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eBay到股票市場,再到後共產主義全球經濟出乎意料摔了好幾次跤,市場結構突然之間清晰可辨。有些時候,我們不禁想問:「是什麼因素使得市場能夠運作?它們有多重要?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事,去改善它們?我們如何把它們應用到別的地方?」
就像漫遊 ...更多
當代首要社會預測家,《紐約時報》暢銷書第一名《大趨勢》作者,約翰.奈思比,精采檢視了我們為何愈來愈熱心追求生命的意義,科技又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美國的文化,現在都藉著科技,例如電視、電影、音樂、網路以及電子遊戲來傳播。正如約翰.奈思比所說,我們是生活在「科技上癮區」內。此區是迷惘與疏離 ...更多
什麼是美?根據科學家兼心理學家南西.艾科夫的說法,追求美麗既不是文化制約,也不是廣告商推波助瀾的結果,或對女性主義的反動。本書是第一本深入探討人體美的科學著作,作者從美麗臉孔的構造談到人類的境遇,指出美麗是人性不可磨滅的基本部份。每一種文明都 ...更多
本書為探討金融投機的經典之作。從 1630 年代荷蘭的鬱金香球莖炒作風潮,到 1980 年代末期的日本不動產狂飆,投機已成為最有魔力的經濟活動。本書從輕鬆有趣及發人深省的角度,探討各種市場炒作的模式、非理性的跟風及圍繞在這股風潮四周的眾生貪癡 ...更多
少了創造力 你與黑猩猩沒什麼不同
人類基因與黑猩猩有98%相同,若非創造力人異於猿猴者幾希!
本書探討的不是日常生活的小創意,而是足以改變社會文化與個人人生觀的創造力。如果你不知創意何 ...更多
這是一部聚沙成塔的歷史之作,檢視全球最為壓力沉重的問題──窮國為什麼這麼窮?富國為什麼這麼富?
過去六百年來,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幾乎全都是歐洲國家; 20 世紀晚近,這項平衡開始轉移到亞洲諸國。為什麼有些國家能得天獨厚,有驚人的成長?許多國家卻一直在貧窮中掙扎?
答案就在 ...更多
本書於 98 年 2 月在日本上市,旋即榮登商業暢銷書排行榜。書中,作者縱觀亞洲與世界經濟全局,試圖讓讀者於動盪不安的 1998 年中,能對 97 年末亞洲發生金融風暴的來龍去脈有所了解。除了解析亞洲經濟崩潰的假想步驟,作者同時提出對 21 世紀經濟的展望,也花了相當大的篇幅介紹龐大資金 ...更多
1990年,國際性組織犯罪只是一種想像中的威脅,到了1993年,已成為全世界的危機;犯罪集團每年從毒品交易中獲利近五千億元,合法投資金額一年高達二千五百億元,活動範圍涵蓋歐美和亞洲,將近六分之一的地球領地,不受任何監督和管制。最可怕的是,犯罪組織進行全球串連,
什麼是EQ? 如果你還只知道IQ的話,你就落伍了!無數心理學家的研究已經指出,過去用以評量個人才智的標準──IQ,事實上並不足以準確預測個人未來的成就。與認識自我、管理情緒、激勵自己以及人際關係息息相關的能力──EQ,才是決定個人成功、快樂與否的關鍵。EQ不但是 ...更多
人類對電腦社會的憂懼從未消失,只是樂觀與悲觀兩種程度的互相角力而己;完全由人塑造另一個世界的模擬真實技術,在 20 世紀未加入行列,所引發的希望與躊躇,不亞於任何新發明。在這個虛擬卻又真實無比的電子世界中,人們用真實身軀去體驗經過設計的經驗, ...更多
隨著騷盪的 20 世紀即將結束,隨著共產主義的潰解,福山教授要求我們跟著他回到千年來大哲學家一直在問的一個問題:人類歷史有沒有方向?如果有方向的話,它正在朝向什麼終點推移?而我們面對那個「歷史的終結」又要如何來定位自己?
這本書是福山 ...更多
東歐骨牌效應。柏林圍牆倒塌。轉型陣痛。波灣戰爭。蘇聯變局。過去三年間,世人像是搭雲霄飛車,高漲與幻滅,起起伏伏。面對世界遽變,我們該如何自處?它又走向何方?
蘇聯崩解,美國成為世界獨一超強。與此同時,美國過去在冷戰結構下的角色,受國內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