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只是開玩笑,竟然變被告2:中小學生和老師家長都需要的法律自保課

只是開玩笑,竟然變被告2:中小學生和老師家長都需要的法律自保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6586958
吉靜如
三采
2021年11月19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576586958
  • 叢書系列:三采兒童館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4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2歲~18歲
    三采兒童館


  • 親子教養 > 生活教養











      法律就是最好的防禦策略!

      不只要避免觸法,更要學會自我保護!


    ?

      26則逼近法律紅線、瀕臨危險處境,

      甚至已經句句犯罪的青少年現場!

      青少年要看,家長老師更要看!

      大人的第一反應,不只關係到孩子如何面對事件,

      也關係到老師�家長本身的職責與義務!

    ?

      ◎同學上完理化課,竟然拿化學物品加進同學水杯?

      ◎學生為了整老師、弄同學,直接開嗆、比中指?

      ◎人在學校,但是心在網路上,買賣交易、打工、當網紅?

      ◎偷偷吸笑氣、跟蹤喜歡的同學、出雙入對,可以嗎?

      ◎在運動會受傷、在家裡被打,學校也要責任嗎?

    ?

      更驚心動魄、更多真實案例,一再挑戰現代父母與師長的神經。

      法律教育做在前面,比司法量刑做在後面更好!

      每個家庭都不希望遇到這些事件�案例發生!

      法治教育的「超前部署」,絕對是家庭教育重要的一環!

      也是青少年長大之前必知的最重要一哩路!



    本書特色

    ?

      ● 蒐集各種青少年容易觸法案例,包含未成年間的金錢交易、毀謗污辱、言語威脅或網路行為等,請務必留心注意。

    ?

      ● 建立青少年最重要的法治思維,避免因為一時衝動鑄下大錯或是遇上無可挽回的危險事件!

    ?

      ● 強化校方、師長、家長等成人的危機處理,採取正確的引導方式,保護被害者,防護二次傷害!



    ?國內推薦



      「地方爸爸與他的小幫手們」版主?? 王昭棠

      新北市蘆洲區鷺江國民小學校長? 何元亨

      教育部閱讀推手�桃園市新埔國小教師? 李威使

      嘉義市教育處長 林立生

      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長? 胡語姍

      財團法人國紹泌尿科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 徐掌瑛

      臺中市北新國中國文老師�臺中市閱讀輔導團輔導員? 陳茂松

      新北市教育局局長張明文

      (以姓名首字排序)



      吉官這二本著作,應成為家長、老師以及學校行政人員在引導孩子時的寶典。——新北市教育局局長張明文

    ?

      就任教育行政職務後,才發現到孩子真的很容易,因為生活中所有細碎的誘惑而觸犯法律。——嘉義市教育處長 林立生

    ?

      相信讀者看過這本書後,會更懂得謹言慎行。─新北市蘆洲區鷺江國民小學校長? 何元亨

    ?

      文中不但精析問題的癥結點、說明可能觸犯的相關法律刑責,更從教育立場,分享如何說?怎麼做?是比較適切的方式!——臺中市北新國中國文老師�臺中市閱讀輔導團輔導員? 陳茂松

    ?

      一方面是教育、告誡小孩,不可逾越法律的界線;另一方面也提供受壓迫的小孩,以法律知識作為保護自己的抵抗工具。——教育部閱讀推手�桃園市新埔國小教師? 李威使

    ?

      這是一份最實用的成年禮,如果爸爸媽媽您的孩子還小,可以早點閱讀來超前部署。——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長? 胡語姍

    ?

      吉官的書像是她的分身,困惑的青少年因此得到有力的支持與力量!——「樂讀拒毒 關愛守護」高年級入班服務志工培訓課程活動總籌? 徐掌瑛

    ?

      孩子在學校中會遭遇到的情況,可能已經不是父母以自身的經驗,就能預先給出經驗分享的了。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與家長,在孩子遇到類似的事情之前,能有機會先閱讀並理解這些知識。——「地方爸爸與他的小幫手們」版主?? 王昭棠


     





    PART1 意見不合,當然要動口也動手?

