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民事訴訟法實例研習(三版)

民事訴訟法實例研習(三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556726
劉明生
元照出版
2015年10月01日
183.00  元
HK$ 164.7  






ISBN:9789862556726
  • 叢書系列:法律學習研究.民事程序法
  • 規格:平裝 / 56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法律學習研究.民事程序法


  • 社會科學 > 法律 > 民法











      本書以民事訴訟法實例題之研習為主,共包含四十八則實例題之演練。其乃著重民事訴訟法上相關重要課題之實例研習,如處分權主義與訴訟標的理論、辯論主義與協同主義、民事訴訟第一審程序充實與集中原則、第二審新攻擊與防禦方法提出之容許範圍、善意取得與既判力主觀範圍之擴張、訴訟繫屬登記、異議登記與善意取得、重複起訴之禁止、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契約解除與訴訟救濟之方式、買賣標的物之瑕疵(不可修補瑕疵與可修補情形)之法律關係與訴訟標的理論之運用、客觀訴之合併、變更與追加、連帶債務共同訴訟之類型及其確定判決之效力、裁判分割共有物訴訟、輔助參加、訴訟告知與法院依職權通知之效力、舉證責任、既判力與爭點效以及第三人撤銷訴訟。本書先闡述各實例之基本概念,後進行案例之解說,並於適當處加上重要之圖表,以助益讀者將各案例與學說及實務見解相結合。





    三版序

    二版序





    第一章 導 論�1



    第二章 民事訴訟實例解析之要點�3



    第三章 民事訴訟實例解析之訓練方式�7



    第四章 民事訴訟之概念與構造�15



    第五章 具體實例之解析�29


    案例1  處分權主義(處分原則)與訴訟標的理論�29

    案例2  實體法上請求權競合與訴訟法上訴訟標的理論── 綜合案例�53

    案例3  訴之聲明之表明�61

    案例4  民事財產訴訟事件之辯論主義(提出原則)與協同主義�66

    案例5  消滅時效抗辯之闡明�94

    案例6  辯論主義之適用範圍�99

    案例7  離婚事件、遺產分割事件與其他家事財產訴訟事件之程序基本原則�102

    案例8  民事訴訟第一審程序充實與集中原則�111

    案例9  第二審新攻擊與防禦方法提出之容許範圍�129

    案例10 簡易訴訟與小額訴訟程序�151

    案例11 管轄權�163

    案例12 訴訟實施權與訴訟擔當�173

    案例13 代位訴訟�189

    案例14 重複起訴之禁止�193

    案例15 訴訟標的理論與重複起訴之禁止�208

    案例16 訴訟繫屬中之特定繼受──債權繼受與債權請求訴訟系爭物繼受�215

    案例17 基於己意喪失占有之善意取得與既判力主觀範圍之擴張──? 綜合案例�227

    案例18 非基於己意喪失占有之善意取得與既判力主觀範圍之擴張──? 綜合案例�244

    案例19 訴訟繫屬登記、異議登記與善意取得──? 綜合案例�257

    案例20 客觀訴之變更與追加�269

    案例21 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契約解除與訴訟救濟之方式──? 綜合案例�285

