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頸椎全書:頸椎生病,疼痛就來!3C產品讓你的頸椎提早退化。奧運隊醫告訴你如何不開刀治頸椎

頸椎全書:頸椎生病,疼痛就來!3C產品讓你的頸椎提早退化。奧運隊醫告訴你如何不開刀治頸椎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298022
林頌凱
出色文化
2023年5月08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6267298022
  • 叢書系列:健康樹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7 x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健康樹


  • 醫療保健 > 運動健康 > 筋膜/復健/物理治療











    在台灣,每五人中,就有三人有頸椎問題,

    頸椎病成了全民新疾病!

    十幾歲就有頸椎骨刺、不到三十便得五十肩……,

    這些難醫治的肩頸疾病都在告訴你,

    你的頸椎正在退化喔!



      你的身體常有一些查不明、治不好,一再反覆發作疼痛小症狀,這樣小毛病真的很惱人,想治療卻又搞不清該掛哪一科才好。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骨科、復健科,還是乾脆找個中醫調身體?



      或許這一切都很簡單,只要檢查一下你的頸椎,答案可能就會浮現──原來一切都是頸椎病症候群惹得禍。



      過去,多是上了年紀,或是曾遭到物理傷害(如車禍)族群,才容易有頸椎病症候群。但是,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許多「低頭族」也成為頸椎病症候群的潛在份子,本書中就有一個案例就是十幾歲的青少年產生頸椎退化,有了頸椎骨刺。因此──



      頸椎疾病不再是年長者的專利,

      經常用3C產品、滑手機的你我,

      可能都有頸椎疾病或頸椎正在退化中。



      那麼,得了頸椎疾病,例如:頸椎骨刺,需要開刀嗎?



      在本書中,作者林頌凱醫師並不主張一遇難醫的頸椎疾病便開刀,而是解析與頸椎病相關的各科別資訊、各種頸椎病療法大解析,讓讀者真正瞭解治療頸椎病的各種各樣的選擇。林醫師本人不是那麼鼓勵頸椎病都得用物理侵入性治療,並以自身為例,雖有頸椎間盤突出問題,但因積極地接受復健,並隨時提醒自己保持各種正確姿勢,仍能維持非常好的生活品質。



      此外,本書在最後也教大家12招頸椎伸展復健操,讓大家隨時隨地舒展疲憊的頸椎,減緩頸椎退化,矯正歪斜的頸椎姿勢。就算是頸椎病上身,也能以輕鬆的態度面對,用恆心參與復健,再以舒展操輔助,來改善頸椎病帶來不適。



    本書特色



      ★強調「治療頸椎病,免開刀」。詳細介紹了各種頸椎疾病的成因、不同治療方式、復健與自療;讓頸椎病友免於恐懼就醫。



      ★本書詳解頸椎病症候群的緣由,讓原本擁有這些小毛病、小症狀的患者都能有效地找到自療的方式。



      ★本書提到15種最常見,卻也最為人忽略的頸椎疾病,是目前最受注目的病症,例如:五十肩、高爾夫球肘、腕隧道症候群……等,看似和頸椎毫無關係,但都是頸椎不正或是頸椎退化所引起的。

    ?


     





    自序



    Chapter 1 每個人都可能是頸椎病的高危險群?

    1-1頸椎退化不再是年長者的專利,你知道頸椎每天承受多少重量嗎?

    1-2頸椎不正百病生,解析頸椎病6大類型

    1-3中醫、骨科、神經科、復健科,頸椎病該看哪一科?



    Chapter 2 對症治療,15種高發病率的頸椎病

    2-1 頸椎退化性關節炎

    2-2頸骨刺

    2-3頸椎間盤突出

    2-4頸椎狹窄症

    2-5頸神經根病變

    2-6落枕

    2-7頸因性頭痛

    2-8頸因性眩暈

    2-9巴劉氏症候群(頸部揮鞭症)

    2-10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2-11上交叉症候群

    2-12五十肩

    2-13肩旋轉肌疾病

    2-14高爾夫球肘

    2-15腕隧道症候群



    Chapter 3 不開刀治頸椎病,治療的N種選擇由你決定

    3-1關於我的治療原則:盡量不吃藥、不鼓勵開刀

    3-2不開刀的N種頸椎治療面面觀



    Chapter 4 自主運動改善頸椎病





    ?