    1、說他心智年齡只有六歲,應該算是事實吧?

    2、再3公克就可以去參加你的葬禮,去死吧!

    3、是他先打我的,我是正當防衛!

    4、同學自殺的時候,留遺書說是我霸凌他!

    5、敢跟我前女友交往,絕不給你好日子過

    6、用刀嚇人很愚蠢,用話殺人才厲害

    7、競選優良學生,竟然變誹謗 ?



    PART2 大人都亂講!網路哪有那麼危險!

    8、拍到同學露鳥搞笑片?當然要衝一波人氣!

    9、把影片發給我的是他,我只是轉傳!

    10、是我畫的,參考一下它的LOGO還好吧?

    11、我要給他負評,讓他生意做不下去!

    12、考試作弊也要進化,就用通訊軟體吧?

    13、網路打工面談,差一點回不了家!

    14、臉書PO割腕照,關同學家長什麼事? ?



    PART3 我又沒怎樣!這不算犯法吧?

    21、我分期付款買智慧手錶,不行嗎?

    22、吸電子煙又不犯法,老師太誇張了啦!

    23、他借我的是舊機,壞了也不能算我的吧?

    24、只是吸氣球,居然不能動!

    25、跟著她只是我愛她的表現

    26、到他家放衝天炮,只是一個警告而已



    PART4 學校當然有責任!沒有嗎?

    15、同學在運動會受傷了,結果竟然說要告校長!

    16、憂鬱症的同學在學校跳樓,老師要負責?

    17、老師上課很爛,我只是比中指,算客氣了!

    18、我們是真愛,老師憑什麼管我們?

    19、我被家暴的事,老師你不要說好嗎?

    20、破壞學校滅火器、監視器,真好玩?





    ?





    作者序



    管教孩子,容易嗎?


    ?

      少子化的今天,雖然每個家長都非常用心教養自己的孩子,也想保護孩子,然而根據我在少年法庭裡的實務經驗,卻能親身感受到,兒少受到的傷害並未減少。

    ?

      這一切並非因為家長輕忽,而是起因於社會環境的改變、網路的生活化、兒少身心特質、校園管教的開放與尊重,才會導致青少年的觸法和危機行為,一點也沒有減少。更糟糕的是,兒少觸法的情況,漸漸連家長都難以完全掌握,因此,如何預防孩子受到傷害,成為第一本書《只是開玩笑,竟然變被告?》的出版契機。

    ?

      原以為學校早已長期實施「法治教育」,如有社會事件發生,家長應該也會留意、對孩子加以提醒。但是第一本書出版後,我親自感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各種關於孩子的傷害危機警訊,以及管教人員的憂慮與擔心。

    ?

      「吉官,你這本書對我很重要!重點我都有標記,我把它作為我的防禦策略,不會再讓其他人傷害我!」這是在某一國小現場,一位六年級小朋友,拿著書來向我道謝時所說的。當時,看著那畫滿重點的書,我真的驚呆了。



      「吉官,這些案例好真實,我的班級有耶。」



      「吉官,你還有很多部分沒寫哦,我們真的很需要。」這是許多老師給我的,相當直接的回饋。

    ?

      第二本書的書寫,一方面是為了謝謝許多用心的家長,因為他們真的很需要與孩子討論這些關於生活保護的主題,希望可以藉由這本書開啟話題,並且加以引導討論。另一方面,也為了許多希望能以生活案例,有效輔導、管教學生的專業、認真的老師。最後,當然更是為了那一群愛聽故事、充滿正義感,並且想要社會變好的小朋友!這次再為你們設計26堂課,讓我們用知識和法律,幫助自己也幫助他人吧!最後還要感謝輔仁大學鮮慕主同學,對於法條部分的適用,協助提供意見。

    ?

      更謝謝讀著這本書的讀者們,沒有你們,就不會有這本書了。

    ?

    推薦序1

    ?

    不要再感嘆「千金難買早知道」

    「地方爸爸與他的小幫手們」版主王昭棠


    ?

