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真理,追求人生的意義
?
宗教信仰能成為真理嗎?真理如何被實現呢?與真理等價的又是什麼?
?
「我認為我們的宗教信仰之能成為真理,是涵括在其讓我們『覺得好』而不是在其他因素上。」百年前,20世紀心理學巨擘威廉•詹姆斯如是說,引來許多爭議,百年後的今天,探討「真理」的聲音卻似乎相當稀微薄弱。
?
雖然詹姆斯自小就對哲學很有興趣,但他在年過半百後才將學術興趣轉向哲學,於1907年出版《實用主義》(Pragmatism),一時洛陽紙貴,被公認為是美國當時最有名的哲學家。pragmatism這個詞借用自美國符號學大師、實用主義哲學家皮爾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 1839-1914),但是皮爾斯只是提出一個避免模稜兩可、不夠精確的哲學方法,詹姆斯卻繼續推演成為一個關於真理的理論。詹姆斯否認在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有絕對的真理,真理是暫時性的,而非依絕對的標準存在。詹姆斯將對真理的分析,應用到對道德原則的討論,他認為絕對的道德標準必須讓位給將人類的情況與經驗考慮進去的價值觀。
?
繼《實用主義》之後,威廉•詹姆斯將自己所有直接討論真理問題的文章匯集成此書,命名「真理的意義」(The Meaning of Truth),內容談及認知的功能、「真理」一詞的意義、人文主義的本質、人文主義與真理、實用主義者對真理的解釋及其誤解者、認識者與被認識者的關係、絕對者與精力充沛的生活、抽象主義與「相對主義」,以及與其他學者關於真理的對話。他相信對「真理」明確的定論將在知識論的歷史上形成一個轉捩點,之後在一般哲學史中也必是如此!
?
本書重點
?
.20世紀心理學巨擘威廉.詹姆斯經典著作,關於真理相關演講、評論或論述的合輯。
?
.詹姆斯的真理哲學是多角度的關照,其對真理意義的剖析,及對真理誤解的駁斥,是透過不同視野剔透出真理的多元論意義。
?
.經由詹姆斯對真理意義的清理與論述,重新理解「實在」與「真理」的困擾議題如何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