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看懂設計,你要懂的現代藝術 What Are You Looking at?:150 Years of Modern Art in the blink of an eye

看懂設計,你要懂的現代藝術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770082
威爾.岡波茲
大是文化
2013年12月03日
120.00  元
HK$ 96  






ISBN:9789865770082
  • 叢書系列:Style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Style


  • 藝術設計 > 藝術總論 > 藝術欣賞


















    從iPhone機殼到聖羅蘭時裝,

    從桌燈、座椅,甚至經典建築施洛德之家、芝加哥摩天樓群……,

    這些設計,其實都源自於現代藝術——



    新造型主義、包浩斯、抽象表現主義、普普藝術、達達主義、極簡主義……

    好複雜?才不,他們其實是同一個故事。



      在本書中,你將看到當代商品與建築設計的源頭:

      ◎有些設計其實跟美無關,只為了刺激你思考,因為它們來自達達主義。

      ◎文學、戲劇、芭蕾舞劇……為何都在「超現實」?建議你看看達利的作品。

      ◎那些不能穿的衣服、不能吃的蛋糕,為什麼大家都搶著買?

      喔,原來這就是普普藝術。

      ◎什麼地板雕塑?這不就是踏腳墊嗎?原來是沿襲簡化線條的極簡藝術。

      ◎有些作品遠看都一樣,近看每一個都有差異?看看安迪沃荷設計的濃湯罐吧!



      現代藝術中的各種流派雖然各有主張、風格迥異,其實是個一脈相承、無法切割的精采故事:

      ◎包浩斯講究簡約、品味的現代主義,近百年後的今天仍大受歡迎,達達主義藝術家為什麼反對?(他們什麼都反,所以叫做達達)



      ◎達達藝術融入了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催生了超現實主義;達利的畫讓你毛毛的嗎?還有誰的畫讓你看了驚悚?可能就是超現實喔。



      ◎古根漢的美術館,美國最偉大畫家波洛克,你一定看過卻不知道的羅斯科作品,為什麼都叫做「抽象表現主義」?為什麼這些藝術家多半是憂鬱的孤獨英雄?



      ◎抽象表現主義要嘛超亂畫、要嘛只有色塊,怎麼會刺激普普藝術產生?普普藝術超簡單,你一定也會,只要準備剪刀、糨糊和雜誌,不然用過的香水瓶也行。安迪沃荷為什麼這樣也能成大師?



      ◎後現代主義的作品充滿影射和嘲諷,千萬別相信你第一眼看到的東西。如果你感覺被騙,那通常就是……



      本書作者英國倫敦泰特美術館前媒體總監岡波茲,以一般大眾一定喜歡聽的說故事風格,為您介紹150年來的現代藝術史。涵蓋27個重要的流派與概念,重要藝術家超過100人,作品照片超過140張,內容超級豐富。



      為了方便攜帶與閱讀,原書分拆兩本書出版,一本是《這個作品,怎麼這麼貴?:一句話說出現代藝術與大師特色》(已於11月出版) ,從現代藝術如何從古典藝術走出來開始,側重繪畫。從莫內先登場,然後敘述印象主義如何從被嘲諷到廣受歡迎,日本浮世繪如何影響印象主義,直到俄國藝術家為了「為人民服務」,從藝術家成為設計海報、服裝、家具的設計師。另外一本就是《看懂設計,你要懂的現代藝術》。



      另外,本書也將解開一些現代設計與當代藝術的難懂之謎:

      ◎明明是一堆垃圾放在一起,憑什麼就成了藝術?

      ◎把「裸女身體當筆刷」,這是噱頭還是藝術?

      ◎外人看來像是隨意的創意,其實是大師的精準執行。

      ◎為什麼博物館喜歡展出觀念藝術?怎樣算是「好的」觀念藝術?

