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中國哲學研究的身體維度

中國哲學研究的身體維度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533361
楊儒賓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7年11月08日
193.00  元
HK$ 193  






ISBN:9789860533361
  • 叢書系列:身體與自然叢書
  • 規格:精裝 / 590頁 / 15 x 21 x 3.8 cm / 普通級
    身體與自然叢書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概論











      身體論述是晚近華人哲學界一個頗受矚目的議題,相對於近代哲學的議題往往來自於較單一的源頭,「身體」的論述或來自於人類學,或來自於性別研究,或來自於歐陸哲學,其來源顯然較多元,相關研究亦呈現出生氣勃勃的局面。



      本書內容圍繞「體知」、「身體觀」、「氣化主體」這些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身體概念展開,施用範圍則擴到當代的性別、民主政治、家庭關係等倫理學議題,兼具純粹哲學的解析與實務的應用,也顯示出一種新的具體哲學的走向。





    「身體與自然」叢書序言╱楊儒賓

    序言

    導論 身體主體的迴向╱楊儒賓、張再林



    第一篇 ?身體與倫理



    壹、道德感動與儒家倫理中的自然情感本位╱王慶節

    一、引言

    二、從底線倫理的困難說起

    三、道德感動之為道德意識的起點

    四、道德感動之為道德哲學的重要範疇的幾個特點

    五、道德感動與儒家倫理傳統中的自然情感本位

    六、儒家倫理之為自然情感本位的德性倫理



    貳、「性別」在中西哲學裏的地位及其思想後果╱張祥龍

    一、西方傳統主流哲學是無性別的哲學

    二、中國古代哲理思想的性別特徵

    三、有性哲學與無性哲學的不同趨向

    四、女性的地位

    五、結語



    參、父子倫理,還是夫婦倫理──中國古代思想中的「元倫理」之爭╱張再林

    一、周人的「家族倫理」的一體兩面性

    二、「父子倫理」的歷史獨尊

    三、「夫婦倫理」的重新崛起

    四、結論



    肆、中國傳統身體觀與當代墮胎難題╱王?

