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傅佩榮先秦儒家哲學十六講

傅佩榮先秦儒家哲學十六講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3601203
傅佩榮
立緒
2018年11月09日
173.00  元
HK$ 147.05  






ISBN:9789863601203
  • 叢書系列:世界公民叢書.哲學
  • 規格:平裝 / 464頁 / 15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世界公民叢書.哲學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親近真儒家



      本書作者傅佩榮教授指出:「哲學應該被理解成,由人的理性出發,去尋找終極關懷的過程。」



      儒家哲學既能認清問題又能解決問題。但新的難題是:儒家的真正思想是什麼?孔子是出發點,孟子是中繼點。這兩點形成一條直線。以這條直線為立場,只要方向相同的就是儒家。儒家又名「孔孟之道」,可謂名副其實。



      《易傳》、《大學》、《中庸》是孔孟思想的「接著講」,分別將其應用於:一、打通天地之道與人之道;二、培養合乎儒家理想的?治者;三、由安頓人類推而至於參贊天地之 化育。儒家哲學至此燦然完備。



      本書把儒家思想定義為「先秦儒家哲學」。因為從秦始皇開始,便有了帝王專制,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這讓真正的儒家不復存在。儒家思想與帝王專制在本質上不能相融。孔孟思想從秦始皇之後就失傳了。



      現在擺脫了帝王專制,正是學習儒家哲學千載難逢的機會,是時候要把孔子、孟子的思想徹底說清楚了。清代哲學家顏元曾說過:「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看多了程、朱的注解,永遠看不到真正的孔、孟。



      學習先秦儒家哲學,要有理性的心態。以理性探討真理,回到《論語》來瞭解孔子,亦重新解讀荀子。理性尊重一切「有根據的、合邏輯的、可理解的」觀點;探討依據詮釋學的進路,辨明「究竟說什麼、想要說什麼、能夠說什麼、應該說什麼」。真理展現於開放的心靈,既能「以經解經」,又能「以經驗印證經典」。



    本書特色



      .經典閱讀:以詮釋學方法重讀先秦儒家哲學經典。

      .親近真正的儒家哲學:破除宋明學者注解迷思,直驅真正的「孔孟之道」。

      .台灣大學哲學系熱門課程:傅佩榮教授親述講稿,評介儒家經典《論語》、《孟子》、《易經》、《大學》、《中庸》,並指明《荀子》歧出之處。


     





    自序�傅佩榮

    ?

    第一講 儒家的基本性格:背景、人物與經典

    第二講 《論語》解讀:宰我問三年之喪

    第三講 《論語》解讀:吾道一以貫之

    第四講 《論語》解讀: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第五講 《論語》解讀:孔子的宗教信仰

    第六講 《孟子》解讀:浩然之氣

    第七講 《孟子》解讀:人性理論

    第八講 《孟子》解讀:盡心知性知天

    第九講 《孟子》解讀:人生境界

    第十講 《荀子》解讀:人性理論

    第十一講 《荀子》解讀:天行有常

    第十二講 《易經》初探

    第十三講 《周易.文言》解讀:以誠修身

    第十四講 《大學》解讀:格物致知

    第十五講 《中庸》解讀:天命之謂性

    第十六講 綜合討論

    ?





    自序



    傅佩榮


    ?? ?

      「先秦」是指秦始皇以前的春秋及戰國時代,諸子爭鳴、百家競起,知識份子都在想辦法化解時代危機。到了西漢初期,《史記.太史公自序》引述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已顯示了只有六家思想可以傳諸後世。這六家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陰陽家」。不過,從今日研究哲學的角度看來,只有儒家與道家具備成為普世哲學及永恆哲學的條件。



      這個條件包括三點,就是「澄清概念、設定判準、建構系統」。其中最難的是「建構系統」,因為它涉及一個「二加一」的結構。「二」是我們已知的自然界與人類;「一」是那作為自然界與人類的「來源及歸宿」者。這個「一」不能被證明,但必須被設定。簡單說來,就是儒家的「天」與道家的「道」。道家比較直接,以道為萬物(含人在內)的來源與歸宿。儒家尊重傳統,因而稍嫌複雜。



      儒家的「天」有兩個「不是」:一、不是自然界,不然孔子如何會說「知天命」與「畏天命」?二、不是人,因為人間只有天子。這個天只能是也必須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對於這樣的天,人有可知之天,它展示於個人對使命的自覺;人也有不可知的天,它體現於世局的變化,個人只能「知其不可而為之」。相信「天」同時具有「可知與不可知」兩面,正是世間一流哲學與正派宗教的共識。這種共識充分反映了人類在探索生命意義時的焦慮狀態。人生問題莫大於此。



      認清問題所在,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儒家哲學既能認清問題又能解決問題。但新的難題是:儒家的真正思想是什麼?



