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西方金融如何改寫中國現代史:從萬曆皇帝開始,白銀、黃金、貨幣、財政如何形成今天的我們?

西方金融如何改寫中國現代史:從萬曆皇帝開始,白銀、黃金、貨幣、財政如何形成今天的我們?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5612375
李弘
大是文化
2016年4月28日
153.00  元
HK$ 130.05
省下 $22.95
 





ISBN:9789865612375
  • 叢書系列:Biz
  • 規格:平裝 / 43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Biz


  •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金融

















      ◎你知道「鈔票」是清朝咸豐時的發明嗎?

      ◎同樣是大量印鈔票,為什麼英國成就霸業、中國卻搞得民窮財盡?

      ◎鴉片戰爭的起因不是鴉片,是貿易順差——因為大清帝國賺太多白銀。

      ◎武昌起義之後,國父為什麼要把總統位子讓給袁世凱?跟借錢有關。


      

      中國,一直自己寫歷史改朝換代,直到

      英國伊麗莎白女王一聲令下,英國貿易艦隊強行介入,

      英國人用政府借貸、貨幣發行、國際貿易,強行闖入大明王朝這個封建的中國,

      最後,全盤改寫了中國現代史。

      

      作者李弘女士,大學念的是金融,並在研究所時期到英國劍橋念歷史。

      她用金融梳理歷史的脈絡,從金融的角度看中國歷史。

      

      ◎白銀時代──當銀兩作為支付工具,也引發了戰爭

      明朝萬曆皇帝的時候,「中國製造」的產品已經賺遍全世界。

      大明王朝滅亡,流寇是結果而非原因,原因與「銀本位」有關。

      為了把中國產品賣給全歐洲人,女王特許成立「總代理」英國東印度公司。

      這家公司在全世界蒐集白銀買中國貨,他們怎麼促成英國成為世界首強?

      中南美洲鬧獨立,導致國際銀價波動,短缺白銀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怎麼辦?

      為了扭轉貿易逆差,強行進口鴉片至中國,引起鴉片戰爭。

       

      ◎英行時代──央行本來只服務國王,後來為何服務全民?

      英國長期打仗,讓國庫虛空。英王把債務動到人民身上,催生出英格蘭銀行。

      英行除了替政府發行債券外,還替政府發行貨幣,中央銀行的概念從此誕生。

      咸豐皇帝因缺錢而發鈔,為什麼這鈔票市場不要?同時期英國皮特首相卻因大量印鈔而幫助英國打勝法國?

      為何中國因金融而衰敗,而英國卻因金融而富強,甚至建立日不落國?

      

      ◎分流時代──讓貨幣和稅務告訴你為何末民初中國四分五裂

      大清帝國只有民間金融,皇帝不需要,因此金融無法誕生在中國。

      貿易能完整金融制度,但大清也不買舶來品,哪來的國際貿易。

      割地賠款和五口通商,導致外國銀行們在中國發行鈔票,同治皇帝號稱中興,卻根本忘了金融。

      光緒皇帝提倡洋務運動,沒料到厘金稅制肥了地方瘦了中央。

      中國到底什麼時候才建立中央銀行之類的機構?

      

      ◎集權時代──貨幣到底是建國還是害國,問蔣介石就知道

      國父為什麼要讓袁世凱當總統?梁啟超為什麼要替袁世凱賣力?跟錢有關。

      北伐成功為什麼中國不算統一?因為貨幣還沒統一!

      貨幣崩盤怎麼讓國民黨丟了大陸?怎麼會同時催生了人民幣?

      人民幣非金本位也非銀本位,卻取代法幣流通,創下貨幣發行史上的奇蹟。

      中國的華爾街本來在天津你知道嗎?為何搬去上海?

      為什麼全球經濟對策都聽英國凱因斯的,世界霸權卻從英國變成美國?

      

      ◎精英時代──二十世紀開始,世界不由政客主宰,而是金融精英

      政客治理國家,但金融精英主宰世界,尤以央行行長們為首。

      中央銀行行長在位時間往往比總統還久,哪些行長在主宰世界?如何主宰?

