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其實是皇后的毒蘋果?:新井一二三逃出母語的陰影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9861795140 | |
|
|
|
新井一二三 | |
|
|
|
大田 | |
|
|
|
2018年2月01日
| |
|
|
|
93.00 元
| |
|
|
|
HK$ 79.05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ISBN:9789861795140叢書系列:美麗田規格:平裝 / 224頁 / 25k正 美麗田
|
|
分 類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內 容 簡 介
|
白雪公主繼母般的母親不僅屬於我孩提的記憶庫裡,而且是永恆的存在。
或者說,我變了,但是她沒有變,仍然隨時都會發動攻擊。
「那天,我一個人坐在床邊,心裡舉行一場儀式,送走了我心中的母親,花大約十五分鐘,我跟心中的母親永別。」──新井一二三
??????????????????????????????????????? ?
母親,是安全感的堡壘?還是傷人的武器?
母語,是被剝奪的痛楚?還是受折磨的難堪?
小時候母親說的話是鐵律,不可違逆和辯駁,但卻不明白為什麼那麼說?妳是小騙子,討厭的小聰明,將來嫁不出去……
發生一場致命的意外,母親遲遲未到醫院,等來了卻抱著一個大洋娃娃,多年後,母親說,太早到會看到血腥場面,怕死了……
二十歲來到家裡吃壽司的學長們告訴我,在這個家裡,只有妳很不一樣,還是盡快離開家……
被母親貼上的標籤,在艱苦的青春期,在家在學校,孤立徬徨。
被母語支配的單一世界,像井底之蛙,成為束縛的深淵。
新井一二三要面對陰影,找出自我認同的標竿。她用英語訴說,諮商童年的漠視,情緒勒索;她用中文書寫,被母親標籤化的驚恐與心理扭曲,這趟精神療程,海外漂泊走了十二年。
原本逃離的母語,有一天因為遇見另一半成為唯一傾訴的語言,傷痕得以醫治了;原本愛憎的母親,在自己成了母親之後,終於告別綑綁的心理牢獄。
為了抵達精神和生活上,離母親最遠的地方,離母語最遠的地方,在哪裡?
是逃出之前,培養閱讀和獨立判斷思考的習慣;
是相信世界除了這裡之外,還有他方,還有彼處;
是越來越清楚自己可以走向光,如此,逃出的另一個定義是:
找到美,愛,自由連在一起的地方。
|
|
目 錄
|
序 母語啊,母語 003
第一章 逃出母語的陰影
●尋找美來擺脫陰影 015
●痛苦回憶被快樂記憶更替 017
●毒母文學 020
●脫離不了母親貼上的標籤 026
第二章 柏木五丁目的孤單孩提
●山手高台與下町低窪 035
●柏木五丁目的家 039
●母親的人生聽來都是不幸 043
●在書的想像間放空 049
●受傷不敢說的青春期 054
●連被虐待的自覺都沒有 059
●食物代表著愛 062
第三章 龜有五丁目的姥姥
●小阿姨的身世祕密 070
●勇敢幽默的姥姥 073
●受忽視的年幼時光 080
●我永遠給姥姥一百分 083
第四章 沼袋一丁目滄海桑田
●沼袋一丁目的文化住宅 091
●搬進北島Mansion 100
●人生最艱苦的一段 110
第五章 孝子的獎牌
●長大後才知道什麼是美 119
●美是觸動心靈的機制 123
●失去自由換得孝子獎牌 129
第六章 三語人之路
●腦海是母親無法侵入的避風港 143
●學中文擺脫母親桎梏 148
●無法適應日本職場文化 152
●加拿大痛苦的留學生活 156
●用英文講未竟事務 167
●從東方移民翻身為作家 177
第七章 母親的孩子? 孩子的母親
●百般惡作劇的母親 185
●跟心目中的母親永別 188
●孩子是我存在的目的 191
第八章 白雪公主的繼母
●漂亮的母親與不起眼的女兒 198
●外人眼裡出西施 205
後記 中文是我的慈祥養母 208
|
|
