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飲食滋味: 黃帝內經(飲食版)

飲食滋味: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668088
徐文兵
幸福文化
2018年10月17日
140.00  元
HK$ 119  






ISBN:9789869668088
  • 叢書系列:好健康
  • 規格:軟精裝 / 368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好健康


  • 醫療保健 > 中醫 > 中醫養生

















      史上第一本!以嶄新視野重新解讀《黃帝內經》

      一次讀懂、讀通中醫飲食千年智慧!

      ◆

      吃什麼不重要,什麼時候饑了、餓了、饞了才重要

      這就是中醫營養學「以人為本」的重要精神!

      飲食的味道比飲食本身重要



      ★暢銷書《字裡藏醫》作者徐文兵集大成新作!

      【中醫的飲食真諦──「以人為本」有多重要!?】

      誰吃,什麼時候吃,什麼心情下吃,都不一樣!




      中醫營養學和西醫最大的差別是,西醫是以食物為本,而中醫以人為本,這個「人」甚至可以具體到在不同時間、不同心情下的人。也就是說,同樣是你,用不同方法吃進去的食物,最後所產生的影響都是不一樣。

      

      【你曾想過嗎?平常的飲食,竟有如此大的學問!】

      ?飲食的味道比飲食本身重要得多─


      看《黃帝內經》一會兒這個味入肝;一會兒那個味又入肺……,要知如何運用就不會看得一頭霧水。中醫飲食的最高境界就是,透過飲食來達到調神的目的,它的途徑不在於所食之物,而在於所食之味。了解它在哪個季節發芽?在哪個季節收穫?在什麼地方生長?中醫的根就是對食材性味的理解。



      ?同一種食物,出產的季節不一樣,對人的作用也不同─

      比如筍子,從中醫學角度來說,冬筍和春筍並不一樣。因為一個還在地下埋著,一個已經冒出來,想要滋腎陰,要吃冬筍燒肉。春筍則是入肝,它能把人體內在的陰寒、濁之氣透出來。



      ?能順時而食,吃的不只是物質,還有能量

      如果能吃當季的食物,就能感受到植物生、長、收、藏的能量和氣息。而這樣的飲食能幫助調神,能夠跟天地的節奏同步、共振,就能活得不累。



      ?越吃「常食」身體越好

      「因地而食」飲食的最終目的是「求和」,讓身心達到一種和的狀態。每個地域的人都有其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特點,在某地生活,就得適應當地的環境。越吃新奇的東西,元氣消耗越大;而越吃常食,身體會慣性運作,消耗就越小。



      ?任何食物都有營養,但不是都適合每個人吃

      中醫是根據植物或動物生長的環境,來判斷它的屬性──陰、陽、寒、熱。如蘑菇屬陰寒,如果有人陰血不足,經常出現虛火、燥熱、五心煩熱,眼乾、口乾、鼻子乾、陰道乾澀等症狀,我會建議他們食用蘑菇。



      ?喝什麼不重要,喝完的結果才重要

      《黃帝內經•靈樞•海論》裡「胃者,水穀之海」,意思是胃是食物匯集,並進行腐熟、消化之處,食物入胃猶如百川匯聚入海。喝冰水會降低胃腸的溫度,抑制消化腺的分泌,胃很容易被寒所傷,往上可以入肺、入心,往下會影響到小腸、大腸,最終影響到膈肌、胸腔,還會影響到心情。



