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空心人:擁抱渴望被愛的靈魂【獨家書衣親簽版,加贈心理練習卡2張組(兩款隨機出貨)】

空心人:擁抱渴望被愛的靈魂【獨家書衣親簽版,加贈心理練習卡2張組(兩款隨機出貨)】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0010924782
許皓宜,凌柏瑋
遠流
2022年5月26日
130.00  元
HK$ 123.5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280頁 / 14.8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綠蠹魚


  • 心理勵志 > 心理諮商/治療











      後疫情時代,虛無主義當道

      人心動輒空了個洞

      還有填滿的可能嗎?

      人要如何守著心,守著溫度

      在亂世的流裡,游向愛的彼岸?

    ?

      我們可能陷入一種「空心」的狀態,卻不自知?

    ?

      活著,卻感受不到踏實的未來和生命的意義。

      活著,有自我的形體,卻少了發自內心的自信。

      活著,想要向人靠近,卻缺乏繫緊關係的能力。

    ?

      苦澀逐漸腐蝕內在,直至愛與被愛的感覺不再。那麼,人該仰賴什麼而活下去呢?我們還能守住心的溫度嗎?



      「空心」,一種失去活力和創造力的狀態,我們使用更多心智去應對生活,卻忽略了心靈與本能,失落了接觸真實情感、理解自我的能力。那麼總有一天,我們得去面對虛假的生命,把那些曾經失落的真實,一片片地拼湊回來。



      透過這些看似放棄、絕望,其實生命力熾烈的每一個故事,透過影像的沉澱與心理投射的練習;文字與影像,同時記錄著那些空洞靈魂的內心獨白,在陪伴與承接的過程中,溫柔梳理「空心」背後的心理議題。



      我們每個人,都在等待一個重新建構自己生命意義的機會。因為我們明白了,活著本身就是美好。

    ?

      空心人都曾是傷心人,試圖終止磨損,是以捨棄了心。──吳曉樂

    ?

    真心推薦



      王師|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禾浩辰|演員

      吳曉樂|作家

      洪?|《自己的力學》作者、大學老師

      張曼娟|作家、主持人

      連俞涵|演員、作家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黃柏嘉|諮商心理師

      楊守義|金鐘獎導演

      肆一|作家

      蔡淇華|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盧郁佳|作家

      羅毓嘉|詩人



      人心如迷宮般繁複,如大海般深沉。人心是通往幸福的關鍵,我們卻所知有限。所有朝向人心的探索工作必然是艱難的,有時,甚至是沉重的。這本書在寫作上的努力與即將和讀者分享的內容,是一份珍貴的禮物,也是通往希望的一把鑰匙。──王師(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

      許皓宜將心理學專長與當代人際百景,恰如其分的交織,讀者浸潤時有共鳴,轉身時有洞見;凌柏瑋以私生活為基底,延伸了主題的餘韻,主題紛然的影像也讓讀者可以稍停片刻,重新斟酌個人觀點。

      空心人都曾是傷心人,試圖終止磨損,是以捨棄了心。此書以「空心人」為名,兩位作者實際進行的卻是止損回填、十分「有心」的心靈重建工程。隨著書頁翻飛,我們或將察覺,因懷疑而流失的情感,隨著作者們真摯的邀請而一一重返。──吳曉樂(作家)

    ?

      閱讀這本書時,雖然自己只是個旁觀的讀者,卻一直感受到內心滿滿的悸動;皓宜老師在書裡所分享的故事,以細膩與清晰的諮商溫度,帶領你更真誠地看待與覺察每一個空心背後的幸與不幸,從中發掘如何接受不同價值觀的可貴。──洪?(《自己的力學》作者、大學老師)

    ?

      皓宜與柏瑋這本書,用文字與影像,同時記錄著那些空洞靈魂的內心獨白。讀著一則又一則的訪談故事,或許你會更明白自己的內心世界;瀏覽一張又一張充滿故事的照片,或許會讓你有所感動。當擁有感受的能力時,我們才能真實地活著,才不會是「空心人」。──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皓宜用「空心人」這個隱喻,相當符合我在心理治療現場的體會。比起憤怒、悲傷等強烈痛苦,更令人難以承受的,往往是「徹底失去感受快樂的能力」,生命彷彿失去了色彩和聲音,做任何事都感受不到意義與樂趣。當眼淚能夠好好流出來時,深埋在眼淚下面的快樂與希望,才有重現天日的機會。──黃柏嘉(諮商心理師)

    ?