      主導世界的不是大企業家,而是金融巨頭們。他們連債務都能包裝成金融商品拿來賣,釀成金融危機,別說你身邊沒人受到雷曼兄弟影響。

      接著,金融法規鬆綁、加上購併,造成大而全的金融超市出現,也形成大到不能倒的麻煩。金控集團對國家經濟而言,是福也可能是禍。

      

      金融並不是在歷史的一角盤踞,它一直主導著現代歷史的演變,

      金融在歷史上的定位,占的分量,需要你我脫離主觀意識去看,

      透過本書,你將得以擁有新的歷史深度!

      

    名人推薦

      

      實踐大學財金系講座教授、湖南大學金統院特聘教授海外院長�沈中華

      厚朴投資董事長�方風雷

      中國世界經濟學學會理事、經濟學家�王福重

      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王巍

      中國股權投資基金協會常務副會長�衣錫群

      中央匯金副董事長�李劍閣





    推薦序一銀在世界飄盪,直到到了中國,他才找到安生立命之處�沈中華

    推薦序二金融造就日不落國,讓中國近代史轉向�方風雷

    自序一切皆屬「未來」:金融仍在改變歷史

    ?

    第1章??? 白銀時代──


    銀兩作為支付工具,實體貨幣誘發實體戰爭

    女王伊麗莎白直指萬曆皇帝

    白銀飄洋過海,製造大明王朝巨額順差

    「中國製造」兩百年前就賺遍全世界

    銀本位推翻明朝,卻造就大英帝國

    貨幣觀念啟蒙時代:中國人避、西方人迎

    女王特許,這家公司讓英國躍居強國

    東印度公司炮火金融,統治印度

    鴉片扭轉貿易逆差,大清大英衝突難免

    銀價波動了東印度公司,促成鴉片戰爭

    多行不義,公司統治時代終結

    ?

    第2章??? 英行時代──

    央行本來只服務國王,後來為何服務全民?

    英王沒錢,促使倫敦成為商貿金融中心

    英法戰爭催生英格蘭銀行,央行誕生了

    替政府發債、替政府發鈔,中西想法不同

    咸豐印「鈔票」換打臉,皮特首相卻打勝仗

    咸豐徵厘金促亡國,皮特徵所得稅得霸業

    銀行其實沒幫到工業革命

    十八世紀就有「泡沫」,連累股份制企業發展

    倫敦紳士資本主義的兩張臉孔

    世界金融中心為什麼是倫敦?

    央行本來很自由,何時開始有了公共責任?

    ?

    第3章??? 分流時代──

    貨幣與稅務告訴你清末民初為何中國四分五裂

    金融為什麼誕生在英國、而非中國?

    大清帝國只有民間金融,皇帝不需要金融

    大清國不買舶來品,哪需要國際貿易

    國家支持的販毒——鴉片戰爭打開五口通商

    中國土地上流通外國貨幣,同治皇帝忘了金融

    赫德,在清朝當官的英國人,財金改革救中國

    洋務運動幫不了資本形成,肥地方瘦中央

    外國銀行們在中國發行鈔票,國家主權何在!

    大清的新精英階層與金融現代化

    李鴻章終於上了金融課,大清終於有戶部銀行

    ?

    第4章??? 集權時代──


    貨幣幫你建國、害你亡國,問蔣介石就知道

    有了金融,英國用錢打開中國,不用槍砲

    財政部長梁啟超的壯志與未酬

    袁世凱憑甚麼取代孫中山?就憑他借到錢

    英國首強地位為什麼被美國取代?

    北伐成功為什麼中國不算統一?貨幣還沒統一

    中國難道沒有銀行家了嗎?有,陳光甫

    中國的華爾街怎麼從天津變上海?

    世界從此美國說了算,但財金對策聽凱因斯的

    貨幣崩盤,國民黨丟了大陸

    非金非銀本位,人民幣的信用奇蹟

    ?

    第5章??? 精英時代──

    20世紀70年代開始,世界不由政客主宰

    政客治理一國,金融精英主宰世界

    統治世界的央行行長們

    金融巨頭們呼風喚雨,不小心淹死自己

    啥都不缺,就缺人品,所以必須監管

    客戶利益至上,金融業者忘了嗎?

    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概念都能包裝成金融商品?

    大而全的金融超市,大到不能倒的麻煩

    另類投資基金,靜水深流的大贏家

    金錢流動如何改變二次大戰之後的世界

    我們說的不是金融,是信用!

    ?

    後記 精英的時代也過了,我們要自己掌握金融命運

    ??????