      ◎最後你當然得知道,藝術經紀人是如何詮釋作品的,怎麼一轉手價值就翻十倍。



      本書為非藝術、設計背景的讀者製作了〈現代藝術流派關係圖〉、〈各流派大師藝術主張一覽表〉,幫助大家更快掌握解讀現代藝術的「眉角」。



      從「純觀賞的」美學,到「能用的」美學,造就了今天大家喜愛的精品、時尚、建築;不同流派的演變與特色,原來都息息相關,無法切割。這裡的精采故事,將大大超越網路的片段式瀏覽。



    名人推薦



      台北當代藝術館執行總監 石瑞仁

      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系主任 傅銘傳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 蕭有志

      知名文史工作者、節目主持人 謝哲青








    編輯室報告 讓你笑著看懂設計的現代藝術啟蒙書

    推薦文一? 讓人願意從網路回到紙本的藝術故事書 台北當代藝術館執行總監 石瑞仁

    推薦文二? 在追求創意的年代,一起回首設計來時路 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系主任傅銘傳

    推薦文三? 藝術家活靈活現站出來了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 蕭有志

    推薦文四? 現代藝術是觀察與思考的遊戲 知名文史工作者、節目主持人 謝哲青

    作者序? 原來有這段故事,難怪這作品這麼貴

    前言? 我能讓你的現代美術館之旅變得很好玩



    第1章 新造型主義蒙德里安

    原色方格:施洛德的家與聖羅蘭

    抽象藝術家最擅長的是……

    三原色、兩形狀、黑直線

    原色方格:平面絕不重疊、色調絕不轉換

    於是,建築與產品設計大量採用

    施洛德之家,經典。

    聖羅蘭服裝,也有原色方格!

    除了直線,什麼都不要



    第2章? 現代主義•一九一九 ~ 三三

    包浩斯風格,為何如此迷人?

    德國工藝美學,向英國取經的

    創造「彰顯產品性格」的外在

    摩天大樓的現代美學:形隨機能

    以工業廠房展現現代美學

    包浩斯精神:結合美術與工藝

    包浩斯風格:簡約、品味,現代主義

    初期的包浩斯,像個嬉皮社群

    奠定風格:從直覺到紀律

    目標:可以大量製造的藝術品

    精緻簡約,終於可以大量生產

    包浩斯建築群,就像立體的蒙德里安畫作

    「巴塞隆納椅」,近百年前的設計,風行至今



    第3章? 達達主義•一九一六 ~ 二三

    和「美」無關,我只想刺激你思考

    達達需要「一個大家願意買單」的環境

    達達的精神:反社會、反宗教、反藝術

    如果理性帶來戰爭,我寧願荒謬

    隨機法則,這種拼貼也算藝術

    這是真的垃圾?這真的是垃圾?

    和美學無關,我只想刺激你思考

    蒙娜麗莎「她的翹臀真辣」



    第4章? 超現實主義達利與驚悚大師們

    無意識、夢境,怎麼畫?詭異的超現實

    超現實:讓人感覺奇怪詭異的藝術

    文學、戲劇、芭蕾舞劇……為何都在「超現實」?

    誰是「超現實」?布魯東說了算

    超現實最擅長:以聳動的情節,挑戰人心的邪惡

    不思考,才能進入自發性繪畫狀態

    意識會連結,無意識才能組合不相關物件

    不預設、讓作品自動產生

    把夢境真實化

    越日常平凡,越詭異恐怖

    光射攝影:用光作的畫

    女性藝術家到哪去了?

    杜象,讓女性藝術家被看見

    她畫的到底是真實?還是夢境?

    「真實」的興趣,加上「奇特」的想像力



    第5章? 抽象表現主義的憂鬱英雄們

    記住:古根漢、波洛克、羅斯科

    歐洲超現實主義遇到紐約畫派

    無法駕馭的情緒,只能用抽象表現

    越無意識、越即興,越能表現內在的自我

    滴畫技法:把顏料拌入砂子、玻璃和菸蒂,再一起潑灑

    滴畫為何從一百五十美元,變成一億四千萬美元?

    乍看很愉悅,仔細看會不安

    「女人」,為什麼是粗俗猙獰的野蠻人?

    單色畫上的「拉鏈」──色域繪畫

    色彩交會時會有朦朧感?這可是藝術家的成名特色!

    平面的抽象:把複雜思想簡單呈現

    立體的抽象:把簡單變複雜



    第6章?? 包洛奇、安迪沃荷、李奇登斯坦

    普普藝術「不需要像藝術」

    英國愛丁堡的普普藝術種子

    這次的拼貼重點是消費文化

    普普精神:藝術無高低之分

    日常生活充滿創作素材

    畫作全白,請欣賞光影、人影與塵埃

    抽象表現很冰冷,大眾文化有溫度

    可口可樂瓶和商標,也是創作素材

    流行的兩種解讀:是老梗,也是經典

    遠看都一樣,近看每一個都有差異

    成名的代價:失去自我認同

    「好生意就是好藝術」

    從漫畫發展出來的點描畫

    不能穿的衣服、不能吃的蛋糕,搶著買?