      很少有一種工作,像心理諮商師與紀錄片導演一樣,「陪伴」著個案主角走上一段長長的人生道路,不僅傾聽他們深藏內心的聲音,也記錄現實生活中故事的發展。空心人也許並不像字面上說的「空」,它更像是告訴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佈滿大大小小的「破洞」,需要被不同的愛「填滿」。──楊守義(金鐘獎導演)

    ?

      《空心人》一書,寫的不是一個人的內心如何空洞,而是一種在心裡用力揮舞雙手的求救,期待著世界能有所回應的盼望。心理師許皓宜與攝影師凌柏瑋,在連傷心都感受不到的時刻,以文字與影像溫柔地包覆了空蕩蕩的心房。──肆一(作家)

    ?

      所有的空心人,心中若能填滿愛與溫柔,應該會捨不得離開這個世界。或許,我們可以先從閱讀這本書開始,掩卷後,我們將會更懂得如何溫柔以待,讓彼此都不再空心地活著!──蔡淇華(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

      《空心人》以會談中生動細膩的表情、對白,戲劇化逆轉的發現,象徵經常漫長、艱辛、挫敗的復原。聚焦於父母忽略或吞噬兒女,是作者傾盡心血提倡的防治觀點。或許該感謝作者,藉此賦予我們進一步探索自殺者所遇黑暗面的勇氣。──盧郁佳(作家)

    ?

      每一個「空心人」可能都是從血肉之軀而被「鏤空」的。一點一點,可能是社會對族群的偏見與壓力,可能是來自原生家庭的齟齬,可能是個人經濟的突然潰散。如果有一件事情可以鎮壓這個世界的惡意,那將會是愛,將會是擁抱。在我們能夠接住更多衰落的空心的靈魂之前,能不能,不要再失去任何一個人?──羅毓嘉(詩人)


     





    序言 後疫情時代的心靈挑戰:缺乏信念、缺乏未來、缺乏愛�許皓宜

    序言 《空心人》:是影像,也是書�凌柏瑋

    ?

    症狀一? 困住感

    望子成龍卻成籠

    「影像故事」 困住與掙脫──在困住感中追尋自我的人們

    「鏡頭背後」 每個人都有隱藏的自我



    症狀二? 努力無用論

    無人知曉的溫柔

    「影像故事」 努力與放棄──每個人的努力,都有無人知曉的溫柔

    「鏡頭背後」 誠實,存在才會有意義



    症狀三? 重複的負面記憶

    無法過去的過去

    「影像故事」 改變與不變──換個角度看世界的勇氣

    「鏡頭背後」 從「亂中有序」到「斷捨離」



    症狀四? 轉移痛苦的行為

    自殺傾向滿分的人?

    「影像故事」 成長與印記──沉睡的童年記憶

    「鏡頭背後」 何嘗不是為了好好活?



    症狀五? 裝出來的強

    兩隻怪物養大的小怪物

    「影像故事」 猙獰與脆弱──你能認得多少面向的自己?

    「鏡頭背後」 可怕的人最脆弱,看來自由的人是孤單



    症狀六? 失去活力

    無菌室裡長大的孩子

    「影像故事」 頹廢後的生命力──陰暗角落的希望微光

    「鏡頭背後」 有多想要,就有多自由



    症狀七? 恐懼平凡

    永遠與永恆的區別

    「影像故事」 平凡與偉大──平凡,但不平庸的那些角落

    「鏡頭背後」 平凡人,也可以不平庸地過生活



    症狀八? 無法表達

    能跳舞卻不能走路的少女

    「影像故事」 彆扭與灑脫──重新執起?當小孩的機會與權利

    「鏡頭背後」 關於「彆扭」這種角色設定



    症狀九? 罪惡感

    沒有資格快樂的人

    「影像故事」 承擔與原諒──有人在為你承擔,有人在尋求原諒

    「鏡頭背後」 尋找快樂的那把鑰匙



    症狀十? 失控感

    拒絕營養的身體

    「影像故事」 失控與掌握──致?那些撫慰人心的角落

    「鏡頭背後」 你的以為都不是以為

    ?