    推薦序一



    銀在世界飄蕩,直到到了中國,他才找到安生立命之處




    實踐大學財金系講座教授、湖南大學金統院特聘教授海外院長�沈中華



      九把刀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說每個人心中都有個沈佳宜;沈從文在《邊城》中,描述在湘西鳳凰城的苗族悲劇愛情故事,說每個人心中都有個「翠翠」;周星馳拍了一部台灣人無緣看到的電影《美人魚》,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美人魚;這些都表示當人在外闖蕩,但心的深處都希望有一停泊可依靠的地方,以安置他的心靈。如果,銀是一個男人,他的沈佳宜、翠翠及美人魚是什麼?它希望可停泊依靠之地又在何方?



      答案是中國。



      自十五世紀開始,銀在世界飄蕩,直到到了中國,它才找到安身立命之處。銀在別處並未受到重視,在十六世紀,西班牙征服者摧毀了阿茲特克文明、印加文明和馬雅文明,將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廣闊土地納入自己的版圖;西班牙在中美墨西哥發現了銀礦,從此銀由中美洲,逐漸漂過了大西洋流到歐洲,銀雖然也受到歐洲人的喜愛與重視,但並未到痴迷的程度。此外,銀的迅速增加使國際銀價大跌,使其在歐洲購買力下跌。



      但是,中國人對銀有一份狂戀,由於金的極端稀少,在中國大地,凡是與商業往來相關的重要人士,所有物與事均以銀衡量。例如,在1620年宋徽宗時代的《金瓶梅》一書中,西門慶的大房將潘金蓮賣掉的價錢是20兩白銀;明萬曆9年,張居正實施一條鞭法,首創規定老百姓必須用銀繳稅,不許實物抵減,正式建立了銀本位。1895年,清朝在日本馬關條約賠的是2億兩白銀(庫平銀);辛丑條約中,清朝賠款白銀4億5,000萬兩。而在日常生活中,大俠吃完飯、喝完酒,付錢時說不用找了,給的是碎銀;賣金的地方叫銀樓,存、借錢的地方叫銀行,民國初期銀行發行的紙鈔叫銀元?,在中國,銀就是一切。

     

      所以當西班牙人發現,銀在中國的購買力遠超過西方,很自然的,銀便越過印度洋來到了中國。當西班牙人用銀交換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時,發覺中國的東西太便宜了,銀終於找到它安身立命之處。



      從此銀大量的輸入到中國,而中國不需要別人的東西,是貿易順差國,貨幣供給量的上升,帶來明朝景氣的繁榮。



      1870年是銀轉換價值的一個關鍵的年代,隨著銀礦的發掘,氰化法過濾雜質萃取白銀的發明,歐洲各國逐漸實施金本位。在國際上,金銀比價由過去固定的1:15,開始上升,銀日益被邊緣化,各國對銀的態度也影響中國的購買力。



      《綠野仙蹤》的作者法蘭克•鮑姆(L. Frank Baum)是一個小記者,也是銀本位制度的忠實擁護者,鮑姆說:「中國在對外貿易上是個銀本位的國家,但自從國際間放棄白銀本位後,中國貨幣的對外購買力大貶,而桃莉絲和她的朋友(美國的白銀政策),給這個脆弱的瓷器城(中國)帶來了驚嚇和破壞。」



      美國曾有過四次購銀法案,曾短暫使銀價起死回生。在美國中西部農民及銀礦主要求及抗議示威下,1878年通過《布蘭德─艾利森法案》(Bland-Allison Act)、1890年《謝爾曼白銀購買法案》(Sherman silver Purchase Act)、1918年的《畢特門法案》(Pittman Act)與《1934年白銀購買法案》(Silver Purchase Act of 1934);支持1934年法案的參議員認為:「銀價提高,中美貿易可以增加10倍,中國經濟會振興,還能銷掉美國過剩的汽車與小麥……」。



      結果恰恰相反,中國的投機客把購銀法案視為套利的機會,將銀運往美國。在上海的金融歷史博物館,一張圖片道盡購銀法案的影響──一個苦力雙肩背拉著一箱銀,送往要到美國的輪船。一個不生產銀的國家竟還出口銀,銀的輸出使貨幣供給下降,更惡化中國已衰退的經濟,而央行總裁及財政部長當時應立即加收杜賓稅,抵消美國在全球吸銀的非市場化貨幣政策。



