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1年召開的一次武術發展戰略研討會上,我在談到武術的資源時曾講到,武術最主要的資源是三方面,一是文化資源,包括它的文化背景、理論架構等;二是技術資源,包括各類技術要領、鍛鍊方法等;三是人才資源,包括武術各流派傳人、優秀運動員、教練員等,其中,武術名家是最值得珍視的資源,甚至是「稀有資源」。因為前兩種資源是要由第三種來顯現的。
在本人的研究和工作過程中接觸了許多武術名家,深刻感受到太極拳「以人為本」的特性。多年來對於許多問題的剖析,愈發覺得武術之為「武學」的成立。武術不單是一種技術,更是一門學問。
2001年在籌辦首屆世界太極拳健康大會的過程中,和一些優秀的太極拳家、名師、專家進行了廣泛座談,就太極拳的各類問題進行研討。這是一種對太極拳理論、技術全方位的「掃描」,其中太極拳名家的許多真知灼見,乃數十年心血凝成,具有長久的價值。對於海內外太極拳研習者會有很大的作用。經一些武術名家提議,遂將這些討論的內容整理成書,便有了這本《與中國太極拳名家對話錄》。
太極拳是一種強調自我鍛鍊的運動,因此首先要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一個方法是在練拳的過程中體驗、總結和感受。另一個方面是要理解、認識別人,尤其是要認識、研究卓有造詣的太極拳家,感受他們對於太極拳的理解、看法,學習太極拳名家的體驗方式是加快提高自身的一種方法,此謂「借力打力」。這也是本書由來的一個原因。
太極拳追求一種獨特的文化品味。練太極拳不能有一絲「火氣」,寧靜致遠的境界是太極拳的生存方式,沉著宏大是太極拳的力道風範,這些已經不能單純以肢體的空間組合來理解,它是與人的精神狀態相關聯。所以太極拳最為唾棄的就是「蠻力」。以「文」來溫「武」,「虛火」得降,好鋼才能煉成。
名家與其作品的基本作用有兩個,一是為範本,二是為超越。
有造詣的太極拳名家皆為「百煉鋼化為繞指柔」的範本,由虛而實,由僵而靈,由直而曲,方圓規矩,其中奧妙、言傳還需體證。名家的話是一個座標,每個人的發揮空間卻是很大。中國武術的發展史就是一個不斷豐富、發展的歷史,是無數武林傳人超越前輩的過程,這樣才建立起了龐大的中華武學體系。
當你掌握了規律,跳出了別人的「座標」,也就破除了「框框」,達到「自如」境地,這就實現了超越。許多前輩的武術家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引進落空」的作用,你要不斷「摸手」「試勁」「懂勁」,由「著熟」而「漸悟」,從而「階及神明」。
認識別人是為了更好地認識自己。「外王內聖」。拳家是個參照系,可以以之修正、規範自己,可以適應參照系,還可以在掌握規律後重建座標,構造新的甚至更高級別的參照系。
太極拳起源於中國是一個獨特的文化現象,她是中國武術的一個典型縮影。太極拳所表現的武學境界不能簡單以力、技的角度去看待。習練太極拳時間愈久,功夫愈精純,對此體會就會越深。
王國維先生曾用三段古詞闡述治學三境界,本人曾經套用此形式借四段古詩寓說太極拳四層次。
其一,「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此為太極拳入門階段,掌握了基本動作,去濁返清,也初步體會到太極拳的一些感受,把握了一些基本特點。
其二,「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逐漸掌握了太極拳的要領方法,體會到一舉動處處皆是規矩,是一種「可求」的感受,越學覺得章法越多,是一個理、行對立統一的階段。這一階段可以明顯感覺到自己功力的不足,每一次上進都可以感覺到進步。
其三,「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為左右鼓蕩、內外上下相合之時,化有形為無形,外示安逸,內固精神,陰陽相合,道法自然。
其四,「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全面掌握太極拳的內在規律,又有了長期的功力基礎,一舉動周身輕靈,有難以盡說的妙處。
這每一層次都是在反反覆覆中前進,都是在面對、克服很多問題中前進。 對太極拳的研究、習練最確切的二字當以「體悟」待之,「體」為實踐,要反覆「行拳」,「悟」要用心去感受,方法是要「養」,要「靜」,靜生慧,「無極生太極」,就是此理。
本書力爭提供的就是太極拳的「體悟」之道,各位名家透過數十年的實踐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數據」。本書對話內容涉及到太極拳的各個方面和層面,有理論、有技術,也有發展,有的同一個問題特意由不同的名家從各自的體會分別闡述,有助於大家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它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甚至是很多問題,但如果能提供一些啟發,就算「物有所值」了。
本書成書過程中得到各位太極拳名家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併表示感謝。請用附加檔案方式傳送,請存成JPG格式,解析度建議為100d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