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專利侵害實務與理論

專利侵害實務與理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112547
劉國讚
元照出版
2020年1月01日
217.00  元
HK$ 195.3  






ISBN:9789575112547
  • 叢書系列:法律研究.智慧財產權-專利法
  • 規格:平裝 / 576頁 / 17 x 23 x 2.6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法律研究.智慧財產權-專利法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法政類 > 法律 > 總論











      本書收集美國專利侵害相關之重要訴訟實務判例,予以歸納、整理,作成系統性之介紹,這些實務判例超過150則,發展歷史超過160年,構成了現今美國專利侵害判斷原則之基礎理論,這些理論也被引進我國在訴訟實務上使用。



      專利侵害判斷最困難者,在於如何正確地將判斷原則適用在各種產業技術的專利權上,判例研讀是突破這個困難點的最佳方法。本書除適合專利實務界使用,也適合作為學術界研究美國專利侵害相關判決的基礎。


     





    自 序



    第一章 著名發明與專利保護

    第一節 前 言�1

    第二節 從蒸汽機專利爭訟談起�2

    第三節 專利制度與專利權範圍�5

    第四節 汽車專利與侵害訴訟�8

    第五節 飛機專利與侵害訴訟�14

    第六節 橡膠硫化與即溶咖啡�18

    第七節 電燈與發電機�23

    第八節 智慧手機與醫藥�30

    第九節 專利保護對象與專利權範圍�36



    第二章 專利侵害與無效訴訟

    第一節 前 言�41

    第二節 普通法與聯邦法典�42

    第三節 專利審查與授予專利權�45

    第四節 美國聯邦法院�52

    第五節 專利法院與專利侵害�56

    第六節 被告之專利無效防禦�62

    第七節 新穎性與進步性判斷原則�65

    第八節 專利局的無效制度�72

    第九節 結 論�76



    第三章 裝置專利侵害判斷原則

    第一節 前 言�79

    第二節 裝置專利的全部構成元件�80

    第三節 裝置專利的均等侵害�83

    第四節 均等射程的差異�87

    第五節 未請求的發明�92

    第六節 先前技術阻卻與禁反言�96

    第七節 逆均等原則�100

    第八節 利用發明的侵害�105

    第九節 結 論�111



    第四章 製造程序與物質專利

    第一節 前 言�113

    第二節 機器執行的程序�114

    第三節 機械加工製程�121

    第四節 製程專利侵害判斷原則�126

    第五節 合成物的專利說明書揭露�132

    第六節 製造合成物之製程�134

    第七節 以材料及特性界定物�140

    第八節 合成物專利的均等侵害�144

    第九節 結 論�147



    第五章 字義侵害解釋

    第一節 前 言�149

    第二節 字義侵害與均等侵害�150

    第三節 請求項差異原則�154

    第四節 普通及習慣的意義�159

    第五節 申請專利範圍與實施例�162

    第六節 內部證據與外部證據�164

    第七節 現代申請專利範圍解釋方法�170

    第八節 製程界定產物請求項之解釋�176

    第九節 結 論�185



    第六章 手段功能用語

    第一節 前 言�187

    第二節 手段功能用語之立法�188

    第三節 基本辨識原則�191

    第四節 步驟功能用語之解釋�203

    第五節 手段功能用語之明確性�207

    第六節 手段功能用語與均等論�217

    第七節 結 論�223



    第七章 均等侵害論與限制

    第一節 前 言�225

    第二節 均等侵害判斷原則之爭論�226

    第三節 逐元件比對原則與推定禁反言�235

    第四節 禁反言原則的爭議�240

    第五節 揭露─貢獻原則�246

    第六節 先前技術阻卻原則�253

    第七節 逆均等論�261

    第八節 結 論�264



    第八章 間接侵權

    第一節 前 言�267

    第二節 美國專利法之間接侵權�268

    第三節 幫助侵權�271

    第四節 修理與重建之判斷�277

    第五節 教唆侵權�284

    第六節 境外侵權�294

