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散文、論文
樹猶如此
文學不死_感懷姚一葦先生
花蓮風土人物誌_高全之的《王禎和的小說世界》
我的崑曲之旅_兼憶一九八七年在南京觀賞張繼青《三夢》
少小離家老大回_我的尋根記
翻譯苦、翻譯樂_《台北人》中英對照本的來龍去脈
上海童年
冠禮
殉情於藝術的人_素描顧福生
克難歲月_隱地的「少年追想曲」
鄰舍的南瓜_評荊棘的小說
落葉賦_為奚淞的畫《釋迦下山》而寫
台北Pastoral_為黃銘昌的田園畫而寫
逝者如斯
經典之作_推介夏志清教授的《中國古典小說》
第二輯 演講、訪問、對談
文學經典的保存與流傳
世紀末的文化觀察
六O年代台灣文學:「現代」與「鄉土」
我的創作經驗
故事新說_我與台大的文學因緣及創作歷程
中國需要一次新的五四運動_與小說家白先勇談中國文化的危機與出路�丁果
學習對美的尊重_在巴黎與白先勇一席談�張素貞
從聖芭芭拉到舊金山_加州訪白先勇�何華
文學的悲憫與溫情_訪白先勇�周伯軍
一個小說家要懂得人性的孤獨_專訪白先勇�謝其濬
眉眼盈盈處_二十一世紀上海、香港、台北承擔融合中西文化的重要任務
與崑曲結緣_白先勇vs.蔡正仁
白先勇與余秋雨論《遊園驚夢》、文化、美學
第三輯 關懷愛滋
世紀末最大的挑戰_愛滋病(AIDS)對人類的襲擊
醞釀中的風暴_愛滋(AIDS)在台灣的蔓延
山之子_一個愛滋感染者出死入生的心路歷程
防治愛滋_醫學治療vs.人文關懷
書寫愛滋•關懷愛滋_「面對愛滋:文學界的反應」座談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