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枷鎖,正如毛姆自己下的定義:是一種奇異有殘酷,而我們卻無法控制的力量。菲立浦身體的殘缺和身為孤兒的遺憾深深影響著菲立浦而他本身並不自知;寂寞的環境塑造了他孤單的個性和極度的敏感力,而在廣大的人海中菲立浦卻不放棄追尋是否無意義的宇宙裡仍存有一絲的意義。誠然,當他在 ...更多
葛林(1904~ )的《權力與榮耀》描述一位與酒分不開的傳教士是個非傳統的殉道者,他四處躲避藏匿,傳教已變成一種無奈,然而就在他因否定上帝的存在之時,終能接近上帝,回歸信仰。
作者簡介
...更多
本書《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作者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 1812 ~ 1870),英國人,故事背景卻是法國大革命。描述地點時而巴黎,時而倫敦,或雙城交錯,因而有此書名。狄更斯寫作前,詳閱相關書刊,包括他本國卡萊爾的《法國革命史》、梅爾席1 ...更多
《酒店》中女人的悲劇,在左拉筆下,焦距不再置於上層社會對下層社會的不公平傾軋,而是中產階級掌權、工商社會興起後,下層社會勞力終生的虛無、無價值感。這些小人物有好有壞、也有從好變壞的過程,但很明顯的都是平凡的。透過《酒店》顯出的人性觀與生命觀, ...更多
左拉筆下,娜娜雖然是一個輕浮放蕩、窮奢极侈、揮金如土的妓女,但她不是從內心願意過這種生活的,她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物賣淫制度的受害者,是上流社會的淫徒色鬼的受害者。娜娜身上尚有一些下層女子的可取之處。她向往正常的小家庭生活,如婚後斷絕了與原先所 ...更多
高度集權的大洋國,利用思想警察、電幕以及謊話連篇的新聞,監控人民的言行,箝制人民的思想。在這個國家裡,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學會雙重思想,在撒謊的同時又真心信仰這些謊言……
西元一九八四年,世界呈現大洋國、歐亞國、東亞國三國鼎立的局面。 ...更多
蓋茲比年輕時愛上美麗的富家女,但卻眼睜睜的看她下嫁富家子。之後蓋茲比一夕致富……並且為了奪回黛西而孤注一擲。文壇巨擘費茲傑羅在本書中完美的呈現了憤怒的20年代。「要看一個人是否具有第一流的才能,最好的測驗莫過於看他是否能在同一時間內容納兩種相 ...更多
乖舛多變的人生旅程,冒險驚奇的賣藝生涯。看雷米閱盡人間滄桑,體會師徒之情、朋友之愛,憑著樂觀堅毅的本性,解開身世之謎……
雷米是一個可憐的棄兒,他的養父因為受了傷無法工作,而將他賣給江湖藝人維泰利斯,從此展開了一段艱苦的賣藝與流浪生涯 ...更多
奢華糜爛的貴族生活、徹底腐敗的司法體制、下層人民的含淚控訴;卡秋莎的憤怒、聶赫留多夫的懺悔……承認自己的錯,克服罪惡,讓沉睡的良知甦醒;只要自覺,墮落的靈魂就得以復活!
上流社會的聶赫留多夫,在擔任陪審員時,赫然發現被控犯竊盜罪的妓女 ...更多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這句話是《安娜卡列尼娜》一書的開場白,也是作者托爾斯泰(Leo Nikolayevich Tolstoy ,1828~1910)對婚姻及家庭的悟道之言。
繼《戰爭與和平》( ...更多
天上人間,一樣的愛欲糾葛:宙斯的神通與多情;普羅米修斯的悲憫與孤傲;伊底帕斯的哀傷和宿命;特洛伊城的興旺及敗亡……;綺麗魔幻的精靈故事、勇武豪邁的英雄歷險,構築了一篇篇,精緻、曲折,教人無限懷想的創世傳奇……。
「希臘神話」與「聖經故 ...更多
封存多年的神秘花園,暗藏生生不息愛的力量,當陽光越過棘叢雜草,撒落其間,希望的種子,又將破土而生……。
瑪麗是個性格傲慢又嬌縱自私的女孩兒,只在意自己,對周遭的一切都漠不關心。
父母亡故之後,被送往英國的姑丈家寄養。 ...更多
杜斯妥也夫斯基(1821~1881)是19世紀俄國三大文豪之一,他那些龐雜繁複的著作,深入地「洞察人類的心靈」。《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發表後,隨即於1880年12月出版單行本,原本有第二部的寫作構思,因作者於隔年年初(1981年2月9日)肺部出血過世而斷筆絕唱,留下未解決的「公案」,卻無損 ...更多
歡笑不斷、驚險不斷;帶著一顆天真無畏的赤子之心,在生活中經歷闖不完的禍、冒不完的險,以及永無休止的驚喜。馬克•吐溫最充滿童趣的幽默文學經典,快樂感動每一個成人與孩童的夢幻世界。
