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革命的願景:學習共同體的設計與實踐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9863206224 | |
|
|
|
佐藤學 | |
|
|
|
黃郁倫 | |
|
|
|
天下文化 | |
|
|
|
2023年4月24日
| |
|
|
|
140.00 元
| |
|
|
|
HK$ 119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ISBN:9789863206224叢書系列:教育教養規格:平裝 / 255頁 / 14.8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出版地:台灣 教育教養
|
|
分 類
|
親子教養 > 教育現場 > 十二年國教 > 教育政策/行政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
|
|
內 容 簡 介
|
實踐學習共同體的最佳入門書
讓佐藤學告訴你,如何跨出改革的第一步
你聽過,學習共同體能找回孩子的幸福
你知道改革必須從教室出發,從自身做起
但是,到底該怎麼做?做些什麼?
這本書可以讓你了解學習共同體的所有WHY & HOW:
教室的空間規劃:倒U字型排列為何比排排坐好?
課表的時間畫分:每堂課一定要剛好45分鐘嗎?
教師的語言:點名問問題,學生才能專心?
教師的身體姿態:教課,為何「聽」比「說」重要?
課堂研究:觀課,怎麼看?看什麼?
成功推動日本教育寧靜革命的教育專家佐藤學說:「教育者最重要的是,先成為一個會學習的人。」打開教室大門,藉由公開課堂與課堂研究,敞開胸懷與教師同僚相互學習,從觀課、議課中精進自身「教」 的技術;凝視與傾聽教室裡的每一個微小細節,從學生身上找到課堂改革的契機。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教師透過不斷的反思與實踐,培養學生多元的思考與探究的興趣,體現學習共同體的真諦。
除了教師本身的努力,佐藤學更在本書中點出,政府與學校應該怎麼做,才能加強教師的專業與自主,其中像是學校組織、教師職掌、師資培育與在職進修方案等體制上的改善,乃至於教育相關政策的修訂,佐藤學透過親自參與、長期觀察,針對教育現場的種種亂象,提出珍貴的改革建言,在教改爭議不斷的今日,相當值得台灣教育界參考。
名人推薦
細細品味佐藤教授對課堂實踐的深刻剖析,腦海中浮現師生交響樂般的交融畫面,卓越的教學真是一門藝術!──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
《學習革命的願景》的實踐分析,細膩且具洞見,有助台灣讀者進一步反思與深化自己的認知與體會。──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教授潘慧玲
實踐是重新理解學習共同體的最好方法,反思是解決困難的最佳途徑。──新北市秀朗國小校長林文生
?
|
|
目 錄
|
推薦序 追求卓越,從「學習」開始──林騰蛟 ?
推薦序 讓變革生根,化為常態──潘慧玲 ?
推薦序 實踐與反思的力量──林文生
中文版序 獻給有志者的改革航海圖與指南針
設計篇──擘畫教育的理想藍圖
01教室的改革
教育改革愈改愈亂?�讓學習不再「勉強」�從「聆聽」開始,建立關係�課程,也需要改革�終結「學級王國」,邁向新式教室�政策面應該這樣做
02學校的改革
打破學校改革的高牆�課程與教師組織「單純化」�開放家長與市民參與教育的機會�提高校長與教師的專業能力
03改革的實例
改革的起點�濱之鄉小學的五大挑戰�真切感受學習的歡愉�革命,未完待續……
04改革的建言
教育改革的五大原理�教育現場的改革�高中入學考試的改革�教師的改革�教育行政的改革�以信賴每一個人為基礎
實踐篇──邁向更好的未來
01課堂的實踐
(1)課堂的三個面向
課例:先乘除後加減
(2)重新認識教師與學生的關係
相互學習成長的關係�交響樂般的師生關係�課例:認識彈簧力學�以每一個學生個體為出發點�課堂中的隨機應變
(3)開啟大門迎向「事件」
「事件」正是課堂的契機�「事件」改變課堂的意義
02教室裡的時間與空間
(1)教室的時間具有單一方向性與均質性
時間畫分有如工廠生產線�教室的時間特徵�活在當下的時間
(2)教室的空間──重新認知學習的環境
空間的重組�溫暖豐富的空間
(3)重新認識課堂中的語言與身體姿態
教室語言的特徵�被程式化的身體�擺脫程式化的對策
03課堂中的省察與反思
(1)何謂反思性課堂?
(2)顯性的實踐與隱性的實踐
兩個課堂�課堂過程概要�產生課堂差異的因素�課堂研習的反思
(3)實踐性思考的模式與其特徵
資深教師的思考方式�五種特徵�教師的專門性
04課堂研究的課題與模式
(1)課堂研究的課題與領域
(2)課堂研究的兩種模式
(3)課堂的觀察與記錄
(4)課堂的記述與分析
(5)課堂的反思與評論
結語 追求教師存在價值的證明?
|
|
|
書 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