      【五味是如何調神】

      【甘味補脾胃】那些肌肉消瘦,嘴唇薄,胃壁薄,吃東西不消化、不吸收的人,就需要補脾胃。

      【鹹味潤腎】所以在吃核桃仁的時候千萬別放糖,而應該放點鹽。

      【辛味補肝膽】愛吃辛辣的人胖不起來。嗜吃辛辣、愛喝酒的人,胃黏膜容易被破壞,導致胃出血、胃潰瘍,會損傷脾胃。

      【酸味補益肺】容易出汗的人、走神的人、魂不附體的人,都應該吃點酸的東西。

      【苦味補腎和膀胱】喝水是利尿、瀉腎的,放點苦的東西進去,就會發揮補腎和膀胱,以及瀉心火的作用。



      【實用精準! 20種疾病症狀一一深入剖析】

      經常兩脅痛、肚子痛,可能是「肝氣實」造成

      一個人眼睛沒神,愛擔驚受怕,就要考慮是「肝氣虛」所致

      「心氣實」的人,經常心胸內痛、兩臂內痛

      「心氣虛「的人,會覺得氣短不夠用,常常處於放空的狀態

      若覺得大腹便便、腸鳴、腸瀉……可能是「脾實病」

      總覺得餓,身體沉重,懶得動,是「脾虛病」

      ……



       【28個對症經典名方,調好五臟不出錯!】

      以君、臣、佐、使的方式,一一解說中醫配伍之妙,

      涵蓋藥材的個別作用、加乘作用

      ?愛發火、脾氣特別暴躁的人要用「小瀉肝湯」

      ?常覺得內心驚恐、愛做惡夢等肝氣虛時,要用「補肝湯」

      ?總是驚恐不安,加上時常心悸,則要用「大補肝湯」

      ?「小瀉心湯」能減輕心臟的負擔

      ?「大瀉心湯」專治小瀉心湯治不了的心病……



      【名醫推薦!《輔行訣》的5大食療名方,在家即可調理】

      ?養生補肝湯→調理肝的氣血虛弱、大便不適

      ?調中補心湯→專治用心太過,心跳特別快、心煩

      ?建中補脾湯→調理吸收很差、肌肉嚴重萎縮

      ?寧氣補肺湯→改善氣若游絲、燥熱

      ?固元補腎湯→專治遺精、遺尿…



    本書特色



      ◆為現代人量身打造的飲食營養學經典!

      ◆人人可用!《黃帝內經》餐桌實踐版


      現代人的飲食結構和習慣發生了巨大變化,流行的「食」尚,摧毀了傳統,營養和元素代替了味道……關於吃的一切都有了變化。怎樣吃才是適合自己飲食之道,才真正能撫慰你的身心?



      特色1. 首度以人為核心,中醫理論為骨幹,「因人、因時、因地」三因制宜的天人合一觀結合各類食物的特色。本書生動描繪出飲食對於人體身、心重大影響,解開綿延流長數千年中醫飲食智慧的奧祕,是兼具知識性、實用性及趣味性的中醫科普書。



      特色2.作者以深厚的國學底蘊,遍讀古今醫書,透過臨床經驗的反覆驗證,將數千年《黃帝內經》、《輔行訣》隱藏著博大精深的飲食智慧首度公開。



      特色3.用淺顯易懂的文字,以及獨特的「飲食滋味」四個字皆含特殊涵義,做為切入點,深入淺出分享中醫營養學與人體的獨特奧祕。



      特色4.依照現代人的體質量身訂作的飲食方案,貼近每個人的生活經驗和需求,可以按照書中方法善加運用,讓中醫得天獨厚的養生祕訣,守護健康。



      《飲食滋味》是中醫教育家徐文兵結合古今中醫學說、經典經方、臨床診療經驗,引領讀者重新認識中醫營養學的奧妙。透過這本書的介紹,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見證《黃帝內經》綿延數千年的飲食智慧和《輔行訣》、《伊尹湯液經》中等經典經方神奇療效的秘密。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


      ?沈邑穎|關山慈濟醫院中醫科主任、《經絡解密》系列書作者

      ?吳明珠|吳明珠中醫診所院長

      ?孫茂峰|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院長

      ?張維鈞|五代中醫.台中濟生中醫診所院長

      ?陳峙嘉|雅丰唯心中醫診所院長

      ?彭溫雅|彭溫雅溫亞中醫診所院長

      (以上順序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特別推薦】

      ?郁方|好門媳婦

      ?吳霈蓁 (作家) |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 ?



    ?


     





    第一章:「以人為本」還是「以食物為本」──中西方營養學的最大區別

    1.希望人人都能懂點中醫營養學

    2.飲食滋味的「滋」是什麼

    3.飲食滋味的「味」是什麼

    4.中醫的飲食觀和西醫一樣嗎

    5.中醫營養學的講究



    第二章:為什麼要「應地而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1.吃的最終目的是「求和」

    2.誰吃,什麼時候吃,在什麼心情下吃

    3.各種食物,自有老天給的不同的能量



    第三章:一生的營養之路──五穀、五畜、五果、五菜

    1.為什麼中醫說五穀為養人──「五穀為養」

    2.為什麼中醫說吃肉只是幫身體錦上添花──「五畜為益」

    3.為什麼中醫說水果是五穀、五畜吃太多以後幫助消化的一種東西──「五果為助」

    4.為什麼中醫說蔬菜絕對不能當主食──「五菜為充」



    第四章:如何透過飲食來調神

    1.飲食的味道比飲食本身重要得多

    2.五味是如何調食的



    第五章:飲食飲食,缺「飲」不可

    1.有多少人,一生都不識「水」為何物

    2.喝什麼不重要,喝完的結果才重要

    3.喝進去的東西不等同於我們的津液(體液)

    4衛氣:推動體液運行的動力



    第六章:吃最適合自己的

    1.湯對人好在哪兒

    2.汁對人好在哪兒

    3.漿對人好在哪兒

    4.液對人好在哪兒

    5.膠對人好在哪兒

    6.糜對人好在哪兒

    7.髓對人好在哪兒



    第七章:你會喝酒嗎

    1.世人有多少人會飲酒

    2.酒無美惡,過則為災



    第八章:你會「消」「化」食物嗎─使用水、油、火的智慧

    1.食物為什麼要烹?

