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原來孟子這樣說(增訂新版)

原來孟子這樣說(增訂新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503827
傅佩榮
九歌
2022年1月27日
113.00  元
HK$ 96.05  






ISBN:9789864503827
  • 叢書系列:傅佩榮作品集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傅佩榮作品集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從柴米油鹽到為人處世取捨之道,從進德修身到前途的抉擇,從是非判斷到生命攸關,人生處處是岔路,而選擇向左還是向右,是遵循內心的真誠,還是隨波逐流?傅佩榮教授以獨到積極的解讀,將孟子從千年前拉到了當代,貼近我們現實生活的主題,展現出孟子的全方位觀點。



      孟子晚於孔子一百多年,在儒家的傳統中,孔孟的宗旨始終相互配合,孟子把孔子的思想,發展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其中以修養論、教育觀、天命觀、人性論、人生境界最為關鍵,每一個面向都映現出核心理念的精采。其中最重要就是人性論,傅佩榮還原孟子的原意,人性「非本善」而是「向善」,找出積極的動力,是我們修養身心的泉源所在。



      學習孟子,可以明白人類之所以偉大,人性之所以可貴,從而使我們加倍珍惜時光,進行成就自我的修練之旅,在這一過程中,自信的快樂將泉湧而出。



    本書特色



      ★傅佩榮以深入淺出文字,引領讀者進入孟子思想的世界。


     





    前言 自信的快樂



    第一講? 孟子這個人

    第二講? 教育這件事

    第三講? 百善孝為先

    第四講? 修養見心性

    第五講? 仁政有方法

    第六講? 異端要批評

    第七講? 孟子的辯才

    第八講? 性善有說法

    第九講? 人生的快樂

    第十講? 人生的境界



    ?





    前言



    自信的快樂




      孟子的自信不是建立在他個人的能力與成就上,而是奠基於他的儒家學說,亦即他從孔子那裡所得到的思想啟發。



      儒家的觀點是什麼?孟子認為,一個人只要真誠,就會發現內心有一種自我要



      求的力量,提醒和督促自己去做該做的事。該做的事可以總稱為「善」,其內容是需要教育來界定的。於是,人在接受教育之後,始終以真誠態度面對自己的責任,並且勇於實踐,擇善固執,最後可以止於至善。



      這樣的人是坦蕩蕩的,是俯仰無愧的,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的,同時也是快樂無比的。



      孟子晚於孔子一百多年,他所處的戰國時代中期比孔子的時代更為混亂險惡,但是他了解孔子的思想,進而深刻闡述,廣為傳揚,使儒家學說形成完整的系統,可以應用在人生的每一方面。《孟子》一書就是最佳的例證。



      孟子是「溫故而知新」的典範。他熟讀《詩經》、《書經》,信手拈來,如數家珍;他善於使用語言,留給後代的格言與成語又多又美;他精於現場辯論,在一問一答之間,使人茅塞頓開,連萬乘之君也對他心存敬畏。但最重要的是,他所宣揚的一切都能結合自己的實踐心得,從而產生充滿自信的快樂。



      現代人最需要的不是快樂嗎?現代人最缺乏的不是自信嗎?那麼何不向孟子請教呢?真正的快樂不是源自外在成就,因為外來的東西可得可失,可多可少,並且始終在緊張的競爭狀態中。真正的快樂來自真誠,遵從內心的要求去做人處事,就是對人生的肯定與感激,人性的尊嚴與價值亦在於此。



      當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邀請我主講孟子時,我心中想的就是如何清楚地介紹這位古代哲人的偉大貢獻。他能被後世尊為「亞聖」,與孔子思想合稱「孔孟之道」,著作又被後代學者定為《四書》之一,這一切榮耀是否實至名歸?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希望本書所展現的是孟子的全方位觀點,其中又以人性論、修養論、教育觀、人生境界說最為關鍵。這些思想組合為一個結晶體,每一個側面都映現出核心理念的精采。



      學習孟子,可以明白人類之所以偉大,人性之所以可貴,從而使我們加倍珍惜時光,進行成就自我的修練之旅。在這一過程中,自信的快樂將泉湧而出。孟子親身作了示範,我們不妨亦步亦趨。另外,有關《孟子》一書的詳細解說,請參考作者的《解讀孟子》(立緒版)與《人性向善》(天下文化)二者。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