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做個不生氣的自由人
人我不能和,所以爭執;國與國不能和,所以戰爭;色身四大不和,所以疾病叢生;人與自己的心不能和,所以懊悔、生氣、煩惱。人要想不爭、不戰、不氣、不惱,不僅要看清不和的原因,還要瞭解生氣的癥結,然後一一「調伏」;也因此,佛教強調「修行」的重要。
在佛教的《心經》裡,佛陀為弟子闡述如何「度一切苦厄」且真正「自由」的方法,從「觀自在菩薩」開始,不僅觀人自在、觀事自在、觀境自在、觀一切無常變遷,也依然自在;能夠自在的原因,是深悟「五蘊皆空」,洞察世間一切現象皆在變化中,且沒有獨自存在的個體,從相續的生命流轉看到變化,所以說是「空」,正因為了知一切相皆是「暫時存在的狀態」,所以面對人我是非,可以安忍;面對苦樂無常,也能無憂。
星雲大師在《佛光菜根譚》裡提到:「任難任之事,要有力無氣;處難處之人,要有知無言;行難行之道,要有信無懼;忍難忍之苦,要有容無怨。」由此看出,佛教一向重視和平、和氣、和諧,稱「和尚」以「和」為尚;大師講「五和」希望從「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乃至「世界和平」,藉由慈悲、平等,去除我執的修持,過自在的生活。
很高興看到《佛陀教你不生氣》這本書的出版,在生活忙碌又快速的步調中,作者從佛陀的智慧,提供給現代人觀照的功夫,剖析生氣者的思惟,讓讀者從而認識自己生氣的病因,同時找到治病的良藥,與對治煩惱的方法,畢竟「怒氣招災,怨氣引恨;和氣致祥,喜氣生瑞。」
讀完後,您會知道:能不生氣的人,才是真正懂得做自己主人的「自由人」。
文�覺培法師(人間佛教讀書會執行長)