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給我40歲的女兒:心理醫師媽媽走過中年之路的38個提醒

給我40歲的女兒:心理醫師媽媽走過中年之路的38個提醒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492260
韓星姬
Loui
商業周刊
2024年8月29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6267492260
  • 叢書系列:生命樹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生命樹


  • 心理勵志 > 勵志故事/散文 > 勵志小品文











    ★執業超過40年,撫慰20萬名讀者★

    《心理醫師媽媽給女兒的人生真心話》感心續作

    這次要給即將、正在或走過「中年之路」的你

    ?

      四十歲經歷的混亂,既是告訴我們改變時機到來的訊號,

      也是叫我們邁向人生新階段的內在聲音。

      藉由此刻的混亂整頓人生、再次成長,這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

    ?

      韓國最療癒的醫師媽媽作家韓星姬,十年前為「全天下已經長大卻害怕未來的女兒們」寫下《心理醫師媽媽給女兒的人生真心話》;十年後,以媽媽與走過中年之路的過來人身分,再次提筆,寫給正在「經歷四十歲成長痛」的女兒與四十歲世代──

    ?

      ●這世上的成功與幸福沒有標準答案──

      每個人到了四十歲,都有不同的生活軌跡,別人看似美好的成功終歸是別人的,妳還是要朝向自己的版本前進。

    ?

      ●別過度期待──

      現實再寒酸,也不代表人生毫無意義。承認自己的極限,重新調整夢想,

      照實看待美麗與鄙陋共存的世界時,才有辦法不被現實打擊。

    ?

      ●四十歲,總算可以活出自己的年紀──

      假如人生的上半場是在世界打造的競技場上成為選手,努力奔跑的日子;人生的下半場便是打造個人喜好競技場的時機。

    ?

      ●找到真正的朋友──

      到了人生後半場,朋友之間的相似之處多過差異。所剩不多的人生,淡化了我們的嫉妒心,萌生真正的情感連結,學會互相體諒,對彼此寬容。

    ?

      ●與父母和解──

      照顧年邁父母的時間,是理解父母人生的最佳時機,所謂理解,就是要去找出父母為何不得不那樣生活的解答。

    ?

      ●六十歲時最後悔的事情──

      被古板的年齡劇本左右,四十歲就斷定自己年紀大,活得只剩責任與義務。直到六十歲才發現,原來四十歲還很年輕??

    ?

      「女兒啊,四十歲時覺得自己年紀太大,像是有人指使的一樣,活得指剩下責任與義務。直到六十歲才發現,原來四十歲還很年輕……」∼韓星姬

    ?

    本書特色



      1. 療癒20萬讀者,心理醫師媽媽40年專業分享

      韓國20萬冊暢銷書《心理醫師媽媽給女兒的人生真心話》的作者韓星姬新作,寫給40歲女兒,在同一世代面臨的各種壓力與狀況,不安與混亂,都是正常,最重要的是照顧好自己。

    ?

      2. 一位走過中年之路的過來人真心話

      60多歲的作者,回首自己的中年危機,以過來人身分告訴大家,中年正是「修剪人生」最好的時刻,決定什麼該做不該做,不要自己畫地自限,要相信,等到60歲再回頭,會發現40歲還很年輕。

    ?

      3. 身兼多重身分,最懂女性的溫暖對話

      作者除了擁有心理醫師專業背景,也是「職業女性」且「為人母」,雖是她寫給「40歲女兒」的人生課題,也是對現下35+的女性,不論已婚、未婚的正向鼓勵,「一切都會沒事的。」

    ?

    感心推薦



      張?仁|暢銷作家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

      陳嬿伊│精神科醫師

    ?

      四十歲的每個決定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就像電影裡拆炸彈的關鍵時刻:要剪藍線還是紅線,只有一次機會。很慶幸有這本書,好像有個智者讓我在拆炸彈時,陪在身邊微笑著說:「沒關係,妳一定可以做得很好,不管剪哪一條,一定都會沒事的。」∼暢銷作家張?仁

    ?

      我很喜歡書中母親對女兒的理解和鼓勵,並呼籲每個父母不管在任何時期,都被提醒「請充分信任、支持你們的孩子」。讀完這本書,讓我充分感到一點一滴釋放,和值得被疼惜、被愛,承認壓力和累,也感受活力和泉源。∼諮商心理師黃之盈

    ?


     





    【推薦序1】給四十歲的我輩中人,原來我們並不孤單

    【推薦序2】年屆四十,中年震盪─別害怕聽見內心的鼓聲

    序 時隔十年,再次寫信給妳



    Chapter 1_這些年,照顧病人的領悟

    01. 有天驚覺,我的人生被偷走了?