    2.幫助身體「消」的方法有哪些

    3.會吃的人要懂焯、煮、蒸之道

    4.吃油最好吃天然油(胡麻油、豬油)

    5.會吃的人要懂煎、炸、烹、爆(炒)之道

    6.會吃的人要懂炙、燒、烙、炮、燜之道



    第九章:你會吃醬、茶、酒、肉、蛋嗎

    1.「不得其醬不食」:豆豉、納豆、醬豆腐(臭豆腐)、豆瓣醬

    2.什麼人喝什麼茶

    3.喝酒最好喝糧食酒

    4.如何吃肉、蛋才能保證好吃又營養



    第十章:芳香類食材對人有什麼好處

    1.辛、香、溫的食材對人有什麼好處

    2.酸味對人有什麼好處

    3.肉藥──喚醒我們的消化系統

    4.不同的香料分別對人有什麼好處



    第十一章:調身的智慧

    1.為什麼飲食要調和五味

    2.要想活到天年,先把自己的五臟調好再說



    第十二章:調肝的智慧

    1.知道什麼時候該「補」「瀉」「損」「益」

    2.肝氣虛、肝氣實的人會得什麼病

    3.自己在家如何調肝



    第十三章:調心的智慧

    1.心病分為心病、心包病,你是哪一種

    2.心病還要經方醫

    3.心包病是什麼病



    第十四章:調脾的智慧

    1.脾胃不好有什麼表現

    2.治療脾病有什麼名方



    第十五章:調肺的智慧

    1.肺不好有什麼表現

    2.治療肺病有什麼名方



    第十六章:調腎的智慧

    1.腎不好有什麼表現

    2.治療腎病有什麼名方



    第十七章:《輔行訣》中的食療名方

    1.養生補肝湯

    2.調中補心湯

    3.建中補脾湯

    4.寧氣補肺湯

    5.固元補腎湯

    6.「小湯」變「大湯」之法



    ?





    推薦序



    用詞精妙、字字珠璣的中醫好書



    關山慈濟醫院中醫科主任、《經絡解密》系列書作者? 沈邑穎




      身為徐文兵先生《字裡藏醫》的讀者,很高興推薦這本作者以其在文字闡釋方面的專長,加上以人為核心,中醫理論為骨幹,「因人、因時、因地」三因制宜的天人合一觀,結合各類食物的特色,生動描繪出飲食對於身體及心理狀況的重大影響,內容包羅萬象,雅俗共賞的好書。



      本書具有許多特色,試舉例如下。



      特色之一是展現作者在闡釋文字方面的專長,例如在第八章,解釋消化食物過程中,「消」與「化」功能的異同處,並提出幫助身體消化食物的撇步,非常實用。



      有關中醫用詞的奧妙,個人深有體會。在研究中醫過程中,發現中醫用詞與民間用詞之間存在微妙的關係,例如「脾氣」一詞,中醫用來說明脾臟的功能,民間用來說明一個人的個性,尤其是指容忍力。民間用詞的「好脾氣」是借用了脾臟在五行屬土,土為萬物所歸,包容萬物的母性特質,轉用在善於容忍的個性。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身體擁有「好脾氣」,營養充足,幸福滿溢,讓人身心愉悅,當然就會有「好脾氣」的個性展現。



      特色之二是有關食物對於身體與心理的共同影響,內容生動有趣。例如在第十章,作者透過古人用「隔蒜灸」來治療體表瘡瘍腫毒的概念,將蒜的烈性和毒性轉化為對治心裡有陰寒、惡毒想法的人,令人會心一笑,很想趕緊試用看看。



      特色之三是書中靈活應用中醫的臟腑經絡概念。個人身為經絡的研究者及愛好者,在書中處處見到經絡的身影。



      例如,脾胃是人體主要負責食物消化、吸收,運送營養物質到全身各個組織器官的臟腑。脾經系統與胃經系統不僅連屬脾臟與胃腑,還都特地去連結心臟。為什麼呢?