    「不需要看起來像藝術,才能成為藝術」



    第7章? 觀念藝術、弗拉克斯、貧窮藝術、行為藝術•一九五二~

    怎樣的觀念藝術算是好作品?

    沒聲音的曲子,要你聽見更多

    連聲音、氣味和觀眾,都拿來創作

    丟掉畫架,裸女身體當筆刷

    藉由「移除元素」而不是「增加元素」完成作品

    貧窮藝術,就看你有沒有地方擺

    對死兔子說話?能刺激你的感官,就是好作品

    方塊舞:「演出」人性

    公然拿槍路上散步,紀錄片都是假的!

    地景藝術:以戶外自然環境彰顯訴求



    第8章? 極簡主義? 看到什麼就是什麼

    磚頭就是磚頭,喜不喜歡自己決定

    不加工、不上色,看到什麼就是什麼

    《無題》怎麼欣賞?觀眾自己想

    最不凸顯藝術家內在的藝術

    地板雕塑?這不是踏腳墊嗎?

    雕塑品只能垂直欣賞嗎?水平呢?

    它就是你看到的,此外什麼也不是



    第9章? 後現代主義• 一九七○ ~ 八九

    影射、嘲諷,表象輕鬆寓意厚重

    你看到的表象,與寓意通常相反

    解讀後現代藝術,就像解謎推理

    「為了搞怪而搞怪」?後現代沒這麼簡單

    以商業宣傳手法,質疑商業的洗腦邏輯

    看起來隨意,其實是精準執行



    第10章? 創業主義

    是反叛?是媚俗?我兩者兼顧

    經驗式藝術?

    這「藝術」……算什麼「主義」?

    藝術家,懂了行銷之後……

    大是大非太遙遠,個人生存最重要

    當藝術家找上廣告公司

    「展不驚人死不休」

    經紀人與藝術家,共生共榮

    名家經手,作品價值才高

    一個自慰公仔,為什麼能以三十億元售出?

    把自己打造成名人,更快致富

    當代作品通常不帶政治意涵,他是唯一例外

    想大聲反對體制,就不能等官方授權

    塗鴉:大眾喜愛的非法作品








    推薦文一



    讓人願意從網路回到紙本的藝術故事書




    台北當代藝術館執行總監 石瑞仁



      這是一本雅俗共賞、內容特殊而豐富,讀來輕鬆而有味的藝術故事書。作者的目標簡單而清楚,就是透過生動活潑的文筆來談論現�當代藝術和生活設計,矢意為原本對藝術「不知不覺」或「知而不覺」的社會大眾,重新開啟一扇視窗,協助他們建構自己的美感視野。



      本書的內容架構,聚焦在二十世紀以來,現�當代設計發展和純美術運動�流派之間的呼應關聯;單論設計產業的演變或美術領域的歷史,可能就是個學究無趣的大工程,過去這類的寫作和出版,也因此很少把社會大眾當成訴求對象或行銷目標。



      本書試圖以有限的篇幅和流暢易懂的文字,把設計文化和藝術史實之間存而不顯、其實複雜分歧的關係脈絡,透過藝術名家的故事、經典作品的賞析、藝壇生態的描述等內容面向來鋪陳和釐清,這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尤其是在電子傳媒和網路平台已經普及的今日,當藝術相關文字、圖像、影片都不難從數位世界中去搜取�關聯,看來也只有像威爾•岡波茲這種熟知藝術史又了解民眾需求的媒體型寫作高手,才有能耐和信心,以傳統形式出版的書籍,把藝術推向大眾。