      每當在網路上,看到許多在校園中發生的種種紛亂情況,除了心裡暗暗擔心之外,父母能做的似乎也只有多多教導孩子,讓他們知道該如何自保。只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迅速,孩子在學校中會遭遇到的情況,可能已經不是父母以自身的經驗,就能預先給出經驗分享的了。所以當我讀完《只是開玩笑,竟然變被告?》一書,真的感到像是得到了一本經驗寶典。

    ?

      擔任多年「少年調查保護官」的吉官,將她多年在少年法庭上累積的經驗,輔以在各大校園巡迴輔導的經驗,將一個個可能發生在我們孩子身邊的真實情況,以故事的方式呈現出來,最後成就了一本給孩子的最佳法律觀念讀物。在這樣具有真實感的文字呈現下,相關的法律觀念與條文,也變得更加容易理解,連我家四年級的大女兒也讀得津津有味。

    ?

      如今《只是開玩笑,竟然變被告?》的第二集出版,吉官又多準備了26個故事與背後相關的法律知識。我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與家長,在孩子遇到類似的事情之前,能有機會先閱讀並理解這些知識,而不需要再感嘆「千金難買早知道」了。

    ?

    推薦序2

    ?

    原來,這樣會觸法!

    新北市蘆洲區鷺江國民小學校長何元亨


    ?

      本書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闡述霸凌、惡作劇、嬉鬧衝突、訕笑、感情糾紛、誹謗等議題。第二部分闡述網路不當傳播與誘騙、侵犯著作權、惡意負評、濫用通訊軟體等議題。第三部分闡述網路買賣、吸電子煙及笑氣、損害賠償、騷擾行為、公共危險等議題。第四部分闡述校園意外、自殘自殺、公然侮辱、性平事件、兒少家暴、破壞公物等議題。

    ?

      本書每一篇,都是以學校真實情境作為探討法律知識的文本。作者讓讀者先閱讀一篇故事後,立刻在文末鋪陳「吉官告訴你」單元,先對上述情境文本可能觸犯的法律提出定義,再針對文中人物的行為,提出可能觸犯法律的問題,並提供法律條文對照。另外,也提供讀者可諮詢的單

    ?

      位與聯絡電話。法律條文是生硬的,透過生活中的實例說明,讓法律變得更生活化。原來,我們認為稀鬆平常的事情,都有可能觸法!相信讀者看過這本書後,會更懂得謹言慎行。

    ?

    推薦序3

    ?

    被欺負的孩子,法律就是你的武器

    教育部閱讀推手/桃園市新埔國小教師李威使


    ?

      我相信所有的大人都同意法治教育很重要,但在中小學裡,卻沒有合適的文本可推薦。當我看到《只是開玩笑,竟然變被告?》出版時,身為閱讀老師,立刻買來當作共讀書教材。當時我心想,這麼嚴肅的題材,小孩一定不喜歡,所以老師更該帶著讀。

    ?

      沒想到,這本書小孩竟然看得津津有味!

    ?

      因為書中所列舉的情境,都是他們生活中可能遭遇的難題!原來小孩的成長世界裡,看似平靜的海面下卻是波濤洶湧。他們可以透過這套書的法律知識,了解人際互動的界線在哪裡?一方面是教育、告誡小孩,不可逾越法律的界線;另一方面也提供受壓迫的小孩,以法律知識作為保護自己的抵抗工具。

    ?

      所以,法律其實離小孩並不遠,只是我們以為小孩不必懂而已,現在能有一本貼近小孩生活又專業的法律書籍,就像小孩的「人際生存手冊」一樣,防禦力+99!好書一本,你不看嗎?

    ?

    推薦序4

    ?

    聽了吉官的故事才知道,這些事真的會觸法

    嘉義市教育處長林立生


    ?

      小時候,父母總是提醒我:「細漢偷挽匏,大漢偷牽牛」。在求學的過程中,因為歷程順暢,所以自己從未想像過「會有讓自己觸法」的機會發生。

    ?

