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戰爭,雖然不一定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但它的確是迄今為止,人類數千年文明史經久不衰的話題。
什麼是戰爭?古今中外有各種各樣的闡釋:「兵者,詭道也。」其意是說,戰爭是關於謀略的藝術;孫武子在《孫子兵法》中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是說戰爭是關係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說:「戰爭是創造者,是萬物的起源」;日本教授長谷川說:「世界是戰爭的一部分,而在戰爭中看不到任何特殊的東西。」
這些論述從不同的視角分析戰爭,有其出彩的成分、合理的內核,但都不是對戰爭完整的政治解釋;真正對戰爭作完整的政治解釋,並被中外引為權威的,是普魯士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茲。他在其軍事理論名篇《戰爭論》中說:「戰爭是一種社會政治現象,是政治透過暴力手段的延續。」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戰爭始終綿延不斷,並構成人類歷史的一幅獨特篇章。據統計,從地球出現文明以來的五千多年,人類先後發生了一萬五千多次各種類型的戰爭和武裝衝突,有幾十億人在戰爭中喪生。在這五千多年中,人類只有三百年是生活在和平環境──也就是說,每一百年,人類有九十年是生活在戰爭狀態中。一九九?年代,全世界發生了一百多場戰爭,有九十多個國家捲入其中;二十一世紀剛開局,人類就經歷了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和利比亞內戰:二?一一年,雖然以北非政治狂人格達費斃命為標誌,利比亞內戰基本落幕,而美國也宣布要從伊拉克完全撤軍,並於二?一四年從阿富汗撤軍。
美國和歐洲各國更因經濟困難,再三表示要裁減軍備、軍費;但是,戰爭及戰爭陰雲遠未消除,利比亞硝煙未散,敘利亞又罩上了爆發新戰爭的陰影,而韓國最高領導人金正日的去世,也增加了韓國半島局勢的不確定性,而反恐更是一場沒有邊際、不見盡頭的戰爭。
二?一一年以來,美國加快策略東移步伐,很可能意味著國際戰爭的陰雲將飄向亞太。美國蘭德公司發表一份報告,題為〈對華衝突──威懾的前景、後果和策略〉,認為今後中美之間有可能引發直接軍事對抗的策略危機引爆點有五個,分別是韓國半島、臺灣海峽、南海、網路以及海上通道。美國國防部部長潘內達,在訪問亞洲日本、韓國和印尼時,也宣稱美國雖然在裁減軍費、軍備,但絕不裁減在亞太的駐軍和軍事能力。美國甚至在從大中東收縮力量、大幅裁減軍費的背景下,宣布要向澳大利亞的達爾文港派駐兩千五百名海軍陸戰隊官兵。這表明,即使和平與發展依然是世界主題,正在崛起的中國仍不能放鬆對戰爭與策略問題的研究,更不能放鬆應對戰爭危險性的必要警覺。
所謂「經濟相互依賴和平論」、「合作安全論」、「核威懾保障和平論」都不是百分之百的絕對真理。以「核威懾保障和平論」為例,根據戰爭史和策略理論,任何一種進攻性武器,不論其多強大、多先進,一定有其「命門」,存在對其殺傷力加以克制的手段;核武也是如此,也一定有它的「命門」。如今核武已經問世近七十年,克制核攻擊的手段差不多也該問世了。美國一直未放棄研製克制核攻擊、打贏核戰的新手段,如研製巨型鑽地炸彈、超高音速飛行器等,顯然都是在為打贏核戰爭做準備。凡此種種,說明戰爭的陰雲依然揮之不去。古羅馬人所謂「為了和平,就要備戰」之說或許殺氣太重、太僵硬,但是《司馬法》所說「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憂」的名句,卻需要我們謹記於心。
儘管戰爭自古就有,但在不同的經濟、政治與技術的時代,有不同形態、不同性質以及不同特徵的戰爭。在封建社會以前,由於技術水準低,人類尚處於冷兵器時代,這一時期發生的戰爭可歸類於第一代戰爭,其特點是使用刀、槍、箭、矛等冷兵器和笨重的鎧甲,進行近距離格鬥。第一代戰爭中,人的體能是最重要的戰鬥力,步兵、騎兵以及戰車兵是主要兵種。本書所記述的特洛伊戰爭、馬拉松戰役、漢尼拔進軍義大利、凱撒兩征不列顛、馬其頓王亞歷山大東征戰役等戰例,屬於典型的第一代戰爭範疇。