      孔子是出發點,孟子是中繼點。這兩點形成一條直線。以這條直線為立場,只要方向相同的就是儒家。儒家又名「孔孟之道」,可謂名副其實。依此為準,則有三點反省:



      首先,荀子並非儒家。荀子的年代大約晚孟子五十年,他對人性與對天的看法,完全偏離了孔孟思想。孟子倡言「性善」,荀子特別寫一篇〈性惡〉,其中四次點名孟子加以批判。他是歷史上第一位把孟子的「性善」故意簡化並曲解為「性本善」的學者。孔子與孟子的「天」概念,來自《詩經》、《書經》的傳統信念,並與個人使命息息相關;荀子特別寫一篇〈天論〉,把天當作自然界及其客觀規律。在這兩個觀念上針鋒相對,真是夫復何言?



      其次,《易傳》、《大學》、《中庸》是孔孟思想的「接著講」,分別將其應用於:一、打通天地之道與人之道;二、培養合乎儒家理想的統治者;三、由安頓人類推而至於參贊天地之化育。儒家哲學至此粲然完備。



      再次,我們閱讀儒家經典,不可能不參考歷代學者的注解,但須慎思明辨。理由很簡單:自秦始皇以來,歷代皆為帝王專制,學者不敢奢想以自由客觀的心靈探求真理。此所以譚嗣同所說,「二千年之政,秦政也;二千年之學,荀學也」。確有所見。



      今日研究儒家,沒有任何外在的約束。這時需要的是一句話:以理性探討真理。理性尊重一切「有根據的、合邏輯的、可理解的」觀點;探討依據詮釋學的進路,辨明「究竟說什麼、想要說什麼、能夠說什麼、應該說什麼」;真理展現於開放的心靈,既能「以經解經」,又能「以經驗印證經典」。



      我於二○一四年在台大哲學系講述「先秦儒家哲學」的課程,之後把講稿整理修訂,編成本書。本書依序介紹及評論儒家經典,如《論語》、《孟子》、《易經》、《大學》、《中庸》,同時也指出《荀子》的歧出之處。至於個人學習儒家的心得,則見於再三解說「人性向善論」的詳細內容。言者諄諄,三致意焉,知我罪我,但求無愧於心。能使孔孟之道昌明於世,實深感榮幸。