      就任教育行政職務後,才發現到孩子真的很容易因為生活中所有細碎的誘惑而觸犯法律。少年調查保護官吉靜如這套著作,簡直就是所有家長與孩子的寶典!

    ?

      裡面的故事,實在貼近學校回報的事件,閱讀起來幾乎就像人在當場一樣。尤其是電子煙、智慧手錶、數位作弊,這些事情在孩子的眼中,就是這麼的「不當一回事」。有些孩子甚至會仗著自己年紀小,法條上有除罪化的寬容空間,因此一而再、再而三的重疊自己的犯罪足跡。

    ?

      對於家長、老師,甚至學校行政而言,這些瑣瑣碎碎的事件,就算找了許許多多的講師來校內演講,也經常被學生當作耳邊風一樣飄過。也因為家長、老師以及講師用的方法,大多是「講經說道」,更讓孩子聽了就生厭。然後把同儕們無稽的網路留言、社群軟體上的道聽塗說,誤以為是聖經那樣信任。

    ?

      吉官這套書,幾乎就是這些孩子們的樣貌!也期待嘉義市的老師參考,並於教室中的閱讀時間中引入,讓這些故事的點點滴滴走入課間探究,讓孩子藉由這些故事,看見自己於生活中所遭遇的危機。

    ?

    推薦序5

    ?

    認識自己、瞭解他人、面對環境、克服難關!

    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長胡語姍


    ?

      很感謝吉官的賞識,讓我有先睹為快的機會!對吉官在法治教育的用心耐心和苦口婆心,早在《只是開玩笑,竟然變被告?》首部曲就深深體會。然而在接到這部續集時,我的腦子直接冒出四個字:「永不放棄」——這是一個多不簡單的精神啊!

    ?

      我曾經在志工進班時,面對亂哄哄的教室,想著扭頭就走;也曾在帶社團課時,看到滿屋子的手機族(喂喂!??這又不是資訊課嘿),想著要怎麼教訓。當然,在看到自己的小孩警告不斷、屢記屢犯,就想著啥時給他巴下去??怎麼吉官都不嫌煩、不嫌累?

    ?

      我想是因為愛。

    ?

      如果可以,誰希望墮落;如果可以,誰希望逃家;如果可以,誰希望考差;如果可以,誰希望??不幸!幸福只有一種,而不幸卻有千萬種,吉官就是那雙溫暖的手!

    ?

      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她把畢生精力投注在關心校園每個角落,在孩子懵懂無知時,用各式各樣的情境題來引導孩子,認識自己、了解他人、面對環境、克服難關,成就最可愛的自己!

    ?

      我相信,這是一份最實用的成年禮,如果爸爸媽媽您的孩子還小,可以早點閱讀來超前部署;如果您的孩子已經大了,請和他們回味曾經走過的炙熱青春;如果您是志工家長,可以透過讀書會或戲劇表演,和其他夥伴們一起推廣;如果您是法律系或犯罪防治系同學,這本書的案例會讓你收穫良多,也更呼應課堂所學。

    ?

      總之,謝謝吉官的認真與執著、也謝謝曾經付出寶貴代價的孩子!打開這本書,你絕對有很深的共鳴,因為我們一直是為愛而生、與愛同行。

    ?

    推薦序6

    ?

    家有青少年的爸媽更要增能,才能提早預防

    財團法人國紹泌尿科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徐掌瑛


    ?

      我在基金會的主要工作項目,是負責統籌培訓家長志工,尤其是有心陪伴,並且能輔導青少年的家長志工們。這些志工們在「增能」之後,回到各自服務場域時,就更有力量陪成長中的青少年「走一段」。

    ?

      培訓課程中,我們曾榮幸邀請吉官擔任講師,深獲夥伴們的好評。她第一本書出版後,夥伴們自行發動團購,給自己看、給自己的孩子看,入班服務時也分享書中的故事,連三年長期合作培訓的所在地:大豐國小學務處,也自行採購,當作老師進修的書籍,以及高年級各班班書。

    ?