      中醫理論以「人體是一個國家」的概念來比擬五臟六腑的功能特色,其中,最重要的臟腑當然就是心臟,所以心為君主之官,同時掌理身體的血液與脈動,以及心理上的神志與情緒。脾胃為後天之本,從食物中所吸收的營養是維持生命的要素,這麼精要的物質當然要直接「進貢」給心臟,使命必達以確保品質。聰明的人體就為脾胃這個人體大廚房建立一條「御膳房之路」,透過脾經與胃經將營養物質直接送給心臟。這條由脾胃經與心臟共同建立的「御膳房之路」,解釋了食物進入人體之後,不僅會影響一個人身體,同時也會影響心理狀態的原因。



      以上只是個人的小小心得,《飲食滋味》書中還埋藏有許許多多的亮點,歡迎讀者一起去發掘寶藏囉!



    自序



    生命的平安需要飲食滋味



    徐文兵




      和大家一樣,我對飲食滋味的了解源自於家庭影響。我的姥姥是一位心靈手巧的家庭主婦,除了針線活兒等女紅做得好,相夫教子持家也有一套。我記得小時候看過她發豆芽,先用冷水將綠豆淘洗乾淨,挑揀去乾癟浮起的豆子,然後用滾燙的開水澆在豆子上,馬上再澆一瓢冷水「救命」。沒有親眼見證,我實在不敢相信豆子不會被燙死,沒有傳承的話也不會想到這麼做。所以姥姥很會發豆芽,成活率高不說,豆芽也是精壯白胖,尾鬚短。長大以後我想到,這樣做有點像「驚蟄」,喚醒沉睡的生命,然後再給予平和的生長條件。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還沒上學就開始學做飯。最先學會的是熬小米稀粥。儘管父母交代得很清楚了,但當時還是出了問題:鐵鍋放在火上,米也淘好了放在碗裡,開水在暖壼裡,這時候我突然不知道該先往鍋裡倒水還是放米?眼看乾鍋燒熱要變紅了,我匆匆把濕漉漉的米倒進鍋裡,刺啦一聲冒煙了,再把開水倒進了鍋裡。晚上吃飯的時候,全家第一次喝我煮的稀粥,父視誇我煮的粥有股炒米的香味,呵呵!



      之後我逐步學會?麵條、揪麵片、?餛飩皮和餃子皮。相比較而言,發麵、和麵、兌鹼、蒸饅頭(花卷)、包子技術要求會高一些,尤其是兌鹼,鹼多了發苦發黃,鹼少了發酸發硬。我最初學習的時候,把握不好,就先揪一團麵,纏在筷子頭上放到火裡燒熟,先嘗嘗看鹼大鹼小。後來經驗豐富了,熟絡了,憑著揉麵的手感就知道兌鹼是否合適,最多在揉好麵團後,中間劃開一刀,看看橫斷面的起泡大小和多少就能判斷了。



      那時候的糧食都是按人頭定量供應的,粗糧比例占七成,白麵比較珍貴,所以蒸一次饅頭不能浪費,和麵要「三光」──手上、麵盆、案板上都不能沾麵。每次我蒸出開花的大饅頭,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學習炒菜得益於我有一位愛吃會做的父親,他的技藝超群,能做出一桌宴席菜,冷熱葷素樣樣精通。我至今還記得父親教我做魚的情景,他告訴我燒魚好吃的祕訣在於放豬肉,而且要放肥肉;魚的特點是鮮嫩,但是不香、不解饞,放豬肉和大料進去就妥帖了。而做豬肉丸子的祕訣在於要放荸薺,這樣瘦肉肉質就不柴、肥肉也不膩。我生平第一次吃涮羊肉、吃蝦都是父親親手做的。父親還有很多烹飪做菜的藏書,我當年讀了也是如饑似渴,比起那些純講技術手藝的書,我更喜歡像《烹調原理》這樣的書,浸透著人文價值觀和情懷。



      和普通家庭不同的是,我有一位中醫母親,她不僅是我中醫的啟蒙者,而且把中醫的理論和方法貫穿在生活實踐中,是一位養生防病、治未病的高手。



      我從小受母親的影響學習中醫,生活中習慣也時時刻刻秉持中醫的價值觀和理念。隨便說幾個,比如吃飯前,一般的家長就是叮嚀小孩洗手,母親總是讓我們坐下來喘勻了氣再吃飯,叫「哈哈冷氣」──小孩子喜歡瘋跑,瘋鬧得上氣不接下氣,這時候馬上吃東西,容易嗆到,更容易吞嚥空氣進去,鬧肚子。比如感冒發燒以,母親都不讓我們聞熗鍋的油煙味,因為這樣會鬱閉肺氣,不利於宣散外感邪氣。再如我們平時常吃烤饅頭片、窩窩頭片,焦苦入心,有利於消化食積。我們從小就知道食物的寒熱屬性,吃炒綠豆芽的時候就要放些辣椒或羊肉,吃雞肉的時候就要放些蘑菇……