湯姆是個天真開朗但又「惡名昭彰」的淘氣鬼,終日汲汲於成就 ...更多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1944)是法國小說家、劇作家、評論家。他有句名言:「與其花許多時間和精力到處挖鑿淺井,不如以同樣的時間和精力,用心於一口深井。」 他花八年歲月(19 ...更多
令人垂涎的絕世容顏,教人耽迷的難捨慕戀,勾動一場震天動地、神人混戰的十年浩劫;凡塵間惑欲難解、嗔怨橫流,奧林帕斯聖山上的宙斯大神,卻在微笑搖擺手中決斷命運的天秤兩端……。
特洛伊被流放的俊美王子帕里斯在山中牧羊時,偶然接獲大神宙斯交付 ...更多
無懼硝煙漫天的烽火年月,不畏險阻重重的艱難路途;即使雙目失明、四肢癱瘓,即使年輕的軀體一次次遭受無情重創,只要一息尚存,絕不減滅心中執著的理想與熱情……。
一九一七年蘇聯爆發十月革命,出身貧苦階級的少年保爾受到革命黨人的啟發,積極投入革命運動,抵禦外國的 ...更多
美國作家沙林傑,因叛逆的成長小說《麥田捕手》(1951年)享譽世界文壇,之後,仍有新作發表與出版,但已添加東方禪學思想。本書九篇故事是五十年前的作品,儘管各自獨立,卻有一種隱約的聯繫;二次大戰雖然已經結束,但是人性所受到的傷害才開始慢慢顯現。 ...更多
披露偽善陳舊的宗教視野,嘲諷腐朽的倫理價值觀;世紀末英國批判小說家哈代眾聲譁然代表作:直擊人心最沈痛的道德矛盾創口,還原純潔婦女精神自由、命運自主之權力,為世界文學史上最傷感,也最動人的悲劇傳奇。
黛絲是一個純潔美麗的農村少女,一日她 ...更多
屠格涅夫為十九世紀中葉俄國社會中那群「言語的巨人,行動的侏儒」,塑造了一個真實深切的典型人物─羅亭。屠格涅夫意欲藉這部長篇小說,強調像羅亭這種「多餘人物」的悲劇性情況和喜劇性缺失。羅亭所表現出來的弱點,無疑起自頭腦和心靈的分開,譬如對生活問題用理 ...更多
《黑暗之心》是一部描述航海經驗的長篇小說。康拉德以「客觀投射」的方法,將航向非洲剛果的細節與情況呈現在讀者面前,讓讀者身歷其境,感受航海氣氛的壓服性召喚。全書藉由康拉德所選取的逼真紀錄,營造出貪婪、愚蠢、道德穢污的瘋狂狀態,產生驚人的不吉和奇異氣 ...更多
《悲慘世界》分為五部。
第一部是「芳丁」,先用大篇幅刻畫米李愛主教的善良形象。然後描寫尚萬近因不忍看姊姊的孩子挨餓而去偷了塊麵包,結果被判五年苦役,在服役間,四次越獄,又被捕回加刑。出獄後,遭世人唾棄。這時主教的寬厚與愛心,讓他獲得新生的勇 ...更多
《野性的呼喚》的主角是一隻名叫巴克的狗,傑克•倫敦以擬人化的手法,敘述巴克從法官家的富貴生活,到遭園丁助手盜賣到冰天雪地的淘金隊伍,所遭遇的種種苦難。具現野性的原始世界裡,棍子與利齒的抗衡,獸性和霸權的鬥爭,從而把西方世界的緊張與弱肉強食詮釋 ...更多
《地下室手記》在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創作歷程中是一個轉捩點,在本質上,這本書是一篇哲學性的導論,預示了此後諸篇偉大小說的主旨,因為後來這些偉大小說中所有的道德、宗教、政治和社會觀點,都顯現在這部作品中。
這部小說的主角,是一個跟眾人隔離而 ...更多
1770至1780年間,是德國文學史上有名的狂飆運動;《少年維特的煩惱》寫於1774年,是這個時期最有名的代表作,德國文學因為這部作品而躍上世界文學的舞台,也同時帶動了英、法浪漫主義的興起。
《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一部書信體小說,描寫一 ...更多
當代文學的最大特徵莫過於它的破壞性及開創性。隨著人類精神狀態的新趨向:深度模式的削平、歷史意識的消失、主體性的淡化(如全球化),文學的形式與內容變得更開放(小至廣告文章、流行歌曲、大至警世巨構、廟堂宏論)。文學書寫出現了多種可能(新小說、新新小說 ...更多
愛極、恨極,愛與恨同樣的天長地久。昔日的戀人早已香消玉殞,然而他怨怒的復仇,不曾止歇......。英國著名女作家艾蜜莉•勃朗特,以其激情奔放的想像、極度衝突的筆鋒,傾訴一則熾烈而憾人靈魂的愛情故事,呈現十九世紀狂放浪漫文學之新感受。
在烽火漫天的時代裡,炎燒熾烈的衛國熱忱;在動盪飄搖的年歲裡,呼喊永真的不朽愛戀。俄國最偉大的文壇巨擘托爾斯泰,以其波瀾壯闊的史家之筆、溫柔細膩的文人之眼,記錄十九世紀恢弘悲壯的歐洲歷史,與離亂世代裡,真摯多彩的生命風情;為百年來世界文學歷史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