    其 他 著 作
    1. 成功法則與易經六卦
    2. 傅佩榮的易經入門課(增訂新版)(博客來獨家親簽版)
    3. 原來老莊這樣說套書(原來老子這樣說+原來莊子這樣說)
    4. 原來莊子這樣說(增訂新版)
    5. 西方哲學心靈:從蘇格拉底到卡繆(全三卷)(2023年版)
    6. 傅佩榮講易經:詳解易經六十四卦(全二冊)
    7. 原來老子這樣說(增訂新版)
    8. 儒道天論發微(精裝)
    9. 傅佩榮解讀論語(2023修訂新版)
    10. 傅佩榮解讀論語(2023修訂新版/限量作者親簽版)
    11. 傅佩榮解讀易經(增訂新版)
    12. 傅佩榮解讀易經(增訂新版/限量作者親簽版)
    13. 原來孟子這樣說(增訂新版)
    14. 原來孔孟這樣說套書(原來孔子這樣說+原來孟子這樣說)
    15. 傅佩榮講道德經:老子思想的現代意義
    16. 原來孔子這樣說(增訂新版)
    17. 四大聖哲:蘇格拉底、釋迦牟尼、孔子、耶穌
    18. 人性向善論發微:傅佩榮「人性向善論」之形成、論證與應用
    19. 孔子辭典(二版)
    20. 孔門十弟子(二版)
    21. 人生困惑問莊子套書(人生困惑問莊子[第一部]+人生困惑問莊子[第二部]:工作的藝術及其他)(增訂新版)
    22. 人生困惑問莊子[第一部] (增訂新版)
    23. 人生困惑問莊子[第二部]:工作的藝術及其他(增訂新版)
    24. 論語三百講 上篇(二版)
    25. 傅佩榮論語、孟子、易經二十四講
    26. 西方哲學之旅:啟發人生的120位哲學家、穿越2600年的心靈巡禮(上:古代+中世紀)
    27. 西方哲學之旅:啟發人生的120位哲學家、穿越2600年的心靈巡禮(中:近代)
    28. 西方哲學之旅:啟發人生的120位哲學家、穿越2600年的心靈巡禮(下:現代)
    29. 西方哲學之旅:啟發人生的120位哲學家、穿越2600年的心靈巡禮(上、中、下)【套書】
    30. 西方(廢)哲學套書(人生雖然有點廢,就靠哲學翻轉它+人生雖然有點煩,就靠哲學扭轉它)
    31. 人生雖然有點煩,就靠哲學扭轉它:51位哲學家讓生命轉彎的思考練習(人生雖然有點廢,就靠哲學翻轉它【第二部】)
    32. 傅佩榮莊子經典五十講(三版)
    33. 論語三百講 下篇(二版)
    34. 論語三百講 中篇(二版)
    35. 人生雖然有點廢,就靠哲學翻轉它【第一部】:跟著37位哲學家解開生命的大哉問
    36. 傅佩榮周易哲學十五講
    37. 予豈好辯哉:傅佩榮評朱注四書(二版)
    38. 傅佩榮易經課:占卜、解卦、指引人生、趨吉避凶
    39. 活出自己的價值:以孔子為師
    40. 無用的日子讀老莊:老莊相對論給人生的十則指引
    41. 柏拉圖(二版)
    42. 傅佩榮•經典講座 莊子:以自在之心開發無限潛能
    43. 傅佩榮•經典講座 老子:在虛靜中覺悟人生智慧
    44. 傅佩榮•經典講座 孟子:浩然正氣與成功人生
    45. 傅佩榮•經典講座 孔子:追求人的完美典範
    46. 品味人生12講
    47. 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
    48. 人性向善:傅佩榮談孟子
    49. 傅佩榮宗教哲學十四講
    50. 止於至善:傅佩榮談《大學》•《中庸》
    51. 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
    52. 上帝•密契•人本:西方宗教哲學討論集
    53. 哲學與人生 【全新修訂版】(套書)
    54. 世界文明原典選讀Ⅵ:天主教文明經典
    55. 世界文明原典選讀:宗教系列(猶太教文明、佛教文明、天主教文明)(三冊套書)
    56. 世界文明原典選讀Ⅰ:中國文明經典
    57. 世界文明原典選讀:古國系列(中國文明、希臘文明、印度文明)(三冊套書)
    58. 傅佩榮的易經入門課(增訂新版)
    59. 最後一張王牌:尋求靈魂的現代人
    60. 人生,一個哲學習題:認識自我、開發潛能、修養靈性的追求
    61. 四大聖哲:蘇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穌
    62. 會思想的蘆葦
    63. 易經入門與國學天空
    64. 國學與人生
    65. 荒謬之外:卡繆思想研究
    66. 傅佩榮生活哲思文選:知識.閱讀.體驗(第三卷)
    67. 傅佩榮生活哲思文選:修養.理念.志趣(第二卷)
    68. 傅佩榮生活哲思文選:處世.人際.簡樸(第一卷)
    69. 傅佩榮生活哲思文選(全三卷)
    70. 現代哲學精神(無書,8片CD)
    71. 論語的生命解惑(論語的人文之美第二部)
    72. 論語的人文之美套書
    73. 傅佩榮•經典講座 莊子:以自在之心開發無限潛能
    74. 傅佩榮•經典講座 孟子:浩然正氣與成功人生
    75. 傅佩榮•經典講座 孔子:追求人的完美典範
    76. 傅佩榮•經典講座 老子:在虛靜中覺悟人生智慧
    77. 西方哲學心靈:從蘇格拉底到卡繆(全三卷)
    78. 西方哲學心靈:從蘇格拉底到卡繆(第二卷)盧梭.康德.席勒.黑格爾.叔本華.齊克果.馬克思.尼采
    79. 西方哲學心靈:從蘇格拉底到卡繆(第三卷)柏格森.懷德海.卡西勒.德日進.雅士培.馬塞爾.海德格.卡繆
    80. 西方哲學心靈:從蘇格拉底到卡繆(第一卷)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奧古斯丁.多瑪斯.笛卡兒.史賓諾莎.休謨
    81. 近代哲學精神(無書,8CD)
    82. 止於至善:傅佩榮談《大學》•《中庸》
    83. 傅佩榮解讀經典套書(共六冊):《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人性向善—傅佩榮談孟子》、《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逍遙之樂─傅佩榮談莊子》、《止於至善─傅佩榮談大學•中庸》
    84. 人生困惑問莊子 第二部:工作的藝術及其他
    85. 孔子辭典
    86. 傅佩榮莊子經典50講:在生命的轉彎處(經典版)
    87. 傅佩榮莊子經典50講:在生命的轉彎處
    88. 人生困惑問莊子:第一部
    89. 予豈好辯哉:傅佩榮評朱注四書
    90. 解開人生困惑的30把鑰匙
    91. 掌握人生希望的40把鑰匙
    92. 柏拉圖哲學
    93. 中世紀哲學精神(無書,8片CD) Spirit of Medieval Philosophy
    94. 論語的人文之美[第一部]
    95. 孟子解讀:新世紀繼往開來的思想經典
    96. 逍遙之樂:傅佩榮談《莊子》
    97. 傅佩榮大學中庸新解(12DVD,無書)
    98. 小品西方哲學家
    99. 莊子解讀:新世紀繼往開來的思想經典
    100. 老子解讀:新世紀繼往開來的思想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