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老子是中國春秋時代非常偉大的思想家,他的《道德經》雖然只有五千言,但是歷來研究老子及《道德經》的專著和論文,可以說是成千上萬,不勝列舉。老子思想的研究一直是中華文化中的顯學。我們稱老子是中國哲學史上一位很了不起的偉人,一點都不過分,老子思想的價值,不僅影響了幾千年來的華人,也影響了全世界許多國家和民族。西元1980年代,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語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英國科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中國科學技術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一書說:「中國文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而這棵參天大樹的根在道家。」可見老子思想的重要價值和廣泛的影響力。
老子的思想以「道」為基礎。老子所說的「道」,一方面指宇宙生命的本源,是不可見、不可聞、不可觸控的抽象存在,生育萬物而不居功;另一方面則指天地萬物運行的秩序。老子主張人要效法天道,順應自然,無為而無不為。老子主張「無為」,並非是不要有作為,而是不刻意作為,順應自然而為。
科技的快速發展,尤其是電腦和網路的全面普及,我們不只是全球化,而且是生活在地球村,天涯若比鄰,超越了時空的隔閡。我們享受高科技文明帶來的富足和便捷,也承受著現代社會的競爭和壓力。現代人沉溺於對物欲的追逐,以致忽略了精神的滿足,甚至因為貪圖奢靡的物質享受,迷失於五光十色的繽紛世界。
追求幸福快樂的生活,是人之常情。但是很多人捨本逐末,捨近求遠,以為有了豐富的物質生活,就能得到所謂的幸福與快樂。其實,快樂在心不在物,幸福不在於擁有什麼東西,而在於內心的感覺。物質生活的滿足,只是一時的、短暫的,人只有求得一顆安定的心、富足的心、感恩的心,從心靈上得到自由解脫,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與快樂。
老子的人生智慧,告訴我們要知止、知足、捨得、放下,過簡單的生活,回歸嬰兒般的純真,凡事順應自然。本書針對年輕人在校求學或是初入社會的種種困惑,啟迪他們從老子的思想中,汲取人生經營的智慧,深入淺出,分成30個子題分別闡述,把老子的智慧與現代生活相互結合,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希望能夠散布幾點星光,照亮人生的天空,同時滋潤、撫慰當代年輕人徬徨、焦慮的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