      本書十個章節,以二十世紀初最重要的抽象及超現實兩大藝術運動為起點,延伸到了二十一世紀最新的當代藝術現象。第一章將抽象藝術家蒙德里安「少即是多」的概念,關聯到現代建築、消費產品(椅子設計、服裝設計)等的發展。第二章引介德國包浩斯建築設計學派的緣起、概念,以及代表作品。第三章探討新思考的激發與觀念藝術的特質,以當代藝術家卡特蘭為例,逆向回溯了二十世紀初達達運動始末及其影響。第四章介紹達達後續的超現實主義,從著名的畫作討論,延伸到了文學、舞蹈、設計領域的超現實表現。第五章描述古根漢、波洛克、羅斯科等三位巨擘人物的作為和時代性角色。第六章以包洛奇不為人知的小故事開場,探討普普藝術的歷史開創。第七章重新梳理了觀念藝術、貧窮主義、行為藝術的關係和發展,第八章有關極簡主義的取樣分析,有助於讀者了解每件名作精髓,和現代藝術「走到盡頭」的緣由。第九章以雪曼為例,介紹後現代藝術的挪用、拼貼、嘲諷等手法概念及其後續影響。最後一章探討當代藝文生態中的「名人」光環和「明星現象」。



      不只豐富、生動,還非常有系統,讓人很輕鬆地理解到不同流派的演變與特色,原來都息息相關,無法切割。我相信,這一切會讓本書的閱讀樂趣大大超越網路的片段式瀏覽。



    推薦文二



    在追求創意的年代,一起回首設計來時路




    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系主任 傅銘傳



      本書以說故事的方式呈現百年來近代藝術運動與思潮,作者以豐富的想像力與描述力,生動活潑地介紹近代藝術史中重要的發展流派與代表人物,包括影響現代設計深遠的構成主義、風格派、包浩斯、現代主義、極簡主義、後現代主義等等,讓現代藝術更容易地走進我們的生活。



      本書不只是學習或喜好現代藝術者可讀之書,亦是一般大眾進入現代藝術世界的最佳途徑。如同作者於前言中提到「藝術就像遊戲,只要知道一些基本規則,從前那些讓人摸不清的,就會開始變得有點道理。」



      透過精彩的描述,讓我們「有方法」看懂現代藝術與近代設計史中許多思潮的興起與發展脈絡,以及許多大師的藝術主張與風格。在這個講求創新、追求創意的年代,讓我們回過頭再欣賞百年來,現代藝術與設計思潮的演變,讓我們更能「看懂設計,看懂現代藝術」。



    推薦文三



    藝術家活靈活現站出來了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 蕭有志



      威爾•岡波茲先生的這本書其實是一本遊記呀!這是我讀後心中發出的感嘆。



      這位時空旅人藉由一支生花妙筆搭建了一部令乘客感到異常興奮的時空列車,載著讀者的思緒往來在近百年的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的各種事件現場。從蒙德里安到班克西,無論死活,每一位被點名上台的藝術家都活靈活現地在藝術史的舞台上現身說法(或就地正法)。



      威爾•岡波茲先生用字簡單,但極擅長描寫細節,讓藝術家舉手投足充滿魅力,偶爾穿插的私生活和各種癖性,更把藝術家活生生的「人味」在字裡行間表現無遺,「肉食女」古根漢女士彷彿就蹲在一旁口中念念有詞,心裡卻隨著蒙德里安看畫的眼神搖擺著;杜象也塗抹著鮮豔的口紅,換了幾套衣服變裝成「羅絲•賽拉維」。這一切都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又或是看著看著,彷彿自己也認識了這些人好長一段時間…….。



      隨著威爾•岡波茲先生的這部時空列車前進,也不時讓我回想起十幾二十歲時那段學習藝術與設計的各種回憶,點點滴滴在旅行的過程一一回溯。特別是書中讀到瑞士籍的藝術家與理論家伊登(Johannes Itten),我的回憶瞬間回到五專最後一年。



      還記得有一天,我在學校圖書館借了一本王健柱翻譯、大陸書店出版,黑白印刷、薄薄一本《包浩斯》回家,翻讀那本書的那天晚上心情一直亢奮著,最後一整夜沒睡直到天亮,著魔似地看完整本書後又不斷反覆翻閱,盯著書中的各種照片出神。隔天直奔重慶南路,好不容易找到大陸書店買了一本,心情激動像是要確定這書真的存在似的,非得要自己擁有一本做為證據,而且不用擔心還給圖書館。



      可笑的是初讀時也沒搞清楚書中提及的「約翰尼斯•伊騰」,其實就是自己書架上另一本《色彩計畫》書裡提到的《伊登十二色相環》作者。甚至再隔兩年同學送了一本家裡打掃出清的《造形藝術的基礎》,也沒搞清楚封面上寫著的那位名叫「約翰•義庭」的作者其實也是同一位。忘了是到哪一年讀了什麼書之後,才恍然大悟這是同一個人,但心裡那微微的不堪也使我這個當年英文奇差無比的專科生,日後也開始注意起各種人物的英文原名,只為了讓自己學習過程中接觸的這些混亂譯名能真實地和設計、藝術史對到位。