    第七節 分割侵權�300

    第八節 結 論�304



    第九章 電腦軟體發明

    第一節 前 言�307

    第二節 單機版軟體專利�308

    第三節 網路型軟體專利�314

    第四節 軟體專利之境外侵權�319

    第五節 軟體專利標的適格性之演變�325

    第六節 機器測試法之爭議�331

    第七節 二步架構判斷抽象概念�336

    第八節 Alice之後的軟體專利�342

    第九節 結 論�345



    第十章 權利耗盡與權利行使

    第一節 前 言�347

    第二節 權利耗盡基本原則�348

    第三節 回收再售之權利耗盡�350

    第四節 自動且均一的權利耗盡�355

    第五節 衡平禁反言與消滅時效�364

    第六節 損賠請求期間與消滅時效�370

    第七節 故意侵害�375

    第八節 結 論�381



    第十一章 重要訴訟程序

    第一節 前 言�385

    第二節 宣告判決�386

    第三節 事實問題與法律問題�390

    第四節 事實爭點與均等破壞�394

    第五節 事實推定與禁反言�403

    第六節 事實審判後之法律事項判決�411

    第七節 專利局的無效程序與解釋差異�413

    第八節 權利不能行使──不潔淨之手�418

    第九節 結 論�423



    第十二章 現代功能用語與軟體專利

    第一節 前 言�425

    第二節 手段功能用語之擴大與爭議�426

    第三節 現代手段功能用語辨識原則�433

    第四節 手段功能用語的明確性�438

    第五節 使用手段功能用語的軟體專利�443

    第六節 純功能記載的軟體專利�448

    第七節 非抽象概念的軟體專利�456

    第八節 結 論�462



    第十三章 醫藥相關專利

    第一節 前 言�463

    第二節 醫療方法的可專利性�464

    第三節 醫藥專利的說明書記載�469

    第四節 醫藥專利的新穎性與進步性�472

    第五節 教唆侵權與分割侵權�479

    第六節 均等侵害�486

    第七節 均等侵害之限制�491

    第八節 結 論�498



    第十四章 設計專利

    第一節 前 言�499

    第二節 判斷主體與判斷方法�500

    第三節 新穎點測試�504

    第四節 參考先前技藝的普通觀察者�507

    第五節 設計專利權範圍解析�514

    第六節 部分設計�520

    第七節 設計專利的貢獻比例�527

    第八節 結 論�534



    第十五章 我國實務與未來發展

    第一節 我國專利侵害判斷原則�537

    第二節 美國未來發展趨勢�541



    參考文獻�545

    判決索引�549





    ?





    自序



      本書前身是2011年初版之「專利權範圍之解釋與侵害」(2012年第二版),當時我國專利侵害判斷原則也受到日本的影響,因此除了美國案例法外,也引用若干日本專利侵害重要判例。今日我國司法實務可說已經全面使用美國的侵害判斷原則,因此本書乃將日本的部分全部刪除。另外,2012年迄今有許多新的重要判例產出,本書收納2012年以後之判例近50則,占全部判例約三分之一,並將2012年以前的判例做適當之精簡及改寫。由於修改幅度頗大,超過全書的三分之二,因此更名為「專利侵害實務與理論」。



      專利侵害判斷理論是由美國歷經兩百年的司法實務,以案例法所發展而成,此為本書將「實務」放在「理論」之前的理由。本書共分十五章,前面十四章全部敘述美國的判例實務以及所形成的理論,這些內容絕大部分也都適用於我國,因此書名不再冠上「美國」,其與我國的主要差異則在最後第十五章說明之。



      本書判例名稱以西元年、法院名稱、首位當事人、系爭專利標題稱之,若為CAFC判決則省略法院名稱,系爭專利名稱過長者會修改成較簡明之名稱。訴訟當事人名稱以便於閱讀為主,或使用大眾熟知的名稱,或直接使用英文名稱,或以英文名稱第一個英文字母稱之,或將英文名稱直譯成中文。



      本書第一章「著名發明與專利保護」,先以早期大眾熟知的發明所產生的專利訴訟談起,帶出專利保護的對象,以及專利說明書和申請專利範圍。



      第二章「專利侵害與無效訴訟」,概要說明美國法典與判例法的法律系統、聯邦法院系統、聯邦巡迴上訴法院,以及在法院與專利商標局的專利無效制度,還有新穎性與進步性專利要件。



      第三章「裝置專利侵害判斷原則」,以1850-1940年代裝置專利之判例,說明專利侵害判斷基本理論的形成,包含全部構成要件原則、均等侵害原則、先前技術阻卻與禁反言原則、逆均等原則等。