    02. 面對四十歲的不安,妳可以這樣做

    03. 不管幾歲,妳都可以給自己新的開始

    04. 六十歲時,最後悔的事情

    05. 四十歲,是時候為你的人生感到滿足

    06. 對人生不要有過度期待,那容易使人不幸

    07. 曾經的創傷,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08. 為了走出一成不變,四十歲前決定遠行的村上春樹



    Chapter 2 _女兒啊,妳第一個要照顧的是自己

    09. 為人生來說,痛苦挫折也是禮物

    10. 四十歲的生活首要,學會好好休息

    11. 試著說出你的真實感受吧,我的女兒

    12. 跟孩子互動,用美好的回憶替代嘮叨

    13. 四十歲的妳,有能力擁抱內在的陰影了

    14.女兒啊,妳有想為自己做的事嗎?

    15.我想告訴「活得很累」的妳

    16.不必為了想擁有「me time」自責



    Chapter 3_四十歲時常忽略,卻不能不關注的問題

    17.好好擁抱自己,陪著妳內在小孩長大

    18.睡不著?心不安?我們來寫煩惱日記吧!

    19.年紀大也有好處,會越來越知道怎麼心平氣和

    20.轉化情結,讓生活充滿創意和動力

    21.妳不必當個好媽媽,而是當個像自己的媽媽

    22.練習表達真實的情緒,看見自己真正的內在需求

    23.花時間心力去討厭那個人,那不是太消耗妳自己?

    24.能理解父母的人生時,代表妳成為真正的大人了



    Chapter 4_如果問我,人生該怎麼過?

    25.雖然變老了,但我很滿意現在的年紀

    26.煩惱很多時,試試站遠一點來觀看吧!

    27.上了年紀的學習是真正的學習開始

    28.讓夫妻關係成為彼此最好的朋友關係

    29.年過四十,去找出妳的朋友伴吧!

    30.父母能給子女的最佳贈禮,是跟著孩子一起獨立

    31.妳的另一半,只是想當個比自己父親更好的爸爸



    Chapter 5_別管別人怎麼說,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吧!

    32. 四十歲正是「修剪人生」的好時機

    33.不管別人怎麼說,過得開心最重要

    34.女兒啊,人生終點時妳希望在別人心中留下什麼?

    35. 去看見值得相信與跟隨的人,讓自己成為這樣的人

    36. 與其想著「一定要做好」,不如放鬆相信「一定會成功」

    37. 人生下半場的預備動作:鍛鍊體力、理財計畫、管理自己的心

    38. 女兒啊,媽媽會一直支持妳到生命最後一刻





    推薦序



    給四十歲的我輩中人,原來我們並不孤單

    張?仁|暢銷作家




      身為媽媽、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媽媽,《給我40歲的女兒》這是一本讓人感受很複雜的書。不過不要誤會,是一種溫暖正面的複雜;而且正是因為複雜,反而讓人鬆了一口氣。「啊,原來大家都是這樣啊!」我在讀的時候,屢屢覺得自己原來不孤單。



      是的,我原本孤單無比。



      我們這代似乎卡在某種時代的間隙中:小時候就被教育「好好考試、好好工作,就會幸福美好的未來」。但到了四十歲,我們發現跟偶像劇裡那種工作穩定、家庭美滿、在職場上充滿自信的亮麗人生不一樣。我們每天灰頭土臉的掙扎,面對科技快速改變、國際職場競爭、每天要做無數次決定、小孩在旁邊又煩的要死,我們一邊奮力存活、一邊要養家糊口、自我成就,一邊還要試著成為新時代中充滿愛與?發的父母。(誰知道這到底是什麼!)這種經常性的徬徨與不安,如果被二十歲的我看到了,會覺得四十歲的自己真是遜斃了。



      但看了這本書,不僅知道這樣的「遜」是世界上許多同世代人日常的一部分,也得到許多過來人的智慧。如同四十歲的我一定可以對二十歲的人有所幫助,如同書中六十歲的作者,也給四十歲的我許多智慧還有安慰。很多事情,從六十歲回頭來看都不一樣:忙碌的生活要怎麼取捨優先順序、到底還要忙多久才會有自己的時間、很羨慕別人但自己永遠做不到、什麼時候才能不用證明自己、轉職決定是否正確、每天累到半死但生活沒有意義怎麼辦……上述每一項,我都覺得從書裡找到了解答。



