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兩歲時,我在育兒上遇到了瓶頸,
友人推薦我閱讀阿德勒的著作,
這就是我接觸原本一無所知的阿德勒心理學的起點。」
☆岸見一郎第一本教養書☆
☆《被討厭的勇氣》親子實踐版☆
?增訂版新增序言
〈與孩子共度的「當下」有多重要〉
友人推薦我閱讀阿德勒的著作,
這就是我接觸原本一無所知的阿德勒心理學的起點。」
☆岸見一郎第一本教養書☆
☆《被討厭的勇氣》親子實踐版☆
?增訂版新增序言
〈與孩子共度的「當下」有多重要〉
教養雖然有很多比預期還辛苦的地方,不過和孩子在一起時所感受到的喜悅,就是「當下」孩子給予父母的幸福。就算不做什麼特別的事,光是孩子活著就值得謝天謝地,能平安無事度過每一天都很難得。只要能這麼想,與孩子相處的方式就能有所改變。──岸見一郎
不責罵,也不讚美,才是最好的教養
父母只要信賴孩子、肯定他們的價值
孩子自然會長出獨立面對生命的勇氣
? 理解孩子的言行:找出孩子行為的「目的」
? 不罵孩子:讓孩子像花朵般盡情盛開
? 不讚美孩子:以信賴、尊重的態度取而代之
? 給孩子勇氣:幫助孩子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
? 幫助孩子自立:不「介入」孩子的課題,而要成為「助力」
? 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從尊重孩子開始
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貢獻、肯定自己的價值
就有能力面對所有的人生課題
你不能──
X 讚美孩子。孩子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而生,絕對不可以為了得到父母的讚美,而放棄自己想做的事。
X 責罵孩子。在責罵中長大的孩子,凡事只會考慮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害怕失敗,無法自主判斷行為是否正確合宜。
X 介入孩子該面對的課題。這樣只會讓孩子逃避責任,永遠學不會自立。
你應該──
? 跟孩子說「謝謝!」「你真是幫了大忙!」給予孩子勇氣,不再害怕他人的評價或失敗。
? 用平等的態度,尊重孩子最真實的樣子。無條件信賴孩子,建立起伙伴關係。
? 讓孩子換個角度看自己,了解「注意力不集中」其實是「擅長多工」,孩子就會大不同。
? 把「孩子好好活著」當作起點,一點一點往上加分。
? 什麼都不說,只是靜靜守護著孩子,相信孩子能一個人克服困境。
勇氣推薦
.蘇明進(老ㄙㄨ老師) 大元國小老師
最近的我,有了不一樣的轉變,不管是面對我的學生們或女兒,我都盡可能避免做出生氣的選擇;不責備、也不讚美,試著讓孩子得到有所貢獻的存在感。
也因為我自己在心境上的轉變,我發現孩子們也跟著穩定下來,連帶的感受到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確實都不一樣了。
誠摯推薦這本影響我極深的《不教養的勇氣》,讓我們有機會重新選擇對待孩子的方式,重建我們與孩子之間的心關係!
.彭菊仙 作家
岸見一郎以阿德勒心理學的一個觀念做基底,讓父母因改變對孩子的期望而泯除焦慮:「如果父母能學會從『孩子好好活著』這件事當成起點,那孩子做什麼事都值得加分。」「只要孩子好好活著就可以感受喜悅」,所以教養本該是「幫孩子加分,而不是不斷的扣分」啊!
……
我充分感受到岸見一郎所說的,孩子無需我們過度的讚美或責備所評價、所定型,他們是獨立的生命個體,而且他們一直朝著這個不變的方向發展,大人根本不能「介入」他們的生命,而是「幫助」他們不斷拿出勇氣找到自己的價值。
.凱若 作家
這本書讓我體認到,養育出獨立且關心他人的孩子,其實不是天方夜譚,但的確不容易。我們得從每天每天與孩子的互動中,覺察自己過去的習慣,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與孩子建立起親密的關係與默契。而同時,在努力學習「給孩子勇氣」的過程中,孩子們也給了我們智慧,與面對人生的勇氣!而這也是現代的父母親,最需要的力量。
.大樹老師(趙崇甫) 線上育兒諮詢
作者從阿德勒學說中領會的教養觀念包括:
1. 如何接受孩子真實的樣子,如何真正的尊重孩子。
2. 找到替代生氣責罵的方式對待孩子,避免情緒化反應,讓孩子出現更多問題行為。
3. 用肯定代替讚美孩子,孩子不是為別人而活的,不要讓他為了討好別人而放棄自我。
4. 經常對孩子表達感恩:「謝謝你」、「你幫了大忙」,讓孩子慢慢的可以自我肯定,有勇氣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
你的親子關係,可以從這本書開始,擁有新的想法和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