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勞動與法論文集III:國家與勞動市場管制、勞動契約

勞動與法論文集III:國家與勞動市場管制、勞動契約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554210
林佳和
元照出版
2014年10月01日
183.00  元
HK$ 164.7  






ISBN:9789862554210
  • 叢書系列:實務法律-社會�勞動法
  • 規格:平裝 / 45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實務法律-社會�勞動法


  • 社會科學 > 法律 > 概論











      作者過去幾年之學術研究領域,大致有憲法學與勞動法學兩類文章,呈現面前的?勞動與法?三冊論文集,就是後者的一些作品,包括第一冊的?勞動法基礎理論與法制發展?、?同盟與集體勞動法?,第二冊的?勞動與公法?、?全球化與勞動人權?,以及第三冊的?國家與勞動市場管制?、?勞動契約?,合計30篇論文,呈現作者的核心關懷與興趣:辯證式理解下的國家與勞動,法與社會權力關係。









    國家與勞動市場管制

    台灣勞動爭議的行政調解

    ──國家性認知、勞動法貫徹困局與ADR本質的微妙暨緊張關係

    一、前言�3

    二、台灣勞工運用勞資爭議調解制度的觀察

    ──一個法社會學上「法之發動」的選擇偏好?�5

    三、作為ADR類型之調解制度的理論本質�11

    四、調解制度的模式選擇與德國法制史的發展觀察�19

    五、本文看法:調解制度的正確理解──基於勞動關係本質的出發點�23

    六、附題:調解之外的行政非正式處理手段──協調�29

    七、結構性框架的找尋:何種國家性認知?�33

    八、展望:落伍的國家性認知與勞動法貫徹困局下的勞資爭議ADR?�37



    自由、管制與協商的辯證

    ──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的法政策選擇分析

    一、前言:論文問題意識�41

    二、大量解僱「保護」制度──可以保護什麼?�44

    三、台灣的立法選擇──要「保護」什麼?�51

    四、國外參考一:歐盟的大量解僱指令�55

    五、國外參考二:法國解僱保護制度的演變�58

    六、大量解僱的協商程序──協商內容與協商的正當性�66

    七、結論�78



    《提升能力,不要解僱》

    ──金融危機下的德國勞動市場對策:理解與判讀的嘗試

    一、前言�83

    二、前提理解:德國勞動市場政策體系�87

    三、兩次景氣包裹方案的主要內容�90

    四、勞動市場對策核心:短工實施與短工津貼發放�93

    五、聚焦:所謂短工實施之重大停工──30項內涵之說明�100

    六、結語�113



    企業需求與勞動保護的拉扯

    ──彈性工時的理論與實踐

    一、前言�115

    二、概念前提:勞動彈性化=解除勞動保護管制?�116

    三、勞動彈性化的正當性一?所謂勞動世界的變遷�120

    四、勞動彈性化的正當性二?所謂社會個人化發展�125

    五、正確的理論觀察向度:不均衡命題與勞動彈性化�131

    六、彈性工時實踐:8種常見模式的陳列與分析�140

    七、結語:兼顧企業需求與勞動保護之彈性工時模式是否可能?�157



    勞動契約

    勞動契約的管制與自治

    一、問題意識與處理面向�161

    二、前提一:勞動契約作為債法契約與人格面向�164

    三、前提二:勞動契約與勞動法之特殊自我認知�175

    四、前提三:勞動契約與經濟全球化之時代氛圍�179

    五、中間結論�185

    六、形式一:管制中的自治── 勞動強行立法與行政�187

    七、形式二:自治中的管制── 勞動契約衡平性控制�195