      說「解答」或許不太精確,畢竟人生哪有標準答案。但作者給了很多「方向」,如果很功利的從效率觀點來說,她告訴我什麼事情「不用追求」,譬如「證明自己是一條無止盡的路,你必須一直獲勝,最後只會得到『人生好難』這種結論。」這對看熱血少年漫畫長大的我非常衝擊,因為我從小被灌輸,人生就是不斷地戰鬥,就算不能每次都贏、也要盡全力的燃燒自己,否則對不起那些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幫助、別人會覺得我不夠努力。但是作者說:「我們不是為了證明自己而出生,而是生下來就值得被愛和尊重,就算一事無成也沒關係。」



      面對生活中在各種角色之間切換的混亂失序與心力交瘁,作者說:「四十歲的混亂是改變的訊號,只是必經的成長痛,這個時期總會過去。再過一陣子,這些對你提出各種要求的人就會下船,所以用『我才能做到這樣』的心態堅持下去吧!」



      遇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正經歷職涯上的一個重大選擇。一邊是兩倍薪水,但或許要投入幾乎所有的時間;一邊是沒有那麼多薪水,但擁有某種生活和精神上的彈性。身邊不少朋友也面臨類似的分水嶺,無論是創業、轉職、搬家、移民、小孩就學……跟自由自在的二十歲相比,四十歲的每個決定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就像電影裡拆炸彈的關鍵時刻:要剪藍線還是紅線,只有一次機會。很慶幸有這本書,好像有個智者讓我在拆炸彈時,陪在身邊微笑著說:「沒關係,妳一定可以做得很好,不管剪哪一條,一定都會沒事的。」



      歌德(Goethe)說:「人只要努力就會陷入徬徨。」在選項越來越少的人生中,這麼努力、所以這麼徬徨的我們,只是正在經歷某個複雜而美好的時期,最後一定都會沒事的。



    年屆四十,中年震盪─別害怕聽見內心的鼓聲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




      榮格(Carl Jung)曾說:「人到四十之後,陰影浮現,主導的人格面具見底,我們開始倦怠,感到虛無,抱持懷疑,陷入混亂。」



      中年時期,是人生集結一切的高峰,卻也是人生中的聚集點,我們會決定自己生活的種種樣貌和抉擇,我們將逐一揭開人到中年的比較、累積、尷尬,焦慮著下一步怎麼踏步。這是一位心理醫師母親寫給四十歲女兒的貼心書,而我在收到這本書稿,正值四十大關,內心也心有戚戚焉。



      「買房、繳稅、公民義務、政治參與、養兒育女、照顧父母、安排才藝和假日出遊時光,」身處三明治族群的我們,在踏入婚姻之前,一腳踏入兩個家族的臍帶間,彷彿兒時被父母守護的一段任務告一段落,卻接踵而來其他更重要的人生積累,另一個新的任務就要啟動了,遵循規則成家立業,卻因責任重大感到耗竭、恐懼責任也渴望自由,設法每天開起「多功能模式」在因應眼前困境。我們的父母輩吃苦當作吃補,而我們這輩,則是永遠追不上,順應世界要求、孩子需求、自我成長,我們努力往前奔跑,卻越奔跑越自我懷疑,需要被灌溉、被喜愛、需要找到充分喘息的「大休息」的平行時空。



      我很喜歡書中母親對女兒的理解和鼓勵,並呼籲每個父母不管在任何時期,都被提醒「請充分信任、支持你們的孩子」。世界對待我們也許充滿抱怨、挑剔、講求效率,但你不要跟著把孩子逼到風口浪尖上;無論你的孩子現在是哪個年紀,他們筆直地站著,直挺挺地迎向每個時期帶來的任務和挑戰,你不要跟著這個世界把他們搞得暈頭轉向,他們會更感到無助和無望。



      我們要待在港灣處給予臂膀和後盾,幫助他們倦怠和無助的時候回家,每個打氣和加油都是最真實的幸福語言,在家裡是最能夠說說出真實感受的地方,不尷尬、也不焦慮,而我們都值得擁抱這樣的一個樹洞,在那裡休息,重新出發,無論我們二十、四十、六十、八十歲,每一個不如預期都可能將我們擊潰,但我們會在那裡獲得復原。讀完這本書,讓我充分感到一點一滴釋放,和值得被疼惜、被愛,承認壓力和累也感受活力和泉源。



      讓我們一起在作者的鼓勵陪伴下,勇敢步入中年、感受每個階段帶來的幸福泉源和美好!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