      頹頹老矣的銀已不再吸引世人的目光,但傷害他最重的人,正是他曾最愛的人:中國。最後的一根稻草是1933年,財政部長宋子文的廢兩改元政策,兩是銀兩,元是廣義貨幣之代稱。中國的貨幣發行不再用黃金及白銀做儲備,從張居正開始的中國銀本位,正式宣告結束,世上最後一個銀本位國家走入歷史。



      今日只有一些少數民族,如苗族、土族、白族等仍然大量用銀作為裝飾品,他們「無銀不婚」,沒有銀,男人娶不到老婆,銀仍受到重視,但只有商品價值。



      銀見證了中國的歷史演化,它曾經在中國風光無限,但它畢竟不敵黃金的燦爛與稀少性;今天,中國在市場上大量收購黃金,中國也不要它了,銀曾經倚門而望的中國,終背棄它而去。沈佳宜、翠翠及美人魚的影像也漸漸模糊遠逝消失,只存在夢境中。



      本書作者李弘在大學攻讀金融,研究所時期則在劍橋鑽研歷史。本書描述中國近代金融史,引述故事極富趣味又符合史實,令人讀了無法罷手,而照片收集極為豐富,更顯示作者的用心,想必定長期耕耘此領域。本書是值得一讀的好書,我鄭重推薦它。



      (本文作者沈中華為美國華盛頓大學經濟學博士。曾榮獲美國艾森豪獎學金,擔任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委員、臺灣銀行與金控獨立董事、臺灣大學教授、政治大學金融學系系主任、中央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及系主任、香港金融局訪問學者、美國舊金山及聖路易聯邦準備銀行訪問學者、荷蘭中央銀行訪問學者,以及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究所?究。)



    推薦序二



    金融造就日不落國,讓中國近代史轉向



    厚朴投資董事長�方風雷




      多年前,日本一位財金官員與我聊起他的困惑:「日本經濟一度居世界第二,政制體系亦算成熟,為何金融市場卻不夠發達?」我跟他說,那是因為你們不講英語。



      我所言之意,當然不僅指語言。語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其背後是人類置身其中的歷史、文化和生活實踐。我向許多好友推薦過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所著的《英語民族史》(A History ofEnglish-Speaking Peoples)。自工業革命以後,英國和美國這兩個英語國家相繼雄霸世界兩百餘載,絕非偶然。縱觀當今世界,最發達的金融市場在哪裡?紐約、倫敦、香港,以及近年來機構投資者十分活躍的新加坡。這些金融市場均有深厚的英語文化背景。



      哲人有言,觀天下大勢,無論政、軍、經、文,雖紛繁複雜,但其源概出於歐洲。特別是金融,得讀懂英國。大不列顛是一個思考的民族,為世界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思想。英國人創造思想,美國人付諸實踐,按中國傳統文化說法,即一個立言,一個立功。如果想要洞悉全球金融市場,把握監管趨勢,不僅要關注美國,更要研究英國。



      現代世界諸多制度均為英人古老規則之延續,當今世界兩大主要法系之一的普通法系(common law system)就源於英國。普通法制遵循判例的特點,使得法律的形成和演變,能內在於市場運行之中,更能適應複雜多變的金融發展要求,是原則性和靈活性的辯證統一。學界普遍認為,普通法制對投資者保護程度比大陸法制更高。以英、美為代表的普通法制國家的資本市場,一般都比以德、日為代表的大陸法制國家更發達。



      時至今日,英國對全球規則的制定依然舉足輕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英國經濟學家麥克.泰勒(Michael Taylor)提出的「雙峰」(Twin Peaks)理論基礎上,英政府對金融監管體系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撤金融服務局,代之以審慎監管局和金融行為監管局,開啟「雙峰」監管模式,受到各國廣泛關注。美國財政部一份報告指稱,這一模式「可能會是未來最理想的監管結構」。其加大行為監管力度、增強審慎監管的前瞻性思路,對金融監管改革及未來金融業發展,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所以,我稱英國為「老謀深算的金融規則制定者」,乃名副其實。所謂「老謀」,指其淵源深厚,謀略老到;而所謂「深算」,則謂其考慮縝密,設計精良且具前瞻性也。