      這樣的經驗真讓我覺得生活在今日,想要親近現代藝術的中文讀者其實是很幸運的。像這樣坐上這部時空列車,靜靜透過車窗觀賞這一幕幕的劇碼,了解現代藝術就像欣賞戲劇一樣有趣。而能這樣輕鬆的以文字不斷進出與串連藝術、設計與建築等領域,化繁為簡卻又不失豐富性的艱難工作,我想也只有長期浸淫藝術世界、卻又同時能對一般觀眾的感受保有同理心的威爾•岡波茲先生能做到了。



    推薦文四



    現代藝術是觀察與思考的遊戲




    知名文史工作者、節目主持人 謝哲青



      「在深入之前,潛水員永遠無法得知在深海底下,他會有怎樣的發現?」-恩斯特



      二○一三年一月到五月,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市中心,阿爾貝蒂納博物館(Albertina)集結並公開展出恩斯特(Max Ernst, 1891 - 1976)一百八十幅不同媒材所製作的繪畫、拼貼、雕塑等不同面向的藝術品。我花了一個下午,流連在現代藝術令人眼花撩亂的迷宮之中。就在同一天的上午,我和W拜訪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瀏覽拉斐爾、布魯哲爾、霍爾班、卡拉瓦喬、魯本斯、維梅爾等大師風華絕代的經典之作,哈布斯堡家族四百五十年的精心蒐藏,W告訴我,這是維也納之行最動人的藝術之旅。



      相對於上午文藝復興、巴洛克與洛可可式的美好,下午的恩斯特讓W覺得難以親近,無法忍受,在意志力勉強支持下,終於在十五鐘後宣告敗陣,先行告退,留下我一個人繼續在荒謬怪異的現代藝術踽踽前行。即使在作品誕生的八十年後,恩斯特仍然被大部分的民眾,貼上無法理解的標籤。



      要了解恩斯特,就必須要回到他所經歷的時代。一九一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死亡與瘟疫中落幕。大家開始思考,為什麼會有大屠殺?為什麼國家要做那些醜陋、討厭的政治宣傳?為了自身的非理性恩怨、民族仇恨、殖民地利益、勢力範圍,將數以百萬計的年青人喪送在名為「戰爭」的碎肉機。關於戰爭的答案是具有普世價值,它就叫作「達達主義」(Dada)。從第一次大戰末期,達達主義者就以各種形式出現:音樂、文學、舞台、繪畫、雕塑及其他可能的表現手法。但是,「達達」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本身就是個有趣的問題。無論是法語字典中的搖木馬、嬰兒的牙牙學語,或是羅馬尼亞語中的肯定詞,其實,都代表了現代藝術的多元與可能性。



      擁護達達主義的藝術家們,以挑釁的眼神,拒絕用藝術去掩飾戰爭所造成的傷害,在阿爾貝蒂納的展品中,我看到恩斯特留下反省戰爭的文字:



      「達達主義是對於中產階級安逸的反叛與憤怒咆哮,是荒謬存在的唯一產物,是愚蠢戰爭穢行的結果……我們年輕人,彷彿從政客的謊言與戰爭的麻醉中甦醒過來……要發洩我們的不滿……。」



      恩斯特在一九二○年代,曾經以叛經離道的實驗性開拓,引起世界騷動。長久以來,大家都認為藝術家是形象世界絕對主權的創作者,一如「創世記」中的上帝,用泥土捏塑了亞當夏娃,從此世界有了人類。現代主義的藝術家更像是混沌初開時,宣告「要有光,世界就有光」破壞性的創造。藝術家想法及概念,成了現代主義的構成核心,恩斯特就是主要旗手。一九二一年在他的畫作《將臨的青春期》中,藝術家將一張處處可見的裸女相片,裁去了臉孔,只留下部分的頭髮,並且用刺穿奇怪球體的金屬長矛,取代了裸女左手,最後將她放在虛空荒蕪的背景中。恩斯特排除了理性、邏輯與形式上的和諧,將「偶然」視為表現的可能性,為我們留下一道晦澀的謎。