    案例22 買賣標的物之瑕疵不能修補之實體法律關係與客觀訴之合併、變更及追加──綜合案例�311

    案例23 買賣標的物之瑕疵可修補瑕疵情形之實體法律關係與訴訟標的理論之運用(重複起訴之禁止)──綜合案例�317

    案例24 承攬工作物之瑕疵可修補情形之實體法律關係與訴訟標的理論之運用(既判力)──綜合案例�329

    案例25 當事人變更與追加�338

    案例26 客觀預備合併�344

    案例27 給付遲延、給付不能與客觀預備合併──? 綜合案例�351

    案例28 主觀預備合併之訴�358

    案例29 客觀選擇合併�362

    案例30 家事事件之合併、追加與移送�368

    案例31 連帶債務與共同訴訟之型態──? 綜合案例�373

    案例32 共有物返還請求權與共有物返還訴訟──? 綜合案例�387

    案例33 確認共有物所有權存在之訴訟──? 綜合案例�397

    案例34 裁判分割共有物訴訟 形成訴訟說之立場──? 綜合案例�401

    案例35 裁判分割共有物訴訟 給付訴訟說之立場──? 綜合案例�411

    案例36 請求履行分割協議之訴訟�416

    案例37 將來給付之訴�418

    案例38 訴訟契約�423

    案例39 輔助參加與參加效�428

    案例40 法院職權通知、訴訟告知與輔助參加之效力�436

    案例41 第三人撤銷訴訟�446

    案例42 舉證責任之基礎理論�469

    案例43 歸責事由之舉證責任──綜合案例?�493

    案例44 法律上之事實推定與權利推定──綜合案例?�503

    案例45 發回更審後於第二審擴張上訴之聲明�509

    案例46 第三審上訴�514

    案例47 既判力客觀效力範圍與爭點效理論�521

    案例48 既判力主觀效力範圍及其擴張�530





    三版序



      本次改版新增民事訴訟法實例研習與綜合研習之案例,並就原先案例之部分新增新的學說、實務資料及個人見解。在民事訴訟法實例研習部分,新增「第二審新攻擊與防禦方法提出之容許範圍」之案例,當中主要探討德國與我國第二審上訴程序之性質、第二審新攻擊與防禦方法提出之容許範圍,以及如何始能更加貫徹第一審程序充實與集中原則。尤其依我國民訴法第四四七條第一項本文之規定,當事人原則不能於第二審提出新攻擊與防禦方法,但我國民訴法第四四七條第一項但書設了六款例外規定,以致於本文有被架空之危險。因此,新版書集中分析第四四七條第一項但書第一款、第三款與第六款規定之相關問題,尤其被告於第二審第一次提出消滅時效抗辯,其可否符合第一款之要件,此將因採用修正辯論主義抑或協同主義而有所不同。本文從不同之觀點分析論證,民事訴訟之財產訴訟事件,應採取修正辯論主義,而非協同主義。協同主義擴大法院之闡明義務及於新消滅時效抗辯之提出,使法院成為相當於被告律師之角色,破壞辯論主義之當事人之自己責任與架空當事人之訴訟促進義務,使第一審程序集中之目的落空,喪失第二審瑕疵審查與瑕疵排除之功能。因此,妥適理解,民事訴訟於財產訴訟事件應採取修正之提出原則(修正之辯論主義),強調當事人提出事實之責任與訴訟促進義務,第一審就消滅時效抗辯之提出與其他所有新抗辯之提出,法院並不負闡明義務。被告未於第一審提出消滅時效抗辯並非因法院未盡闡明義務而有程序瑕疵而導致。而實務上甚多判決並未以第四四七條第一項但書第一款容許被告於第二審提出消滅時效抗辯,毋寧部分判決係以同條但書第三款或第六款容許。

      

      再者,部分實務見解認上述之情形為已提出防禦方法補充之情形。部分實務見解認前揭情形係屬新防禦方法之提出,但符合第六款如不許提出顯失公平。反之,部分實務見解認為係屬新防禦方法之提出,但不符合第六款如不許提出顯失公平之要件。於新版書中明確指出被告於第二審第一次提出消滅時效抗辯,應認屬新防禦方法之提出。此種情形法院駁回新提出之消滅時效抗辯主張,並無所謂顯失公平之情事存在。固然容許被告於第二審提出第一次始提出之消滅時效抗辯,法院極有可能認為消滅時效抗辯有理由因而判決被告勝訴,被告實體法上之利益可因而獲得保障,而被認為無實體法上「顯失公平」之情事存在。然而,其他新的抗辯提出,例如清償抗辯、債務免除抗辯,如法院不讓被告提出,被告實體法上之利益亦將因而無法獲得保障,有所謂「顯失公平」之情事存在,何以唯獨認為消滅時效抗辯不容許其提出將顯失公平。於此必須充分認知,所有新的抗辯不容許被告提出,所有新的攻擊與防禦方法不容許當事人提出,均可能造成實體法上不公平之結果。倘若如此,民訴法第四四七條第一項本文之規定即無須存在,當事人在訴訟上根本無須再負有任何之訴訟促進義務。當事人違反訴訟促進義務而使其產生失權效果之規定本身,本即會造成與實體權利狀況不一致之判決,而此係為了實現第一審程序集中化與迅速化目的而應被容許。

      

      此外,新增「訴訟繫屬登記、異議登記與善意取得」之案例,當中主要探討二○一五年七月民事訴訟法新修正之第二五四條規定的解釋與適用問題。新法於第二五四條第五項規定,新增「起訴合法與非顯無理由之要件」,使訴訟繫屬登記增加更多之限制,其主要目的乃在維護第三人之交易與他造當事人利益之保護。相較於舊法則更加保護第三人與他造事人之利益。然而,非顯無理由之要件應如何解釋則形成疑問。是否須釋明其請求之存在、是否須提供擔保以代釋明,抑或此所謂顯無理由乃係指比釋明請求權存在(須達到優越之蓋然性程度)更低之心證程度,又或者只須符合主張一貫性之程度則產生疑義。

      