      李弘女士的這本《西方金融如何改寫中國現代史》回溯東西方,特別是英、中兩國金融演變、互動的歷史,為我們了解世界金融規則之淵源及背後理念,提供了嶄新視角。



      李弘是五道口首批畢業生,學術功底深厚,且一直在金融改革大潮的浪尖行走,對國內外金融業發展有透澈認識。她背後還有兩位英國先生的支持,一位是她在劍橋大學深造時的導師──克裡斯多弗.阿蘭.貝利爵士(C. A. Bayly),其為劍橋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暨聖凱薩琳學院院長,擅長英帝國史和全球史的研究。貝利教授研究了大英帝國時代下,英國人制定的規則如何蔓延至全球不同角落。其著眼點並非倫敦,而是那些受西方影響的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如何以當地傳統和視角磨合外來規則,從而提出東西方互動共同塑造現代世界的論點。因其對歷史學的突出貢獻,貝利教授被授予爵位。還有一位是她的丈夫──一位很有品位的英國男人,他不僅在英國歷史、文化、金融專業知識方面,還在日常生活上對李弘的寫作給予了默默支持。



      相信這本《西方金融如何改寫中國現代史》能給讀者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在圖文展示和時空穿越中,了解英國,了解世界,也了解我們自己。



      (本文作者方風雷出生於中國湖南,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在哈佛大學商學院進修高級管理學課程。1993年開始參與籌建中國首家中外合資投資銀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成為「第一代中國本土投資銀行家」。曾任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副總裁、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執行總裁、中國工商東亞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等職。之後,創辦厚朴投資管理公司,目前擔任董事長。)



    自序



    一切皆屬「未來」:金融仍在改變歷史




      報考大學時,我選擇的是考古系,結果沒考上,陰差陽錯,跑去學金融,接著進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還涉足過非銀行金融領域。後來回過頭又去歷史岸邊拾貝,還是靠「新聞」引了路。什麼新聞?就是百多年前的古舊《倫敦畫報新聞》(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真正感到自己的歷史知識貧乏,應對不了各方的壓力,是在16年前。那年,我們一個3人小組,在老闆方總的領導下,開始幫助中國石化啟動改制上市項目。很多人都相信,資本市場是個有魔力的地方,只要公司上了市,就能一夜成名,踏上現代企業制度頒獎的紅地毯。可現代企業制度具體是什麼樣,大家都模模糊糊。1997年的中國石化,這家由行政劃撥拼裝(以行政命令移轉經營權)起來的大企業,擁有120萬個員工,上萬個下屬企業,卻瀕臨破產邊緣,眼看著就要解散。這樣的公司怎麼能上市?還想去紐約、倫敦,真是天方夜譚。在辦公大樓四面兜圈的走廊裡,我憂心忡忡的跟在方總身後,不依不饒的討教:「怎麼讓中國石化一年之內變出30億的淨利潤?」方總頭也不回的說:「你們去查英國石油公司1984年上市的招股書(編按: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發行股票時,必須就發行中的有關事項向大眾公開的邀請性法律文件),就從那裡面找到答案。」



      就這樣,我們重遊了一家英國國企1980年代、40年代、20年代,回顧了它曲折的過去和神氣的90年代。回想起來,那只是一種走馬看花,而忽略了英國一百多年的公司制度、金融市場、商業理念演變的過程。即便我的興趣再大一點,當時的書籍也實在有限。真希望有一本小書能隨便翻翻,幫我們找到捷徑,能夠方便的回溯西方以及東西方金融交往的長長久久。



      從版畫看歷史,從歷史看金融



      我有一個興趣,是收藏西方製作的中國題材舊版畫,因此我常常在舊書店裡翻找《倫敦畫報新聞》。讓我詫異的是,早在相當於明末清初的年代,英國就已經出現了不少以財政金融為題材的版畫。

      

      這也就是說,我多年對西方金融史的好奇心,啟蒙卻是「童書」式的版畫。兩年前,《財新》雜誌電子版主編繼偉先生要我為雜誌寫點什麼,希望是圍繞著我的金融本行寫。所以,我選擇1588年前後。縱覽東西方金融演變的歷史,並把這一路的演變劃分成五個時代,即:白銀時代、英行時代、分流時代、集權時代和精英時代。