      親眼目睹許多孩子下課搶著閱讀的盛況,可見書中的「故事」多麼貼近他們的生活樣貌。當他們面對困惑時,多麼渴望從書中找到解答。吉官的書像是她的分身,困惑的青少年因此得到有力的支持與力量!平安、健康長大,是父母親對孩子最基本的盼望,當今校園事件發生的衝突,認真歸責起來,總是避免不了金錢與感情的糾紛。事件起因都不複雜,但因為情緒失控,導致行為脫序,造成後續刑責的遺憾。只有提早預防,才能完成每位父母最基本「平安、健康長大」的盼望。

    ?

      青少年非常討厭刻意、有目的性的「說教式聊天」,這本書建議買兩本,一本送給青少年當禮物,一本給自己閱讀。閒暇時搭配新聞事件,透過人生歷練多一點的成人,來帶動聊天的內容。用這種旁敲側擊的方式,協助孩子思慮更周全,又避免摸到青少年「逆鱗」,是貼近孩子的好方法。

    ?

      家有青少年,人生修煉會提升!這本書可以讓我們功力大增!

    ?

      (本文作者為「樂讀拒毒關愛守護」高年級入班服務志工培訓課程活動總籌與推廣者,同時也是家有中二生的阿母,與大家一起學習成長中。)

    ?

    推薦序7

    ?

    誤觸法律時,該怎麼說、怎麼做才對?

    臺中市北新國中國文老師/臺中市閱讀輔導團輔導員陳茂松


    ?

      吉官是一位擁有20餘年法庭經驗的少年調查保護官,處理過甚多青少年問題,以豐厚的實務經驗,透過案例分享青少年階段易誤犯的問題,舉凡:霸凌、性平、網路問題、電子煙、吸笑氣等都是。文中不但精析問題的癥結點、說明可能觸犯的相關法律刑責,更從教育立場,分享如何說?怎麼做?是比較適切的方式!消極層面,能避免觸犯法律;積極層面,能以理性態度面對問題、尋求相關單位的協助,終將使問題迎刃而解!

    ?

      曾任國中學務主任五年的我,處理過甚多學生相關問題。其中雖然大多是無心之過,但有些卻要走上法律途徑。看著他們無辜又無助的眼神,令人心疼不已??但錯誤已鑄,只能陪著他們一起面對!

    ?

      因此,拜讀吉官的著作,心有戚戚焉!書中所舉案例,是青少年階段很常遇到的問題,不論是有意或是無心,都是錯誤!不但傷人又傷己,有時甚至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讓人後悔一輩子!

    ?

      極力推薦吉官此著作給所有關心青少年的父母、師長、同學們!無需被火紋身,才知道火會灼傷人;無需身陷囹圄,才曉得做錯事!透過書中所分享之案例,讓我們引以為戒,預防甚於亡羊補牢!

    ?

    推薦序8

    ?

    與時俱進的案例引導法治教育的寶典

    新北市教育局局長張明文


    ?

      真令人意外,吉官又出了第二本書!

    ?

      第一本著作中,明文以為吉官已經把所有的故事都寫完了!沒想到這第二本中的故事,更是時與俱進,連「電子煙」和「P圖事件」都進入了故事中。

    ?

      明文讀完試讀資料後,感嘆萬分,尤其是〈再3公克就可以去參加你的葬禮〉這個故事。故事的加害者是藉由「課程中所學的知識」,加以「運用」在同學身上,而這樣的「運用」因為受害者沒有出現症狀,導致加害者不斷加重劑量。直到一開始就知情的同學聽到「如果我昨天再多倒一點,聽說只要再3公克,效果會更好,也許就能去參加她的喪禮了!」這句話後,心生恐懼,於是才跟自己的父母自白這一切。孩子對法存在著「我只是開玩笑啊」、「我年級還小啦,不會被關、不會被罰啦」這樣的謬思,從加害者的觀點來說,這彷彿是個無傷大雅的惡作劇。但對於受害者家長而言,卻可能是終生的遺憾。

    ?

      吉官這第二本著作,更應成為家長、老師以及學校行政人員在引導孩子時的寶典。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