      恩斯特之類的現代主義藝術家,大膽地挑戰布爾喬亞的理性與偽善,埋伏在某個不知名的角落,出其不意,隨時給我們意外的驚喜與驚嚇。現代藝術,不再是讓人醺醺然的自我感覺良好,它更像是觀察與思考的遊戲。



      也正因為恩斯特、康丁斯基、葛羅培斯、曼?雷……等人的叛逆反骨,為世界開創出更多的可能,僅管無用,卻史無前例地受人關注。透過他們對形式的解構與分析,我們的視界有了嶄新的角度,設計,也脫離了形式上的意義,進入更複雜、卻也更有趣的場域。



      從印象主義出發的這趟革命旅程,今天,我們還在路上。



    作者序



    有了這段故事,難怪這作品這麼貴



    英國倫敦泰特美術館前媒體總監、英國BBC藝術總編 威爾.岡波茲(Will Gompertz)



      自宮布利希(E.H Gombrich)的經典之作《藝術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 )到休斯

    (Robert Hughes)的《新世界的震撼》(The Shock of the New ),涵蓋現代藝術的藝術史



      書籍不乏這類精湛作品。我無意而且也無從和這些鉅著一較高下;我只是想提供一點不一樣的:一本從個人角度出發,以說故事的方法呈現,資訊豐富的書。內容依年代從印象主義至當代藝術的故事(但由於篇幅限制,仍無法一一介紹參與各個藝術風潮的所有藝術家)。

                                    我志在寫一本真實卻生動的書,而不是一本學術著作。裡頭沒有太多注解或冗長的來源出處,而且偶爾我還乘著想像力進入如印象主義畫家相遇的咖啡廳、或者畢卡索主辦的宴會等場景。這些畫面是根據其他人留下的文字記錄(印象主義畫家的確曾聚集在某一家咖啡廳,而畢卡索也主辦過一場宴會),但其中一些偶然的對話細節則出自我的想像。



      這本書的寫作靈感來自二○○九年我在愛丁堡藝術節的一場單人脫口秀表演。當時我為衛報》(The Guardian )寫了一篇文章,研究單人脫口秀(stand-up comedy)技巧如何讓現代藝術更引人入勝,而不是讓人退避三舍。為了要證明我這個想法,我報名了一個單人脫口秀的課程,接著在愛丁堡前衛藝術節(Edinburg Fringe)做了一場名為《雙重藝術史》(Double Art History )的演出。結果似乎頗為成功:觀眾偶爾跟著開懷大笑、而且還參與演出,從節目尾聲讓觀眾參與的「成果驗收」表演看來,他們的確學了不少現代藝術。



      不過,我倒是不會想再嘗試單人脫口秀了。我想以記者與傳播從業人員的身分深入現代藝術的主題。作家大衛.華勒斯(David Foster Wallace)曾將散文寫作比擬為:服務業中一個具備合理智力的人,花時間代替其他人調查他們無暇顧及的事物。我希望某種角度來說,我也能為讀者提供這樣的服務。



      過去十年來,我在奇異迷人的現代藝術世界中的工作經驗使我受益不少。我擔任泰特美術館媒體部門總監有七年的時間,這期間我拜訪了世界各大美術館,也看了不少避開高觀光客流量、較不知名的收藏。我也曾拜訪藝術家的宅邸、瀏覽有錢人的私人收藏、參訪藝術品修復室、觀看價值數百萬美元的現代藝術拍賣會。我讓自己沉浸在現代藝術中,從最初的一無所知到現在的略有所知。我要學的還很多,但希望我所學與傳達的內容,能夠稍稍有助於你對現代藝術的了解與賞析。它對我來說已然是生命的無上享受。






    其 他 著 作
    1. 英國BBC的經典節目 現代藝術的故事: 這個作品,為什麼這麼貴?那款設計,到底好在哪裡?經典作品來臺,我該怎麼欣賞?本書讓你笑著看懂
    2. 英國BBC的經典節目 現代藝術的故事:這個作品,為什麼這麼貴?那款設計,到底好在哪裡?經典作品來臺,我該怎麼欣賞?本書讓你笑著看懂
    3. 這個作品,怎麼這麼貴!+看懂設計,你要懂的現代藝術(套書)
    4. 這個作品,怎麼這麼貴?:一句話說出現代藝術與大師特色 What Are You Looking at?:150 Years of Modern Art in the blink of an e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