序
|
作者序
母語啊,母語
我的母語是日語。我對它感情複雜,正如對母國,正如對母親。幸虧,中文和英文幫我逃出了日語的桎梏。
世上有很多人曾被剝奪過母語,那肯定是特別痛苦的經驗。他們對於母語曾被剝奪,因而加倍愛惜。他們的苦難和我的桎梏,其實來自同一個源頭:在百獸之中,只有人類擁有語言,而只要是人類,都有能力學習語言。因此,語言才會成為統治者的工具,在帝國之內,在家庭之內。
每個人都有母語,是小時候在家,以母親為主的家人,通過日常生活教會我們的語言。正如小孩子不能選擇父親、母親,我們也不能選擇自己的母語。
一般小孩子到了兩歲就會操簡單的會話了。媽媽、爸爸、奶奶……孤立的單詞很快就發展成由兩語、三語組成的句子,如:尿尿、我不要……到這兒,無論是哪裡的小孩都走同樣的道路。然後他們說話的內容,開始受所屬文化的影響了。
吃飯以前,日本小朋友要說:「??????。」天主教徒、基督教徒的小朋友則要向主祈禱。那些小孩子都已經聽過家人講,為什麼要說「??????」,為什麼要祈禱。可見他們從小小的年紀開始就擁有不同的禮節、不同的世界觀。
每一種語言都很獨特,彼此不一樣。除了文法、發音不同以外,還有語言背後的世界觀、價值觀,也就是文化不一樣。可以說,日本文化宿在日語裡。日本人之所以是日本人,因為他們講日語。在亞非國家當中,沒受過殖民統治,始終保得住母語,能全用母語讀書到大學畢業,可以說是日本人的幸運。即使在太平洋戰爭後由同盟軍占領的日子裡,美國總司令部採用的是間接統治的方法,沒影響到廣大日本人的語言生活。沒遭到外來語言的侵略,日本文化之獨立也方能保持下來。這跟猶太文化在多語言、多文化的環境裡追求生存,是截然不同的情況。猶太人之所以能夠分散在不同的國家而長時間保持獨特的文化,是因為他們有希伯來文、舊約聖經和猶太教。他們講著居住地的語言,努力把傳統宗教傳承下來,不停地鞏固猶太人的自我認同。
我在單一語言、單一文化的日本長大。雖然沒嘗過被剝奪母語的苦楚,但是飽嘗了單一語言、單一文化的封閉和不自由。我說對母語感情複雜,實際上就等於說:我對母國日本的文化愛憎參半。小時候,我對自己的生活環境懷著說不清楚的不滿。我的日子好比被陰影罩住,總有要窒息的感覺,難怪心情總是不暢快。當時,我在外國的兒童文學作品如安徒生童話裡,或者在電視上的旅行節目裡,發現了陽光的所在。有美的地方,必定明亮。能夠自由自在地呼吸,心情才會暢快。我發覺:那些幸福的人們,似乎都在講外語。對我來說,尋找自由、追求美,和閱讀、旅行、學外語,向來是分不開的。
上中學以後,我學起英文,上大學後,更學起中文,生活環境越來越大,思想空間也越來越大。最初,我的腦海跟日本海一樣小,後來逐漸擴大到大西洋、太平洋那麼大,同時也具備了俯瞰的視野,好比從高空的衛星看地球似的。我覺得很幸運,年輕時能夠出國,在海外各地漂泊十餘年之久,雖然當時的心情更接近自我放逐。我後來體會到了,外國的月亮並不圓,隔壁的草坪也並不綠,人間沒有西方淨土。那些講著外語的人們,其實也不一定很幸福。他們說的「great!」其實是「還好啦」的意思。他們說的「I love you」其實是「吃飯吧」的意思。夏目漱石早就說過:「I love you翻成『看月亮去吧』比較合適。」然而,人生沒有白上的課,人生也沒有白去的旅行,連幻滅都有幻滅的好處:我回家的心理障礙就低了。
幸福的生活環境是要自己創造的;自由的思想空間是要在自己的腦子裡建設的。走出了單一語言的環境以後,才會發現世界上其實還有不一樣的生活方式、不一樣的文化、不一樣的世界觀,而且有很多種。常有人問我:「在海外漂泊多年後,回日本定居,習慣嗎?」
別人是看不到的,但是在我腦海裡,有太平洋,也有大西洋。耳邊常聽到澎湃洶湧的波濤聲音。我忘了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直覺得母國日本其實只是世界的一個角落,母語日語其實只是世上眾多語言之一。
|
|
|
書 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