阿母講電話

    淡水藍花被

    度小月

    尋找阿拉丁



    │輯二│家在洛城北

    家在洛城北

    桃樹與彎刀

    小獸來訪

    初到貴寶地

    亞倫的髮廊

    奧克蘭日記

    莎翁客棧



    │輯三│等待果陀

    天使的鑰匙

    我的房東法官

    等待果陀的日子

    高速上路天使城

    時差

    走在學術邊上



    │輯四│飛來飛去

    滬九直通車

    小蕭喊話

    阿姨說

    梅雨天

    香江過客

    大樹進城



    ?





    自序



      三十八年前的一個夏天,我離開了臺灣。為了觸摸天邊的彩虹,探測海水的溫度,也為了海鷗滑行的滋味。



      那是人們談論約翰藍儂,林義雄,施明德,和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年代。我的行囊裡帶著福克納的《八月之光》、康拉德的《黑暗之心》,《莎士比亞全集》,《英國文學史》,唐詩,《紅樓夢》,一本《三三集刊》和《夏潮》。



      三十八年後,山風淩空呼嘯,颱風將到未到的一個夏日,我回到親愛的故鄉。天上日頭高掛,河面異光眩目,大雨卻轟然落下,把黃泥翻上河面。泥色水紋與白金天光纏攪在一起,一起湧向河口,奔入大海。



      此時,我的行囊裡,裝滿了一篇篇的故事。有的是別人的,大部分是自己的。歲月匆忙, 往往來不及聽完行旅間的傳說異聞、家長裡短,看不夠山巒的青綠,夕陽的變化,回程已經開始召喚。海鷗來去,那些未完的故事,就被掐頭去尾,夾進了日子的折縫。也使得每一個「下次」和「歸來」,充滿了期盼。



      四季擦身而過。



      早春,臺灣山風呼嘯,冷雨滴答。卻偶爾也有幾個無厘頭大太陽的日子,讓人們換上短褲,出來透透氣。南臺灣有情有義的小鎮,攤販,菜市場,清晨鐵門刷拉拉早餐生煎包字鹹豆漿,人們不厭其煩地為你指路。



      夏季,火苗般的南臺灣太陽吻舔每一雙黝黑膩滑的臂膀。南臺灣的夜市巷弄,人們在高溫黏膩中,甩著夾腳拖,跨在轟轟的摩托車上,與喧囂聲汽油味兒悠然共存。此時的上海正是梅雨的天氣,整座城市被封進了蒸籠,接受三伏天氣的冶煉,成就它若近似遠浮浮沉沉的人情冷暖。



      秋天特別短,那是我在美洲過感恩和聖誕節,鮮少飛行的季節。



      冬季,家家辦年貨,超市裡發放福字,繡球吊飾、剪紙花樣、紅黃藍綠年糖、手撥小核桃、桂花糖、雪花糕成堆的時刻,大洋彼岸就開始不留情面地召喚,讓我飛過太平洋。此時魔幻上海的人們鼻尖上停著冰冷,耳垂頂著寒冬,陽臺上黃白臘梅的冷香鑽動,人家晾衣桿間掛著尿布。上海人強悍地過著他們的每一個日子。



      四季來去,唯有海上仙山的香港不動聲色。風吹雨打也好,濕熱籠罩也罷,香江的總以最輕盈也最蒼勁的姿態,讓它那紅綠二色的計程車,全年無休盤行在雲霧繚繞的山腰。美麗的香江似乎打定主意,不管汗流浹背還是冷風冷雨,都要挺直腰版,步步走出它的紳士風範。



      來去太平洋,彼岸嘟嘟的火車不時轉換軌道,拐彎打斜,?著拉著拖著拽著一節節的人生貨色,奔赴戰場。長串的車廂吹枯拉朽,奔馳而過,裡面藏著滿場碎步非跑的小兵丁,追趕鑼鼓點子。



      海鷗來去。我且記下,這汪汪大海的溫度。

    ?
    二○一八、一、廿




    其 他 著 作
    1. 她們的時代:民國女子訪談錄
    2. 一點一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