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延續中式麵食的美味!
五年多前,出了《孟老師的中式麵食》一書,受到讀者們熱烈歡迎,記得當時的簽書會暨示範課,前前後後連辦了24場還欲罷不能;由此確信,很多人對於中式麵食是充滿興趣的,同時也看到大家從中學到不少麵食製作的技巧。
直到現在,仍有許多海內外的讀者們看著《孟老師的中式麵食》這本書,興致勃勃地在家做麵食,無論是包子、饅頭、蔥油餅……,還是再創新的作品,大多非常成功;透過網路所分享的製作經驗,不但影響身邊的人也樂於動手做麵食,而且更享受難能可貴的成就感。
然而,也有不少人認為做中式麵食,具有挑戰性,甚至覺得無法輕易上手,值得一說的是,即便是作品三番兩次地出現「瑕疵」,但始終澆不熄再度挑戰的熱情與毅力;觀察發現,尤其是包子、饅頭這些發酵類的產品問題最多…像是「包子皮為什麼縮了?」、「饅頭為什麼又皺了?」……等等。事實上,很多人遇到這些相似的問題,只要被提醒製程上的某些「小細節」後,大多能夠迎刃而解,做出令人滿意的作品。
說到中式麵食的產品變化,終究不離「水調麵食」及「發酵麵食」兩大類;只要有麵粉、水及酵母,即能變出許多「成品」;因此當年在製作《孟老師的中式麵食》一書時,不可能就此將中式麵食畫上句點。於是一直以來,腦中不斷浮現許多知名的、傳統的以及地方性的麵食小點,必須要找機會「現身」一番。
現在終於如願以償,延續《孟老師的中式麵食》,必定要與廣大的讀者們分享《孟老師的麵食小點》;同樣地,還是在兩大類麵食變化下,有主食有點心,有甜有鹹;重點是,本書中的精神,強調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創意,會讓你越做越有趣;當然在用料單純的優勢下,非常符合家庭DIY的便利性,同時也適合接單做生意喔!
此外根據過去教學經驗,並綜觀大家在製作上的盲點或疏忽之處,也在本書中加強說明,其中的「饅頭總複習」及「包子總複習」等製作要點,希望對讀者們確實提點。請相信,製作中式麵食的門檻並不高,只要建立正確的製作「觀念」,並確實掌握製作原則,想要做出完美的成品,易如反掌呀!
孟兆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