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愛的69種玩法(I、II雙重魅惑夾鏈袋限量版)
定價227.00元
8
折優惠:
HK$18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關於殺人這件事......請勿對號入座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358054
馬卡
要有光
2023年10月20日
83.00 元
HK$ 66.4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7358054
叢書系列:
要推理
規格:平裝 / 202頁 / 14.8 x 21 x 1.0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要推理
分
類
文學小說
>
懸疑/推理小說
>
華文懸疑/推理小說
同
類
書
推
薦
廢線彼端的人造神明【作家親簽版】
廢線彼端的人造神明
魔蟲人間套書(限量簽名版,1&2)
魔蟲人間套書(1&2)
魔蟲人間2•黑白
內
容
簡
介
【可米瑞智百萬小說】首獎得主馬卡筆下七篇關於殺人以及被殺的故事,究竟是真實事件還是虛構幻想,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深藏在故事背後的真相,你敢對號入座嗎?
◎關於殺人的第一件事:迷戀卡繆的女人
年屆三十、渴望步入婚姻的「她」,雖外貌姣好卻情路不順;在一次相親中,她認識了其貌不揚但對她百般呵護的丈夫。可最終她滿身是血地告訴警員,老公一直試圖想殺她……
◎關於殺人的第二件事:不存在的痣
算命師告訴阿雪她擁有一顆美人痣,同時也是兇惡痣,像是應驗算命師的話──父親意外身亡,丈夫投資失利,女兒腦麻,就連唯一的救贖阿法老師,也失足墜落懸崖。這一切當真都是巧合?
◎關於殺人的第三件事:醋男
小莫與龍哥是校園風雲人物,也是最好的哥們,直到他們認識了立莉,她闖入兩人之間,「友情」慢慢地變質。一場複雜的三角關係,最終釀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劇。
◎關於殺人的第四件事:房塚
雖B女離過婚又脾氣壞,但T外貌條件極差,即使家人反對也執意迎娶。為節省開銷,婚後他們仍住在T妹買的公寓,長期下來摩擦不斷。某日T妹去露營後,家中開始傳出惡臭……
◎關於殺人的第五件事:第二次母親
小梨經熟客介紹認識了阿朝,兩人情投意合,可是她卻似乎有所隱瞞,原來她有一個如困在繭中的植物人女兒。隨著她再次懷孕,準備步入禮堂之際,她又該如何藏住這個祕密?
◎關於殺人的第六件事:天才的眼神
士杰天資聰穎善良,是家族中第一位醫生,他在哥哥佳威最需要的時候,毅然捐出自己的腎;外貌英俊的他,花邊新聞不斷,生活令人稱羨。然而在哥哥佳威眼中,卻是另外一番故事──
◎關於殺人的第七件事:少女彼得潘
郁秀衣衫不整地被發現陳屍在水溝中,臉上蓋著厚厚的泥土,現場除了報案的老農夫婦,還有幾位圍觀群眾,警察發現其中的V相當有嫌疑。有些變態殺人後,是會重返現場回味的……
本書特色
★可米瑞智百萬小說首獎得主馬卡,以七篇模糊人性善惡界線的短篇故事,挑戰讀者道德底線──到底有誰是真正的善,有誰又是真正的惡呢?
★《婚前一年》作者李柏青、推理評論家余小芳專序推薦,深入馬卡異色小說的推理世界!
各界推薦
李柏青(《婚前一年》作者�小說家)
余小芳(推理評論家)
「馬卡的文字便像老木工師父的鑿刀,木柄無花、刀刃無芒,外表毫不起眼,一下刀卻是鋒利無比,幾筆線條,雕龍刻鳳栩栩如生,雕人的面孔還會因為太肖似而讓人有點怕怕的。」──小說家 李柏青
?
目
錄
【推薦序】老師父的鑿刀�李柏青
【推薦序】直抵人性之「惡」的黑色故事旅行箱�余小芳
迷戀卡繆的女人
不存在的痣
醋男
房塚
第二次母親
天才的眼神
少女彼得潘
?