    一、當代西方語境中的墮胎難題

    二、「一體」的中國傳統身體觀

    三、從中國傳統身體觀出發對墮胎問題的可能解決



    伍、身體現象學與實踐形上學╱吳俊業

    一、導言

    二、從理論與實踐的對立到兩種實踐

    三、兩種肉身性:實踐與製造作為身體行動

    四、總結:實踐進路的形上學與製造進路的形上學



    陸、試論「中國思維」中的「身體隱喻」╱蕭延中

    一、「身體隱喻」的認知意涵

    二、中國政治思想建構的「身體」基礎

    三、「身體」有機體的政治意涵

    四、「身體隱喻」的政治認知後果



    第二篇 ?體感與體知



    柒、論日本近現代哲學中的「感性論」傾向──以中村雄二郎的「共通感覺」為例╱黃文宏

    一、問題

    二、共通感覺的兩個意義

    三、共通感覺的精神病理

    四、日本現代哲學中的感性論傾向



    捌、身體與山水──探索「自然」的當代性╱何乏筆

    一、微觀形上學

    二、在無餘中拯救平淡:林壽宇的抽象山水畫

    三、自然與超自然

    四、體任自身的自然:蔣三石的石上水墨



    玖、味覺的意義──中國哲學的視域╱貢華南

    一、物味與味物

    二、道味與味道

    三、「咸」:從「味」到「感」

    四、心在竅為舌、開竅於舌

    五、一身皆感焉:諸覺之「感化」及其影響



    拾、「體知」解意──兼及中國哲學的創造性轉化議題╱張兵

    一、「體知」語辨

    二、「體知」之「知」的現代元素

    三、「體知」之「體」的名詞用法

    四、修身:身體自然知「道」

    五、結語



    拾壹、「惻隱之心」與「疼痛鏡像神經元」──對以「識痛癢」論仁思想一系的現代解釋╱陳立勝

    一、「惻隱之心」的「識痛癢」之機

    二、「識痛癢」諸環節中的形而上學疑難

    三、「識他人痛癢」何以可能的常識闡釋及其不足

    四、來自「疼痛鏡像神經元」的支持

    五、結語:鏡像神經元闡釋的有效性及相關問題



    拾貳、康德論「通常的人類知性」──兼與杜維明先生的「體知」說相比較╱李明輝

    一、杜維明先生的「體知」說

    二、康德形上學中之「通常的人類知性」

    三、康德倫理學中之「通常的人類知性」

    四、「通常的人類知性」與「體知」



    拾參、回歸與重設──格物在民主與科學聯合脈絡中的新意涵╱鄧育仁

    一、導言:古典菁華與當代意涵

    二、實踐與身境觀點

    三、身境合宜的道理

    四、觀點比較下身境之理的意涵

    五、科技與科學的深度

    六、身境觀點下的科學律則

    七、結論:天地之間的新位置



    第三篇 ?身體與語文



    拾肆、《莊子》身體觀的三維辯證──符號解構、技藝融入、氣化交換╱賴錫三

    一、老莊整全之身的原型來源:神話的流動變形身體

    二、符號身體的規訓與支離:禮教之身與名言交纏的洞察

    三、技藝身體的融入與覺察

    四、氣化身體的感通與交換

    五、結論:氣化之身與符號之身在人間世重新遇合



    拾伍、由「指」看人的符號活動的身體性、公共性和創造性╱張曙光

    一、「物莫非指」:生存活動中符號的身體性

    二、「以身觀身」:身體交往中符號的公共性

    三、「身道不二」:修身成德中符號的創造性



    第四篇 ?前瞻與反思



    拾陸、當代歐美學界中國古代身體觀研究綜述╱陳景黼

    一、前言

    二、自我與身體

    三、心理活動與情緒

    四、古典醫學與身體

    五、工夫與身體

    六、精神、身體、國體

    七、結論



    拾柒、華文學界身體研究概述╱趙雪君

    一、前言

    二、三種身體觀

    三、身體感

    四、結語





    導論(摘錄)



    身體主體的迴向

    楊儒賓(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張再林(西安交通大學哲學系教授)



      身體論述是晚近華人哲學界一個頗受矚目的議題,這個議題的論域很廣,但由於缺乏一本影響深遠的經典作,也缺少由大師—經典此軸心所帶來的同方向的學術社群,因此,其起點不好估量。但籠統而言,這個議題在哲學界漸成氣候,當在二十世紀下半葉的晚期,如果我們以杜維明提出「體知」當作此學先聲的話,那麼,這個議題已活躍了四十年。相對於近代哲學的議題往往來自於較單一的源頭,如「異化」之於黑格爾、馬克斯,「正義」之於羅斯,「邏輯實證」之於羅素與維也納學派,「語言」之於維根斯坦與海德格。「身體」的論述或來自於人類學,或來自於性別研究,或來自於歐陸哲學,其來源顯然較多元。但就中國哲學研究而言,這個議題受到注意當是源自海外儒家研究者的宣導。



      中國哲學的身體論述所以源自海外,有脈絡可尋。如果杜維明先生發展於八○年代中的「體知」說可以當作人文學界之武昌起義的第一聲槍響的話,晚十年出版的楊儒賓的《儒家身體觀》則可以視為華人世界第一部較完整的身體觀論述。由於杜先生與楊儒賓對儒家關懷甚深,與當代新儒家學者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諸先生也有或深或淺的師承,所以他們的身體論轉向多少有些指標性的意義。我們如從他們共同的背景著眼,要找出他們的身體論的出發點,以及他們共同關懷的方向,或許不難找得到。他們之所以轉向,根源的動機應當是來自於對新儒家強烈的道德直覺主義的補充,以及對古典儒學顯著的人文化成傳統之繼承。



      現代科學的「哲學」源於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之交的學術革命,一九○五年廢除科舉是一千三百年來關鍵性的變革,舊學廢,新學興,制度、語彙、思考方式都不同了,其改變是全面性的。中國現代新興學術的打造是個艱巨的工程,其工程與同一時間打造的新國家與新國民幾乎同樣的艱巨,學術的改革與國家的改造可以視為同一個現代化工程的不同面向。「哲學」一詞也是現代社會的產物,取自歐美學界,間接經由日本再轉入中國的語彙。相對於中國其他學科,打造哲學的過程特顯坎坷,在其他學術領域,我們很少聽到「中國有沒有此一學門」或者「中國X學是不是X學」之類的議題。但哲學領域有,「中國有沒有哲學」、「中國哲學是不是哲學」,這種自我否定的語言都會變為哲學議題。過去有過,現在也未曾消音,這是一個權力與學術邏輯交錯難解的議題。但不管哲學界內部的爭議為何,經過一個世紀來曲曲折折的演變,哲學終究還是在當代中國的學術圈落戶了。實用主義、自由主義、共產主義、新儒家哲學紛紛走上哲學的歷史舞臺,各領風騷。在各種當令的流派當中,新儒家哲學在改造社會的使命上,不見得比自由主義或共產主義來得強;但在哲學建樹上,留下來的成績應當是最為可觀。



