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漢字的故事(暢銷十周年紀念版)

漢字的故事(暢銷十周年紀念版)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2623008
林西莉
李之義
貓頭鷹
2016年7月30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862623008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文學小說 > 國學常識 > 字詞分析

















    林西莉暢銷全球經典著作《漢字的故事》

    原書出版27周年,在台出版10周年





    前言 甲骨文和金文

    第一章 人和人類

    第二章 水與山

    第三章 野生動物

    第四章 家畜

    第五章 車輛、道路和船隻

    第六章 農耕

    第七章 酒和器皿

    第八章 麻與絲

    第九章 竹與樹

    第十章 工具與武器

    第十一章 屋頂和房子

    第十二章 書籍和樂器

    第十三章 數字和其他抽象的字

    第十四章 意與聲:從象形字到形聲字

    附錄一 漢字的筆順

    附錄二 參考書目

    附錄三 中國歷史朝代和時期

    附錄四 重要考古遺址位置圖



    誌謝

    譯者後記

    十周年回看出版緣起

    索引



    ?





    推薦序



    十周年回看出版緣起




      本書作者是瑞典人,她的中文名字叫林西莉。我在上個世紀末的一九九八年法蘭克福書展上,第一次看見這本書的英文版,非常吃驚。瑞典出過好幾個漢學大師,包括林西莉的恩師高本漢,所以瑞典人懂中文不稀奇,甚至研究甲骨文也不稀奇,讓我吃驚的,是我從來沒有看過誰用林西莉的方法,介紹漢字,介紹甲骨文(一直到三年後我們才看到唐諾出版了他的《文字的故事》,也是講甲骨文的書)。



      她把甲骨文視為為三千年前華夏大地上的人類學描繪,一個字一個字推敲,那個字為什麼那麼寫,具體的意義是什麼,跟當時商朝人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她在中國到處探訪,從俗民生活到博物館出土文獻,尋找文字和實物的關聯和參證。



      例如她在大運河上,看見一葉小舟從她眼前划過,她就明白甲骨文的舟字為什麼那麼寫,因為那個舟字和她眼前看見的小舟,造型簡直一模一樣,連船艙中的防水隔艙設計都一樣——她發現自己正在目睹一個沿襲了三千年的傳統,從她眼前划過。



      用人類學加上考古出土文物的對證,讓我們發現,原來漢字可以這樣理解,漢字和古人的生活如此息息相關,每一幅甲骨漢字,就等於是對三千年前古人生活禮俗的一個切片。文字和文化如此融合。



      她回到瑞典以後,開始運用這樣的方法在高中的中文班課堂上教授漢字課程。大受學生歡迎。遙遠的西半球世界,從拉丁字母體系成長的高中生,忽然發現了古中國這種曲折的筆畫,竟然是可以理解的,充滿了動人的意義。



      本書就是她在高中授課的結晶,是她為中文班學生編寫的教材,寫了八年才完工。當年《漢字的故事》在瑞典出版,出版社膽顫心驚第一刷印了八千本,不料一個禮拜就賣光,她在夏瑞紅的採訪中談到這件事說:「中國字真是全世界最好玩的字,我看到連完全不懂中文的人,都能抱著書讀得津津有味。」



      我立刻追蹤這本書的版權,從英文版一路往上追,終於追到了瑞典的代理商。但不幸的是,這一談從上個世紀的一九九八年談到了阿扁當選總統的二???年,再等到阿扁總統第二任的二??四年,終於瑞典那邊換了一個代理商,我們才能夠順利往下談。



      簽了書,編輯完成,書要出版了,時間已經到西元二??六年。在民進黨執政這幾年,台灣對中國充滿負面情緒,我們厭惡所有跟中國有關的事物,任何掛著中國字樣的東西,都變成政治上的不正確。以致於像中船、中鋼、中油那樣僅僅是公司名稱,也在不正確之列。在這種時代氛圍下要出版一本談中國文字,而且是談大部分時候沒有人認得的甲骨文,讓我心情備覺沉重。



      這麼傳奇的書,會這樣被社會氛圍埋葬嗎?我並不擔心會不會賠本,以我的估算,這本書應該可以賣出三千到五千本,打平開支並不困難;我的憂慮是台灣社會對中國的敵意,會不會不分青紅皂白地掃蕩所有中華文化體系內的東西,甚至包括漢字?



      結果那年年初網路上忽然冒出一條假新聞,說聯合國官方語言決定取消傳統中文,在各種官方文件上改用簡化字。這條新聞雖然最後證明是一場烏龍(因為早在一九七三年聯合國的文件就已經改用簡化字了),但激起台灣的反省可謂正中要害。如果所有跟中國有關的都要排斥,那麼我們所繼承的漢字該怎麼辦呢?



      中國是中國,中華文化是中華文化,我們日常所用,姓氏所稱的這些字,跟中共沒有任何關係,這是我們從先人手上繼承的文化遺產。



      因為這樣一場烏龍新聞,保衛漢字,認識漢字變成台灣的共識。《漢字的故事》在二??六年上市,第一周就衝上各大書店排行榜,此後一直熱賣了兩年,總銷量超過六萬本,至今仍然沒斷版,是我出版生涯裡極少見的成績。在去中國化時代衝出這樣的成績,這也許是倉頡有靈吧。



      漢字是我們的財富,林西莉則是那個打開我們眼界的引路人,讓我們一起在漢字的故事裡領略古人造字的心意與趣味。


    老貓 陳穎青 2016年7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