    後記 從空心到實心:少了真實,你所擁有的一切都是虛名�許皓宜



    ?









    後疫情時代的心靈挑戰──缺乏信念、缺乏未來、缺乏愛

    許皓宜




      身為一名心理助人工作者,面對人生的失落與無常,已是我們生活的常態。



      我曾有幾次衝上頂樓勸退欲跳樓者的經驗,也曾諮商各式各樣自殺未遂和自殺計畫的個案。從事這樣的工作十分耗費心力,但看著那些原本無望的心靈,在會談過程中,一點一點地累積起足以迎向未來的希望,當他們完成個人歷程,步出診療室向我揮手道別時,我總會偷偷將他們的神情刻印在心底。在我自己遇上人生低潮的時候,這些臉孔無疑是陪伴、支撐我繼續前行的力量。



      二○二一年十二月六日,是我從事專業工作十多年來,第一次在校園中經歷學生自殺成功身亡。說第一次可能有點誇張,但那些剛入行時年輕稚嫩的經驗,大多是站在較遠的位置,旁觀這些墜落;等到自己成為一線的危機處理人員,頂著「當事人第一」的倫理準則,總是得挺起腰桿,期許自己將每一片搖搖欲墜的輕生意志通通「接住」。當這些反覆的經驗變成生活日常時,雖然早明白總會遭遇「接不住」的時刻,卻沒料到原來接不住的間隙所發出的巨響,竟也是如此無情地撞擊自己的心靈。



      大學生的自殺死亡率已悄悄逼近青少年死亡原因第一名。二○一九年,大學生自殺成功者已來到三位數一百七十七名;二○二○年後的數字更多。然而,或許是大家都轉去關心COVID-19的確診數字了,這實際的自殺成功數字,竟難以查到確切。



      年輕人自殺率究竟是如何攀升的呢?



      二○二一年底,跟進校園事件五十天後,我心裡開始有了某種模糊的答案。我看見當代的年輕人,有些迷走在家庭學校與社會的邊緣,有些耽溺在危險的親密關係中,有些透過暴力與虐待的互動來宣洩內在空虛,更有些成癮於飲食菸酒,靠著深夜催吐來掏空迷惘的焦慮……。坦承地說,在這些年輕大學生身上,我彷彿看見大四那年的我自己:



      活著,卻感受不到踏實的未來和生命的意義。



      活著,有自我的形體,卻少了發自內心的自信。



      活著,想要向人靠近,卻缺乏繫緊關係的能力。



      當人們心中缺乏信念、缺乏未來、缺乏愛時,便會用個人獨特的方式,站在自我毀滅的邊緣。



      所以有時迷惘,有時孤單,有時討厭自己……



      慢慢地,心便空了。守不住心跳的溫度,成為一種「空心」的狀態。



      於是山雨雲月的感動、大川大海的遼闊,都難以傳遞活著的美好。



      苦澀逐漸腐蝕內在,直至愛與被愛的感覺不再。



      那麼,人該仰賴什麼而活下去呢?



      我們還能守住心的溫度嗎?

    ?

      這是書名引用英國詩人托馬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於一九二五年所寫作品〈空心人〉(The Hollow Men)的由來,也是後疫情時代,人類必然觸及的內在精神世界的問題。



      我很幸運在承擔將近兩個月的校園危機後,遇上了柏瑋,願意透過他的影像和鏡頭,與我一起探討這個侵蝕現代年輕人心靈的重要議題。《空心人》這本書只是個開始,未來我們將透過各種不同的影像和文字創作,打開這些危機背後的神秘面紗。



      這本書涵蓋了大量的故事和影像的結合,除了有我身為心理專業人員的視角之外,也有身為導演的柏瑋自我探索的視角。兩者之間所夾帶的「影像故事」,建議讀者可以先避開我們對照片的文字詮釋,寫下你自己看見照片時所閃過的想法,然後再回過頭來閱讀照片的註解。這是一種有趣的心理投射練習,當你回過頭來檢視自己的文字內容時,或許你會開始對自己的心境和看待事物的眼光有所領悟。



      這本書的內容來自於各種生命經驗的改編與重組。不管真實或虛構的,都反映我們每個人皆可能遭遇的現實人生。

    ?