      於新版書則認為於未來於修法上宜要求原告須「釋明請求」或「供擔保以代釋明」,法院始能核發起訴證明。原告為保護其不動產之物權,毋寧宜參照德國民法第八九九條之異議登記制度(須「釋明請求」或「供擔保以代釋明」)或至少採用須釋明請求(包含提供擔保代釋明)之訴訟繫屬登記制度以為救濟。而異議登記其將發生阻止第三人善意取得之效力,故宜於民法中明確規定該第三人在異議登記後無法再主張善意取得。在異議登記後,因繼受人無法依實體法上之規定主張善意取得,訴訟法上之既判力亦將擴張及於該不動產之繼受人。再者,部分實務見解認為債權請求而起訴之情形,原告亦可聲請訴訟繫屬之登記,如此將大大擴大訴訟繫屬登記之適用範圍,使他造當事人造成不利,且將可能「事實上」影響到或限制到「真正權利人」「有權處分」之自由,故本文認為我國新法第二五四條第五項之適用上應作限縮性適用,不包含基於債權而有所請求之情形。在無訴訟繫屬登記之情形,部分學者主張如繼受人受法院職權通知後猶置諸不理,則此可能被用以判定其未參與本訴訟係因可歸責事由之基礎資料,其不得再提起第三人撤銷訴訟救濟,且從實體法上觀點可被認定為非善意取得權利而無受保護之固有利益。然本文認為實際上於法院知悉有訴訟系爭物移轉之事實,第三人已先符合實體法上不動產善意取得之要件,先依民法之規定善意取得該權利。善意取得之事實於法院通知前業已發生。實體法上善意取得權利之人,不會因法院事後之通知而變成實體法上無法善意取得物權之人。倘若如此,將使訴訟法上之法院通知凌駕實體法上善意取得之制度,依此剝奪第三人實體法上已善意取得之不動產物權。

      

      再者,新版書尚新增「主觀預備合併之訴」、「將來給付之訴」、「訴訟契約」等民事訴訟法實例,且新增「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契約解除與訴訟救濟之方式」、「買賣標的物之瑕疵可修補瑕疵情形之實體法律關係與訴訟標的理論之運用(重複起訴之禁止)」、「承攬工作物之瑕疵可修補情形之實體法律關係與訴訟標的理論之運用(既判力)」等綜合案例。於綜合案例部分,則著重區分不同物之瑕疵之情形與訴訟法各階段相關問題之綜合演練。



      於原先案例部分,則新增新的學說、實務見解資料以及個人對於相關問題之見解。申言之,在辯論主義與協同主義部分,新增民事財產訴訟事件採用修正辯論主義,而非協同主義之理由。德國關於協同主義之主張只不過為一九七八年當時極為少數學者或法官之主張而已,並非德國從一九七六年後至今二○一五年一直以來主流性之見解,從一九七六年後至今二○一五年德國主流性之見解毋寧為修正之提出原則(修正之辯論主義),而非協同主義。如此德國民事訴訟法發展之歷史與經驗,深值吾人在探討與確立我們民事訴訟程序基本原則時參考與借鏡。而我國民事訴訟法新法修正後,仍係採取修正之提出原則(修正辯論主義),而非協同主義。在公益法人之不作為訴訟之性質部分,新增固有權說與法定訴訟擔當說之分析。在重複起訴禁止,新增舊同一事件說、新同一事件說與核心點理論於運用上相關問題分析。於證據法部分,則新增關於損害額估計(酌定)性質之分析,以及關於一般訴訟上事案解明義務承認與否之分析。在法院職權通知、訴訟告知與輔助參加效力部分,深入探討他造當事人與具輔助參加利益第三人間,可否發生既判力與爭點效。於被輔助當事人與具輔助參加利益第三人間,究係發生既判力、爭點效抑或參加效。於新版書綜合分析比較既判力、爭點效與參加效之異同。於結論上認為他造當事人與具輔助參加利益第三人間不會發生既判力與爭點效,被輔助當事人與具輔助參加利益第三人間乃參加效,而非發生既判力與爭點效。於第三人撤銷訴訟部分,則新增大陸與我國第三人撤銷訴訟之學說與實務見解,並新增德國第三人聽審請求權受侵害事後救濟程序之分析。

      

      新版書之順利完成,須深深感謝同好知音好友之支持、關心與鼓勵。於資料蒐集方面之協助,須對瀚緯、柏元、欣芫、孟緯、曉波致上誠摯的謝意。對我最摯愛父母長期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關心,須獻上無比感激之意。




    劉明生 謹誌




    其 他 著 作
    1. 民事訴訟法實例研習
    2. 2023年月旦<民事法>實務評析精粹
    3. 民事訴訟法實例研習(六版)
    4. 醫療訴訟舉證責任分配和舉證減輕之新發展:類型與體系思維
    5. 民事程序法爭議問題研究
    6. 第三人程序參與: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 第七卷
    7. 民事訴訟法實例研習(五版)
    8. 民事訴訟法註釋書(一)
    9. 2018年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評析: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 第五卷
    10. 電子文書及電子商務相關實體與程序問題之研析
    11. 民事訴訟法實例研習(四版)
    12. 民事訴訟之程序法理與確定判決之效力及救濟
    13. 訴之合併
    14. 確定判決與情事變更原則
    15. 民事訴訟法實例研習(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