    八、形式三:管制與自治之交錯──集體形成下的勞動契約�202

    九、結語:自治才是王道?──交織火網下的勞動契約管制�208



    社會保護、契約自由與經營權

    ──司法對勞動契約的衡平性控制

    一、論述前提:社會國與契約自由緊張關係中的勞動法�215

    二、問題的提出:勞動契約的衡平性控制�232

    三、勞動契約的衡平性控制:德國的理論與實務�235

    四、勞動契約的衡平性控制:台灣的實務發展�269

    五、結語�300



    各國同值同酬規定之比較分析

    ──以歐洲法暨德國法為中心

    一、前言:問題意識與研究範圍設定�301

    二、歐洲法層次之同值同酬原則�302

    三、聚焦:德國同值同酬原則之理論與實踐──從德國

    四、勞動法釋義學上同值同酬原則之操作�330

    五、結論�339



    營業移轉與勞動關係命運

    ──勞動合同法第33、34條之理論與實踐考察

    一、前言�341

    二、勞動合同法第33、34條之體系前提:企業併購概念�343

    三、精準的合併與分立概念?所謂經濟單位作為移轉客體與同一性不變要件�353

    四、所謂勞動合同繼續有效的正確理解──移轉、權利義務與解僱禁止�359

    五、結語�376

    六、附錄�377



    Mobbing:勞工人格權之特殊侵害型態

    ──以德國法為中心

    一、前言:勞工人格權── 一個被遺忘的侵權行為法問題?�387

    二、Mobbing:典型案例、定義、態樣與影響�392

    三、Mobbing之損害賠償問題�417

    四、結語�438






      2005下半年開始展開學術生涯以來,累積了不少學術研討會或論壇之發表著作,然後就多藏諸私下,未留下甚麼痕跡。幾乎不曾主動投稿學術期刊的我,自然沒有任何「西哀」(SSCI、TSSCI),即便敝帚理應自珍,但還是想集結問世,作為一個人生階段的註記。



       我的知識關懷與興趣甚廣,但總跟嚴謹的學術要求未必相稱;著眼法學領域,粗略說來,大致有憲法學與勞動法學兩類文章,呈現面前的《勞動與法》三冊論文 集,就是後者的一些作品,再進一步以主題歸類下,包括第一冊的《勞動法基礎理論與法制發展》、《同盟與集體勞動法》,第二冊的《勞動與公法》、《全球化與 勞動人權》,以及第三冊的《國家與勞動市場管制》、《勞動契約》,合計30篇論文,幾近全部未曾正式期刊發表。



      我不想當馬克思口中四 處招搖撞騙的普魯東,以跨足不同領域為譽,實則敗絮其中,還是先出版過去幾年著墨較多的勞動法著作,其他領域的嘗試就待時日良辰,如果有緣。有些過去幾年 投注不少心力的論文或研究,這次並未收錄進來,因為在擴大改寫成個別專書中,至少計劃如此,特別是關於勞動基本權、勞動訴訟法、罷工法、共同決定與勞動派 遣這幾項「大議題」,當然行動總趕不上心思,未來之取捨勢必難違。有些聯繫勞動法學與憲法學角度的文章,適合的就放入第二冊的《勞動與公法》中,感覺公法 味道顯然較濃的,就留待以後的《國家與法》中,當然,篇幅考量也是一項因素。



      幾篇論文的某些論述重疊或類似,還請見諒,因為思緒往往 是一致的,難以全然擺脫,個人在某些時間點的力有未逮,只得權充,當然也是原因。曾經表達最深的自我期許:發掘事物的奧秘,並從中證明自己的力量(亞里斯 多德);幾年看來,遺憾的,不但未必能發掘奧秘,自己的力量也微乎其微,留下紀錄,竟成僅剩的療癒。




    林佳和

    2014年2月28日於木柵家中




    其 他 著 作
    1. 上課了!勞動法50+
    2. 上課了!勞動法50+
    3. 2023年月旦<公法>實務評析精粹
    4. 民主永續的理念與實踐:永社十週年紀念研討會論文集
    5. 勞動訴訟與勞動事件法
    6. 勞動保護的未來
    7. 勞動事件法與勞動基準法新制
    8. 工資與工時精選判決評釋:航空、運輸及醫療保健業
    9. 民事訴訟法之研討(廿四)
    10. 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