序
推薦序
老師父的鑿刀
李柏青@《婚前一年》作者、小說家
我與馬卡素昧平生,他來信又正好在我農曆年前最忙碌的時段,因此我思量再三,壓了一個兩個月的期限,想說等工作緩點再來讀稿,馬卡也答應了。
三天後某個晚上,我點開《關於殺人這件事……請勿對號入座》的檔案,以確認是否適合傳送到電子閱讀器上。我讀了第一個故事的第一頁,然後讀了第二頁、第三頁,接著第二個故事……不知不覺便把整本書讀完了。
心得只有兩個字:過癮。
該怎麼形容呢?馬卡的文字便像老木工師父的鑿刀,木柄無花、刀刃無芒,外表毫不起眼,一下刀卻是鋒利無比,幾筆線條,雕龍刻鳳栩栩如生,雕人的面孔還會因為太肖似而讓人有點怕怕的。隨手引一段文字:
在醫院他們一直問她,到底是誰「害」了她。當然「害」這字眼兒用得輕微,用得取巧,他們指的,就是誰侵犯、強暴了她。他們認為她沒男友,也認為她不會那麼不懂事,壓根不敢想像這事兒也有可能是兩情相悅下的結果。但小梨一直不願講話,也沒哭泣,只是看著窗外,但那裡除了灰白天空外,什麼也沒有。──〈第二次母親〉
《關於殺人這件事……請勿對號入座》的故事都不是本格的推理,我也不喜歡把它們稱為社會派推理──好像不是本格就是社會一樣,硬要分類的話,大概接近「黑色小說」(noir fiction)。核心是那些人生中最糟、最髒、最殘酷的事物,隱藏在看似平順、安穩的日常之下。
馬卡說他有意模仿德國作家費迪南•馮•席拉赫,我認為是很成功的,而且相較席拉赫作品,《關於殺人這件事……請勿對號入座》寫的是台灣的故事,你我或多多少都遇過或聽過的那種,那感覺便不是像外星人入侵太平洋或是恐怖分子炸白宮的故事,而是像聞著一小塊掉在冰箱下面的香蕉、逐漸腐爛發臭生蟲那般。
而且大約過了一定的年紀,生老病死開始變得真實,讓我們更明白命運無常,現有的幸福得之不易,《關於殺人這件事……請勿對號入座》裡的情節就更令人心驚膽戰。我閱讀的過程中不時「喘大氣」,讀完後想去買保險。或許保險公司可以考慮給這本書一些業配。
簡言之,很好看的故事,推薦給各位。
推薦序
直抵人性之「惡」的黑色故事旅行箱
余小芳@推理評論家
筆者約略於二○二一年第四季接管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官方信箱,正式成為管理員之一。往返的信件大多來自出版社,有時亦摻雜創作者的來信,偶爾收到類似打啞謎或廣告郵件,基於推理小說迷的好奇心,總不免需要稍微探查寄件者的身家來歷與數位足跡。與作家馬卡的初識即來自當年底的魚雁往復,正巧為《殺人是件嚴肅的事》出版的那年。歲月倏忽,再度收到來信,是《關於殺人這件事……請勿對號入座》即將付梓之際。
馬卡出生於一九八一年,因工作機緣在二○○八至二○一○年間旅居非洲史瓦濟蘭,於黑色大地的時光開啟寫作契機。二○一○年起迄今,分別於春天、凱特、九歌、大旗、釀出版、要有光等出版社發行八部作品,其中,《口袋人生》入圍九歌兩百萬長篇小說徵文獎、《迷走巴士》榮獲可米瑞智百萬電影小說獎首獎、《人魚之夢》入選秀威青少年文學獎,另計有四篇短篇小說刊載於《皇冠》雜誌(已集結至本書),其創造性及想像力豐沛,是擅長書寫黑暗、邪惡與荒謬的跨類型文學小說作者。
全書共收錄七篇短篇異色小說,為馬卡第九本著作,字數落在八千字至一萬三千字之間,故事中的角色沒有大風大浪的境遇,有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偏執和徒勞。若以推理小說派別分類,馬卡的作品遊走模糊地帶,他有美國懸疑大師史丹利•艾林(Stanley Ellin)的奇詭風采,雜揉心理驚悚(Psychological thriller)與犯罪小說(crime fiction)的情節轉折,兼具黑色小說(noir fiction)的冷色調和惡趣味,遣辭用句文雅典麗,內容卻粗暴狂野,難以定義,洋溢成人式的迷幻異想。背景迥異的主角們,承載著不同的飲食起居壓力與暗黑心事,有的騷亂迷離,有的痴狂瘋癲,讓讀者掩卷時或愕然或空虛、或喟嘆或驚奇。內文時而鑲嵌文學性的比喻,譬如明明是幸福滿溢的北海道蜜月旅遊,卻空留一股淡然幽靜的孤寂:
那時是春天,空氣極好,盛開的櫻花簡直美得令人不敢置信。阿雪在那兒擱了一把鮮花,但在櫻花襯托下,那把花毫不起眼。後續路人見了,都覺得那把花很寂寞。──摘自〈不存在的痣〉
德國作家費迪南•馮•席拉赫本業為律師,著有《罪行》、《罪咎》及《懲罰》等短篇犯罪三部曲,書寫喧囂背後極致的寂寞與徬徨。而本作原名《罪愆》,題材及刻鑿的主題相當有致敬意味。馬卡描繪市井小民日常生活的小情小愛與人生百態,同時刻劃人性黑暗面隱藏的險惡;當他淡漠敘說的另一面,是既疏離又熟悉,貫穿真實且一筆入惡的辛辣,看似簡單而非經意的描摹,往往掀起小人物生命的波瀾萬狀與驚滔駭浪,大力衝擊著讀者的內心和視野,曲折低迴又致鬱。
●余小芳
暨南大學推理研究社指導老師、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四屆常務理事、台中市立圖書館清水分館迷謎知因推理讀書會導讀者。主編《發條紙鳶:台灣校際推理社團聯盟徵文獎傑作選》一書,部落格為「余小芳的推理隨文2.0」。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