    一位復健科醫生的頸椎病告白




      我是復健科醫師「Dr.53林頌凱」,多年來透過寫文章、上節目、拍影片、出書等各種管道,向大眾傳遞「如何利用復健醫學,讓你的生活更輕鬆」的理念。在更早之前,我是當了復健科醫生後,才意識到自己的頸椎有問題、知道什麼叫「頸椎病」;罹患頸椎間盤突出後,才切身明白頸椎病有多麼痛苦、是一個多麼困擾人的病。我在治療自己、用各種方式學習與頸椎病共處的過程,發現原來要改善的方法有很多,也因為自己的深刻體會,進而立誓要讓大家明瞭「頸椎」的重要性,如何照顧好頸椎?身為患者有哪些可以先做的事?以及復健科系統有很多種方式可以使病人免於開刀的恐懼與威脅。



      現在回想起來,我在就讀醫學系時,頸椎就已經數度出現求救警訊。



      當時脖子緊繃痠痛是家常便飯,腦袋的沉重感令我經常上課上到一半就得用手托著。後來去參加一些會議時,脖子連掛個識別證都會出現緊繃反應,覺得不舒服。對於沒有過頸椎病的人可能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那時我的脖子敏感到只要有一些些重量,就會因為身體的防禦反應產生緊繃、疼痛,包含後頸兩側出現怎麼揉都揉不開的「氣結」。雖然心裡覺得怪怪的,然而那時才30歲、剛當上主治醫生,怎麼也不會聯想到骨刺、椎間盤突出會出現在我的脊椎上。



      最不想發生的事發生了



      沒多久,我的症狀越來越嚴重。



      頸痛加劇,不時伴隨著頭痛、頭脹,還有右邊的肩胛骨痛得厲害,常常動都動不了;晚上時常翻來覆去睡不著覺,頸部的承重能力越來越差,手部也三不五時麻麻的,心裡直覺不對勁了:為什麼病人在診間裡敘述的症狀,一個個發生在我身上?後來陸續做了X光、核磁共振檢查。這一照,片子顯示我的頸椎完全是直的,更慘的是第4、5、6節的椎間盤已經突出了,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之前的脖子痠痛不是一般的肌肉緊繃造成,而是脊椎已經出狀況了。心情低落之餘,我轉換心態正視自己確實是個頸椎間盤突出的患者,每週乖乖撥出3天、趁著看診空檔認真的做物理治療(復健三寶:熱敷、電療、頸椎牽引),大概在第3、4週左右看到效果。乖乖做了半年的物理治療,縱使脖子還是有些疼痛,至少手麻問題完全消失,就比較放心了。和多數頸椎病患者一樣,以為有改變,應該就沒事了。那時候還沒有體認到「姿勢」「心態」的改變,對我來講有多重要。



      不到半年的時間,那些老症頭居然重新跑回來了。這次不僅睡覺手會麻,翻來覆去找不到能入睡的姿勢,到後來白天身體不動時也會手麻。我接受了另外一次的核磁共振檢查,整個過程需要平躺半小時,但我根本躺不住,重做到第3次才勉強完成。下了檢查台看影像結果,心涼了半截。跟之前的片子相比,我的頸椎間盤突出變得更嚴重,而且在第4、5節處的壓迫已經從神經根發展到脊髓,壓迫神經根頂多手麻無力、肌肉小萎縮,但壓迫到脊髓極有癱瘓的可能性。



      和大部分患者的情緒一樣,當下心情非常沮喪,也相當自責;一來是無法接受我把自己的身體搞砸了,二來是覺得很諷刺:我就是復健科醫生,怎麼會把自己搞成這個樣子?連自己的頸椎都顧不好,有什麼立場要病人接受我給的治療呢?



      我可以讓我的脖子變好



      頸椎的病況變壞得太快,那時醫生同事告訴我要動頸椎手術。其實我心裡也清楚,如果外科醫師看了我的頸椎影像檢查,八成會說:「這個狀況要開刀」。可是當我真的被宣告要動手術的那一刻,「我也怕開刀」,因為任何手術對身體來說都是一種傷害、是一種風險。只是什麼都不做的話,椎間盤突出不可能會好,在決定不開刀後,我走向另一個治療頸椎的歷程,學習「和頸椎病和平相處」。首先,弄清楚自己對治療的期望是什麼?如果期望「椎間盤不突出」,那是不可能的,我必須先接受它是我的一部分。其次,我能做的事情是:不要讓病情繼續惡化,減少發作。即使發作,我可以有警覺性且用自己的方式減緩症狀引起的不舒服。



      頸椎病況會惡化得這麼快,一定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包含身體處於發炎狀態、睡眠作息、姿勢不良,同時也凸顯了我的肌肉力量的不足。當時除了一一對焦日常生活中的每個姿勢做矯正,調整了復健與運動訓練的時間占比,不僅做運動,而且是做「對的」「有效」的運動,物理治療師同事帶著我做深層的肌肉力量強化運動,同時在打開胸椎的運動方面下了不少工夫,這對我帶來很大的幫助,因為胸椎太卡會影響到頸椎的角度。「疼痛發作的狀態」成為我當時覺察身體很重要的一件事,譬如我發現好好睡一覺比去拉脖子的效果還要好,從此就改變作息不讓自己熬夜,每晚12點以前就寢,長久下來也真的證實帶來助益。



