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愛的69種玩法(I、II雙重魅惑夾鏈袋限量版)
定價227.00元
8
折優惠:
HK$18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築跡2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817913
張景堯
大埕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4月01日
207.00 元
HK$ 175.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8817913
規格:精裝 / 31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分
類
藝術設計
>
建築
>
建築家傳記/文集
同
類
書
推
薦
逆溯自己的原型象徵 : 劉克峰的維豐橡膠大樓建築故事
搞怪建築師進化中:林淵源的內心劇場爆炸公開
建築的無為:造屋、常民、謝英俊 Inaction of Architecture
庫哈斯談建築的危險:給年輕人的建築啟蒙課
【百位工程與建築大師套書】(二冊):《50位史上最偉大的工程師》、《50位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師》
內
容
簡
介
以居住環境為主體的人文關懷設計。張景堯建築師2010-2015年設計理念與作品分享,「留一個房間給大自然」…
《築跡2》收錄了張景堯建築師事務所2011年到2015年完工的案子,也是繼《築跡1》的腳步,持續累積在建築作為上的能量。雖然住宅仍是事務所的主力項目,一些供公眾使用的作品也開始成為設計工作的重要部分。
本書仍依私人住宅、集合住宅、公共眾使用建築和都市設計等類型分章節呈現,並在每個作品中進一步探討建築更本質的內涵,如文化、形構、時代精神、傳統價值、技術、永續等的課題。我們希望藉由「築跡」系列的出版能對繼續與關心建築與環境的人們有機會交流與對話。
本書特色
◎ 作者2010-2015年設計理念與作品分享。
◎ 以居住環境為主體的人文關懷設計。作品以闡揚天、地、人的空間主體為概念核心,強調「留一個房間給大自然」的設計理念。
◎ 中文為主,英文為輔,雙語內文解說設計的心路歷程。
名人推薦
推薦名單(依姓氏筆劃序)
吳光庭? 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 / 藝術中心主任
邱浩修? 東海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曾光宗? 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 建築改革社社長
黎淑婷? 逢甲大學建築系教授 / 建築專業學院院長
羅時瑋? 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 / 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院長
龔書章?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目
錄
筆記 住宅的想望
自序 蓋出來的才算數?
私人住宅 牆居
百葉之家
歐家大院
蓮苑山房
透天住宅 五所為
森立方
三源
青硯
森情
直心巷
霞飛
集合住宅 All in One
御天地
原見築
漂亮 La Vie
銓璟大境
非住宅 大毅幸福館
安聯診所
貝拉婚紗旗艦店
旌旗教會
希堤微旅
都市願景 台南車站專用區
大里幸福好宅
中國醫藥大學 - 水湳校區
府城軸帶地景改迼
後記 遺憾的黑暗美學
附錄 獎項_2005-2015
簡歷
簡介_張景堯
謝誌
?
序
作者序
蓋出來的才算數?
張景堯_2016春
第二本作品集收錄了2011年到2015年完工的案子。雖然住宅仍是事務所的主力項目,一些供公眾使用的作品也開始成為設計工作的重要部分。作品集的出版,有兩個主要目的,一是維持事務所持續整理圖面與相關資料的繁雜工作,另一是希望能藉此與關心建築與環境的人們有機會交流與對話。
建築師的工作是整個建築專業領域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唯一能將這個領域的概念或思潮具體化、合法化為實質環境的人,所以對社會有著無法逃避的責任。我們沒有人不需要建築,但也由於建築無所不在,大家習以為常,就不會意識到建築師這個角色的重要性或嚴重性。建築做為一種創造的作為,它的出現,是一個很難改變的事實。文學、音樂、繪畫、雕塑在創造的過程甚或完成以後,如果作者不滿意或是社會無法接受,是很容易被改變與修正的。一棟施工不良、醜陋的、對環境不友善的、甚至設計錯誤的建築,是很難如其他的藝術形式般的被「刪除」。它讓有良心的設計者終身不安,讓使用者蒙受難以名狀的痛苦,讓生活環境承受著無法解決的各種問題。
建築更本質的內涵,如文化、形構、時代精神、傳統價值、技術、永續等的課題,其實才是建築師每天必須面對的,然而這些課題,惟有在執行實務時才能切身的去體會、實踐、操作、沉澱和反省。這個積累經驗和無數次遺憾的寶貴過程,是建築人成長必經的路程,而這條漫漫長路所經過的,正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工地。這也難怪有人會說:「要談建築,蓋出來的才算數。」
建築師永遠有談不完的理念與夢想,但是「蓋出來的才算數」是一個對自己最清澈的提醒。也許是基於這樣的理念,我們並沒有將一些未執行的設計放到作品集來(除了都市設計與規劃的項目外)。我們雖也珍惜甚或眷念那些停留在紙上的設計方案,但他們只能做為設計能量的儲備,一種精神上的慰藉。期待這些能量有一天能化為建築、街道、鄰里和都市。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築跡3
2.
閱讀黃崗:侗族村寨地景紀實
3.
築光:曙光女中德思樓的重建之路
4.
築光:曙光女中德思樓的重建之路
5.
築跡2
6.
築跡
7.
藥用食物30種:傳統經驗與現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