      第四章「製造程序與物質專利」,是1850-1950年代製造程序與物質專利之判例,製造程序專利爭訟著重在系爭專利是否為可准予專利之標的,合成物則在說明書揭露與申請專利範圍的界定方式,製程與所製得之合成物有密切關係,因此在同一章中介紹。



      第五章「字義侵害解釋」,是以1982年CAFC成立後的判例為主,說明專利權範圍爭議用語的各項解釋原則,到2005年彙總先前判決先例的全院庭審判決,以及製程界定產物請求項之解釋。



      第六章「手段功能用語」是一種專利權範圍的特殊語法,以1946年最高法院判例造成手段功能用語的修法開始,以CAFC代表性判決說明在2010年以前,手段功能用語請求項之辨識原則與解釋原則。



      第七章「均等侵害論與限制」,介紹1987-2010年間的判例,包含均等論,以及限制均等擴張的禁反言、揭露─貢獻原則、先前技術阻卻原則。



      第八章「間接侵權」,包含幫助侵權、教唆侵權、境外侵權、以及分割侵權;這四種侵權型態都有最高法院重要判例。幫助侵權是在1960年,教唆侵權在2011年,境外侵權是1971與2017年,分割侵權則是2014年。



      第九章「電腦軟體發明」,基於軟體專利的特殊性,以及在未來產業的重要性,以專章介紹之。本章引用判例從2005-2010年,包含單機板軟體、從網路型軟體、到軟體專利境外侵權,2010年之後是軟體專利適格標的爭議,介紹2014年最高法院判例與數件後續的CAFC判決。



      第十章「權利耗盡與權利行使」,權利耗盡原則從早期判例到2017年最高法院宣示採國際耗盡原則的判例,權利行使包含衡平禁反言、消滅時效、損害賠償請求期間、故意侵害等,有多件從1992年到2017年的CAFC全院庭審判例與最高法院判例。



      第十一章「重要訴訟程序」,包含宣告判決、事實問題與法律問題之爭議、法律事項判決、事實爭點與均等破壞、事實推定與禁反言、最後是權利不能行使。



      第十二章「現代功能用語與軟體專利」,以CAFC在2010年以後之代表性判決,說明手段功能用語的辨識原則與明確性問題,使用手段功能用語記載的軟體專利,使用純功能記載的軟體專利,以及被認定為非屬抽象概念的軟體專利。



      第十三章「醫藥相關專利」,基於醫藥專利的產業特殊性以專章介紹,主要是以CAFC在2010年以後的代表性判決,說明醫療方法的可專利性、說明書記載、新穎性與進步性判斷,醫療方法專利的教唆侵權與分割侵權、醫藥專利的均等侵害與均等侵害之限制。



      第十四章「設計專利」,說明設計專利的侵害判斷原則,包含判斷主體與判斷方法、設計專利權範圍解析、部分設計、損害賠償額計算等。

      第十五章「我國實務與未來發展」,說明我國專利侵害判斷原則,以及和前述美國判斷原則的主要差異,以及美國未來發展趨勢。



      美國是全世界科技水準和專利保護強度最高的國家,吸引各國高科技企業就其所開發的技術申請並取得專利保護。我國有許多企業在技術開發與市場經營頗為成功,卻常常在專利問題上處於劣勢,本書以美國專利侵害判斷原則為核心,主要目的在於能讓企業能清楚瞭解專利權範圍的界線,除避免踩進他人專利權外,更能積極地取得高品質的專利權,獲得更高的利潤。



      本書得以完成,感謝科技部提供專書撰寫計畫──新興產業專利侵害判斷理論研究與專書撰寫(107-2410-H-011-002)。本書雖然出版前歷經多次校對,但筆者才疏學淺,想必仍有疏漏之處,對於判決的介紹與理解亦未必正確,尚祈各界先進,不吝提出指正為禱。

    ?
    劉國讚




    其 他 著 作
    1. 專利侵害實務與理論(二版)
    2. 專利侵害實務與理論(二版)
    3. 美國專利法原理與判例
    4. 國際專利分析與布局(二版)
    5. 國際專利分析與布局
    6. 專利法之理論與實用(四版)
    7. 專利法之理論與實用(三版)
    8. 專利法之理論與實用(二版)
    9. 專利法之理論與實用
    10. 專利權範圍之解釋與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