      在充滿傳奇的白銀時代,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和大明的萬曆皇帝,親手為我們推開現代金融的第一道大門。看到西班牙人和南美原住民,辛辛苦苦為全球貿易創造出第一筆世界貨幣。1588年,更強悍、更野蠻,也更精於組織的英國人攆走了西班牙人,成了世界貨幣的新主人。跟著嘩嘩流入東方的白銀,我們來到萬曆九年(1581年)的大明,見識了首輔(編按:是指首席內閣大學士,名義上無宰相之職,實有宰相之權)張居正以「一條鞭法」命名的白銀賦稅改革。1600年,英國女王授予英國東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特許權,原本荷蘭人拿手的東西方貿易,在英國人手裡登峰造極。1699年是中國人應當銘記的年份,那一年東印度公司的商船首次抵達廣州,中國人從此遭遇持續了兩百多年的大麻煩。



      從1694年開始,一紙皇家特許令開啟了英格蘭銀行(簡稱英行)時代。在一個半世紀的時間裡,英行手握特權,建立了英國的國民債務體系和全球金融信譽。出於公共利益的目的,1844年的《銀行法》把它一分為二,同時,英行的一紙鈔票被議會確認為法定的貨幣。英國人創造了奇蹟,不僅控制了世界貨幣,而且連續幾個世紀為全球金融貿易訂立規矩。全球霸權,靠的不僅僅是經濟實力,更靠規則的操控力。1913年,美國學會了英格蘭銀行的這套遊戲,成立了聯邦儲備系統,有了全國統一的貨幣。在兩個講著同一語言的老對手之間,世界的金融霸權開始了又一次轉移。



      1840年開啟的時代,中國人都會刻骨銘心,但刀鋒並不是金融。從西方統治者的視角看,世界經濟經歷了一個大分流的時代。18世紀中葉,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1794年,來華覲見乾隆皇帝的英王喬治三世特使馬嘎爾尼勳爵,發現東方有一個大市場,但不幸坐落在一艘豪華的龍船上,停泊在巨浪即將來襲的太平洋岸邊。1840年,英國和大清為鴉片和白銀開戰,待塵埃落定,1847年,上海出現了第一家英資銀行。一邊是西方科技為世界經濟加速,資本為「全球化」鍍金;另一邊,卻是1895年東方帝國可悲的甲午敗仗。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和世界大潮分流岔道的大清朝廷,自己的末路財政,竟然懸於它所痛恨的西方人給予的外債施捨上。



      以1897年通商銀行成立為里程碑,中國人終於踏上了財政金融集權之路。這是一個極為艱難混亂的時代,因為直到下個世紀中期,貨幣發行、國家信用、銀行信貸等並沒有集於良政之手,而是為列強、官商、革命黨、軍閥和貪腐的國民政權操控。此間的大事件包括:1928年財政部長宋子文主持成立中央銀行;1933年依據法律「廢兩改元」,再推法幣,結束了千年的貨幣混亂;以及1948年底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壟斷國家貨幣發行,集中統一全國財權。



      經歷了世紀大危機與兩次世界大戰的西方,在這個時代也走在相同的道路上:從1933年美國的羅斯福總統實施的「新政」、1944年形成的布列頓森林體系,到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設立,實質上都是利用財政、貨幣、信貸等手段,加強了權力對國內國際經濟的集中控制。



      最後,迎接我們的是星光閃耀的精英時代。首先被請上舞臺的就是紐約的老J.P.摩根,1912年他參加了國會聽證會,能言善辯的他把一場聽證會變成了個人的演講會,贏得了滿堂彩。金融的燈光從此更多的聚焦在聲名顯赫的個人身上。



      「二戰」後,央行的體制機制與世界霸權相對定型,和平年代為金融發展提供了最友好的環境。1980年代末雷根和柴契爾夫人上臺後,企業家和市場獲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間。1999年,美國終止了1933年推出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標誌著金融家影響力空前強大。



      1971年在瑞士達沃斯創立的「世界經濟論壇」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世界在聆聽包括來自金融界的各路精英,以個人的名義為人類的命運集體發聲。1987年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主政美聯儲,金融創新駛入快車道。擁有智慧財產權、財富和各種特權的精英們,連結著市場、機構、社會、政府和國際社會,他們的思考與舉動,日益成為解讀金融乃至世界的一個重要風向標。



