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覺概念與抽象概念的對比——後者對宗教的影響——康德的神學觀念——除了特定知覺讓我們感受到的?實以外,我們還可以感受到另一種?實——「臨在感」(sense of presence)的例子——對不存在之物的感覺——對神聖臨在的覺知與舉例——對神聖臨在之覺知的其他例子——對非理性經驗的確信——理性主義在建立信仰時的劣勢——在個人的宗教態度佔優勢的可能是熱情或是莊嚴
感覺對宗教而言是首要的,哲學是次要的功能——理智主義(intellectualims)宣稱要在其神學建構中避免主觀的標準——「信理神學」——批判它對於上帝屬性的說法——「實用主義」做為對於概念之價值的檢驗——上帝的形上學屬性沒有實際的重要性——用來證明上帝之道德屬性的那些論證很差;系統神學的崩潰——超驗觀念論的結果比較好嗎?它的原理——引述約翰.開爾德的話——他的話用來覆述宗教經驗是好的,但做為合理的證明則無法令人信服——哲學能夠為宗教做的,就是將自己變為「宗教學」(science of religions)
綜覽宗教心理學的發展,皈依(conversion)歷程一直是這門學問裡頭不變的焦點問題。但是由詹姆斯的時代至今,對皈依的探討已經有巨大的改變;我們可以由皈依研究的改變來看自詹姆斯以來宗教心理學研究的改變。首先,基督宗教的皈依歷程已經不被視為典範,不同的宗教文化很可能有不一樣的皈依心理歷程。人類學與社會學在研究不同文化的現象上領先心理學甚多,這方面的研究也受人類學與社會學的影響很多,例如在《宗?科學研究期刊》(The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ies of Religion)裡頭,研究皈依現象的學者很多是社會學家,他們在六?年代就開始以新興宗教為研究對象,也因此提出許多與基督宗教不同的概念。而人類學家在研究部落宗教或是民族宗教時,提出很多關於自我透過文化的影響而有所轉化的觀點,這也是心理學家應當參考的。其次,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學不考慮宗教制度與組織對於宗教經驗的重要性,但在社會心理學裡頭,剛好扭轉了這樣的觀念。宗教制度、組織以及歷史對於個人宗教體驗,不但不能被忽視,相反地,正是由於宗教體系所使用的語言與觀點,提供個人看待自己生命經驗的角度,也提供個人自我轉化的基礎。當宗教越來越多元,我們就必須越正視不同宗教經驗之差異。第三,當前對皈依的研究已經不再只專注於特殊人物與特殊經驗。詹姆斯的研究容易被批評的地方就是他的理論無法推論到一般人的虔信,令人誤解只有強烈、非比尋常的情緒經驗才是深刻的宗教體驗。詹姆斯在哈佛所指導的學生普瑞特(James B. Pratt)的研究就以平常的虔信做為考察的對象,彌補了詹姆斯對這個向度的忽略。
宗教與心理學的對話(religion in dialogue with psychology)又包括:(1)心理學與神學的對話(psychology-theology dialogue)、(2)心理學與比較研究的對話(psychology-comparativist dialogue),以及(3)心理學自身的宗教化(psychology as a religion)。這些對話都有其支持者,也分別蓬勃發展中,其中詹姆斯的影響依稀可見。詹姆斯在本書中引用了佛教與印度教密契經驗的文獻,討論佛教的「禪那」(dhyana)與印度教的「三摩地」(samadhi)的密契狀態。從今日的眼光來看,詹姆斯的引述與分析或有「東方主義」(orientalism)之嫌,亦即把西方的理解範疇(尤其是基督新教)以及重視個體直接經驗甚於傳統影響的傾向套在東方宗教上。從心理學與比較研究的對話來看,詹姆斯的作品代表了這個對話生澀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