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高雄港都首部曲:哈瑪星

高雄港都首部曲:哈瑪星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783499
李文環
好讀
2015年10月14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861783499
  • 叢書系列:圖說歷史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6 x 22.5 cm / 普通級
    圖說歷史


  •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日據時期












    「哈瑪星」為日文「濱線」鐵道(????)一詞的轉化,

    碼頭與鐵路造就了這塊繁榮街町,

    曾是高雄最多日人定居之地,南臺灣中最早進入現代化的區域。

    踏足「哈瑪星」,就像沿著鐵軌走進了專屬高雄的時光隧道。





    踏話頭:哈瑪星之歷史定位



    第一部 高雄港與哈瑪星

    一、清末打狗港與打水灣

    二、打造「哈瑪星」,開創新港都

    三、高雄港蓬勃,哈瑪星興替



    第二部 市街空間與日治遺產

    四、市區改正與空間構成

    五、高雄市第一街

    六、新濱地,海陸運大樞紐

    七、高雄的課長町



    第三部 移民社會與產業

    八、日治時期的移民與職業

    九、戰後的移民與信仰

    十、產業變遷與漁業興衰



    尾聲:文化資源與未來想像

    後記








    作者的話



    文化資源與未來想像




      近幾年,哈瑪星被遊覽車所苦,每天兩百多輛大型巴士「路過」前往西子灣觀光,造成壅塞交通、惡化環境。市府交通局提議定點接駁以減緩交通困擾的想法,卻不為在地社區團體組成「哈瑪星願景聯盟」所接受,畢竟定點接駁仍只是把哈瑪星視為「路過」的交通幹道,何不想辦法吸引「路過」的觀光客駐足流連,或許才會兩全其美。當然,街區發展有很多可能,留住旅人、發展觀光只是其中一種選項。誠如第十篇文末的產業現況調查,目前哈瑪星453商家,近六成是生活消費產業,過去主體產業流失,如何在產業斷層中尋找出路,確實愁煞許多人。本書研究歷史、關心文化,若能從中梳理出具價值的文化資源,或可作為帶動未來哈瑪星轉型的某些想像。



      山海和鐵路是第一項文化資源,這是大面積的空間載體,體現人與自然互動的文化景觀。哈瑪星是日本人純手工打造的港埠新城區,依循著山脈,日本政府宛如土地魔法師,將河川變鐵道,改潟湖為街區。而公園這個可培育的自然,伴隨新街區發展緣山而來,初為打狗公園,後在裕仁皇太子的加持下,擴大為壽山紀念公園,1927年更被票選為「臺灣八景」之一。從知名畫家吉田初三郎於1935年所繪製臺灣八景系列明信片中的壽山,或可略窺一二。壽山圖雖然刻意彰顯壽山和神社作為構圖焦點,但整體畫作是將壽山�神社�街區融為一體,從而再現畫家心中「哈瑪星」作為高雄港都的城下町之空間意涵。至此,山不只是物質的山,它已成為街區人們的精神寄託與文化象徵,更結合海港與鐵路共同締造歷史與文化。如今,山褪去神聖性,更貼近人與自然互動應有的認知和生活;海不再流通貨物,卻能承載更多的浪漫和休憩;鐵路疏離人們已許久,自轉車、輕軌或可彌補過去的疏離。若把視野擴大,哈瑪星的空間資源可串聯哨船頭、旗津和蓬萊港區,從而結構了十九世紀中葉以來高雄市以港起家的歷史縮影,是高雄市最能引人注目的空間體。



      老屋是第二項文化資源。顧名思義,老屋是指有一定年月的建築物,至於多少年以上才有資格定為老屋,依臺南市政府的定義是四十二年以上,這個界定如何決定並不重要,關鍵是我們如何看待老屋這件事。



      老屋是前人的遺物、歷史的見證,宛如時空膠囊承載人們的記憶。您一定有過「人去樓空」的感懷吧!感懷「人去樓空」就是一種舊地重遊致使記憶油然而生的寫照,那當下,記憶宛如解開時空膠囊般豁然。這種豁然因人而交織各種情緒,是懷舊也不只是懷舊,那是一種非定性的化學變化,可豐富生活與生命,亦可涵化為生產的能量與元素。文創就是眾多因記憶�回憶而文化再生產的非定性化學變化的成果之一。「觸景傷情」不也告訴我們,記憶常以空間為定錨,某些記憶會因時空和人事而封存在某空間裡,常常是在「觸景」後才會勾起記憶而「傷情」,可見記憶和空間是有所連結的。有人曾對筆者說,把老屋拆了再蓋一棟新屋,百年後這棟新屋也會成為老屋,幹麼要保存老屋呢。這種詭辯言詞其實是對空間記憶的無知,不斷拆屋新建的行為破壞記憶與文化的累積,無法累積就會出現記憶斷層,甚或集體失憶。老屋不能端看使用價值,更不能只談交換價值。一棟歷經世代交替的老屋,擁有者、使用人理應感受甚或瞭解創建者及歷史過程的種種,若能把老屋轉念為可永續性的「公共資源」,或許更能感受跨代穿越時空所傳達的訊息。那麼,哈瑪星究竟有多少老屋?這是個不好說明白的問題。哈瑪星依然保有日治時期不少老屋,如已列入文化資產的武德殿、愛國婦人會館、舊三和銀行,以及還在討論中的廣三老屋群等,它們歷經二次大戰的砲火洗禮,以及戰後產業繁榮、人口密集的改建高峰期,還能保留下來,可真是奇蹟。而戰後第一代興建的建築物,傳承日治時期的匠師技術和風格,不僅堅固且具特色,相當令人著迷。老屋不僅是記憶過去的跨代資產,未來也會是哈瑪星轉向綠色產業的重要資源。



      第三項文化資源是民間信仰。哈瑪星家庭私壇不算,至少有23座廟壇和2座基督教會,以代天宮最具號召力。代天宮主神王爺是海洋信仰,每年定期兩次返回蚵寮保安宮和南鯤鯓代天府兩座母廟進香,以及後續敬神、安五營的儀式,幾十年來已廣受信徒認同和各界的矚目。文龍宮的神祇來自安平,緊鄰海港,擁有絕佳的地理位置。清雲宮和龍鳳宮的傳說故事有其特色。哈瑪星常民文化的軟實力是有魅力的。



      將點、線、面等各項文化資源標示在地圖上,可見出哈瑪星及周邊已累積相當的潛力,只因過去空間戒嚴,哈瑪星的山海和鐵路都成了警戒線,文化資源因而被疏離、遺忘,甚或造成空間紋理的混雜現象。未來諸多歷史文化仍有待整理、轉化,環境可藉由市府的都市修繕計畫加以改善,讓整體空間文化更優質且豐厚。事實上,目前捷運已帶來眾多人潮,輕軌預定今年(2015)底通車,既有的臨港線勢必可活化進一步提升人氣,觀光休閒產業逐日加溫。未來若能善用各類多元文化資源,哈瑪星轉向兼具生活休閒與文化觀光的勝地,其實是可以想像與期待的願景。




    李文環、蔡侑樺�撰




    其 他 著 作
    1. 高雄第一盛場鹽埕風
    2. 圖解台灣民俗【新版】
    3. 打狗公園野望
    4. 東萊新村的歷史與人
    5. 指畫家劉銘
    6. 空間與歷史:旗山文化資產之歷史論述(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