      從歷史解讀過去,從金融看見未來



      在梳理的過程中,我儘量遵從導師克利斯多弗.貝利勳爵在《現代世界的誕生》一書裡教給我們的思考方法。第一,要把世界看成是多中心的。在西方史學偏重大英帝國和列強的時代,貝利教授帶我們去看了中東、東南亞、東亞、南亞和北非,它們在不同的社會領域、經濟生活中保持著活力與創新力,它們和「現代世界」共同誕生。把世界看了近百年的語言學家周有光老先生說:「過去從國家看世界,現在從世界看國家。」我想,他也是指同一個方法。第二,時代為什麼發生了變化?是物質決定的還是精神決定的?是政府推動的還是市場推動的?是靠精英引領,還是靠大眾的激情?貫穿著什麼樣的文明基因,又給後人留下了哪些文化積累?就是在金融這樣一個細分的經濟領域,也迴避不了這個「第一推動力」的問題。貝利認為,經濟的發展似乎不能證明它總是先於其他因素起步,不同的社會領域在不同的時間裡,以不同的程度相互影響,相得益彰。



      我最敬愛的一位智者是資中筠先生。她提到過一件事,是美國一位歷史學教授對中美學生拜師的比較。對同一個為什麼學歷史的問題,美國學生說是為了興趣,中國學生說為了救國。為興趣讀歷史,我在英國時也感受到這種奢侈。那裡每年出版的歷史題材的書籍,排山倒海,收羅了各種或時髦或早已褪色的話題,還時不時在暢銷書榜上占據鼇頭。優秀的年輕人雲集在優秀大學的歷史系,他們並不一定想成為歷史學者,但對過去充滿好奇。其實,為興趣讀歷史絕不會讓人止於興趣。日本的歷史名家池田大作說過,當今正是需要樹立正確歷史觀的時代,「深刻而正確的歷史觀,就是對未來人類最好的饋贈」。我們在為興趣看歷史熱鬧的時候,應當要記住這句話。




    其 他 著 作
    1. 2022機械製造與識圖(中鋼招考適用)(收錄最新中鋼試題)(五版)
    2. 想像「聲辯才博」:李弘祺談史、論藝、述學集
    3. 機械製造學大意(鐵路佐級適用)(四版)
    4. 用字首、字根、字尾熟記核心英單3000:圖像故事串聯,3倍速記憶不會忘,從國中到大學一定要會的英文字彙(附單字QR碼線上音檔)
    5. 近代史學與史學方法(2版)
    6. 台灣足球60年
    7. Dr. Vocabulary 奇蹟英語單字633記憶法:單字博士的6角記憶、3倍速記單字、3倍長久記憶 (附單字QR碼線上音檔)
    8. 2020年機械製造學大意(鐵路特考適用)(三版)
    9. 2020年機械製造與識圖完全攻略(國營事業考試、中鋼招考)(四版)
    10. 【全新改版】機械製造與識圖(國營事業考試、中鋼招考)(三版)
    11. 【2018年最新版】機械製造學大意(鐵路特考適用)(贈鐵路特考模擬試卷)(二版)
    12. 【106年最新版】機械製造學大意(鐵路特考適用)(贈公民與英文考前懶人包)
    13. 學以為己:傳統中國的教育
    14. 卷里營營:歷史、教育與文化演講集
    15. 讀報學科學
    16. 題目不簡單,你真的會嗎?就是要考倒你的推理思維遊戲
    17. 題目很簡單,不過你會嗎?就是要考倒你的智慧益智遊戲
    18. 從資料中挖金礦:找到你的獲利處方籤
    19. 超萌系!我的801女友 3 親愛的腐女嫁給我!
    20. 灰燼寶貝
    21. 我的801女友 1 我愛腐女
    22. 跟孩子說對話
    23. 全美最好的老師
    24. 少年靈異偵探團: 無頭魔女的復活
    25. 少年靈異偵探團: 齒輪男的來襲
    26. 少年靈異偵探團:野獸的獠牙
    27. 少年靈異偵探團:巧克力少女的亡靈
    28. 歡迎光臨!廢墟飯店
    29. 101種漫畫角色描繪自修教室
    30. 101種漫畫角色描繪自修教室(贈品版)
    31. 人口減少經濟時代
    32. 我家沒有小霸王
    33. 中國教育史英文著作評介
    34. 心靈大師小書
    35. 財富大師小書
    36. 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