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定價99.00元
8
折優惠:
HK$79.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認識化學:教科書裡不會出現的100個化學故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562909
林珊
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2017年7月21日
100.00 元
HK$ 8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4562909
叢書系列:
Discover
規格:平裝 / 34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Discover
分
類
自然科普
>
物理/化學
>
物理/化學史
同
類
書
推
薦
包立的錯誤,量子時代的革命:反覆驗證、多方討論,自錯誤中不斷進步的科學
世界史是化學寫成的:從玻璃到手機,從肥料到炸藥,保證有趣的化學入門
物理源流:物理歷史與物理科技
化學歷程:化學歷史與化學科技
一本書讀懂物理
內
容
簡
介
化學不只屬於實驗室,更和每一個人的生活緊密相連?? ?──
「化學」:一門關於變化的學問
它不應侷限於課本,而是一種觀察世界的方式。
目
錄
第一章?? ?化學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章?? ?各顯神通的化學元素
第三章?? ?神祕莫測的化學作用
第四章 曾經滄海的名家軼事
序
編輯序
無所不在的化學
很久很久以前,當時一切都還處於自然狀態,文明還沒有誕生,人們茹毛飲血,靠著採集、狩獵維生。
忽然有一天,在一個空曠的荒野中,一道猙獰的閃電從天而降,劈倒了荒原中的一棵參天大樹,樹木應聲倒下,炙熱的火苗激烈地碰撞出來,瞬間將樹幹點燃,讓樹幹變成茫茫荒野中的一根明亮的火炬。
在洞穴附近的原始人很快被這根「火炬」吸引,他們小心翼翼地接近那團燃燒的東西,卻被「劈啪」的木頭燃燒聲和火焰的高溫嚇了一跳,有人伸手去觸摸火苗,結果被燙得哇哇直叫。?
後來,不知是誰正好身上帶了肉,好巧不巧,這塊肉不偏不倚地滾到了火邊,肉的油脂滴到了火上,火苗猛地起來了,貪婪地吮吸著生肉上的油脂,頓時,一股奇異的香味在沾著青草氣息的空氣中瀰漫開來,讓火焰周邊的原始人垂涎欲滴……就這樣,人們發現了火的用途。
這就是人類史上的第一個化學事件。
? ??
取火之所以是化學史上的重要事件,是因為它說明了一個重要的化學反應──燃燒。燃燒的本質是氧化還原反應,是火中的物質迅速氧化,產生大量光和熱的過程。
? ?
「化學」,顧名思義,就是關於「變化的學問」,是一門涉及兩種物質接觸、反應、原子重新排列、結構重新變化等的自然科學。
?
透過了燃燒的化學反應,原始人手中的生肉的蛋白質密度產生了變化,由鮮血淋漓的狀態,變成了可口溫暖,飄著焦香的美食。
化學幾乎是地球上所有事物的核心,構成了世界上物質的每一部分,它支持了生命,並創造出了我們所仰賴的事物。
? ?
化學反應無所不在,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的食、衣、住、行,無時無刻不在和化學打交道,生活的各方面都和化學緊密相關。
? ?
例如:生米透過蒸煮的化學反應,成了香噴噴的米飯;而冬天使用的暖暖包,就是鐵在氧化作用時散熱的結果,從而溫暖了你我的手心;牛奶變酸、食物腐敗,則是氧化反應在作怪;電池發電是正負離子互動的結果;綠色植物行光合作用,也是化學反應的一種……
? ?
其實人一生下來,就生活在化學環境當中,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周圍更出現了奈米材質的服飾,使我們的居家穿著能更舒適自在;原子彈、啤酒、玻璃等化學反應的產物,更推動了人類的歷史,也描繪出我們現代生活的進步。
? ?
人們不斷發現新的元素和化學作用,使得化學體系越來越豐富,最終成為如今我們所見到的化學的模樣。
學無止境,化學這門學科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化學元素週期表上仍有很多元素沒有被發現,而這一切,都依賴於人們的共同努力,唯有如此,化學才能為人類的生活帶來更多的福利和貢獻。
? ?
