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斷線

斷線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973765
陳蓁美
木馬文化
2008年6月05日
93.00  元
HK$ 79.05  







* 叢書系列:木馬文學
* 規格:平裝 / 304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木馬文學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法國文學









我想靠幻想打發時間,不過我不知道該幻想什麼,每部幻想列車都走進死胡同,
因為我並不是自己以為的那個人,我不知道自己是誰……

這是一個關於曾祖母艾禾身世秘密的故事。

  索爾的曾祖母艾禾是一位著名的演唱家,個性活潑開朗,隨性不羈,可是自己的女兒不願跟她說話長達十四年,而她在德國還有一位姊姊病重不久於人世,期盼再相見,但她常常巡迴世界各地演出,卻是六十年沒再踏進德國一步,一旦回到童年故居時,竟無故開始出現失憶……

  故事分成四個部分,由這個家族四代的四個六歲小孩分別敘述,描述他們眼中所看到的世界與上一代。隨著一趟祖孫四代前往德國的家族之旅,曾祖母的身世之謎開始如拼圖般漸漸顯露輪廓,終至完全清晰,但也進一步殘忍地揭露隱藏在背後更可怕的秘密,而這個秘密帶來的傷痕,就像斷層線的裂縫般,一道一道藏留在下一代的心裡。

★2006年費米娜文學獎(法文版)
★2008柑橘小說獎入圍(英文版)
★法國、加拿大、英國暢銷排行榜
★法國銷量超過40萬冊,已發行20國版本

南希.休絲頓獲獎記錄
1981 Prix Contrepoint,入圍費米娜文學獎
1993 加拿大總督總文學獎
1994 Prix “L” 、Prix Louis Hemon
1996 高中生龔固爾獎、法國國家電台書獎,入圍龔固爾獎、費米娜文學獎、加拿大總督總文學獎
1998 ELLE雜誌最佳年度小說
2005 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金額最高之國際性文學獎)
2005 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加拿大官佐勳章
2006 費米娜文學獎
2008 英國柑橘小說獎入圍

本書特色

★作者想要探討記憶的不可靠性與難以抹煞的童年經驗。
★「我們只是我們能夠成為的那個人,我們難以是我們相信可以變成的那個人。」

作者簡介

南希.休絲頓(Nancy Huston)

  1953年出生於加拿大,6歲時與家人移居德國,15歲時又搬到美國新罕布夏州,之後在紐約上大學,她在1973年,大二時申請以交換學生身份到巴黎唸書一年,從此定居巴黎,並進入高等社會科學學院就讀,主修語言學、符號學與心理分析,在羅蘭.巴特指導下,完成碩士學位。

  1980年代休絲頓開始創作生涯,以英文及法文寫作,並自己翻譯(英法對譯),出版過20多部小說與非文學類著作,曾入圍並獲得不少文學獎項,包括高中生鞏固爾獎、法國國家電台書獎、ELLE雜誌最佳年度小說、費米娜文學獎、加拿大總督總文學獎等。2005年則獲頒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及加拿大官佐勳章,著作有《黑暗樂器》與《天使的印記》等。

  最新作品《斷線》是休絲頓第11本小說,法文版榮獲2006年費米娜文學獎,英文版則入圍2008英國柑橘小說獎。

譯者簡介

陳蓁美

  政大廣告系畢,法國Poitiers大學電影博士候選人。一九九六年至二○○四年,旅居加拿大蒙特婁、法國Poitiers、Laval等地求學。回國後從事翻譯,譯有《花的智慧》、《藍色圓圈之謎》、《夜》。



作者後記

  自1940年至1945年間,德國為彌補戰爭喪生的人口,在被佔領區進行大規模的外國兒童「日耳曼化」計畫。此項計畫由黨衛軍指揮官海因里希.希姆萊下令執行,在波蘭、烏克蘭以及波羅的海國家有超過二十萬名兒童被偷,其中學齡兒童被送往特殊中心接受「亞利安」教育,讓他們相信自己是亞利安人,而較年幼的兒童,包括數量龐大的嬰兒,則先送往「生命之源」(Lebensborn),再交由德國家庭扶養。戰後,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UNRRA)與其他流亡人士救援機構共協助四萬名兒童找到出生家庭。

作者談《斷線》(澳洲theage.com.au採訪報導,摘錄)

  《斷線》一書是由同一個家族四代中,四個六歲的小孩來敘述,包括在加州的索爾(2004)、在以色列的杭達(1982)、在加拿大的莎荻(1962)以及在德國的克莉斯汀娜(1944)。休絲頓指出,所有這四個孩子都接觸過第二外國語,都移居到另一個國家,都曾有自我身份認同(輕微或完全)混亂的經驗。

  休斯頓對她這四位主角的經歷非常能感同身受:「六歲是人生中的一個轉捩點。你在六歲時還是很天真很純粹。你已經知道也瞭解了許多事,但還沒有產生慣性。上了學就會讓你變得墨守成規。」

  當她六歲的時候,她的母親離家出走。休絲頓為她的母親辯護說:「在1959年,她這樣做是非常女性主義者的舉動,因為當時還不時興去追尋自己想要的人生。我完全尊重她的理由,那一定是個非常痛苦的決定,而且也會伴隨著她一輩子。」不過她承認說:「不管她的理由為何,母親離家總是會帶來某種毀滅。」

休絲頓是由父親與繼母撫養長大,在六歲時曾到德國住了幾個月。

  「我對那段時間記憶非常深刻:我學習另一種語言,變成了另一個人。對我而言,我可以很輕易地透過六歲的眼睛來傳達情感。」
她繼母的父親曾待過德國的國防軍,還被期許加入納粹。

  「我從繼母那裡感受到的是,她無法把自己的父親視為一個邪惡的傢伙。她在1935年出生,她經歷過十分恐怖的戰爭時期,所以她怎麼可能會對那麼小的時候發生的事懷有罪惡感呢?」
《斷線》中一直循環的一個主題就是在二戰時期在德國「失竊的孩子」的故事。

  1940-1945年間,超過二十萬名小孩被納粹從佔領區的波蘭、烏克蘭及波羅的海國家帶走,以彌補德國在戰爭時的人力損失。襁褓中的孩子先被送到納粹惡名昭彰的養育場——「生命之源」,然後再送到德國家庭扶養。

  休絲頓很驚訝這段歷史鮮為人知,她自己也是在幾年前讀了Gitta Sereny的書才得知。這些孩子當中,有很多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被偷來的,到了戰爭結束後,有些被送回原生家庭,但對這些孩子而言,家人根本就跟說著外國話的陌生人沒兩樣。有些孩子則是被送到美國和加拿大的家庭撫養。

  「那真會讓人於心不忍,當你想到這些孩子所經歷的事,所聽到的事——『從現在起,你的名字、宗教、國籍是這個那個……』」

  當她想到要寫關於這樣的衝突,就是從一個文化被丟進另一個文化的內在衝突,休絲頓相信自己有足夠的條件,因為她曾經歷過的,可說是「飽經滄桑」。
「這讓我很懷疑每個人是否都真的知道自己是誰,還有為什麼是誰。」




其 他 著 作
1. 我看到你的無限:當相撲大師遇見叛逆少年 Le sumo qui ne pouvait pas grossir
2. 幸福需要等待
3. 愛情沒那麼美好
4. 巴黎.愛情.匆匆
5. 在巴黎餐桌上:美好年代的美食與故事
6. 兒子啊,你將會是有錢人
7. 家樂福傳奇
8. 消防專線
9.
10. 給神的信
11. 藍色圓圈之謎
12. 與美味相遇─絕妙的法式食材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