      民國新儒家學者宣稱他們的使命在建立新三統:學統、政統、道統,他們在新學統與政統領域上頗有建樹。然而,論及新儒家學者的成就,一般認為他們最突顯的成績仍在心性論、形上學,也就是「性與天道」這個領域。新儒家學者當中,熊十力與牟宗三兩先生的成績尤為突出,在哲學界的影響也特別大。熊十力與牟宗三師徒在根本的方向上雖然同本同宗,但學術興趣各有所偏。熊十力從早期的《新唯識論》以至晚年的《乾坤衍》、《明心篇》,其興趣主要落在本體宇宙論。牟宗三從早期的《邏輯典範》以至晚年的《圓善論》,其興趣主要圍繞著「智的直覺—物自身—圓教」這條主軸展開的,兩者偏重不同。雖然如此,但兩人在「道德主體」的重視上是一致的,兩人的思想體系同重本心的概念,本心具有一種可以深入實相的直覺之知,牟宗三名為智的直覺,熊十力稱為智或性智。在智的直覺的亮光照耀下,物自身—道體等等的本地風光一一展現。



      牟宗三論中國哲學的特質,一而言曰:「落在主體性」;再而言曰:「生命的學問」,他所說的「主體性」或「生命」是有特別的規定的,都不是日常語義下的用法。說到頭來,都是東方哲學常見的道德實踐的超越依據,誠如牟先生講的:「轉到實踐理性就須接觸到實踐理性所呈現的本心、良知(儒家),道心(道家),如來藏心、般若智心(佛教),這些都是心,依康德的詞語,這些都是由實踐理性所呈現的道德心,道心,如來藏心,般若智心。」牟先生接著問:「那麼這些詞語所表示的心是有限心抑是無限心?」牟先生的問句當然是虛問,他的答案是很清楚的:無限心。



      就熊、牟兩先生論道德的直覺論著著眼,我們不難發現他們與宋明儒學的連接點,和陸王學派的關連顯然更深。熊十力由於要對抗佛教的心性論走向,也要對抗他認定中完全缺乏實踐興趣與力道的西洋哲學,所以他常以生花妙筆特別彰顯性智的作用,他的用語十分篤定:「忽爾觸悟,天地萬物本吾一體,須向天地萬物同體處,即萬化大源處,認識本心。」若此之言,比比皆是。在風格上,和理學家如楊慈湖、高攀龍的證道語言殊少差別。牟先生哲學的目標也很清楚,他一生事業的重點之一就是和康德爭辯:人有沒有智的直覺?在這種目標導引下,他的哲學的主軸是確立一種非曲折性的、不帶時空形式、十二範疇的無限心,一超直入如來地,其作用是種先驗的特殊直覺。



      在熊先生、牟先生的設定中,性智或智的直覺的提出預設了一種東西哲學會通,實即對決的義涵。他們的對話焦點是「向上一機」的睿智界事物:上帝、物自身。中國由於無限心的傳統很強,所以就內部而言,他們是在三教的超越領域內競爭何者更具圓教相。熊、牟兩先生都強調性智、智的直覺乃是當下顯現,直接認取。但無疑的,他們的當下是勝義的當下,不是現象學意義的當下,此當下是縱貫的,承體起用。這種直覺是非感覺性的,事實上,智的直覺的對照物也是對反物,就是感觸直覺。杜、楊兩人所以將儒學的重心移向身體向度,在相當程度內,可以說有意重新復甦感性的力量,或者說:重新連繫性智與感性的管道。



      在牟先生與熊先生的哲學架構內,感性與智的直覺是本質的不相干,感性基本上負責的領域是知識論上的現象界或是文學、藝術領域內的美感問題。然而,我們如從中國哲學的身體圖式來看,道德直覺不一定要與感性直覺做異質的區分,從呈現原理來看,他們毋寧認為人的形軀、氣、經脈、心靈是有區別而又連續為一個有機體的。在道德實踐的案例中,一種道德意識的發動明顯地會帶動整體身體的震動,從內在心緒、神氣以至體表的膚色、虹膜都相互參差。儒家這種道德實踐的作用體如和醫學的身體觀結合在一起,我們不妨稱呼此種身體為氣化主體或形氣主體,「氣化主體」側重此種身體主義的形上意義,形氣主體則較圓融地可以兼顧到社會身體的部分。