      空心人(節錄)

      我們是空心人

      我們是填充著草的人

      倚靠在一起

      腦殼中裝滿了稻草。唉!

      我們乾巴的嗓音,當

      我們在一塊兒颯颯低語

      寂靜,又毫無意義

      好似乾草地上的風

      或我們乾燥的地窖中

      老鼠踩在碎玻璃上的步履

      呈形卻沒有形式,呈影卻沒有顏色

      麻痺的力量,打著手勢卻毫無動作

      那些穿越而過

      目光筆直的人,抵達了死亡的另一王國

      記住我們——萬一可能——不是那迷途的

      暴虐的靈魂,而僅僅是

      空心人

      填充著草的人。

      ——托馬斯·艾略特

    ?

    《空心人》:是影像,也是書

    凌柏瑋




      「你的影像裡有很多故事,不只是一張照片!」皓宜興奮地說。



      我和皓宜認識,是在一個節目拍攝的工作場合,在那短短的工作空檔裡,我們互相交流不少關於影像創作的理念和想法。她也看了一些過去我在各地拍攝工作時的隨拍照片,善用她的專長穿透了每一張照片,看見許多照片背後、甚至是我對自己故事一直以來理所當然的主觀。那天她告訴我,有些影像背後的脈絡,其實或多或少跟自己的記憶有關。



      文字與影像互為主體的共存,如電影般看見人性最光明與最陰暗的角落──我們約好有一天要實現這樣的合作。於是,便有了《空心人》這本書。



      曾經,我以為會把自己這些最赤裸、最真實的故事藏在每個影像創作後面,或是隱身在劇本寫作裡;曾經,我也以為自己一直以來離這種「空心」的狀態很遠很遠,甚至認為自己無法承接此類故事,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幫助這些「具有心裡創傷」的人。這次透過文字梳理,重新回頭看看自己的過去,也才發現,其實我跟他們好近好近,或許該說,生命的某些時刻、某些經驗,總迫使我們面對內心的荒蕪。



      撰寫「鏡頭背後」的過程中,一開始其實是疏離的,就像在一座更高的山頭遠眺另一座山的山腰,是用比較遠的視角觀看自己以前的樣子,然後理性地審視和分析那個自己,文字既沒有溫度又充滿距離。後來經過心理上和文字上的反覆整理,才發現原來是我根本沒有勇氣走向以前的自己。



      在過往的人生裡,有太多時候走得太快,快到輕易忘記前面的經歷,或是快到一切都覺得理所當然,但又唯有如此,才能不在太過辛苦的經驗裡徘徊逗留,也才能走到今天這一步。藉由書寫,竟似一把把勾起那些早以為流失掉的情感;皓宜筆下主角的故事,無疑也觸動了我內心最深處、那些不敢面對的少時回憶。



      書寫前,我們一起訪視其中幾位主角,其中一位朋友對我們說:「我願意分享自己的故事,因為我想告訴有類似處境的人,他們並不孤單。」起初聽到這話,並沒有太多感受,只覺得那是願意或不願意而已。但當我開始寫下自己的故事,就發現這其實需要比天還大的勇氣,才能揭露自己最不願意面對的那個角落,為的只是鼓勵和自己一樣的人:不管你如何對自己感到絕望和誤解,當你走過這個歷程,卻將擁有無比強大的生命力。



      這本書記錄著皓宜所經驗過的「空心」的狀態與故事,同時也是身為影像工作者的我喚醒自己沉睡過往的歷程。裡頭有許多文字,是在每一個夜裡獨自窩在房間,默默流淚寫出來的,雖然常常搞得自己精疲力盡,但完稿之後,卻是如釋重負、暢快無比。



      空心的狀態並不可怕,該恐懼的,是我們不敢面對它。

    ?

    推薦文



      人心如迷宮般繁複,如大海般深沉。人心是通往幸福的關鍵,我們卻所知有限。所有朝向人心的探索工作必然是艱難的,有時,甚至是沉重的。這本書在寫作上的努力與即將和讀者分享的內容,是一份珍貴的禮物,也是通往希望的一把鑰匙。


    ──王師(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其 他 著 作
    1. 空心人:擁抱渴望被愛的靈魂【贈心理練習卡2張組(兩款隨機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