      母親的中醫老師是大同名醫馬衡樞先生。馬先生一生不講究穿戴,不講究家居布置,唯一看重的就是飲食補養,按他的說法就是「內胎要足」。作為他的學生,我母親秉持了「業餘學,身家用」的思想,無論是調養自己還是照顧家人,都貫穿了中醫的養生思想。



      母親在二十世紀六○年代因為接濟家人,不幸罹患肝病,馬先生給媽詭開出了食用鰻魚補養的方子給她。因此,我們從小就知道鰻魚是水中人參,滋補虛損效果最好。那時候絕大多數人不懂這個,在買魚的時候,常常因為鰻魚長得醜陋、奇怪,被人挑出來扔在一邊,這時候,父親就會去把牠買回來,做給母親吃,我們常常能分食一兩塊。按馬先生的教誨,母親吃完鰻魚後還把鰻魚骨頭焙乾,研磨成粉,給孩子或病人吃,用來壯骨。後來我到日本吃鰻魚飯,看到店家把鰻魚骨頭炸酥了給客人吃,深感馬衡樞先生的偉大。



      一九九九年,我辭職回國創業,當時住在甜水園。某天逛早市,我看見有人在賤賣冷凍魚,一個長方形的冰磚裡凍著幾十條鰻魚。我把牠們全買回家,解凍之後一條條洗乾淨,切段分裝放在冰箱裡,自己吃,也分享給家人吃,大概吃了一年,感覺鰻魚對於恢復自己的精神體力幫助很大。記得母親來我這裡的時候,還是把鰻魚骨頭放在暖氣上焙乾,和當年一樣留著做藥。



      雖然小時候物質匱乏,但是我們這一代還算幸運,沒有挨過餓。現在回頭看看當年清淡的飲食結構,反而是現在我們倡導的。吃主食,少葷腥、油膩,沒有水果、牛奶,更沒有冰箱冷飲,實在是令人感慨。



      作為一名臨床醫生,我認為飲食對人體身心健康的影響也有一個「忽視→注意→重視→極度重視→非強調不可」的認識過程。因為我發現,畢竟不是每個家庭都有像我母親這樣的中醫,有這樣的傳承。有的家庭不僅無知,而且反其道而行,道聽塗說或相信那些把迷信包裝成科學的商業,不僅無益於養生,反而會吃出一身病。如果患者不懂飲食,不懂忌口,治療效果就大打折扣,醫師開的十服瀉心湯,抵不過他每天吃一顆煮雞蛋。



      因此,我就計劃開始蒐集、整理、研究中醫關於食療藥膳的知識和技術,並且把它作為重點向學生和患者介紹並推薦。《飲食滋味》系列課程,就是當年我為厚樸學員宣講的,包含我的家教和自學內容,有《黃帝內經》、伊尹的《伊尹湯液經》和周潛川的《藥餌療法》之精華。厚樸中醫學堂從一開始就建立自己的廚房,聘請了廚師,精選食材烹製美食,提供給同學們健康、營養、美味的飯菜。



      《飲食滋味》講座經過編輯整理,在淘寶教育頻道推出後大受歡迎,之後我們又推出音頻課程,現在將講座整理成文字出版,希望能造福更多人、更多家庭。未來還將設計推出實踐操作課程,一步步教會大家做飯,提高生活品質。《飲食滋味》的課程未來還會更加細緻、深入、擴展,進一步豐富中醫營養食療學。



      學習中醫的目的在於,「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了解飲食滋味就是個好的開始。







    ?




    其 他 著 作
    1. 黃帝內經的智慧
    2. 知己:從頭到腳,用漢字解說53個身體部位的運行奧祕,掌握中醫養生精髓【平裝版】
    3. 知己:從頭到腳,用漢字解說53個身體部位的運行奧祕,掌握中醫養生精髓【精裝】
    4. 字裡藏醫:92個漢字教你中醫養生祕訣【十週年暢銷精裝版】
    5. 到時到候養生經
    6. 字褢藏醫
    7. 字裡藏醫:92個漢字教你中醫養生祕訣
    8. 《黃帝內經》即學即用
    9. 黃帝的養生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