      熊、牟兩先生的道德直覺當然也不反對感性,他們所重視的感性是種道德的覺情,道德的覺情具有普遍義,他們和康德的差異在此點上顯現得很清楚。然而,熊、牟的道德覺情是普遍性的,理學的語彙稱為「性其情」的「情」。這種「情」,私人的成分少,倫理規範的成分多;氣質的成分少,道德共感的成分多。在道德形上學的框架下,這種「情」的內涵無法充分展現,所以其具體之普遍恐怕不那麼具體。相對的,當我們將智的直覺落到形氣主體上來講時,所有的道德意識的流行都要經由形氣神的結構來思考,意識的運作必然連著深層的氣之運作,並體現到體表上來。反過來說,任何知識的判斷如果沒有表裡兩層的形氣作支柱,一體而化,所有的知識的運作都不會到家。知識的性質因此是行動的,而不是靜態認知的;運作的主體是全身的,而不是顯性意識層的,此杜先生所以有「體知」之說。「體知」的理論和博藍尼(M. Polanyi)的「支援意識」、「潛層向度」之說,頗有近似之處。和梅洛龐蒂「身體主體」之論,也立基於類似的觀察上。



      形氣主體一方面在認知與行動、意識與身體之間建立起連接之紐,一方面形氣主體因側重主體的氣化性,主體一方面遂含有內在的流動、兼融感官、互滲形神的質性;另一方面主體遂也有去實體化、去抽象化的義涵,主體因此是不斷躍出、不斷交流的作用體。這種意識的氣化日流與自然界遂有不斷接換的實質關係,主體與自然因此是雙回向的,也是回盪性的。中國主流的「形而上學」一詞遂非「後物理學」(meta-physics)而可說是建立在形體之上的玄學,更具體的說,乃是建立在形氣主體之上的實踐性知識。



      熊十力以「新唯識論」代替「唯識論」,牟宗三以智的直覺說修正康德的理論,他們都是透過主體的批判,重新安頓了儒學的體系。他們所提出的主體是「縱貫」的(借用牟先生喜歡用的隱喻),他們要成就的道德是天道性命相貫通的道德。相對之下,杜、楊所提出的身體論述則側重橫攝面的感應、身體中介項的獨立義。身體主體必然帶有與之俱來的氣質之差異性與語言性,它與世界的碰面,即是意義的開顯。身體主體具有存有論上的優先性,它是人文活動得以成立的依據。在智的直覺處,我們默會萬物的本源。但在智的直覺經由形氣主體表現處,我們體現人文活動的精緻、風格、多樣。形氣實質上是智的直覺呈現時不可或缺的中介項,當中介內在於主體的表現功能時,中介即非過渡的性質,而是本質的成分。



      在杜、楊之外,臺灣的中國哲學研究者從身體主體出發,提出論述者尚有英年早逝的蔣年豐與目前仍勤於筆耕的吳光明。蔣年豐的學思歷程與杜、楊兩人相近,他在普渡大學從現象學名家Calvin O. Schrag遊,返臺後,任教東海大學。他生前寫的幾篇探討羅近溪與莊子的文章,都從身體主體的角度入手,揭舉了儒道思想中「身體」作為意義彰顯者的特色。



      論及中國哲學研究中的身體轉向,吳光明的貢獻不能忽視。吳教授長期任教威斯康辛大學,但也曾在臺灣任教,與臺灣學界關係亦深。吳教授的興趣在現象學與中國哲學的融合,如果更落實地來講,可說聚焦於梅洛龐蒂與莊子哲學的會通。吳教授劃分身體哲學的兩種?述方式,一種是「bodily thinking」,一種是「body thinking」,他自己的定位自然落在第二種意義的身體思維。吳教授的論文帶有強烈的個人哲學的風格,和中國哲學的本文的連繫較鬆,越到晚近,這種風格越強。但論及中國的身體哲學研究,吳教授自是一家。



      杜、楊、蔣、吳諸先生皆在大學任教,所以其學生中多有從「身體」角度介入中國哲學研究者,但撰成專書、且焦點集中者較少。反而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受臺灣學者的先發研究影響,中國大陸學界頗有中國的身體哲學的論著出現。循著道德踐履中「作為精神修養之體現的身體」觀與「形—氣—神」一體三相的身體觀研究脈絡,相關的研究陸續出現。其中最值得注意的當是周與沉的《身體:思想與修行》以及陳立勝的《王陽明「萬物一體」論——從「身—體」的立場看》,周與沉的著作古典文獻的根柢較厚,論述平穩紮實。陳立勝則學殖豐富,思辨性強,其學融合儒家與歐陸哲學的傾向非常顯著,其方向和蔣年豐從事者頗為相似。



