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孩子讓我們更敏銳地直觀這世界文�番紅花,作家
自從兩個孩子都上高中以後,我和孩子聊天的內容就越來越「大人化」了。例如,昨天晚上我和家裡的高一新鮮人在餐桌上討論,如果能夠有機會和全球知名的天才駭客唐鳳做VR連線,要提出哪些問題才是既有深度、又有意思的?孩子說他最想發問,VR的發展,有一天能不能取代各種殘忍的動物實驗?唐鳳對紙本書可有特殊情感,平時喜歡讀哪一類的書籍?當青少年面對無聲但逼人的網路霸凌時,唐鳳會提供什麼建議?
望著孩子正值青春的臉龐,吐出來的話已不再稚氣天真,我強烈感受到那育兒時光的倏忽而過。因此,我是抱著多麼羨慕的心情,捧讀這本《遜媽咪交換日記》。蔚昀和淑婷的小男孩還不到六歲,在我心中,那可是個人育兒史上的黃金歲月;那時的孩子讓我累也讓我笑,讓我哭也讓我醉,讓我氣也讓我歌,我心中漲滿了對孩子豐厚的愛。但另一方面,因為上班壓力導致的情緒爆炸,我也愧疚自己不是溫柔的好媽咪。我痛惡整個大環境對育兒媽咪的不友善,我為孩子反反覆覆的厭奶�厭食而焦慮不安……
新手媽媽的心情總是起起伏伏、有悶有憂。淑婷和蔚昀的交換日記,消化了挫折,撫平了憤怒,交流了經驗,分享了信念。遜媽咪一點都不遜,她們在真誠的文字和落實的行動裡,為孩子建構了一座奇幻、睿智、童趣、溫暖的小宇宙。
媽媽是平凡的肉身,媽媽是戰鬥的靈魂,媽媽不用做到最好,媽媽已經夠好,每個媽媽都有遜掉落漆的時刻,但那並不影響媽媽擁有玫瑰色的眼睛,因為孩子使我們更敏銳的直觀這世界!真心接納自己是遜媽咪吧,那將是我們和孩子走得更寬闊的開始。
作者前言
當家裡來了一個小王子
淑婷:
不知道妳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和孩子相處的時候,突然覺得他好像是來自外星的人種,像是ET、《來自星星的你》裡面的都教授、或是法國作家安東尼•聖修伯里筆下的《小王子》。
我啊,經常有這樣的感覺。最近一次是在吃晚餐時,當兒子問我:「媽媽,我們家有到月亮上面,對不對?」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瞪大眼睛,心想,真是不可思議啊,孩子的腦袋到底是怎麼運作的呢?為什麼平平都是人,他就那麼有想像力,而我卻壓根不會想到這些事?
當然啦,我們可以說我們比較有知識或常識,因為我們受了教育,知道月亮離我們很遠,知道我們的家沒辦法蓋那麼高,知道我們在大氣層外無法生存,除非坐到太空船裡,而要成為太空人,必須受很多訓練……
我們知道這一切。但是,在我們小的時候,當我們還沒有接觸到這一切知識、常識的時候,我們應該也曾經相信:人可以在月球上生活、人可以像鳥一樣飛行、傑克的魔豆真的會長到天上、一頂帽子並不是一頂帽子,而是一條吃了大象的蛇……就像《小王子》的敘事者和小王子所相信的一樣。
當我們還沒有「地球化」
我們小時候曾經相信這些事,只是當我們長大,就慢慢忘了這些事。《小王子》的敘事者也忘了,或者說,被迫遺忘,因為所有人都告訴他:「你畫的是一頂帽子啊,蛇和大象在哪?」直到他遇到了來自B612星球的小王子,他才想起了這些事,才發現:「喔,原來也有人抱著和我一樣的想法,我不是孤獨的,我並不奇怪。就算我真的奇怪好了,也有人跟我一樣奇怪,所以沒什麼大不了的。」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每個人感受現實和面對現實的方式都不同,這些差異和不同應該被尊重。」這樣的話我們常常聽到,但是當我們面對的對象是小孩,似乎很容易忘記這句話。
比如說,當小孩因為穿脫衣服的順序和昨天不同而抓狂,或是衣服的顏色不是他今天所喜歡的而坐在地上大哭,又或者是爸媽想走的路和他想走的不一樣所以生氣,再不然就是「現在就要」的欲望無法得到滿足,於是尖叫踢腿……我們反射性地會認為他「不乖」、「不聽話」、「在鬧情緒」或是「在唱反調」,卻很少會想到,我們認為不重要的小事,其實對他來說是重要無比的大事。
是啊,仔細想想,我們不也會因為各種「小事」而抓狂?比如吃不到想吃的東西、找不到鑰匙或眼鏡、電腦當機、網路變慢,期待了很久的全家出遊因為臨時有事取消,明明很努力在做的事卻被人挑剔或嫌棄「怎麼那麼慢,怎麼那麼笨手笨腳」,臉書或報紙上某某人說了某些話,乃至於天氣不好、身體不舒服……我們不也會因為疲倦或不明原因而「奇檬子」不爽?我們不也會明明很累了,卻捨不得睡?我們不也會挑食和不想整理房間?我們不也會耍脾氣?
