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這句話是《安娜卡列尼娜》一書的開場白,也是作者托爾斯泰(Leo Nikolayevich Tolstoy ,1828~1910)對婚姻及家庭的悟道之言。
繼《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1867)之後,托翁再推出《安娜卡列尼娜》,此書有幾層意涵:這是一部愛情小說,描繪年輕貌美且氣質高雅的貴婦安娜,為追求愛情甘願出軌,復因浪漫憧憬的落空而自盡。
這是一部心理小說,不同階層的多方人士,作者一一揣測他們的繁複心理,筆觸細膩。
同時,這也是一部社會改革小說,書名雖冠上「安娜」,書中主要角色卻以安娜和列文為雙主軸;列文(托爾斯泰的化身)扮演著俄國1860、70年代社會轉型時改革思想的催生者。《安娜卡列尼娜》出版於1877年,迄今130餘年,已有5次拍成電影,不同世代的明星,如美國的費雯麗、瑞典的葛麗泰嘉寶、法國的蘇菲瑪索,分別詮釋豔光四射的安娜,讓俄國文學稀世珍寶的《安娜卡列尼娜》,跨足文學與電影,成為更璀璨奪目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