      這些一點一滴的改變,讓我看到除了做復健以外,原來頸椎病還有很多方法和空間可以去獲得改善。也因為我自己經歷過,而和患者有更深刻的溝通,聽他們怎麼做,給他們建議,鼓勵每位患者找到適合自己的紓壓和減緩疼痛的方式。此外,我接受了「脖子有問題」,以及它會帶來疼痛的這件事;接受我有頸椎病的事實後,將焦點放在兩件事:



      •不要讓我的脖子變得更不好:這對所有頸椎病患者是很明確的事實,避免會讓自己愈來愈不舒服的姿勢和動作。



      •我可以讓我的脖子變好:意即做好「預防」和「強化」,以我的狀況來講,就是隨時注意姿勢的正確性,有時間就做胸椎運動,保持胸椎的靈活度,就不會讓脖子是卡住的狀態。



      當我徹底改變自己,確認不開刀治頸椎的決心和治療方法,10年多來我沒有吃過一顆止痛藥、沒打過止痛針。現如今,雖然脖子還是會不舒服,沒辦法維持同一個姿勢太長時間,但我知道自己身體負荷的極限在什麼地方,耐受不住了我可以選擇休息、睡覺、去打網球,頸椎病這件事已經不至於影響到生活品質、工作效率,也不再因此產生自責情緒。



      學習與頸椎病共處,別讓情緒綁架了人生



      在復健科住院醫師時期,我接受的訓練大部分是負責照顧較嚴重的病人,像是中風、脊椎損傷、開刀等需要長期復健者,復健重點聚焦「病人的身體功能」──如何從坐到站到走,乃至於重新訓練病人對大小便的控制,或是在關節功能角度上的治療。對於疼痛認知、疼痛處理的層面,相對來講是比較少。然而,當我成為主治醫師,開始獨當一面的看門診後,才發現復健科中有一群人長期為疼痛所苦,其中很大部分是與頸椎病相關,包含了骨刺、椎間盤突出、肌筋膜症候群等引起的疼痛,造成患者生活上很大的困擾。



      另一方面,在第一線的醫療現場看見民眾知道自己罹患頸椎病時,像是長了骨刺、椎間盤輕微突出、脊椎有一些滑脫等等,很容易與「手術治療」畫上等號。站在復健科醫師的角度,我認為「只有10%左右、極嚴重的頸椎病,才需要積極考慮手術的必要」,除此之外,所有的頸椎病基本上都一定有可逆的空間,「動手術之前,患者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事實上,我在治療自己的長期抗戰中,明白姿勢的重要性與頸椎修復需要的過程,從而更認識人體,找到更多讓患者變好的方法。撇除狀況真的嚴重到真的需要手術治療的頸椎病,就我的自身經驗加上臨床觀察,5%的頸椎病藉由物理治療在3個月內能痊癒,或有明顯改善,未來只要做好居家保健即可;但有高達85%的頸椎病可能造成千奇百怪的各種症狀,或對患者在生活上產生不同的影響,以至於需要適應長期和頸椎病共處,但這些症狀跟影響只要經過適當的處理和保養,都有非常高的機會獲得改善,只是改變的過程較為漫長。



      身為復健科醫師,我們的專長某種程度是聚焦在解除患者的痛苦,但方法絕不是只有單純的打針、做復健或是運動。我在看診時看的是一個過程,疼痛往往會影響到病人的情緒、加重憂鬱的狀況,而憂鬱的人對於疼痛的敏感度也會變高。所以我相當在意復健過程帶給病人的穩定感,包含了身體與情緒管理上的雙重平衡,一位病人在不同的狀態之下,我可以用什麼方法幫助他?復健科兼具了指引與陪伴的角色,讓病人在我的建議或復健團隊的幫忙之下,從病況的改善到得到正向的回饋,逐步的感受到自己真的在變好當中。



      回到撰寫此書的初衷,現在的我並不被頸椎病所苦,也誠摯的希望透過此書傳達一個既實用又很實際的面對頸椎病觀念──當頸椎還很健康時,你可以做哪些事維持住;當頸椎生病時,你又可以做哪些事讓它不要惡化而且變好。



    ?




    其 他 著 作
    1. 不開刀,治頸椎:林頌凱醫師全方位剖析你的頸椎毛病,從根本解決肩頸痠痛麻(附自我檢測&自主運動示範影片QR Code)
    2. 超級滾筒:阿凱醫師的筋膜滾筒放鬆術
    3. 國家代表隊醫師教你運動不受傷:這些知識你該知道,運動才能更有效,不再這裡痛、那裡痠
    4. 史上最強!林頌凱醫師的痠痛戒斷操 (全彩)
    5. 無負擔快瘦伸展操:林頌凱醫師教你1分鐘纖肩、腰瘦、俏臀、美腿(附DVD)
    6. 一個動作 擺脫痠痛:向全身痠痛麻說bye bye的67個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