      陳立勝的研究與周與沉不同,他除了受到臺灣研究的理論激發外,還展現了大陸身體研究的另一個特殊機緣,即大陸內部中西哲學比較研究的歷史積澱。不像臺港有學脈可循的傳統學術研究,例如將身體研究看作是對新儒家的補充及對古典儒學的承繼,中國大陸傳統學術研究在近代有一個斷裂,此一斷裂很大的部分來自於西學的挑戰與馬克思主義的植入。面對西學以及科學的強勢,如何疏解這為「一大事因緣」而出現的新狀況成為儒門現代化學術工程的根本問題。簡言之,儒學面臨著一個在當代語境中的自我證成問題,從其努力之歷史轍跡上看,傳統學術更多的是作為答辯方,在現代學術平臺上作無罪陳詞。要改善此一不利狀況,恐怕與學者如何在中西比較中尋找一個作為溝通橋梁的合理的詮釋點有關。由此,在中西哲學比較中出現了一個有意義的「範式轉移」。從新實在論、實用主義到馬克思主義,至康德框架、黑格爾體系,再到海德格,我們發現到學者對傳統的詮釋如愈能顧及到對前見之參照,即愈能留出對中國哲學獨特性的闡釋空間,因此,在比較中也有了更多的相「應」,「同聲相應」即意味著「對話」式的新的理論創造的可能。



      在當前的中國大陸與西方身體哲學展開積極對話且研究較為活躍者,可以說,多來自於有現象學背景的學術團體,陳立勝「回到身體」的呼喚在很大的程度上立足於身體現象學的分析,其現象學意義上的「自我與世界」之辨析導出了作為主體的身體之自我。與此相似者,大陸現象學界中,比較具有理論創造性的還有張祥龍,他從海德格出發,以其所解的海氏之「原發構意機制」來讀中國哲學,所論每啟人思,新意迭現。此外,曾譯海氏《存在與時間》的王慶節在現象學與儒道今釋上亦頗有建樹,如其所說,海氏之「此在」亦可解為「身體」,其「在的親臨」、「在的現身情態」表達的就是親身性存在。



      在大陸身具現象學背景的學者中,在身體研究上能夠獨樹一幟的當推張再林,其學無師承而憑孤往探尋,最能體現大陸學者在中西哲學比較中的艱難步履。其人年輕時發願欲先以二十年光景治西學,而後返觀中學,俾能有所見地。他以梅洛龐蒂為支點,揭「作為身體哲學的中國古代哲學」義。對中國大陸學術研究而言,身體研究的推出更可看作中國哲學研究範式的轉換,此既是中西哲學「對話」的產物,也是中國傳統學術研究依其自身脈絡的連續性進展,粗疏相比,一如宋儒對原儒之創造性發展,身體或可成為當代中國哲學研究體系再結構的切入點。



      截止當前,在外來身體研究思想的碰撞下,大陸的身體研究呈現出一個生氣勃勃的局面,年輕的一些學人表現得尤為活潑。見於參與本次會議者,如彭國翔師從陳來,後又從安樂哲、余英時、杜維明遊,在與海外漢學家的往來中敏銳地感受到身體維度的前瞻性及其詮釋意義,其關於儒家修身工夫的思考議論入微。貢華南師從楊國榮,秉承「具體形而上學」之教,以「味」與「味—道」切入中國哲學,可說是將身體觀研究推入到身體感的研究層面,所見自是豐富;其近作聚焦於當代國人忙與閑的生存變奏,力爭還原身體式存在的自在義,亦極具感染力。



      以上所論身體之迴向極簡,大抵著墨在此運動線索之勾勒,尤矚目於臺灣與中國大陸之域,而身體研究之實際則複雜多緒,相關訊息,可參見本書陳景黼與趙雪君兩君所撰的引介,茲不贅述。本書作為首次海峽兩岸在身體研究上的「攜手」共進,或可看作是中國哲學研究的一個新進展,其意義之深遠若何,尚賴吾輩朋儕之戮力共進!




    其 他 著 作
    1. 中國現代性的黎明
    2. 多少蓬萊舊事(增訂新版)
    3. 眺望諸夏:後西方視野下的傳統中國去
    4. 思考中華民國
    5. 多少蓬萊舊事
    6. 原儒:從帝堯到孔子
    7. 道家與古之道術
    8. 五行原論: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論
    9. 儒門內的莊子
    10. 1949禮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