歷史上第二代戰爭出現於十二到十三世紀。此時人類進入火器時代,火藥、滑膛武器投入戰爭,改變了戰爭形態。人們可以用火器遠距離射殺敵軍,而不必徒手格鬥。但早期的火器發射距離不過幾百公尺,發射速度慢,精確度低,威力有限,冷兵器還沒有完全退出戰場,戰爭仍保持冷兵器時代向火器時代過渡的痕跡。一些落後民族甚至到了二十世紀還在用冷兵器打仗,如阿富汗抗英 戰爭等。十八、十九世紀,資本主義的發展刺激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又為軍事革命奠定了經濟、技術基礎。火器的射程、射速、威力、精確度有了長足發展,出現了線膛裝藥火器,諸兵種合成兵團進行壕溝戰,開始成為主要的戰爭形態,第二代戰爭由此進入全盛時期。本書中所記述的三十年戰爭、拿破崙戰爭,就是典型的第二代戰爭。
第三代戰爭出現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亦即列寧所說的帝國主義形成時期。兩次世界大戰均屬於第三代戰爭範疇,而美西戰爭、日俄戰爭則是第三代戰爭的雛形,也可以說是從第二代戰爭向第三代戰爭過渡的過渡性戰爭。在第三代戰爭中,快速和遠距離射擊的自動火器、火箭、能快速機動的坦克、飛機、戰艦以及各種現代化運輸工具,大量裝備部隊,擴大了軍隊的交戰距離、交戰規模和軍事行動範圍。大兵團、遠距離、高速機動、陸海空協同和空前規模的破壞力、殘酷性是其主要特點。本書所記述的史達林格勒戰役、中途島戰役、不列顛空戰、萬家嶺戰役、騰衝攻防戰、崑崙關戰役等是典型的第三代戰爭。
第四代戰爭是以策略威懾為主的核戰爭,或核威懾條件下的局部戰爭。美國向日本廣島、長崎投放核彈,展示了第四代戰爭毀滅一切、分不出勝利與失敗的破壞力量。正是第四代戰爭毀滅一切、玉石俱焚的恐怖後果,促成人類進入近半個世紀的「冷戰」時期。本書所記述的韓戰、古巴導彈危機、越南戰爭等,雖然都未使用核武,在戰役戰鬥形式上及直接投入戰場的兵器、火器,與第三代戰爭類似。
這些戰爭在核時代的陰影中展開,戰爭的發動、發展與結束,戰爭與政治的關係,無不受核戰爭陰影的制約。比如:蘇聯為什麼要把中程導彈運進古巴部署?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為什麼針對蘇聯在古巴建立導彈基地,提出多達六種政策選擇,而甘迺迪選擇了海上封鎖建議,而不是轟炸古巴?蘇聯為什麼在常規力量極強大的條件下,一槍不發地忍受巨大的屈辱,而接受美國在加勒比海「船靠船」的檢查,並狼狽地從古巴撤回中程導彈?所有這些,都與核武和核戰爭的危險性有關。核武未直接投入戰爭,但核武的影響無處不在,為這些戰爭打上了核時代的印記。決策者不得不謹記其決策,將對核武投入戰爭產生什麼樣的刺激,以及引發核戰爭的嚴重政治與策略後果。因此,這類局部戰爭就具有了第四代戰爭的特徵。
「冷戰」結束後,第五代戰爭進入策略家的視野。在第五代戰爭中,起決定作用的不再是龐大的陸、海、空軍,不再是黑壓壓的坦克群、機群和看不見盡頭的艦隊和巨型戰艦,也不再是毀滅一切的狂轟濫炸或投擲核武,而是從不同作戰平台,遠距離發射的高精確度、高速、大殺傷力的常規突擊武器、防禦武器、新物理原理武器以及資訊武器、太空武器等。在戰爭中擁有技術優勢的一方,可以向對手進行「超視距」攻擊,甚至能在己方「零傷亡」的情況下戰勝對手。本書記述的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就是第五代戰爭的雛形,初步展示了第五代戰爭的基本形態。從這個意義上說,二十一世紀的戰爭將是第五代戰爭。而美國等西方已開發國家,正醞釀軍事策略轉型,其軍事力量建設根據轉型要求,開始從傳統的「大而少」轉向「小而多」,追求遠程、精確、即時打擊能力,宣稱要「一小時打遍全球」。
總之,「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一切皆變,這是認識策略問題和軍事革命的要訣之一。正是「一切皆變」的邏輯,認推動戰爭形態不斷轉型,現在是第五代,未來還可能向第六代轉型。清戰爭形態不斷轉型的必然性,即使在和平發展的時代、在國力上揚的階段,也不要放鬆對戰爭與策略問題的研究,保持對戰爭危險性的高度警覺。
?
楚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