化學並不只屬於實驗室,而是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它們的故事就是我們的故事,它們的生命與我們的生命密不可分。
作者用生動的口吻,與充滿魔力的文字,為您講述化學的起源、元素背後的故事,以及變換莫測的化學反應,帶你體驗化學世界的美麗、驚奇與魅力。
自序
一個化學老師的自白 : 這不是一本科普化學教材書
? ?
在我的年代,有一句順口溜:「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這句話反映了當時「重理輕文」的教育思維模式。 ? ?台灣的教育似乎習慣把事情一分為二,也築起了文科跟理科之間的高牆。
? ?
雖然我當年選擇了「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工類科就讀,但對我來說,任何一門學科,都不應該僅限於它自己本身的知識性,而應是更宏寬地,培養為一種「理解世界的方式」。?? ?
很可惜,教育的偏食與功利升學主義,早已壞了我們對真理探求的胃口,讓知識淪為某種兌換「好成績」,進入「好大學」,找到「好工作」,最終成為所謂「人生勝利組」的工具。
? ?
但對我來說,化學,其實就像任何一門其他學科一樣,是一種觀察世界的方式,是一種建立思維跟思考方式的過程,而不是停留於死硬僵化的知識灌食。
這在我進行化學實驗的時候最有感觸。
我們在進行一個實驗的時候,首先要問:「我要怎麼做?」、「我得到的是什麼?」、「實際上如何發生?」、「如果我必須向他人描述,應該如何敘述?」和「它有價值嗎?」「他對人類世界有貢獻嗎?」等問題。
這就是一個論述跟思考統整的過程。十萬個為什麼,可能會有一百萬個答案,再用五百個實驗論證去推翻,這就是化學思考的過程,也是我覺得有趣的地方。
所以在本書中,除了討論一般化學科普書籍會談到的化學元素、化學反應等,我也加入了歷史背景、人文觀察等因子,希望能用較宏觀的態度,去解構化學與世界的關係。
與其說這是關於化學的一百個故事,不如說,這是一本化學與人類世界經緯交織而成的互動史。
本書的第一部份,我試著用比較輕鬆的方式,向各位展示化學的起源、發展的過程,讓我們能從歷史跟人類學的脈絡下去看待「化學」這件事,算是引領各位進入化學之門的一個篇章。
接著第二部分,我想對大家展示幾種讓人又愛又恨的化學元素,他們像我們一樣,也有自己的名字、個性、好惡,有時也調皮搗蛋的製造了許多小災難,但當人類發生困難時,又常常貼心的伸出援手,讓人無法對他們生氣。
? ?
而第三章,我介紹了幾個有趣的化學反應實驗,大多是化學家面對一個問題,在追根究底的過程中,發生了意想不到的驚喜。如果我們也能用這樣的精神來面對生活的每件事,就能學習如何自己找尋、解決方式,而不是讓別人來告訴你答案。
最後,談到化學,就不得不提到這些對事情「打破砂鍋問到底」,「不到死時不方休」的科學家們。
這些人或許是各個不同領域的專家,也可能是因緣際會、誤打誤撞之下才踏入化學的領域,但他們共通點是:他們大多對世界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勇敢追求與別人不一樣的東西,問別人沒問過的問題,才能為人類世界帶來了這麼多璀璨的貢獻。
愛因斯坦說過一句話:「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東西」。比知識更重要的,是對世界的觀察,是獨立思考的能力,是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 ?
化學,就像其他的學科一樣,也是一種看世界的方式跟角度,這本書並不是要你成為化學學霸、化學之王,而是希望透過宏觀的歷史觀察,讓讀者在閱讀後,能碰撞出不同於以往的化學反應,以一種全新的眼光去理解這個世界,咀嚼出思想的新滋味。
? ?
這是我想要帶給大家的,也是我覺得比較重要的,謝謝各位。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Photoshop X Illustrator 就是i設計 (第二版)
2.
老牌新潮漫步地圖:老店新情味
3.
哪裡才是我的家?
4.
圖解台灣老行業與職人魂
5.
一本書讀懂物理
6.
關於物理的100個故事
7.
關於化學的100個故事
8.
清末聖諭宣講之案證研究
9.
105向陳慧坤教授致敬:陶繪邀請展
10.
珊瑚老師說故事:捕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