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寫字年代》而《寫意年代》到《寫真年代》,向陽記錄下七十二位台灣文壇重要作家的手稿故事,描繪出一九八○年代戒嚴下臺灣文壇的生態,也是他文學青年最難忘的記憶。
一九八○年代,台灣文學興盛,副刊蓬勃發展,向陽因主編《自立副刊》、主持《陽光小集》詩雜誌,與文壇作家來往頻繁,留下了不少他們的手稿。三四十年後,這批手稿歷經風災、水患、地震、蟲害和搬家,一直細心收藏,未曾流散佚失,成為向陽在文學路上的明燈。他們都是在臺灣文學百年時空當中以文學為志業的作家,他們以作品豐富了當代臺灣文學的內蘊;他們也都曾在各自專擅的創作領域寫出重要作品,或者引領一時文學風氣,或者為家國社會發聲,或者為黎民百姓直言……他們都是各自獨立的作家,擁有各自的寫作理念、文學成就,也有源於出身、階級背景和意識形態而來的立場;合起來看,他們寫的都是時代之真,抒的都是文學之情,或強或弱、時閃時爍,他們都是構成當代臺灣文學星空不可或缺的星芒。
《寫真年代》收錄二十四則作家手稿故事,有跨越中日二種語言的詩人林亨泰,卻惋惜自己不曾寫過台語詩,戲稱向陽是他的弟弟的向明,還娓娓道出在文學路上不斷鼓勵向陽的詩魔洛夫、人稱「副刊王」的?弦、縱橫戰後台灣文壇的余光中,以及一同推廣台灣文學的李瑞騰、由詩人到「鳥人作家」的劉克襄、挑戰父權文化的李昂,透過文字與手稿、批信,彷彿進入時光隧道,重回八○年那個寫字美好的年代。
本書特色
★以圖輔文,從相片、信札、手稿回顧八○年代臺灣文壇歷史現場,感受文友間彼此真摯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