其實,我們的許多特質都和小孩一樣。我們和他們一樣,都像是從別的星星來到地球上的外星人,必須學習地球的各種規矩。只是我們來得比他們早一點,「地球化」的程度比較深,知道怎麼壓抑自己的需求,知道怎麼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慾望,知道生活有苦有樂,也知道今天沒辦法穿自己喜歡的衣服,並不代表以後就沒有機會穿了。
我們這些「老移民」本來應該對小孩這些初來乍到的「新移民」有多一點同理心、耐心和包容,然而我們「地球化」太久,早已忘了當個外星人是怎麼回事。而且地球的事務如此繁忙(每天要上班工作、洗衣燒飯、面對一些機車的人和機車的事),我們很多時候沒有時間去同理那些「新來的」,反倒會覺得他們不懂得「入境隨俗」(比如在公共場合控制音量、克制情緒,乖乖坐好不會一直跑來跑去……)是一種麻煩。
喚醒大人心中的小王子
我並不覺得,我們必須全力配合、遷就小孩,創造一個地球與外星之間的「中途站」或「新地球人區」,因為這樣可能會讓他們更難融入地球的生活。但我也不想很強悍地說:「你是新來的你就要適應啊!這是『我們』的家,你要守『我們』的規矩,配合『我們』的作息,我們不會為了你改變生活習慣。」那樣子太霸道了,而且不允許任何對話、質疑、協調及改變的空間。也許,有人覺得他們的生活是完美的,不容任何協調及改變,但是,我不覺得我的生活是完美的,並且必須一成不變。
就像《小王子》的敘事者因為認識小王子,重新發現許多遺忘的美好,我也因為和兒子相處,發現了好多我遺忘的、與以前不知道的事(當然有好事也有壞事啦)。比如說,我可以為一件很小的事開心(我兒子會自己給麵包塗奶油了),也可以做一件很小的事讓兒子開心(我做飯給他吃,他就說:「媽媽,妳是全世界最好的媽媽∼」),我不必像龍捲風霹靂啪啦地把事情做完,而是可以和兒子邊玩邊做,雖然慢一點,但是我們都可以享受過程。
在所有這些發現當中,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兒子教會我去接受、去愛一個和我不一樣的人。我曾經是個超沒同理心、超不溫柔、超討厭小孩及人類的人。我對自己很嚴格,對其他人也很嚴格,我不知道什麼是脆弱。後來,因為人生中一連串慘痛的失敗經驗,我的戾氣及稜角慢慢被磨掉,但是我仍然不知道怎麼溫柔。
是兒子的出生、兒子這個來自外星的小王子的到來,提醒了我狐狸與玫瑰的存在,喚醒了我心中的小王子。我想陪我的小王子慢慢長大,讓他知道,變成地球人不代表拋棄所有外星人的氣質,而是結合兩者,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我希望,有一天當兒子遇到他的小王子,他們也可以像我們一樣,討論房子會不會碰到月亮的事。
蔚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